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同步练习(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 格式:doc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3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说过“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指的是()A.《史记》 B.《宋书》C.《二十四史》 D.《资治通鉴》2.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A.三国鼎立 B.楚汉之争C.唐代的开元盛世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3.《史记》与《资治通鉴》的体裁分别是()A.编年体通史、纪传体通史B.纪传通史、编年体通史C.纪传体通史、编年体断代史 D.编年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4.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诗 B.曲 C.词 D.小说5.我国史学发达,举世无双,其中浩瀚的史书,体裁多样。
名著《资治通鉴》属于何种体裁()A.编年体B.纪事本末体 C.纪传体 D.纪言体6.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一名元朝最著名的书法家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所作的贡献,这位元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A.黄庭坚 B.柳公权 C.赵孟頫 D.颜真卿7.一位想拍北宋东京城风光及繁华程度的电视剧编导,你应推荐他看()A.《百子嬉春图》B.《秋郊饮马图》C.《芙蓉锦鸡图》 D.《清明上河图》8.关于《资治通鉴》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B.是由北宋司马迁编写的C.叙述了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D.此书是按年代顺序写的9.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反映的主要思想感情是()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C.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D.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10.下列有关《资治通鉴》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A.成书朝代相同 B.编写体例相同C.叙史内容相同 D.都是史学名著二、列举题请列举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并各举一个代表人物。
三、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资治通鉴》编成后,据说留在洛阳的草稿纸堆满两间房屋,有人翻阅了数百卷,竟然未见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请回答:(1)《资治通鉴》是谁的著作?作者生活在什么时代?(2)这两部史书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相同之处?(3)假若要查有关孔子、唐玄宗的史料,请你想想应分别查哪部史书?2.识读下图,请回答:(1)请写出此画的名称及作者。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中华书局版练习题七十八第1题【单选题】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C、“瓦舍”D、火药的广泛应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李同学想以“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为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那么他能用到的材料是( )①造纸术的传播②印刷术与文艺复兴③指南针与新航路开辟④佛教传入中国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0年1月25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咱在澳门科学馆举行,咱出超过100件展品,涵盖天文、火药与武器、造纸、印刷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科技制品。
如果按这些科技成就出现的时间顺序咱出,正确的一组是( )A、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B、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火药、造纸术D、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它”是( )A、昆曲B、元曲C、元杂剧D、京剧【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 )A、200 年B、300 年C、400 年D、500 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窦娥冤》其艺术表现形式属于( )A、唐诗B、宋词C、元曲D、小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在山西发现了种类繁多、古朴精美的宋、辽、金戏曲文物,有戏台遗迹、戏剧壁画、出土文物珍品等。
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元杂剧发源并成熟于山西。
明清时期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戏”,即北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蒲剧。
根据材料理解山西戏曲文化正确的是( )A、山西是成就最高、独一元二的戏曲艺术之乡B、了解古代戏曲文化和欣赏古代戏曲文物只能到山西C、元杂剧形成和发展方面山西的贡献极为重要D、山西“四大梆子戏”是由元杂剧直接转化而成的【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小静看完电视剧《贞观长歌》,对唐朝的历史很感兴趣,想了解唐朝的历史可以翻阅( )A、《史记》B、《春秋》C、《尚书》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哪个城市的商业繁荣景象( )A、唐都长安B、北宋都城东京C、南宋都城临安D、元大都【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教学资料范本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练习题七十一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第1题【单选题】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祖冲之——活字印刷术B、华佗——《本草纲目》C、老子——火药D、毕昇——活字印刷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是(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宋代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是( )A、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在宋代广泛运用于航海C、管形火器的出现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华佗制成“麻沸散”C、张衡发明地动仪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四位同学分别用下面说法来简单描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状况,正确的是( )A、最早的发明来自于战国B、孟子在享受到造纸术带来的方便后进行推广C、受到西欧国家资产阶级的推崇D、宋朝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发明了突火枪【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外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A、地动仪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最早的定向工具出现在战国时期②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③《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④元曲是杂剧与散曲的合称,是宋代文学创作的主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2019年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宋元时期,我国科技高度繁荣,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不包括(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C、郭守敬编成《授时历》D、《大衍历》的制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较之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最大优点是( )A、经济省时B、能进行套色印刷C、促进文化的传播D、不怕火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与隋唐相比,宋元最主要的特点是( )A、影响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B、使我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C、传统科技落后于世界D、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B、唐朝C、北宋D、元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文学作品中,将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成熟,并集中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 )A、千古吟咏的唐诗B、意境悠扬的宋词C、感天动地的元杂剧D、风靡全国的昆曲【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辉煌。
