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课教案---走进成语天地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走进成语王国》校本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走进成语王国》校本课程,主要围绕成语的起源、演变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成语的来源与演变”以及第五章“成语的应用”,详细内容涉及成语的典故、分类、典型成语的用法及含义解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理解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 掌握成语的分类及典型成语的用法,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成语。
3. 培养学生的成语积累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成语的用法和含义解析,以及在实际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重点:成语的起源、演变、分类以及典型成语的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成语典故资料。
2. 学具:成语词典、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画龙点睛”成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起源、演变、分类,结合典型成语解释其用法和含义。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几个实际语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成语填空题,讲解解题技巧,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成语。
5. 随堂练习:发放成语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走进成语王国》2. 内容:成语的起源与演变成语的分类典型成语用法及含义解析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含有动物的成语,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写一段话描述你的周末生活。
2. 答案:(1)示例:马到成功(形容事情顺利完成)、狐假虎威(形容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成语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成语故事,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丰富自己的成语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幼儿园成语乐园:语言启蒙成语教学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阶段,语言启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成语作为汉语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如何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成语教学,成为了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学习基础的常用成语,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成语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3. 通过游戏和趣味性活动,引发幼儿对成语的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探索。
三、活动内容1. 成语故事会在成语故事会中,老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不同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和来源。
幼儿借助故事情节,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成语,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和视觉化的学习体验。
2. 成语游戏闯关设计一些简单的成语游戏,比如接龙游戏、成语接龙故事编排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学习成语,潜移默化地掌握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3. 成语绘本阅读精心挑选一些适合幼儿的成语绘本,在阅读中讲解成语的故事和寓意,让幼儿在图画书的世界里感受成语的魅力,增强他们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四、活动总结通过以上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了解、学习并掌握常用成语,同时也对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了初步的认知。
成语教学不应该是一种枯燥的填鸭式教育,而应该是一种充满趣味性和交互性的启蒙教育。
五、个人观点我认为,在幼儿园成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情感投入,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学习成语,而不是强迫式的灌输。
成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启蒙,更是文化启蒙,应该以认知和体验共融的方式进行。
以上就是我对幼儿园成语乐园的语言启蒙成语教学活动方案的一些深入思考和总结。
希望这些活动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应用,为幼儿的语言启蒙教育增添一份趣味与活力。
幼儿园成语乐园:语言启蒙成语教学活动方案六、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在进行成语教学活动前,我们需要合理的教学环境和相应的资源准备。
《走进成语世界》教案《走进成语世界》教案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 ___,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收集的《走进世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了解学生对已学成语掌握的情况。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
3、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活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思维及表演等能力。
树立竞争意识。
4、了解在汉语言历史长河中,成语在语言上的独特作用,感受汉语言文化的精妙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汉语言之情。
1、将积累所得,运用说、写、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
2、准确地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准备:奖品、音乐、成语词卡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又刺激又好玩的地方,(板书:成语乐园)那里有美丽的景色,有可爱的动物,还有一道道具有挑战性的智力题。
想跟老师一起去的同学请拍拍手。
好,我们一起出发,一起走进成语乐园。
在出发之前,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看看那个小组在成语乐园里学到最多成语知识,得到的奖章最多。
下面我们先玩第一个游戏《成语连珠》,主持人先讲成语的前半句,你们接下半句。
二、成语连珠: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有志者,事竟成。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乐园观光:(每一个小组可以选一个季节来做题)画面上出现一年四季图,请先欣赏成语乐园的四季景色,再根据图意,说出相应的成语。
可以小组讨论,然后派出一个代表,说对一个加一分。
(万紫千红、阳春三月、春回大地、骄阳似火、烈日当空、烈日炎炎、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寒冬腊月、冰天雪地、三九严寒)四、成语挑战赛根据给出的成语,给它归类。
每一个小组派出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做题。
(做对一个,加一分)描写人的情绪:欢天喜地、垂头丧气形容人多的成语: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描写人的品质:赤胆忠心、铁面无私描写人的仪态:文质彬彬、风度偏偏形容人的口才:出口成章、吞吞吐吐形容勤奋:悬梁刺股、废寝忘食描写人间的情谊:肝胆相照、志同道合描写人物的动作:走马观花、神出鬼没五、猜成语(根据给出的句子猜成语,猜对一题加一分)六、根据动物说成语先用“马”做例子,如千军万马、车水马龙、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老马识途等等。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阅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含义,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从成语故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好相关的成语故事教材,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2. 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等。
3. 教具:PPT、录音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成语故事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
2. 学习成语:选择几个常见的成语,如“井井有条”、“画蛇添足”等,向学生介绍成语的来源和含义,让学生熟悉这些成语。
