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知识掌握的影响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
子宫肌瘤病人的健康教育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它通常生长在子宫壁内,对女性的生活和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帮助子宫肌瘤病人更好地了解疾病、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和管理方法,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什么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由子宫平滑肌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也被称为子宫肌瘤瘤块。
它通常生长在子宫壁内,有时也可能生长在子宫腔内或子宫腺肌层。
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各不相同,有些病人可能只有一个小的肿块,而有些病人可能同时患有多个肿块。
2. 子宫肌瘤的症状子宫肌瘤的症状因瘤块的大小、数量和位置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 月经不规律:月经周期延长、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等。
- 盆腔疼痛:包括下腹部疼痛、腰痛等。
- 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等。
- 不孕症:子宫肌瘤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着床,导致不孕。
3. 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子宫肌瘤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检查子宫的大小和形状。
-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MRI等,可以帮助确定瘤块的大小、数量和位置。
- 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子宫肌瘤的活检,以确定肿块的性质。
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 观察:对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病人,医生可能建议定期观察,不进行主动治疗。
-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如减少月经出血和缩小瘤块。
-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伴有不孕症的病人,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可能是必要的。
4. 子宫肌瘤的健康管理除了医疗治疗,子宫肌瘤病人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管理自己的健康:- 饮食调理: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和减少瘤块的生长。
- 运动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水平。
- 管理压力:长期压力可能影响激素平衡,进而影响子宫肌瘤的生长,因此学会放松和应对压力非常重要。
-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体检和超声波检查,以便及时监测瘤块的大小和变化。
子宫肌瘤病人的健康教育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它通常生长在子宫壁上。
虽然大多数子宫肌瘤是无症状的,但对于一些病人来说,它们可能引起不适和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子宫肌瘤病人来说,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子宫肌瘤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1. 病因:子宫肌瘤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一些因素可能与其发生相关,如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失衡、生活习惯等。
因此,子宫肌瘤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不规律的饮食、缺乏运动、长期压力等。
2. 症状:子宫肌瘤的症状因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数量而异。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痛经、盆腔疼痛、异常阴道出血等。
子宫肌瘤病人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并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3. 诊断:子宫肌瘤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身体检查、超声波检查、MRI、活检等。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患有子宫肌瘤,并进一步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4. 治疗:对于子宫肌瘤病人,治疗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缓解症状和减小肿瘤的大小。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除肿瘤或子宫来解决问题。
介入治疗则是通过介入手术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肿瘤部位,以达到缩小肿瘤的目的。
5. 预防:尽管子宫肌瘤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帮助降低患病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压力等,对于预防子宫肌瘤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定期体检和妇科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肌瘤。
总结:子宫肌瘤病人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病人应该了解子宫肌瘤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进行体检。
同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摘要】子宫肌瘤是当今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30岁女性发病率为30%以上。
本文通过对女性子宫肌瘤患者的健康指导性研究,提出子宫肌瘤患者各种治疗方案的健康指导内容,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子宫肌瘤;健康教育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病人多无或少有临床症状,而不易被察觉,经常在体格检查时发现。
也有患者出现明显的月经量过多而出现贫血症状。
健康教育是通过计划及系统的教育活动,使病人接受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对健康造成的危险因素,达到合理治疗、促进健康的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再被动的接受治疗及护理,而是更多的渴望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
护士要讲解疾病的病因、诱因、病理变化、愈后还要讲解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促其全面了解自己的病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1】总结临床工作经验子宫肌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阐述如下:1.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子宫肌瘤病因现在认为可能与女性性激素长期刺激有关。
临床分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
肌瘤生长迅速可发生多种变性。
常见症状有月经改变、下腹部肿块、腹痛、腰酸、下腹坠胀及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不孕或流产。
2.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如月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果。
有严重的腹痛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肌瘤生长较快有恶变者。
向患者讲解采取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采取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不会影响到夫妻性生活,对有生育要求者,应向其做好解释,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
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
3.没有任何症状肌瘤较小的患者:应指导其注意身体细微的变化,如月经是否规律,有无阴道不规则出血等,注意经常复查,一般3-6个月到医院进行一次子宫及附件的彩超检查,以了解肌瘤的生长速度、病情变化等。
