煤矿采矿专项初步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8.74 MB
- 文档页数:221
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姓名:(三号楷体加粗) 学号:学院:班级:设计题目:指导教师:职称:二〇一一年六月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11届毕业设计前言(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一行)(正文小四宋体,1.5倍行距,首行空两个字符)前言是对设计主要内容的提炼和总结。
根据前言可以大致了解矿井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届设计在取消中英摘要、关键词、致谢的基础上,强化对前言的要求。
如下意见供参考:1、设计过程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的关系、设计的起止时间、主要收获等2、主要开采条件主采煤层、煤质、瓦斯、矿井涌水量、煤的自燃、煤尘爆炸性等的简要叙述3、主要设计特点(1)井田开拓方式。
井筒数目、形式、水平划分、大巷位置、大巷数目、井底车场形式等(2)准备方式。
采区数目、首采(盘)区的布置、上(下)山数目、采区车场形式(3)采煤方法。
确定的采煤方法、采场主要支护设备、采掘比等指标(4)矿井通风。
矿井总风量、负压、工作面配风量、主要通风机选型结果等。
4、主要问题与建议目录(三级目录,要求自动生成)(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一行)1 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1章,小4号宋体,1.5倍行距,下同)12 ××××××(正文第2章) Y 2.1××××××(正文第2章第1条) Y 2.2××××××(正文第2章第2条) Y 2.X ××××××(正文第2章第X条) Y3 ×××××(正文第3章) Y ………………………………………(略)X ×××××(正文第X章) Y 致谢 Y参考文献 Y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一级大纲级别,字体小三,段前段后空一行,居中布置,已设置好格式,同学可以用格式刷)1.1 矿区概况(二级大纲级别,字体四号黑体,段前段后空0.5行,左对齐布置,1.5倍行距)(已设置好格式,同学可以用格式刷)正文×××××××××(小4号宋体,1.5倍行距)×××××××××××××××××××××…………1.1.1 ××××(三级大纲级别,字体小四宋体,段前段后空0.5行,左对齐布置,1.5倍行距)(已设置好格式,同学可以用格式刷)正文×××××××××(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注: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单倍行距;2.下面各页的格式请以此页为标准复制。
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
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
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采煤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井田概况21.矿井煤层赋存条件22.瓦斯和水文条件23.开拓方式3第二章井田开拓31井田准备方式选择的原则32井田准备方式的选择:3第三章采煤方法41采煤方法的选择42采煤工艺43、工作面设备选型与配套54.工作面回采工艺75.工作面劳动组织76、确定采区工作面数目与接替顺序8第四章井底车场91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原则92设计依据93井底车场线路布置104存车线长度的计算115井底车场线路的坡度与闭合计算126、通过能力计算12五章采区的井巷布置151采区多煤层联合准备方式152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163采区车场布置174采区煤仓形式175采区回采和准备巷道断面选型17备注:参考资料22第一章井田概况1.矿井煤层赋存条件拟设计矿井井田可采煤层总计3层,煤层倾角20°,根据煤层埋藏深度自上而下分别为Ml、M2和M3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与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设计采(带)区走向东西,长度3000m,倾斜长度900m,采(带)区各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M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普氏系数f=2,M2和M3煤层属中硬煤层。
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t/a,生产布局为一井一面高产高效格局。
设计采(带)区综合柱状图2.瓦斯和水文条件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较8.4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6.50m3/min,有自然发火倾向性(发火期为1a)。
开采水平正常涌水量为118.8m3/h,最大涌水量为142.6m3/h。
3.开拓方式矿井采用立井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机械抽出式通风,主井采用箕斗提升,副井采用罐笼提升,井下大巷煤炭采用3t底卸式矿车运煤,辅助运输为1.5t固定式矿车,10t架线式电机车牵引,矸石量占矿井产量的5%,掘进煤量占10%。
第二章井田开拓1 井田准备方式选择的原则准备方式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工作面和矿井的生产效率,正确合理的准备方式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有利于矿井合理集中生产,使采准巷道系统有合理的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2)保证具备完善的生产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效能,并为采用新技术、发展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条件;3)力求在技术和经济上合理,尽量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进与维护工程量,减少设备占用台数和生产费用,便于采掘衔接;4)煤炭损失少,有利于提高采出率;5)安全生产条件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题目:XXX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专业:采矿工程本科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所做只考虑甘肃靖远煤业集团XXXX煤矿一号煤层。
该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资源储量2。
1亿吨,可采储量1。
2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57a.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采用双斜井开拓。
初期开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放顶煤采煤.分区域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服务年限生产能力通风设计类型:模拟型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exploitation design of 1coal seam of Dashuitou coal mine inGansu Province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 is complexity。
