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磨控制参数及工艺操作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230.50 KB
- 文档页数:38
立磨中控操作知识要点丹麦史密斯(F.L.Smidth)公司生产的ATOX50立磨,共有3个圆柱形磨辊,相互成120°分布,相对磨盘垂直安装,三个磨辊由中心架上三个法兰与辊轴法兰相连为一体,再由三个液力拉伸杆分别通过与三个辊轴另一端部相连,将液压力向磨盘与料层传递。
一、立磨系统主要控制参数及意义1. 主电机电流:主电机电流大小反映了磨盘上物料的多少,喂料量大或循环料多则主电机电流变大。
2. 压差:磨机压差是磨机管道入口与中上部两测点之间的静压差,是反映系统工况变化较为敏感的参数。
压差的稳定对磨机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是立磨操作的核心参数,压差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喂料量和物料粒度的变化,压差稳定标志着入磨物料量和出磨物料量趋于平衡,当压差上升说明入磨物料量大于出磨物料量,内循环量增加,此时的现象为主电机电流升高,选粉机效率上升,整个系统的通风阻力增大,外循环量也同时增加,此时可考虑适当减料操作。
当压差下降,说明入磨物料量小于出磨物料量,内循环量降低,料层厚度变薄。
当压差急剧下降时,出磨物料过多,导致磨内物料减少,料层急剧下降,此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比如及时增加喷水,使料层变厚,稳定料层,也可以直接抬辊)以避免振动太大而跳磨。
影响压差的因素包括喂料量,研磨压力,系统风量,选粉机转速,磨内喷水,原料粒度等。
3. 料层厚度:立磨是应用料床粉磨的原理进行物料的粉磨,料层其实是夹在磨辊和磨盘之间的缓冲垫,当料层过薄时,它的缓冲作用就会减弱,振动就会加大,所以说合适的料层厚度,稳定的料层是立磨粉磨的基础,也是立磨操作的关键。
料层厚度应为磨辊直径的%±20mm,如ATOX50磨,磨辊直径3000mm,因此60±20mm 是适宜的料层厚度。
4. 研磨压力:研磨压力是稳定磨机运行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立磨主电机功率、产量和粉磨效率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研磨压力与磨机产量成正比,当磨机电流增加、循环量增加、压差过大、料层过厚,可适当增加研磨压力,从而降低料层,稳定磨况。
立磨的工艺及中控操作(精选5篇)第一篇:立磨的工艺及中控操作立磨的工艺及中控操作1.立磨振动大的原因有那些?如何处理?1)立磨喂料:A。
当有高水分物料喂入时:进磨皮带功率偏大,电机功率偏小(产量低)处理:给增湿塔加温,ID风机加速抽风。
将进磨冷风门关闭,直至磨内差压升至理想值。
B.当不均匀喂料时其状态为功率起伏不定。
处理:首先弄清现场是否有人喂料。
如有则可根据磨机功率适当喂料。
其次检查现场定量喂料机运行的情况。
C.当喂料不足时又分为两种状态:首先回料少,差压低,磨机功率低,斗提电流低。
处理:快速通知岗位处理现场或者换喂料称或者停机。
2)研压方面:其状态为:研压数字设定值与反馈值不符可能储气太少。
处理:检查气罐压力,及时补充N2.3:温度方面:A:当增湿塔工作不正常时造成进磨温度较高。
处理:现场旁路开水,复位,检查空压机运行情况。
B:出磨温度较高可根据磨机功率的大小适当调节。
处理:功率大时增湿塔减温或直接开入磨冷风门,功率小时磨内差压低则加产量,其它适量调节。
磨内差压高则加水,其它适量调节。
4)料层方面:A:挡料环过高过低。
挡料环过高在研压一定的情况下磨内差压较高,料层厚。
挡料环过低,不易形成稳定料层处理:挡料环高度的调整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
B:刮料板断或掉不能形成回料,磨内料层过厚。
C:喷水少或多。
喷水过少磨内温度太高,料层不稳压辊易造成振动。
喷水过多,料子堆积过多易形成磨机功率过流引起振动跳停。
D:开磨时未形成稳定料层就压辊容易造成振动。
5)正常操作中没有维持立磨合理料层和料面形状就会引起立磨振动,经实践分析我们认为引起立磨振动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有几个方面:A:磨内进入异物引起振动来自磨内和磨外的金属,比如导风叶片。