下列选项中表述均正确的是( )①李冰主持修筑了都江堰②蔡伦发明了造纸术③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④宋应星编著了《天工开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判断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中华书局版练习题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面对国家(北宋)灭亡,山河破碎,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词句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是( )A、李清照B、苏轼C、关汉卿D、辛弃疾【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毕升B、郭守敬C、沈括D、张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巴蜀大地曾出现了许多被人们称颂的历史人物。
其中,人们作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赞扬的是( )A、蔓子B、张仪C、文翁D、吴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书法艺术B、绘画艺术C、音乐艺术D、舞蹈艺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华佗制成“麻沸散”C、张衡发明地动仪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这一时期,即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配方的改进和完善,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一时期”是( )A、两汉B、三国C、宋元D、明清【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根据词人的创作风格,你认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作者是谁( )A、李白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指南针测向技术D、活字印刷术【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精品好资料欢迎下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训练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1.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B.编年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编年体断代史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出现在( )。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3.北宋最著名的词人是( )A.李清照B.陆游C.辛弃疾D.苏轼4.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A.吴道子B.张择端C.赵孟頫D.黄庭坚5.下列词人中,继苏轼之后,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是( )。
A.李清照B.辛弃疾C.王安D.曾巩6.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7.《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哪个城市的商业繁荣景象?( )A.唐都长安B.北宋都城东京C.南宋都城临安D.元大都8.南宋时期曾经参加过北方抗金斗争的人是( )。
A.司马光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9.作品被誉为“神品”的画家是( )。
A.吴道子B.张择端C.赵孟甫D.顾恺之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 )A.李清照B.辛弃疾C.苏轼D.欧阳修11.辛弃疾和苏轼的相似之处是( )。
A.南宋时的文人B.主张抗金,收复失地C.渴望祖国统一D.词风属豪放派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的是( )。
A.发明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用于航海C.火药用于军事D.《资治通鉴》13.五代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成就突出体现在哪几种画的创作中?(①年画②风俗画③花鸟画④人物画⑤写意画⑥山水画A.②③⑥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⑥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1)上面词句是谁的作品?(2)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3)上面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答案】1.B 2.A 3.D 4.C 5.B 6.C 7.B 8.D 9.C 10.B 11.D 12.C 13.A 14.(1)苏轼(2)三国时的吴国将领周瑜曾在赤壁与曹操大战,结果周瑜指挥孙刘联军打败曹操。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选择题【2011·菏泽】2010年底,天价元代青花瓷器(右图)现身菏泽古沉船。
下列各项中与之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C )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②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③我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④《天工开物》问世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2011·连云港】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是( B )A.《史记》 B.《资治通鉴》C.《三国志》 D.《汉书》【2011·湛江】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书是( D )A.《水经注》 B.《三国演义》C.《史记》 D.《资治通鉴》【2011·西宁】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也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的是( D )A.《春秋》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2011·株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
该词的作者是( B )A,李清照 B.苏轼 C.关汉卿 D.李白【2011·泰安】《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传世名作( D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张择端【2011·湘潭】2011年6月1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别珍藏海峡两岸多年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展览。
下列画家及作品与黄公望同一时代的是( D )A. 顾恺之《洛神赋图》B.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C.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D.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非选择题【2011·德州】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精选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课后辅导练习六十九第1题【单选题】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有突出表现,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华佗---《伤寒杂病论》B、司马光---《资治通鉴》C、徐光启---《天工开物》D、顾恺之---《清明上河图》【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哪一项发明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是在( )B、汉末C、隋末D、唐末【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一生,以下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迁——《资治通鉴》B、李时珍——《本草纲目》C、唐太宗——贞观之治D、郑成功——收复台湾【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②契丹族改进制度,吸收中原文明③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④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A、①③B、①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重合的历史时期是( )A、从皇帝到汉武帝B、从战国到五代C、从战国到汉武帝D、从汉武带到宋神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体现出风格委婉、感情趁势、清新自然的词风。