4.年龄较大的患者考虑基础疾病的危险因素:如心、脑、血管疾病,入院后应完善各项检查,告知家属绝经后流血,如果检查结果是恶性肿瘤尽量不要告知患者本人,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子宫肌瘤病人的健康教育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它通常生长在子宫壁上。
子宫肌瘤可以引起多种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痛经、盆腔压迫症状等。
为了帮助子宫肌瘤病人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以下是一些关于子宫肌瘤病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1. 了解子宫肌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子宫肌瘤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与激素、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肌层中的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
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助于病人更好地理解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 饮食调理:子宫肌瘤病人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和高盐分的食物。
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的摄入,保持饮食均衡。
此外,病人应避免饮酒和吸烟,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加重病情。
3. 定期体检:子宫肌瘤病人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子宫超声、宫颈涂片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了解肌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以及检测是否有其他妇科疾病的存在。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病人的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管理。
4. 管理月经不规律:子宫肌瘤病人常常伴随月经不规律的症状。
病人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管理月经不规律,如规律的运动、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等。
如果月经不规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咨询医生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5. 掌握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病人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和控制肌瘤的生长。
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类药物和抗凝血药物等。
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并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6. 了解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症状严重或肌瘤生长迅速的病人,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肌瘤或子宫来缓解症状和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策。
7. 寻求心理支持: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病人可以寻求心理支持,如与亲友交流、参加支持小组或咨询心理专家等。
健康教育路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发表时间:2011-08-30T10:05:58.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9期供稿作者:张姿尹帅[导读] 子宫肌瘤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张姿尹帅(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妇保院湖南益阳 413048)【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053-03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明显提高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关键词】子宫肌瘤健康教育路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子宫肌瘤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路径是指为满足某一类疾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其制定的一个有严格的工作顺序和准确的时间要求的健康教育路线图或表格。
有研究发现[1],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旨在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郁抑等负性情绪的影响,为临床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拟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年龄36~49(43.2±8.6)岁。
除外标准:精神性疾病;认知和意识障碍;双侧卵巢病变;恶性肿瘤史;不愿参加本次研究者。
子宫肌瘤病人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子宫肌瘤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饮食、运动、心理健康和治疗方面,详细阐述子宫肌瘤病人的健康教育。
正文内容:1. 预防1.1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子宫肌瘤的存在和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2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增加子宫肌瘤的风险,因此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2. 饮食2.1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对子宫肌瘤的预防和控制有一定作用。
2.2 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促进子宫肌瘤的生长,应适量摄入低脂肪食物,如鱼类、豆类等。
2.3 控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会影响激素平衡,增加子宫肌瘤的风险,应适量摄入或避免。
3. 运动3.1 适度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子宫肌瘤的预防和控制。
3.2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腹腔内压力,可能导致子宫肌瘤的生长和扩散,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4. 心理健康4.1 接受自己的身体:子宫肌瘤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身体的不完美,患者应接受自己的身体,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身心健康。
4.2 寻求支持:患者可以加入相关的互助群体,与其他病友交流,分享经验和情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4.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患者感到心理压力过大或情绪低落,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5. 治疗5.1 了解治疗方案:患者应了解并咨询医生,了解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5.2 定期复查:治疗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监测子宫肌瘤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子宫肌瘤健康教育指导引言概述: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子宫肌瘤的健康教育指导。
正文内容:1. 子宫肌瘤的认识1.1 子宫肌瘤的定义和发病原因1.2 子宫肌瘤的分类和症状表现1.3 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 子宫肌瘤的饮食指导2.1 饮食宜忌:推荐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2.2 草药调理:介绍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作用的中药食疗方。
2.3 饮食禁忌:提醒患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酒精和咖啡因等。