检修后遗留工具等。
若是较小金属异物则可提起磨辊降低抽风,从回料口处拿出,若是比较大金属异物则要停磨取。
B:料层过厚引起振动。
入磨物料量过大-料层变厚-研磨能力降低-物料不能及时被磨细-磨内存留不合格粉料较多而系统风量又不足-不能将合格粉料及时带出系统外-磨内内循环浓度加重-粉状物料又回到磨盘之上加厚料层。
立磨参数的控制及操作一、立磨参数的控制1、磨机通风(1)风量控制①出磨气体中的含尘(成品)浓度应在550~800m³之间。
②出磨管道风速一般要大于20m/s,避免水平布置。
③喷嘴环处的标准风速为90m/s。
④当物料的易磨性不好,磨机的产量低,喷嘴环风速较低时,根据需要用铁板挡上磨辊后喷嘴环的风孔,减少通风面积,增加风速。
挡多少个孔,要通过平衡计算确定。
⑤根据具体情况通风量可在70%-105%范围内调整,但窑磨串联的系统应不影响窑系统的操作。
(2)风温的控制①生料磨出磨风温不许超过120℃,否则软连接受损,旋风筒分格轮可能膨胀卡停,磨机容易产生振动;煤磨出磨风温视煤质情况而定,挥发分高则出磨风温要低,反之可以高些。
一般控制在100℃以下,以免发生燃烧、爆炸等现象。
②烘磨时入口风温不能超过200℃,以免使磨辊内润滑油变质。
(3)系统漏风系统漏风是指立磨本体及出磨管道、收尘器等处的漏风。
在总风量确定的情况下,系统漏风会使喷嘴环处的风速降低,导致吐渣严重。
出口风速降低,使成品的排出量减少,循环负荷增加,压差升高,总风量减少,易造成饱磨、振动停车,还会降低产量,造成结露。
如果为了保持喷嘴环处的风速,而增加通风量,将会增加风机和收尘器的负荷,浪费能源。
同时也受风机能力和收尘器能力的限制。
德方认为MPS 立式磨系统漏风要低于4% ,根据我国国情,应按低于10%漏风进行风路设计。
2、拉紧力拉紧力的选用与物料特性及磨盘料层厚度有关,因为立磨是料床粉碎,挤压力通过颗粒间互相传递,当超过物料的强度时被挤压破碎,挤压力越大破碎程度越高,因此,越坚硬的物料所需拉紧力越大。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液压装置的拉紧力越大,作用于料床上物料的正压力越大,粉碎效果就越好。
但拉紧力过高会增加引起振动的概率,电动机电流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操作人员要根据物料的易磨性、产量和细度指标以及料床形成情况和控制厚度及振动情况等统筹考虑拉紧力的设定值。
非凡立磨(MPS4000B)工艺操作手册内容:1 磨和磨系统的加热2 重要工艺参数工艺术语的解释3 立磨的预加料4 立磨启动准备5 立磨启动附件流程图,热平衡测量点图联锁图风机图磨辊张紧系统的液压图减速箱组装图减速箱润滑图润滑剂清单1 磨和磨系统的加热事实上,MPS立磨的工作分为三个过程,即;研磨、烘干、选粉。
只有在这三个过程都能够良好运行的情况下,整个立磨的运行才会平稳。
为了烘干原料中的水分,需要在启动立磨前对立磨的整个系统预热一段时间(持续加温,缓慢预热--防止局部过热),否则,低温状态下的立磨系统在烘干(原料)的过程中会带走较多的热量,并且成品也就不会干燥—从而在生料输送(入库)和从生料仓提取生料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问题;同样,在研磨区也会出现原料结块的现象,原料粘在磨辊和磨盘上,从而导致震动过高和原料溢出。
(原料中的水分过多也会出现上述情况—译者注)对磨机进行加(供)热也是必须的,可以避免在各个研磨部件,磨辊和磨盘间形成过高的热压。
因为磨辊和磨盘重量和厚度都较大,这些部件内层温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比外层低—热传递,热容量。
这种不均匀温度分布-外热内冷-生成能够让这些生硬部件开裂的热压。
因此立磨进口温度的提高应该缓慢进行。
由于用于烘干过程的最低热量通常是和入口温度联系起来的(高于120度),所以要想在运行过程中对立磨加热是不可能的---首先应该用较底的入口温度进行预热(95到120度)。
在加热过程中磨内应该有充足的空气(磨内应该有空气流动——即:循环风机必须开启)来加强对部件的加热---即强迫对流。
充足的空气将会引起磨内差压大于5mbar。
加热过程应该至少持续到磨出口以及袋收尘温度达到85度。
如果停机时间大于10小时,在磨出口以及袋收尘温度达到85度后还需要持续加热1小时。