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故事进行阅读,理解故事背景和内涵,并向全班汇报。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成语故事中的道理展开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成语的理解和感悟。
5. 创作成语故事:让学生自行创作一个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成语故事,巩固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7.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成语和成语故事,形成学习成果。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成语,还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运用成语,提高语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成语故事的习题。
2. 每天背诵一个成语,并写一段小故事配合这个成语。
3. 收集身边常见的成语,了解其来源和含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成语故事的阅读,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走进成语天地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成语故事》。
2、初步掌握成语故事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感受成语魅力,激发阅读兴趣。
1、读读,比较三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和体会。
A、同学们在教室里听课。
B、同学们听课时,都看着老师,听着老师,没有人做小动作,开小差。
C、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课。
2、教师小结成语的特点与价值:成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与一般的词语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它言简意赅,富于哲理,而且形象鲜明、生动,表现力强,因此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巨大功用。
3、走进成语故事。
你知道“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是怎样来的吗?其实它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1)学生自读《学弈》(或播放动画)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两个人慕名而来,同时拜他为师。
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艺传授给他们,讲课特别认真。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听他讲课。
另一个学生表面上也在认真地听课,而实际上思想很不集中。
他看到大雁从窗外飞过,心中老想着要把大雁射下来……弈秋讲完课,就叫两人对弈。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就对弈起来。
开局不久,就见分晓:一个从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个手忙脚乱地应付。
弈秋一看,两人的棋艺相差悬殊。
他对棋艺差的学生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听我讲课,他能专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
下棋的技艺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也是学不好的。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小结:是啊,成语“专心致志“由此而来,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事实上,几乎每一个成语都包含着一个生动的故事。
阅读成语故事,不仅能够了解成语的由来,而且可以学到很多历史知识,明白很多道理。
二、引导阅读故事,学习阅读方法。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半途而废》提出阅读要求:1)读通全文,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用“——”划出好词好句,用“~~~”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并想办法解决。
3)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想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阅读教案教案标题:成语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成语的定义和作用。
2. 学习常见的成语及其含义。
3. 提高学生的成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词典、课件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向学生解释成语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2.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成语及其含义,注重讲解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
3. 教师提供成语词典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查找并解释一些成语的含义,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示范与实践:4.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或短文,其中包含一些成语,让学生尝试理解并猜测成语的意思。
5.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释和理解成语的含义,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或写作中。
巩固与拓展:6.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解释成语的意思等,以检验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7. 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或参加成语接龙游戏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成语知识。
总结与评价:8.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9.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些成语,写一篇小作文或演讲,展示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0. 学生可以继续扩展成语知识,通过自主学习或参加比赛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成语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成语词典2. 课件或黑板3. 练习题4. 文学作品5. 成语接龙游戏教学评估:1. 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情况。
2. 学生在练习题和作文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或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一、引言幼儿园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阶段,而成语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故事阅读和情景表演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成语故事阅读与情景表演的角度,探讨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成语教育。
二、成语故事阅读的重要性1. 培养语言能力:成语故事是丰富多彩的,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可以拓展幼儿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传承优秀文化: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成语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成语故事的阅读,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豪感。
3. 培养情感体验:成语故事中的情节丰富多彩,有悲有喜,有爱有恨,通过故事的阅读,可以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人生道理,培养情感情操。
三、成语故事阅读的教学方法1. 选择适合的成语故事: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例如《愚公移山》、《狮子搬家》等寓意深刻的故事。
2. 创设情境:在故事阅读前,教师可以通过道具、图片等方式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幼儿在生动的氛围中对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
3. 故事朗读和讲解: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声音,为幼儿讲述成语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和联想,激发其阅读兴趣。
4. 提出引导性问题:教师在讲解故事的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加深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四、成语情景表演的教学方法1.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在故事的情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涵。