3. 子宫肌瘤的生活指导3.1 合理休息: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3.2 适度运动:推荐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3.3 心理调适: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可以尝试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
4.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指导4.1 常用药物介绍:详细介绍常用的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4.2 药物副作用和风险:提醒患者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药物。
4.3 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介绍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如何评估疗效,以及需要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5.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指导5.1 手术适应症:介绍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2 手术方式选择:详细介绍子宫肌瘤手术的不同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
5.3 术后护理和康复:提醒患者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和适当的康复锻炼等。
总结:综上所述,子宫肌瘤的健康教育指导应包括对子宫肌瘤的认识、饮食指导、生活指导、药物治疗指导和手术治疗指导。
通过正确的认识和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子宫肌瘤,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子宫肌瘤病人的健康教育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它可以引起月经不调、盆腔疼痛、不孕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帮助子宫肌瘤病人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自己的疾病,以下是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1. 子宫肌瘤的基本知识子宫肌瘤是一种生长在子宫壁内的肌肉瘤,通常是良性的。
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大小,有些病人可能会有多个肌瘤。
了解子宫肌瘤的基本知识对于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她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
2. 症状和诊断子宫肌瘤的症状包括月经不调、盆腔疼痛、异常阴道出血等。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子宫肌瘤,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查、MRI和宫腔镜检查等。
3. 饮食和生活方式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于子宫肌瘤的管理和治疗非常重要。
建议病人遵循均衡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红肉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此外,适当的运动和减轻压力也有助于改善病情。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子宫肌瘤病人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和戒烟戒酒。
此外,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药物和化妆品,以及避免暴露在有害物质和环境中。
5. 医学治疗和手术选择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缓解症状,而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除肌瘤或子宫来治疗疾病。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建议病人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决策。
6. 子宫肌瘤的复发和监测子宫肌瘤有可能复发,所以病人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监测。
定期的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肌瘤的生长情况和病情的变化,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7. 心理健康和支持子宫肌瘤的治疗过程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建议病人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以减轻压力和焦虑。
8. 孕育和生育问题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病人的生育能力。
如果病人计划怀孕,建议在治疗前咨询医生,了解子宫肌瘤对怀孕和分娩的影响,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知识掌握的影响研究张 玮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妇科 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知识掌握的影响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4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与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康教育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知识掌握的影响显著,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强化健康知识认识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子宫肌瘤;生活质量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1]。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2]。
患者多伴有较强的心理压力,负性情绪较多,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生活质量降低。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系统性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4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
纳入标准:无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无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病理学诊断为子宫肌瘤者。
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依从性较差,文化水平初中以下者。
观察组年龄38-60岁,平均(51.24±2.33)岁;对照组年龄37-60岁,平均(51.25±2.87)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讲解疾病发生因素,生活中常见危险因素,对治疗方法、流程及目的进行讲解,同时强调所需注意事项,给予合理饮食干预,制定康复训练方案。
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常规心理指导,告知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纠正错误认知,保持良好心态面对治疗。
观察组:给予患者系统化健康教育,具体为:(1)入院时:责任护士保持良好精神面貌接待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对医院规章制度进行简单介绍,同时告知入院须知及流程,如病区环境,作息制度、病房设施及安全制度等,对部分内容进行操作演示。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及科室主任,告知有和需要及时呼叫护理人员。
(2)入院1-2d: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检查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进行疾病知识讲解,根据患者认知情况,给予重点沟通,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对负性情绪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
指导患者掌握床上翻身、正确呼吸及排便方式等,强调保持充分睡眠的重要性。
(3)入院3-4d:手术结束后,遵医嘱给予患者治疗,同时对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强调,患者清醒后,指导其掌握正确体位,术后6h鼓励患者翻身。
对翻身的目的及意义进行建各级,同时告知适当的疼痛为正常现象。
讲解导尿管留置的意义,同时告知防滑脱的方法,让患者对引流液性质及量进行观察。
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病情平稳后,指导其开展下床活动,促进排气。