2重要工艺参数工艺术语的解释立磨操作者在启动立磨时需要设定工艺参数,并且随后要通过对比实际工艺参数和改变的设定点来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行。
TRM32.3立磨控制参数(出磨温度80-90度,90°报警)1,主减速机推力瓦温度:65度报警,70度跳停输入轴承温度:80度报警,85度跳停振动值控制:垂直4mm/s (5.5mm/s延时4秒钟抬辊)水平6mm/s (7mm/s延时1秒钟抬辊)2、选粉机选粉机的转速初步定为170rpm,之后根据成品细度再具体进行调整。
分离器轴承温度:上轴承80度报警,95度停机下轴承90度报警,100度停机3、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工作压力:8~11Mpa蓄能器工作压力:5Mpa液压系统缓冲压力:2~2.5Mpa蓄能器缓冲压力:1.8Mpa4、两道锁风阀阀板的开闭周期:阀板的开启周期为:4-5秒5、磨辊限位开关的设置高限位:三个磨辊抬起并全部达到高限位时,液压系统停止抬辊命令低限位:三个磨辊的任何一个磨辊在低限位报警时,延时3-5秒钟后,液压系统启动抬辊命令6、干油润滑系统7、减速机润滑系统8、液压系统及磨辊润滑系统9、立磨抬辊条件(1)立磨主电机启动前,磨辊必须在抬起的位置(2)两道锁风阀、输送皮带故障时,必须抬辊(3)磨辊低限报警延时超过3-5秒时(任何一个磨辊)(4)振动值达到抬辊的条件时10、磨机跳停条件(1)供料系统重故障皮带或定量给料秤不能正常工作(2)外循环重故障外循环皮带重故障两道锁风阀重故障,如:油温高于55度或低于15度(3)磨机主体重故障(a)主电机温度过高定子温度:125度报警,135度停机轴承温度:80度报警,85度停机(b)主电机振动不正常(c)选粉机故障(d)密封风机压力不正常:2-3.4Kpa为正常范围,压力超出正常范围延时4-5秒(4)稀油站重故障(a)推力瓦轴温过高:65度报警,70度停机(b)高速轴温度过高:80度报警,85度停机(c)减速机稀油站重故障报警:来自稀油站控制箱(d)稀油站运行不正常(e)稀油站不允许远程启动(5)磨辊液压重故障磨辊液压站液位超低或液压油温度高(6)风循环重故障(7)入库机组重故障。
员不能不看的文章ATOX50型原料立磨操作体会我厂5000t/d熟料(二线)生产线的原料磨系统是引进丹麦F.L.Smidth 公司生产的ATOX50大型辊式立磨,1996年10月开始试运转。
生产初期,由于操作经验不足,磨机振动跳停频繁。
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改进操作方法,优化工艺运行参数,终于使磨机保持连续稳定运转,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1、ATOX50型原料立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辊式磨与球磨相比在粉磨机理上有明显的区别,它是借助磨辊和磨盘的相对运动为碾磨装置来粉磨物料的机械。
当物料处于立磨装置的作业区时,大块物料被压碎,细物料受压后形成一层料床,颗粒之间相互摩擦、剪切使棱角和边缘剥落而被粉碎,因此它属于料床粉磨。
在粉磨的同时,通过风环进入磨内的热气体对含水份的物料进行烘干。
它又属于风扫式磨,以一定速度上升的气体,将已被粉碎的物料经回转式选粉机选粉后,合格的细粉随气流排出磨外,而被分离的粗粉则重新回落到磨盘上进行再粉磨。
物料的颗粒在此作往复运动,每分钟达到20-30次之多,因此,ATOX50型原料立磨的粉磨效率比较高。
未经辊子粉碎或未被粉碎成小颗粒的物料,被磨盘甩到固定在磨机壳体的风环处,以高达60-70m/s以上速度通过风环的热气体将这部分物料吹回到磨盘上进行再粉磨。
就这样物料被反复粉磨、烘干直至达到成品细度要求,随气体出磨,在旋风筒和系统的收尘装置中收集下来。
辊式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据统计:我厂ATOX50型立磨,2002年1-12月共生产生料248.35万吨,系统用电5629.6万Kwh,生料系统电耗为22.67Kwh/T。
而我厂一线两台球磨机,20 02年生产生料245.607万吨,系统用电8289.24 万Kwh,系统电耗为33.75Kwh/T。
除了节能以外,还有以下特点:(1)一台磨机同时对物料进行烘干、粉磨和分级,工艺流程简单;(2)与球磨相比,占地面积小;(3)金属磨耗小;(4)磨机噪音比球磨小;(5)维修方便;(6)可大量利用预热器的窑尾废气。
