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轻量化设计思想推动减震橡胶制品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汽车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应用与发展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汽车行驶中产生的噪音、震动、冲击等问题,是影响人们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汽车用橡胶减振材料的应用显得十分必要。
橡胶的减振性能是基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结构而获得的。
橡胶中的长链分子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物理相互作用,以减少或阻止振动的传播。
同时,橡胶的弹性也使其能够吸收和分散外部冲击力,并将其转化为微小振动。
这些特性使橡胶成为汽车制造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汽车的底盘、轮胎、引擎到车身各处都有用到。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减振垫和减震器。
减振垫主要通过橡胶材料的柔韧和弹性来降低震动和噪音的产生和传播,而减震器则能够分散路面冲击,防止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出现起伏和颠簸。
除了上述减振材料和制品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橡胶制品,如密封材料、耐油管道、轮胎等。
这些制品因其特殊的功能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轮胎作为汽车的“鞋子”,对车辆操控性和舒适性有着决定性影响。
随着汽车工艺的不断提高和对车辆盖度的不断要求,汽车用橡胶减振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橡胶材料往往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易老化、易硬化、易产生物理变形等缺点。
为克服这些问题,创新性研发出新的橡胶材料,如含硅橡胶、含氧橡胶、含氟橡胶等,可明显提高材料的耐老化性、耐高温性、耐撕裂性和抗紫外线能力等。
除了材料的不断改进外,汽车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制造和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现代生产线上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和精密加工设备,能够确保产品制造的精度和质量。
同时,3D打印技术和其他数字化生产工具也被用于制造定制化的减振件和轮胎。
总之,汽车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提高汽车性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未来,随着汽车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将会呈现更大的用途和市场空间。
2011年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 (4)二、产业政策 (4)三、行业的发展现状 (6)1、减震橡胶制品行业发展概况 (6)(1)汽车振动和噪声问题的解决推动减震橡胶制品发展 (6)(2)轻量化设计思想推动减震橡胶制品发展 (6)(3)路面保护机理研究的深入及降低路面养护成本的需求也推动了减震橡胶制品的快速发展 (7)2、胶管制品行业发展概况 (9)四、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发展趋势及市场容量预测 (11)1、行业竞争格局 (11)(1)轮胎、非轮胎橡胶产品及其技术工艺的比较 (11)(2)商用车和乘用车非轮胎橡胶产品及其技术工艺的比较 (12)(3)国内减震橡胶制品和胶管行业竞争特点 (12)①减震橡胶制品行业竞争格局 (12)②胶管制品行业竞争格局 (14)2、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容量预测 (15)(1)汽车工业 (15)①支撑汽车产业发展因素 (16)②支撑重卡市场发展的因素 (17)(2)汽车以外的消费市场 (19)五、行业进入壁垒 (20)1、技术壁垒 (20)2、渠道壁垒 (21)3、人才障碍 (21)4、政策性壁垒 (22)六、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22)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3)1、有利因素 (23)2、不利因素 (25)八、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6)1、行业技术水平 (26)(1)部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26)2、行业技术特点 (27)(2)快速和持续创新能力要求高 (27)(3)生产工艺严格,产品稳定性要求高 (28)(4)试验和检测设备要求较高 (29)九、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 (29)1、行业经营模式 (29)(1)OEM市场 (29)(2)AM市场 (30)2、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与区域性 (31)(1)行业的周期性 (31)(2)行业的区域性 (31)(3)行业的季节性 (31)十、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32)1、上游行业对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的影响 (32)2、下游行业对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的影响 (33)一、行业管理体制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是橡胶制造业的细分行业,橡胶制造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
轨道交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应用轨道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愈加迫切。
然而,轨道交通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力的振动,这不仅会给乘客带来不适,还会对铁路线路和列车车辆等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和退化。
为了降低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影响,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轨道交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被广泛应用。
1.轨道橡胶板轨道橡胶板是一种轨道交橡胶减振材料,它具有弹性变形和高抗冲击性能,是减少噪音和对建筑物产生的震动效果最为显著的材料之一。
在轨道交通线路建设中,轨道橡胶板被广泛应用于轨道底座、轨道等处减振,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轨枕垫轨道交橡胶减振材料中的轨枕垫是一种塑料材料,它可以吸收由于列车经过轨道而产生的振动能量。
轨枕垫的设计是为了平衡轨道的振动和行车运动的力量,尽可能减少对列车车身和运行设备的损害,保证轨道建筑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密集化运输能力。
3.轨道橡胶垫轨道交橡胶垫是一种强韧耐用的材料,常被用于轨道车辆的减震和隔音。
使用橡胶垫可以有效地减小车辆经过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提高列车车辆的舒适度和人们的使用体验。
轨道橡胶垫还可以防止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少能耗和车辆的磨损。
4.轨道加强橡胶垫板轨道加强橡胶垫板是常用的轨道交橡胶减振材料之一,它由高弹性橡胶制成,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弹性响应性和耐老化性。
轨道加强橡胶垫板适用于各种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高铁、有轨电车和轻轨等,可有效减少行车时的振动和噪音,提高乘客的使用体验和列车车辆的运行效率。
总之,轨道交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们能够有效减少列车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降低设备损坏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乘客的使用体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
为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促进社会质量共治,推进建设质量强国,按照《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4年行动计划》(国办发〔2014〕18号)的部署,2014年9月,质检总局联合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共同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积极参与质量强国建设事业,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提高质量竞争力,提升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有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二、活动主题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三、活动重点(一)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各行业、各部门,有关城市、园区,结合发展实际,夯实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工作基础,通过完善标准引领、品牌带动、技术支撑、质量驱动等质量发展激励机制,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
(二)扎实开展质量整治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加强食品、农产品、消费品等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
开展专项行动,有效整治事关公共安全和人身健康安全的重大质量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质量安全。
在“质量月”期间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在成果。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增强全民质量意识。
在基层和一线普及质量知识,提升质量意识,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比武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加强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一线员工和产业工人的质量素质和能力。
(四)大力开展质量宣传活动,营造质量发展良好氛围。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2014年中国轻量化设计思想推动减震橡胶制品发展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近年来在节能减排驱动下,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
根据最新资料介绍,国外汽车自身质量同过去相比已减轻了20%-26%;预计在未来的10 年内,汽车自身重量还将继续减轻20%(《轻量化是一场革命汽车“减肥”8%还安全吗》);国内也于2008 年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大学等12 家单位共同组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汽车轻量化联盟,对汽车轻量化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汽车橡胶制品对金属零部件的替代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
空气悬架、橡胶支座等减震橡胶制品均能有效降低汽车自重。
以重卡橡胶悬架为例,用橡胶弹簧代替钢板弹簧后整个系统每台车可减重300-500 公斤,每年约燃油900L-3000L,减少CO2 排放2.32 吨-7.74 吨(据统计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 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L;每升油完全燃烧产生2.58Kg CO2;假定重卡每年行驶10 万公里)(资料来源:《降低CO2 排放的技术路线》,东方汽车网)。
当前节能减排已被世界主要国家纳入战略管理范畴,2010 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世界主要国家均就碳排放作出承诺,其中我国承诺到2020 年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 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
汽车轻量化及其带来的低碳排放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减震橡胶制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