The workable mine reserves is 216Mt and the designed mine capbility is1。
2Mt/a ,so the mime serveice life is 72years。
The mine gas emission is higher, so it is highly gassy mine well。
Mine with double shaft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digging in inclined, deputy shafts and return air shaft. By using single longwall mining to back typ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oints area,drew the ventilation type .Keywords: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method serveice life production capacity ventilationPaper type:Simulation type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就业后在专业上的发展。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石圪节煤矿9号、10号煤层a新井设计姓名:编号:()字号中国矿业大学二0 一五年九月十五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函授站(点)专业年级2013级采矿工程学生姓名任务下达时期:2015年7 月15 日设计(论文)日期:2015年7月15日至2015年9 月15日设计(论文)题目:石圪节煤矿9号、10号煤层a新井设计设计(论文)专题题目:石圪节煤矿9号、10号煤层a新井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石圪节煤矿位于沁水煤田东部,南北走向长约公里,东西倾向宽约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井田面积约平方公里。
主要开采3、9、10、11号煤层,本设计的对象是9号和10号煤层。
矿井地质储量12029万吨,可采储量万吨。
矿井服务年限年,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
两层煤分别为米、米厚,相距20米,倾角3到6度,距地面200米左右。
采用斜井、单水平、集中大巷开拓方式。
矿井移交生产至达到设计能力时,共开凿3个井筒,即主、副斜井、回风立井。
主斜井装皮带,副斜井铺轨道。
本井田9号煤层划分为6个采区,采用带区式准备。
确定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开采。
回采工艺采用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作业制度为“三八制”,两班采煤、一班检修。
工作面的设备有双端可调双滚筒采煤机、液压支架、可弯曲刮板运输机、破碎机、转载机等。
采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运输大巷采用皮带运输作为主运输,轨道大巷采用连续牵引矿车作为辅助运输。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扇工作方式为机械抽出式。
指导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包含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建议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前言毕业设计是对大学三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考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系统训练。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设计矿井为红旗煤矿1.2Mt/a新井设计,共有2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5.3m。
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为8701.5万t,服务年限为51.7a。
划分一个水平开采。
井田走向长5.037km,倾斜长3.165km,煤层平均倾角3°,属于缓倾斜煤层。
本设计矿井采用双斜井的开拓,大巷条带布置方式。
共划分54个带区,其中首采区为9101采区,只布置一个工作面生产。
开采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
年工作日为330d,采用“三八”工作制,工作面长为290m,截深0.6m。
提升设备为主井采用皮带提升,副井采用串车提升。
由于井田为缓倾斜煤层,以及煤层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决定本井田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开采。
关键词:红旗煤矿,采煤工艺,倾斜长壁AbstractThe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o construct a 1.2million tons new shaft for Red flag Administration.This mine has 2 minable Coal Seam.and its average thickness is 5.3 meters.Designed field of minable capacity is 8.0715 million tons. It can adapt for 51.7years, and is divided into one levels mining. Average alignment in farmland in well lengthways 5.037km, average slant lengthways 3.165km average, rake angle in coal seam 3°, belong to the assuasive slant coal seam.This mine shaft is applied to double inclined shaft; Layout of concentrated tunnel development method; The coalfield turns to is divided into totally 54 ming pit, thereinto the first ming pit is 9101,there are only one working face in this pit. Technics of this desigin is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 This mine works 330 days every year. Adapt “three-eight” work system, the length of work face is 290 meters and the depth of coal mining machine is 0.6meters.Because the coalfield lengthways is bigger, and incline of the coal seam is assuasive, and coal seam geology conditionetc. factor effects, deciding this well farmland inside the complete adoption lengthways development.Key words:Red flag Coal Mine,The technology of coal mining,Lengthways development图纸目录目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摘要 (III)Abstract (IV)图纸目录 (V)前言 (1)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3)第一节:井田概况 (3)一、井田位置: (3)二、交通: (3)三、地形地势: (3)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3)五、工农业生产概况 (3)六、电源、水源情况 (4)第二节:地质特征 (4)一、区域地质简述 (4)二、地层特征: (4)三、主要地质构造: (5)四、水文地质概括: (5)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 (7)一、煤层层次、厚度、结构及稳定性 (7)二、煤层顶、底板条件 (8)三、煤的性质及品种 (8)四、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性 (9)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11)一、井田境界 (11)二、地质储量计算 (11)三、矿井工业储量 (11)四、矿井设计储量 (12)五、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12)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3)一、矿井工作制度 (13)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3)第四章井田开拓 (14)一、井田内地质构造、煤层及水文等自然条件: (14)二、工业广场确定原则 (14)三、矿井开拓方案的确定 (14)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17)一、井筒数目及用途 (17)二、井筒布置及装备 (17)三、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 (18)四、风速验算 (18)六、建井工作计划 (19)第六章采煤方法 (20)一、采煤方法的选择 (20)二、确定采区巷道布置和要素 (24)三、回采工艺与劳动组织 (26)四、采区的准备与工作面接替 (29)第七章井下运输 (31)一、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31)二、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31)第八章矿井提升 (34)一、主斜井提升 (34)二、副斜井提升设备 (38)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43)第一节风量的计算 (43)一、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44)二、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46)三、硐室实际需要风量 (47)四、其它用风地点风量 (47)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47)一、通风方式 (47)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年限 (47)三、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47)四、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47)第三节计算负压和等积孔 (48)一、计算原则 (48)二、计算方法 (49)第四节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53)一、选择主扇 (54)二、选择电动机 (55)第五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55)一、煤尘爆炸的防止措施 (56)二、煤及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 (56)三、矿井水灾预防措施 (56)四、火灾预防措施 (56)五、防止冒顶事故的措施 (57)六、避难硐室和避灾路线 (57)七、矿山救护大队的设置 (57)第十章经济部分 (58)第一节矿井设计概算 (58)一、井巷工程概算的编制依据 (58)二、井巷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59)三、矿建工程费用的计算方法 (59)第二节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60)二、定员依据 (60)三、定员方法 (60)四、计算劳动生产率 (61)第三节汇编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62)表10-2-2 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62)参考文献 (65)谢辞 (66)外文资料 (67)中文翻译 (69)前言一、概述红旗煤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县的荫城镇北掌沟村东南侧,距离长治县15km,处行政区划隶属长治县荫城镇管辖。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煤矿2#煤90万吨/a矿井初步设计目录前言 (8)摘要 (9)Abstract (10)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 (11)1.1 矿区概述 (11)1.1.1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11)1.1.2 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概况 (11)1.1.3 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 (12)1.1.4 矿区的水文简况 (12)1.1.5 矿区的地形与气象 (12)1.2 井田地质特征 (13)1.2.1井田的位置与地层 (13)1.2.2 井田勘探程度 (16)1.2.3构造 (20)1.2.4 地层的移动角 (20)1.2.5 井田水纹地质概况 (21)1.3 煤层的埋藏特征 (25)1.3.1 煤层赋存特征 (25)1.3.2煤层的性质及品种 (28)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32)2.1 井田境界 (32)2.1.1井田边界的描述 (32)2.1 储量的计算 (33)2.2.1工业储量的计算 (33)2.2.2 设计储量的计算 (34)2.2.3 可采储量的计算 (34)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35)3.1 矿井工作制度 (35)3.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5)3.2.1 矿井生产能力 (35)3.2.2 矿井服务年限 (35)第四章井田开拓 (36)4.1 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36)4.1.1 井筒的位置、形式、数目及矿井通风方式 (36)4.1.2 阶段垂高及开采水平的规划、位置与数目,以及各开采水平的服务年限 (39)4.1.3 运输大巷、主要石门及暗井的位置、形状及数目 (39)4.1.4 采(盘)区划分及开采程序 (40)4.1.5 方案比较 (41)4.2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的配备 (44)4.2.1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44)4.2.2 采煤机 (45)4.2.3 液压支架 (47)4.2.4 工作面输送机 (47)4.2.5 转载机 (48)4.2.6 胶带输送机 (48)4.2 上号煤层回采工作面机械设备汇总 (48)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49)5.1 井筒、石门与大巷 (49)5.2 井底车场 (50)5.3 建井工作计划 (50)第六章采煤方法 (53)6.1 采煤方法的选择 (53)6.1.1 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53)6.1.2 回采工作面的个数、产量及装备 (53)6.1.3 回采工作面回采方向与接替 (53)6.1.4 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 (53)6.2确定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 (54)6.2.1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一 (54)6.3 回采工艺与劳动组织 (55)6.3.1 回采工艺 (55)6.3.2 劳动组织形式 (56)6.4盘区的准备和工作面接替 (57)第七章井下运输 (58)7.1 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58)7.2 输运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59)7.2.1 矿车、材料车和人车 (59)7.2.2 大巷内运输设备的选型和计算 (60)第八章矿井提升 (60)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60)9.1 风量的计算 (61)9.2 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66)9.2.1 矿井通风系统 (66)9.2.2 风量分配 (70)9.3 计算负压及等积孔一、计算原则 (72)9.4 选取扇风机 (75)9.5 矿井通风网络的风量调节 (79)9.6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81)9.6.1瓦斯与煤尘爆炸的防治措施 (81)9.6.2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 (82)9.6.3 预防井下水灾的措施 (83)9.6.4 火灾预防措施 (84)9.6.5 预防顶板事故的措施 (85)9.6.6 井下避灾线路 (85)9.6.7 矿山救护大队的设置 (86)第十章经济部分 (92)10.1 矿井设计概算 (92)10.1.1 投资范围及划分 (92)10.1.2 井巷工程概算编制依据 (92)10.2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93)10.2.1 生产作业班次 (93)10.2.2 劳动定员数量与技能素质要求 (93)10.2.3 全员效率 (94)10.3 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4)致谢 (98)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篇一: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题目:姓名: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钱程2012年 05 月 25日目录前言矿井概况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第二节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第三节井田再划分第二章井田开拓第一节井田开拓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斜井开拓第三节立井开拓第四节平硐开拓第五节井筒形式分析及选择第三章井底车场第一节井底车场组成第二节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第四章矿井开拓的基本问题第一节井筒数目和位置第二节开采水平的划分第三节大巷布置第五章采区车场形式第六章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第一节采煤工作面生产组织管理第二节采煤工作面质量管理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前言矿井概况调兵山市位于辽宁省北部, 煤炭资源丰富, 其煤炭储量占辽宁省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拥有国家八大煤矿之一的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是辽宁省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
铁煤集团矿区属超级瓦斯矿,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函119952593号文件, 铁法煤田煤层气储量为: 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77. 303 @108m3, 控制煤层气储量55. 863 @ 108m3。
调兵山市区约有十万人口, 目前, 市区居民和商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中, 除用电以外, 型煤、液化石油气仍占有较大比例, 仅少部分居民使用管道燃气。
周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则以燃煤为主。
煤炭等传统燃料的使用对调兵山市区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燃煤烟气是该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注册,原铁煤集团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辽宁省北部调兵山市境内。
铁法能源公司是以煤炭生产为主,集煤层气开发利用、建筑安装、机械制造加工、建材、电力等于一体,多元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
本部由铁法、康平、康北三个煤田组成,累计探明工业储量22.97亿吨,截至2008年末,剩余工业储量17.68亿吨。
2007年开始,铁法能源公司实施了走出去发展战略,挥师内蒙,进军山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内蒙古和山西先后通过合资合作方式争取到三块煤炭资源,累计控制煤炭资源地质储量超过了30亿吨,使集团控制的煤炭资源超过了50亿吨,为做强作久煤炭主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北矿业集团石台煤矿初步设计摘要本设计的井田面积为20.1平方千米,年产量120万吨。
井田内煤层赋存比较稳定,煤层倾角8-22°,平均煤厚3.48m,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在井田范围南部和中央均有断层发育。
瓦斯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不高,涌水量也不大。
根据实际的地质资料情况进行井田开拓和准备方式的初步设计,该矿井决定采用三立井上山开采,煤层分采区上山联合布置的开拓方式,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走向长壁采煤法,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
并对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矿井排水和矿井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提出要求,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
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立井、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高产高效AbstractThese designed allotment area for 20.1 square kilometers,Yearly Output 120 trillion. Allotment intrinsically ocurrence of coal seam compare stabilize,coal seam pitch 8-22acid,average coal thick 3.48m,integrally nature condition compare simplicity,at allotment scope east normalizing function of the stomach and pleen center equal have got dislocation upgrowth. Both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content relatively do not high, and neither do inflow of water no large