这位女词人是宋代的( )A、陆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小李同学想以“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为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那么他能用到的材料是( ) ①造纸术的传播②印刷术与文艺复兴③指南针与新航路开辟④佛教传入中国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为我国美术史上,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的是( )A、《清明上河图》B、《秋郊饮马图》C、《纺车图》D、《耕获图》【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渺茫天际,水天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夜唯谨,毫厘之差,生死攸关。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中华书局版复习巩固十六第1题【单选题】如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活字印刷术的场景,这一场景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沈括B、李春C、蔡伦D、毕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它”是( )A、昆曲B、元曲C、元杂剧D、京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英国培根说:“这三样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面貌。
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发无数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他说的“这三样东西”不包括( )A、“麻沸散”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句话说明( )A、宋代扩大了海外贸易B、宋代已掌握了航海知识C、宋代掌握天文地理知识D、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从骚客迁人吟诵的诗,文人雅士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
请判断与元朝最高文学形式有关的是( )A、《如梦令》B、《红楼梦》C、《望庐山瀑布》D、《窦娥冤》【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发明是(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是( )A、《送子天王图》B、《清明上河图》C、《秋郊饮马图》D、《步辇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黄道婆的棉纺织技术学自( )A、藏族B、西域各族C、黎族D、蒙古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元朝时期,被人们称颂其画属于“神品”的画家是( )A、苏轼B、赵孟頫C、李清照D、关汉卿【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宋代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是( )A、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在宋代广泛运用于航海C、管形火器的出现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书是( )A、《水经注》B、《三国演义》C、《史记》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的景象。
第十四课宋元的文化艺术
知识点梳理: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成《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的历史。
目的
是总结经验,给统治者提供借鉴。
2.词在隋唐时已出现萌芽,到宋朝达到高峰,成为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
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
照和辛弃疾。
(1)苏轼:开创了豪迈奔放的词风,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2)李清照:婉约派词人,生活在两宋之交,善于运用口语。
(3)辛弃疾:继承了发展了豪放词风。
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3.元曲以杂剧和散曲为主,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王实甫虽不在四大家之列,但他的《西厢记》是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之一。
绘画和书法
1.宋徽宗创制瘦金体书法。
2.宋朝的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东京的现实场景,展现了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是
宋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3.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的赵孟頫书画双绝。
罗盘指南针突火枪
清明上河图
本单元的特点,民族政权的竞立:辽、宋、西夏、金、元;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巩固练习:
1.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根本目的是()
A.创造一种新的体例
B.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C.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
D.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借鉴
2. 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歌
B.散文
C.词
D.话本
3. 下列宋朝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清明上河图》有助于研究北宋城市()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
5. 北宋时期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作者和作品分别是()
A.司马迁《史记》
B.郦道元《水经注》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罗贯中《三国演义》
6.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的是()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C.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D.宋辽签订《澶渊之盟》
7. 辛弃疾曾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河山”,由此可以看出他难以忘怀的是()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C.旖旎迷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愁别恨
8. 《资治通鉴》按照年、月、日的顺序,叙述了()
A.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秦汉时期的历史
C.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9. 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
A.汤显祖
B.关汉卿
C.罗贯中
D.杨万里
10. 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不朽作品是()
A.《清明上河图》
B.《天王送子图》
C.《秋郊饮马图》
D.《历代帝王图》
11. 关于《资治通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②它的主编是北宋司马光
③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④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13. 列表回答宋代著名词人的词风及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