2. 创设情景:教师可以借助布置教室的环境,创设故事发生的情景,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表演。
3. 制作道具:教师和幼儿可以一起制作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道具,如道具卡片、服饰等,让幼儿更生动地展现情景表演。
4. 回顾讨论:教师可以在表演结束后,与幼儿一起回顾表演过程,引导他们讨论表演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总结成语故事阅读与情景表演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拓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综合素质。
《走进成语王国》校本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走进成语王国》校本课程,主要围绕成语的起源、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第二章成语的起源与演变详细内容:第一节成语的起源、第二节成语的演变过程、第三节成语典故2. 教学实践情景: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起源,感受成语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的起源、演变过程,掌握常用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 培养学生的成语积累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成语的演变过程、成语典故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重点:常用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成语典故资料、成语卡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成语起源:讲解成语的起源,举例说明,如“画龙点睛”、“掩耳盗铃”等。
3. 成语演变过程:通过成语典故,展示成语的演变过程,如“杯弓蛇影”、“滥竽充数”等。
4. 成语含义及用法:分析成语的含义、用法,结合实际语境进行讲解,如“一丝不苟”、“半途而废”等。
5.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成语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6.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成语的运用方法。
7. 随堂练习:布置成语填空、成语运用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成语的起源2. 成语的演变过程3. 常用成语的含义及用法4. 成语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5个你最喜欢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2)运用成语,写一段话描述你的课后感悟。
2. 答案:(1)示例:一丝不苟、半途而废、画龙点睛、掩耳盗铃、滥竽充数。
(2)示例:今天学习了成语的起源与演变,让我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瑰宝,更是我们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走进成语世界活动目的: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体会成语的魅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学习成语。
活动模式: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小组讨论、合作共同闯关,评选优胜小组。
活动准备:1、若干张答题纸。
2、多媒体课件(设计各种竞答题目)。
3、布置学生搜集成语。
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又刺激又好玩的地方,那里不仅有一道道具有挑战性的智力题,还能进行各种闯关游戏,乐趣无穷,肯定会让你留连忘返的!想去吗?(想)请看——(揭题:走进成语世界)好,出发了!二、游成语世界,进行竞答闯关1、成语演练场:(师:在竞答闯关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演练演练。
)从下面成语中各选出一个字填入空格内,使它成为一个句子:1、大快人心2、天下一家3、一马当先4、面面俱到5、心想事成6、大功告成句子是:( )( )( )( )( )。
(师:让我们齐心协力一齐来闯关吧,祝大家马到成功!)2第一关:成语游乐园•1、植物园2、动物园3、人体器官•说明:这是一道必答题竞赛,每答对一题得一分,共10分,写错一字扣一分。
由学习小组长上台抽签,决定本组进入哪个乐园。
一、植物园(所填必须是有关植物的):成()在胸望()止渴()暗花明百步穿()出水( )( ) 投( )报( ) ( )( )一现( )脸( )腮( )断丝连苍( )翠( )二、动物园(所填必须是有关动物的):( )鬼( )神生( )活( ) ( )目寸光( )死( )悲( )潭( )穴叶公好( ) ( )朋( )党( )立( )群( )心( )肺( )( )不宁三、人体器官(所填必须是人体器官):( )清( )秀( )瞪( )呆( )( )是道铁石( )( )掩人( )( ) 鱼( )混珠油( )滑( ) ( ) 聋( )花伶( )俐( ) ( ) 乱如麻3、第二关:成语趣味园①成语连珠(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轮流回答,全部答对得20分,错一个扣5分.如果能继续往下接成语,每答对一个加5分):1.一心一( )气风( )扬光( )有作( )富不( )至义( )善尽( )不胜( )2.一手遮( )经地( )无反( )盼自( )心壮( )同道( )久必( )秒必( )3.一马当( )见之( )目张( )战心( )天动( )大物( )学多( )高八( )4. 一字千( )玉良( )外之( )气用( )倍功( )斤八( )全其( )中不( )5. 放虎归( )高水( )篇大( )功行( )心悦( )中无( )山人( )阔天( )6. 长驱直( )情入( )屈词( )山恶( )深火( )火朝( )高地( )此薄( )②用一对词语说成语,如“上下”可说“七上八下”(每说对一个加5分,计20分.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 组员可以补充):1. 旧新东西谈论聋哑2. 新旧前后言语枝叶3. 死活南北营寨恩仇4. 轻重里外苦甜安乐5. 寒暖头尾优劣明暗6. 天地厚薄阴阳软硬(师:看来是越战越勇,精神百倍。
走进成语天地
——小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认识更多成语,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积累好词佳句,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成语,通过精读这些成语故事,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中国传统的成语故事;
四、指导课时:
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导入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这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那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类型的书?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收获?
2、请2-3位同学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书。
3、师:同学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学生,读一本书就像交到了一位好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出示图书《成语故事》)大家喜欢成语故事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悬梁刺股》。
4、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还想知道更多的成语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成语天地(点题),领略成语的魅力!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师:你还知道那些成语故事?
大家的知识可真丰富啊!今天老师也准备了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请大家一起来赏读。
1、出示阅读提示(a 这则成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b 找出你最喜欢的好词佳句。
c 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a 学生读完后回答第一个问题
b 学生自读并体会好词佳句的感觉。
师: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乐于积累好词佳句的学生。
我们还可以把好词佳句记在笔记本上,经常拿出来读一读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c 老师总结《狐假虎威》的道理
3、师生一起回忆总结阅读方法(出示课件)
三、小组活动,运用阅读方法进行成语阅读
师:同学们想不想阅读更多的成语故事?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好成语(发阅读资料),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刚学的阅读方法阅读。
1、学生运用阅读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成语故事,并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阅读所得,和大家分享阅读收获。
(a 报成语故事名字b这则成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c 找出你最喜欢的好词佳句。
d 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四、小结:
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
五、小作业
用你的阅读的收获制作一份手抄报或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