立磨操作控制参数立磨主要控制参数为:磨内通风量、料层厚度、振动值、研磨压力、压差。
一.磨机通风量;立磨也是一种风扫磨,通风量要适当。
风量不足,合格的生料不能及时带出,料层增厚,排渣量增多,设备负荷高,产量降低;风量过大,料层过薄,影响磨机稳定运转。
因此,磨机通风量一定与产量相匹配,不宜时大时小,应保稳定。
原则上,操作员选择的通风量,应以更有利于保持磨机负荷相对稳定值,并力求振动最小,排渣料最少,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在实际操作中,操作员根据风机转速、电流、压差、喂料量、进出口负压、温度等变化的趋势,了解磨机运行情况,并结合磨机振动、排渣量、产品质量等进行调整,一般是通过调整循环风机的速度和风门的开度以求迖到最佳通风量。
二、料层厚度;立磨稳定运转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料层稳定。
料层稳定,风量、风压和喂料量才能稳定,否则就要通过调节风量和喂料量来维持料层厚度。
若调节不及时就会引起震动加剧,电机负荷上升或跳停等问题。
理论上讲,料层厚度应为磨辊直径的百分之二正负二十毫米,这就要求操作员密切注意料层变化,尽量控制在最佳的范围内,以保证磨机稳定运行。
三、振动值:振动是立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合理的振动是允许的,但震动过大,则会造成磨盘和磨辊以及衬板的机械损坏。
所以应当严格控制振动在2.0mm/s以下。
四、研磨压力:研磨压力大,研磨作用增强,产量高;反之则产量低。
但研磨圧力不宜过大,否则会增加主电机负荷,同时容易使磨机震动加剧,损坏衬板及其它设备。
五、压差;压差是指风环处的压力损失,它也是立磨操作中最为重要的控制参数之一。
在立磨运行中,磨内负荷量的变化不仅从磨电流,料层厚度、震动值等参数上反应出来,而且压差更能反映磨内情况。
压差增大,磨内负荷加大;压差变小,说明磨内物料少,研磨层迅速减薄,磨内负荷下降。
这两种情况,都会因料层不稳,使震动加剧,粉磨阻力增大,磨机输入功率增加,磨机电流也忽高怱低大幅摆动,直到磨机震动停或稳定下来为止。
煤立磨中控操作规程煤立磨是一种常用的煤粉磨设备,其中控操作规程对于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提高煤粉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煤立磨中控操作规程的一般内容,供参考:1.安全准备(1)操作人员在进行中控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仪表、传感器等是否正常工作,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检查煤立磨设备外部清洁卫生情况,确保无杂物积存。
2.启动操作(1)按照煤立磨设备操作面板上的启动按钮依次启动磨机、给煤机、风机等设备。
(2)确认设备的工作电流、供气压力、给煤速度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作出必要的调整。
3.运行操作(1)在设备正常运行后,应维持设备的稳定状态,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参数。
(2)定期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必要时进行设备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3)定期检查设备的油温、电流、气压、转速等工作参数,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加强设备的润滑、清洁和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长期运用。
4.停车操作(1)在停车操作前,首先应关闭给煤机,避免煤粉的进料。
(2)按照设备的停车顺序,关闭风机、磨机等设备,确保设备停车顺序正确。
(3)在设备完全停车后,进行设备的清洗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出现的问题。
5.防止意外操作(1)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触动设备运行按钮,以免造成设备异常运行或故障。