either. On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Design,said shaft opt in adopt three vertical shaft fluctuate mountain exploitation,coal seam grouping band region fluctuate mountain co- disposal 'mode of opening,design adopt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full-seam mining stopper art,Alignment longwall method,treat goaf with whole straddle alight law from actual geologic information instance proceed allotment exploit and stand-by mod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both combine versus mine haul, shaft exaltation, shaft drain and ventilation of mines isopuant systemic equipment lectotype count,as well as versus shaft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aim,complete wholly shaft. Both shaft whole realize mechanization,adopt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use for reference afterwards realize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modernization shaft 'experience,realize one mine not both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shaft thereby run up to favorabl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Keywords: Vertical shaft, Alignment long wall , full-seam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前言本次毕业设计是据在淮北矿业集团石台煤矿进行的毕业实习中所收集的矿井生产图纸和资料,并作了一些改动以后,对矿井进行的初步设计。
前言本次设计是根据学院实训基地煤矿模型矿进行的毕业设计,包括矿井生产图纸和资料,进而对矿井进行的初步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它是我们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后,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某一矿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的系统化设计,这对提高我们理论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所以这也是采矿专业的核心。
设计是在我们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业设计规范》之后,再进行井田开拓、准备方式及采煤方法的选择和矿山运输、提升、排水及通风的设计计算。
所有这些都能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撰写技术文件、绘制工程图件的基本技能。
衷心感谢院领导和采矿教研室的老师的帮助和辅导,尤其要感谢我的老师——,在这三个月里,正是他认真、耐心、详细的辅导,才使我能按时、按质的完成毕业设计。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的限制,设计中难免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摘要本设计是根据学院实训基地煤矿模型矿进行的毕业设计。
设计的井田面积为41平方公里,矿井年产240万吨,井田内煤层赋层较深,倾角不大,平均厚3.83m,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小,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矿井涌水量一般。
设计采用立井两水平暗斜井延深开采的开拓方式,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的回采工艺,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主要对矿井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进行了初步设计,对矿井运输、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进行了设备选型计算,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和各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进行了有关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密大磨岭煤矿采矿专项初步设计摘要:本设计的井田面积约为16.4平方千米,设计开采煤层为二1煤;井田内煤层赋存比较稳定,煤层倾角7°-15°,平均倾角为11°,煤层平均厚度为厚4.92m,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
该设计矿井为属高瓦斯矿井,涌水量较大,煤层不易自燃,具有爆炸性。
矿井设计年产量90万吨,矿井工作采纳三八制;依照实际的地质资料情况进行井田开拓和预备方式的初步设计,该矿井决定采纳立井一水平暗斜井二水平上山式开采,时期内采纳采区式划分,区段内设计采纳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走向长壁采煤法,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
矿井采纳抽出式通风,通风系统为两翼对角式,副井进风,回风大巷回风;井底车场选用立井刀式环形,井下要紧运输选用采纳矿车运输,并对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矿井排水和矿井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爱护提出要求,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
矿井差不多实现机械化采煤,采纳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立井、、抽出式通风Western mining companies itwith him group is thriving coal mining special preliminary design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field area is about 8.53675square km, design for 2 1 coal mining coal; Within the occurrence compartmentalized is stable and the coal seam 24 ° - 26 ° Angle for25 °, average inclination thick coal seam thickness, average 5.88 m, whole geological condition is simple. The design of low gas mine as larger, coal mine, section, with explosive not spontaneous combustion.90 million tons in the design of mine, mine production in 38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artmentalized exploration