排气后,可适当进行半流质饮食,饮食需以清代、高维生素及高蛋白为主,及时补充能量。
1.3 观察组指标需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内容包含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总体健康,分值0-100分,得分越好,生活质量越好[3]。
使用自制健康知识认知调查表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定,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健康知识掌握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价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健康评分为(54.25±2.23)分,与对照组(50.56±2.36)分比较,差异显著(t=5.082,P=0.000);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评分为(62.36±2.36)分,与对照组(58.23±2.31)分比较,差异显著(t=5.534,P=0.000);观察组干预后躯体角色功能评分为(55.14±1.58)分,与对照组(20.14±2.36)分比较,差异显著(t=55.113,P=0.000);观察组干预后躯体疼痛评分为(64.25±5.69)分,与对照组(60.36±5.47)分比较,差异显著(t=2.204,P=0.017);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健康评分为(69.36±1.23)分,与对照组(62.97±2.54)分比较,差异显著(t=10126,P=0.000);观察组干预后情绪角色功能评分为(73.54±1.12)分,与对照组(68.69±4.12)分比较,差异显著(t=5.080,P=0.000);观察组干预后情绪角色功能评分为(66.36±3.69)分,与对照组(60.55±3.74)分比较,差异显著(t=4.945,P=0.000);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评分为<<下转176页1752019.0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马志华 马 娜 王锐涵 万 苗 李 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的7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均选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的在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70例患者,入选的70例患者手术后应用SAS和SDS进行心理测评,35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给予一般的基础护理,35例观察组手术后患者根据心理测评分析结果,在给予一般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结果: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后其SAS和SDS评分有所降低,ESC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提升,以上数据和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组间数据产生统计学意义。
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应根据心理需要选择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减少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自理能力。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妇科恶性肿瘤;应用效果卵巢以及子宫对于女性而言意义重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同样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会害怕疾病预后以及疾病复发,同样担心手术会降低自身生活质量,从而形成心理疾病[1]。
为此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予以有效的护理,对其实施心理疏通和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本次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进行以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65.45±2.36)分,与对照组(61.56±3.77)分比较,差异显著(t=3.911,P=0.000)。
2.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为(92.54±2.36)分,与对照组(85.64±2.69)分比较,差异显著(t=8.623,P=0.000)。
3 讨论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发病率可达到20%-30%,临床表现以月经过多、不规律或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热证,给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4]。
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治疗依从性。
但常规护理干预多关注在疾病治疗中,对患者心理关注较少,难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系统化健康宣讲,通过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全面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树立良好治疗理念,促使其能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7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均选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的在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70例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为36-66岁,经计算后均年龄为(50.1±2.1)岁,病理组成为12例卵巢癌,10例宫颈癌,13例子宫内膜癌;3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区间为34-64岁,经计算后均年龄为(48.8±2.3)岁,病理组成为14例卵巢癌,9例宫颈癌,12例子宫内膜癌。
选择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等,够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治疗工作,提升治疗依从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说明连续性健康教育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健康知识认知度。
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系统性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内容细化到患者住院的每天当中,在实施各项操作前,详细与患者讲解,耐心倾听主诉,解答疑问,消除负性情绪,从而促使治疗及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术后给予有效切口护理,对疼痛产生因素进行讲解,指导其按摩腹部,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同时给予饮食干预,制定合理饮食方案,确保营养摄入充足,从而有效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知识掌握的影响显著,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提升健康知识掌握程组间数据比较后P>0.05。
1.2 方法对照组手术后护理人员给予一般基础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其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
按照患者的实际教育程度予以健康教育,如果患者文化水平过高降解疾病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病情进展等相关内容,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注意事项[2]。
如患者文化水平在大专以下护理人度,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刘冰,李咏,段爱红等.医护协同健康教育模式在有生育需求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16,38(11):1235-1237.[2]杜彦玲,英晓迪,申秀玲等.理性情绪疗法对行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10):52-55.[3]徐晓艳.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6,22(08):1377-1378.[4]邵艳秋,程青.基于同质医疗理念的创新型护理实践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144-2147.<<上接175页176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