(2)不得在设备运行期间进行打扫清洁或其他无关操作,以免引起伤害。
(3)避免在设备上安装或悬挂其他物品,以防干扰设备运行或设备故障。
6.处理设备故障(1)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故障处理程序进行操作。
(2)严禁在不了解设备维修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检修。
7.工作记录(1)操作人员应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包括设备的启动、运行、停车等操作情况,以供后续参考。
(2)对于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也应详细记录,方便设备的维护和改进。
目录立磨工艺操作管理 (2)42500tpd熟料线原料立磨(MPS型)及ATOX50原料立磨操作管理 (10)4.1 热风炉开磨操作 (10)5 40tph及以上规格煤磨操作管理 (16)6立磨系统的优化操作 (24)6.1 调整喂料 (24)立磨主要控制参数 (35)立磨工艺操作管理1 立磨的历史及发展现状在水泥生产中,传统的生粉料磨系统是球磨机粉磨系统,而当立磨出现以来,由于它以其独特的粉磨原理克服了球磨机粉磨机理的诸多缺陷,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经过技术改进后的立磨与球磨系统相比,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其工艺特点尤其适宜于大型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因为它能够大量利用来自预热器的余热废气,能高效综合地完成物料的中碎、粉磨、烘干、选粉和气力输送过程,集多功能于一体。
由于它是利用料床原理进行粉磨,避免了金属间的撞击与磨损,金属磨损量小、噪音低;又因为它是风扫式粉磨,带有内部选粉功能,避免了过粉磨现象,因此减少了无用功的消耗,粉磨效率高,与球磨系统相比,粉磨电耗仅为后者的50%~60%,还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单机产量大、入料粒度大、烘干能力强、密闭性能好、负压操作无扬尘、对成品质量控制快捷、更换产品灵活、易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等优点,故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生料粉磨和煤粉磨的首选设备。
立磨又称立式磨、辊磨、立式辊磨。
第一台立磨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德国研制出来的。
第一台用于水泥工业的立磨于1935年在西德出现,立磨在欧洲的水泥厂使用多年以后,才在美国和加拿大得到采用,欧洲和美、加之所以乐于发展和应用立磨,是由于当时欧洲各国的燃料和和电力费用比较高。
美国也是因为后来能耗费用上升,才促使其对立磨增加兴趣。
美国第一台立磨是在1973年末投入运转。
后来,日本、埃及、黑西哥、新西兰、阿根廷、刚果等国也采用了立磨。
进入上个世纪末,东南亚一带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水泥市场的蓬勃发展。
国际上的大型水泥生产线如雨后春笋般地在这个地区兴建,大型立磨也大量的得到了采用。
立磨技术的突破开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那时起立磨得到了改进和大型化。
继在欧洲、美洲、亚洲的水泥工业中被用来粉磨生料,七十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就出现了500tph能力的大型立磨,进入九十年代,国际上立磨技术又有了新的飞跃。
应用有限元分析、热传导分析、流体学计算、工艺参数优化等现代方法,解决了大型立磨工艺和结构难点;新型耐磨材料的应用,延长了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立磨超大型化的实现,保证了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对立磨能力的要求。