and ways to prepar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this mine shaft decided to adopt a level dark portal 2 level went up into the mountain type mining, stage by mining type partition, within section design using long-wall top coal caving in mining process, toward the longwall mining methods with all cross fell method, handle goaf.By drawer-type ventilated,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forcentral boundary type, the boundary into wind, pregrouting wind Wells return air; Bottom of vertical annular wheel-dreven choose sword, downhole major transit transport, and choose to adopt harvesters mine transportation, mine ascension, coal mine drainage, and mine ventilation etc. Each production system, as well as calculation of equipment type selection of mine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est, to complete the whole min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Coal mine basic realize mechanization, the adop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reference has realized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a mine mine mine a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Keywords:Actually, mining type preparation, toward the longwall, long-wall top coal caving, all the pieces fell method,drawer-type ventilated目录目录 (2)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 矿区概况 (1)1.1.1 交通位置 (1)1.1.2 自然地理 (1)1.2 井田地质特征 (4)1.2.1 地层 (4)1.2.2 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特征 (4)1.2.3 水文地质 (11)1.3 煤层特征 (17)1.3.1 煤质、煤的牌号及用途 (17)2 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21)2.1 井田境地 (21)2.2 井田储量 (21)2.2.1 矿井工业储量 (22)2.2.2 矿井设计储量 (23)2.3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24)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5)3.1 矿井工作制度 (25)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5)4 井田开拓 (26)4.1 概述 (26)4.1.1 开拓方式选择 (26)4.1.2 阻碍立井开拓的要紧因素分析 (27)4.2 井田开拓 (27)4.2.1 开拓方案的提出及技术比较 (27)4.2.2 方案经济比较 (28)4.2.3 确定方案 (30)4.3 井筒特征 (31)4.3.1 井筒用途、布置及装备 (31)4.3.2 井筒施工方法 (32)4.3.3 各立井断面形状的确定 (33)4.3.4 线路总平面布置设计 (35)4.4 井底车场及硐室 (36)4.4.1 井底车场型式 (36)4.4.2 空重车线长度、列车运行及调车方式、车场通过能力 (37)4.4.3 调车方式 (39)4.4.4 坡度计算 (44)4.4.5 井底车场及硐室巷道断面 (44)4.4.6 确定各井底车场硐室位置 (45)4.5 开采顺序及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 (48)4.5.1 开采顺序 (48)4.5.2 保证年产量的同采采区数和工作面数 (48)4.6 井巷工程量和建井工期 (51)4.6.1 概述 (51)4.6.2 井巷工程量和建井周期的各计算图表 (51)5 预备方式及采区巷道布置 (53)5.1 概述 (53)5.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54)5.2.1 首采区位置 (54)5.2.2 采区巷道布置 (55)5.2.3 采区千吨掘进率、采区掘进出煤率及采区回采率 (57)5.2.4 确定采区巷道掘进方法、设备数量及掘进工作面数 (58)5.2.5 采区生产系统 (60)6 采煤方法 (61)6.1 采煤工艺方式 (61)6.1.1 采煤方法的选择 (61)6.1.2 采煤工艺 (63)6.2 回采巷道布置 (63)6.2.1 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 (63)6.2.2 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 (63)6.2.3 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 (63)七井下运输 (64)7.1 概述 (64)7.1.1 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64)7.1.2 矿井运输系统 (64)7.1.3 矿井运输设备选型应遵循的原则 (65)7.2 采区运输设备选择 (65)7.2.1 设计依据 (65)7.2.2 选型计算 (66)7.2.3 轨道上山提升设备 (67)7.3 运输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69)7.3.1 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69)7.3.2 辅助运输方式的选择 (70)7.3.3 要紧运输巷道断面及位置 (70)7.3.4 运输大巷设备选型 (70)8 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 (73)8.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73)8.1.1 瓦斯涌出量预测 (73)8.1.2 矿井通风系统要符合下列要求 (74)8.1.3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74)8.2 采区及全矿井所需风量 (75)8.2.1 采区和矿井所需风量 (75)8.2.2 风速验算 (80)8.3 全矿通风阻力的计算 (80)8.3.1计算原则 (81)8.3.2计算方法 (82)8.4 通风机选型 (85)8.4.1 选择主扇 (85)8.4.2 选择电动机 (87)8.4.3 选择局扇 (88)8.5 防止专门灾难的安全措施 (88)8.5.1 粉尘灾难防治的安全措施 (88)8.5.2 防爆措施 (89)8.5.3 瓦斯灾难防治的安全措施 (89)8.5.4 矿井防灭火的安全措施 (90)8.5.5 矿井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90)8.5.6 热害防治的安全措施 (91)8.5.7 顶板灾难防治措施 (91)8.5.8 提升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92)8.5.9 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92)致谢 (92)参考文献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