因此,国外现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中,立磨占有率超过90%以上。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是西德莱歇公司(Loesche)于1999年设计制造的LM63:41立磨,电机功率5600KW,用于泰国Thung.Song 集团的Siam水泥厂6#线,实际生产能力为709t/h;伯力鸠斯(Polysius)公司生产的RM69/29立磨,功率5000KW,生产能力600t/h,已用于印尼Indrol/Ihdoxement水泥厂,普费佛(Pfeiffer)公司制造的MPS5600B立磨,电机功率5400KW,设计生产能力480t/h,已用于印度的Mahara Shtra 水泥厂。
立磨在我国的应用始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当时用于白水泥厂的生料粉磨。
五十年代起,在一些小水泥厂开始使用小型立磨磨生料,也有用于湿法水泥厂磨煤粉。
自七十年代末,国内在干法水泥厂开始发展窑外分解新型干法工艺时,才比较重视立磨粉磨生料的研究开发工作。
八十年代初,天津水泥研究设计院开发出了TKM系列立磨。
其中TKM25型立磨用于河南新乡水泥厂1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上,产能为80t/h,系统电耗15.4KWh/t。
合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开发出了HRM系列立磨,产能限于1000t/d的生产线配用。
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大型立磨用于新型干法水泥厂。
据统计,国内讫今共引进用于日产2000吨以上生产线配套的大型立磨已超过47台。
沈阳重型机器厂1985年从德国Pfeiffer公司引进了与日产2000吨以下规模生产线配套的MPS立磨制造技术,其产品在琉璃河水泥厂,万年水泥厂采用。
又与海螺集团合作开发制造与2500t/d 、5000t/d生产线配套的MPS3424、MPS5000(MLS4531)立磨,目前已在荻港海螺、铜陵海螺和池州海螺等公司投入使用。
其中MLS4531立磨是已投入使用的最大的国产立磨。
由于海螺集团拥有国内最多的大型窑外分解生产线,因此,配用的大型立磨台数也是最多。
目前共拥有各型生料立磨13台,用于磨煤粉的立磨12台以上;海螺集团也是拥有进口大型立磨类型最多的企业,分别有MPS型、ATOX 型、RM型、LM型等,其中池州海螺一个基地就分别拥有MPS型一台、ATOX型一台、RM型两台,用于粉磨生料,还有磨煤立磨三台。
预计海螺集团在建和拟建的多条熟料生产线将全部采用大型和特大型立磨用于粉磨生料。
纵观国际国内立磨的应用和演变,立磨正朝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以适应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建设,其结构设计更趋向合理,功能更趋向完善。
近年海螺集团采用的立磨,基本是经改进后的第三代立磨。
其选粉功能、细度调节功能、碾磨效率、耐磨性、节能措施、控制水平都大大提升。
立磨在水泥熟料粉磨的应用上也已出现成功的例子,大有在水泥厂取代球磨机系统的趋势,但立磨的技术含量高于球磨机,它是集机(含液压)、电、仪于一体的,功能综合性强的设备,无论是操作或维修的技术要求都超过球磨机,需要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研究,以尽快管好、用好、维护好立磨,促进生产发展,最大化地提高经济效益。
2 立磨工作原理及类型立磨的类型很多,结构和功能各有特色,但基本结构大同小异,它们都具有传动装置、磨盘、磨辊、喷口环、液压拉伸装置、选粉装置、润滑系统、机壳等,其主要工作原理也基本相同。
2.1 立磨主要工作原理由传动装置带动机壳内磨盘旋转,磨辊在磨盘的磨擦作用下围绕磨辊轴自转,物料通过锁风喂料装置和进料口落入磨盘中央,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磨盘边移动。
经过碾磨轨道时,被啮入磨辊与磨盘间碾压粉碎。
磨辊相对物料及磨盘的粉碎压力是由液压拉伸装置提供(适宜的粉碎压力可根据不同物料的硬度进行调整)。
物料在粉碎过程中,同时受到磨辊的压力和磨盘与磨辊间相对运动产生的剪切力作用。
物料被挤压后,在磨盘轨道上形成料床(料床厚度由磨盘挡料环高度决定),而料床物料颗粒之间的相互挤压和磨擦又引起棱角和边缘的剥落,起到了进一步粉碎的作用。
粉磨后的物料继续向盘边运动,直至溢出盘外。
磨盘周边设有喷口环,热气流由喷口环自下而上高速带起溢出的物料上升,其中大颗粒最先降落到磨盘上,较小颗粒在上升气流作用下带入选粉装置进行粗细分级,粗粉重新返回到磨盘再粉磨,符合细度要求的细粉作为成品,随气流带向机壳上部出口进入收尘器被收集下来。
喷口环处上升的气流也允许物料中比重较大的物质落入喷口环下面,从机壳下部的吐渣口排出,由于喷口环处的气流速度高,因此热传递速率快,小颗粒被瞬时得到烘干。
据估算进入立磨的每一颗粒在成为成品之前,平均在磨辊下和上升气流中往复内循环运动达几十次,存在多级粉碎的事实。
从上述可以看出,立磨工作时对物料发挥的是综合功能。
它包括在磨辊与磨盘间的粉磨作用;由气流携带上升到选粉装置的气力提升作用;以及在选粉装置中进行的粗细分级作用;还有与热气流进行热传递的烘干作用,对于大型立磨而言(指入磨粒度在100mm左右),实际上还兼有中碎作用,故大型立磨实际具有五种功能。
上述吐渣口的功能在大型立磨上也发生了变化,利用吐渣口与外部机械提升机配合,将大比例的物料经吐渣口进入外部机械提升机重新喂入磨内粉磨,以减轻磨内气力提升物料所需风机负荷,有利于降低系统阻力和电耗,因为机械提升电耗显著地低于气力提升出现的较高电耗,这种方法称为物料的外循环。
2.2 立磨的类型各型立磨在结构上的差异最突出的是在磨盘的结构和磨辊的形状及数目上。
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立磨在选粉装置上均作了较大改进,现在已经把高效选粉机移植到立磨之中,以取代原来的静态惯性选粉装置,提高了选粉效率,也能更方便地调节成品细度。
还有对磨辊的加压方式也各有不同等。
因此,功能效果上各有千秋。
现将常用的几种立磨主要结构功能与特点分述如下:MPS 型立磨:MPS型立磨为西德普费佛(Pfeiffer)公司技术,也称非凡磨。
(沈重基于普费佛公司技术开发制造的MLS型磨也属此类)。
该磨采用鼓形磨辊和带圆弧凹槽形的碗形磨盘,粉磨效率较高,磨辊3个,相对于磨盘倾斜安装,相互120°排列。
辊皮为拼装组合式。
由三根液压张紧杆传递的拉紧力通过压力框架传到三个磨辊上,再传到磨辊与磨盘之间的料层中。
该液压张紧杆不能将磨辊和压力框架在启动磨机时同时抬起,故设有辅助传动装置。
启动时先开辅传,间隔一定时间再开启主传动装置。
选粉装置由静态叶片按设定倾角布置,起引导气流产生旋转,以强化分离物料的作用。
由机顶传动装置带动设在选粉装置中部的动态笼型转子转动,并且可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
有强化选粉装置中部旋转风速的作用,增强选粉效率和方便地通过调整转速来调整成品细度(转速越大,细度越细)。
喷口环导向叶片为固定斜度安装,有利于引导进风成为螺旋上升趋势,可使粗粉在进入选粉装置前,促进部分粗粒分离出上升气流回到磨盘。
可在运转前进入磨内用遮档喷口环的截面方法来改变风环通风面积,从而改变风速(总面积越小,风速越大),以适应不同比重物料的风速需要。
检修时液力张紧杆只可将联在辊上的压力框架抬起,但应先拆除压力框架与磨辊支架间的联接板。
并用装卸专用工具将磨辊固定。
喂料口锁风装置采用液压控制的三道闸门,既有锁风功能,又有控制喂料量的作用。
吐渣口锁风采用两道重力翻板阀控制。
ATOX型立磨该磨为丹麦史密斯(F.L.Smidth)公司设计并制造。
采用圆柱形磨辊和平面轨道磨盘,磨辊辊皮为拼装组合式,便于更换辊皮。
磨辊一般为3个,相互成120°分布,相对磨盘垂直安装。
三个磨辊由中心架上三个法兰与辊轴法兰相联为一体。
再由三根液力拉伸杆分别通过与三个辊轴另一端部相联,将液压力向磨盘与料层传递,该液压张拉伸杆可将磨辊和中心架整体抬起。
因此,不设辅传,启动时直接开动主传动系统。
选粉装置已用SEPAX选粉机来取代原来的静态惯性分离器,SEPAX也是丹麦开发的一种高效选粉机,其结构也分为一圈静态导向叶片和中间一个由窄叶片组成的动态笼形转子,其机理和功能大致类似MPS采用的选粉装置。
不过,在笼型转子上加了水平分隔环构件,该构件有利于旋转气流呈分层水平旋转,气流运动清晰,气流层与层间干扰小,使选粉分级功能更加高效。
静态叶片可预先设定倾角,有辅助调整产品细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