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
- 格式:pdf
- 大小:671.92 KB
- 文档页数:16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已趋于饱和。
随着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下降,大批企业内迁,这预示着中国经济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的开始,中国经济将迎来其发展的第二波高潮。
思考:为什么会有大量企业内迁?率先内迁的企业大多是哪种类型的工业?答案:点拨:与沿海地区相比,内地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优惠的政策和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劳动力价格具有较大的优势,故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将会率先内迁。
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劳动力、动力、运输、______、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生产成本获得________。
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应首先考虑哪种导向型工业?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1)原因:社会的发展,______需求的变化,__________的不断提高。
(2)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______、______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3)典例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______区位→______区位→______区位。
中国:鞍钢(靠近__________)→宝钢(靠近______)。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环境敏感企业:以________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1)原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投资办厂的变化。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前:内地 建设 西部纺织工业中心建设20世纪80年代: 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力度加大4.企业决策者企业决策者的______和______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材分析]本节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确立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及变化,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2.结合案例说明科技水平的提高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3.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章节介绍: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分三节学习:4-1 工业的区位选择,4-2 工业地域的形成,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讨论探究:工业的概念: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承转: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地招商引资、开工建厂,大大小小的工厂迅速崛起,要建一座工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分析工业生产需要投入什么?又会产出什么?承转:这些工业的投入,哪些属于自然要素?哪些属于社会经济要素?引导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课本58页图4.2)与农业的区位因素对比,说明: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不大。
承转: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导向型工业。
探究学习:分析不同导向型工业的布局原则、特点及工业部门。
承转:同样的工业企业,影响其布局的区位因素是否是完全一致的?同样是钢铁工业的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因素相同吗?探究:读课本59页案例1,思考:2.从图中可看出,两者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和燃料的来源有很大不同、是哪些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变化的。
3.两企业布局的变化是什么因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结合课本60页阅读)点拨:钢铁工业布局从靠近煤田到靠近铁矿,再向市场转变,科学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的全部内容。
4。
1 工业的区位选择【课标要求】分析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课标细化】1. 解释工业区位的概念,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判断不同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
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3。
分析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我的预习】1.阅读教材P58结合图4.1说明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
阅读教材P58结合图4.2了解工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工业区位选择的类型。
【我的疑惑】【典型案例1】某企业集团计划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完成1-2题。
1。
从企业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B.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迁移案例1】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
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A.劳动力价格较低B.技术水平较高C.消费市场较广D.资金较雄厚2。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之小船创作课程标准: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过程2.主要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4.工业导向类型工业分类(1)根据生产对象,分为采掘业、加工工业。
(2)根据工业发展阶段,分为传统工业、新兴工业。
(3)根据产品用途,分为轻工业(产品用于生活)、重工业(产品用于生产)。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经济因素:交通和科技进步使得原料、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2.环境因素3.社会因素: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成为重要工业区位因素之一。
图解工业区位因素变化1.电子装配厂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吗?[提示]集成电路的制造等电子工业,技术要求高,属技术导向型工业;而电视机装配等电子装配工业,生产单位产品相对耗用劳动量大,耗用原材料少,技术要求并不高,应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利于吸引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建厂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是著名的侨乡,又邻近港澳台,区位条件优越,故有利于吸引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建厂。
探究点一工业区位因素材料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已趋于饱和。
随着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下降,大批企业内迁,这预示着中国经济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的开始,中国经济将迎来其发展的第二波高潮。
[问题] 为什么会有大量企业内迁?率先内迁的企业大多是哪种类型的工业?[提示]与沿海地区相比,内地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优惠的政策和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劳动力价格具有较大的优势,故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将会率先内迁。
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区位选择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区位选择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 工业区位选择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1课时)[课程标准]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学生对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已有知识,能区分出重工业和轻工业;2、通过读图4。
1,能归纳出工业生产的三大环节,并从中能找出工业生产的若干组成要素;并能将这些要素归纳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类区位因素;3、阅读教材,能说出影响工厂的区位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能说出区位主导因素和工业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4、通过阅读课本P59案例,能准确描述各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变化及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评价设计]1、通过“活动一”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活动二、三”及反馈练习9,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活动四”及反馈练习1、2、3、4、5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4、通过“活动五、六”及,检测目标4的达成;[学习过程]活动一:将下列工厂分类:石油开采、食品制造业、饮料厂、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皮革制造厂、造纸、水泥厂、化肥厂轻工业活动二:阅读课本图4。
1,写出工业生产的三大环节;并归纳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生产一、工业的区位因素1、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燃料(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交通、、、、地租、腹地、理念与心理(乡土情感)等活动三:阅读资料并完成问题,归纳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环境因素。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填一填)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1)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
(2)产出:产品及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动力、劳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那么: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本钱获得最高利润。
4.工业的区位类型[温馨提示]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详细工业地区进行分析,如:(1)一般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那么是原料。
(2)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而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那么属于原料导向型。
(3)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那么属于市场导向型。
(4)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属于市场导向型。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1)缘由:社会的开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2)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靠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靠程度增加。
(3)典例:①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②中国: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环境敏感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峻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以下图):A:污染空气的工业,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B:污染水源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C: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政策因素(1)缘由:在优待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根底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办厂的变化。
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的全部内容。
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
能根据影响因素辨别不同导向型的工业类型;3。
能说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
【重点难点】1。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3。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知识梳理】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
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__________因素。
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______和_______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2。
环境因素:对环境敏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政策: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等.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华侨回国、回乡建厂。
【思考探究】探究点二:实际应用——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1.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布局规划图”,要在A、B、C、D四地区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如何合理布置上述企业?(1)自来水厂应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课标要求与解读】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课标解读:了解工业的概念以及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联系实际理解影响工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材分析】第四章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是并列的关系,分别从工业和农业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其概念、特点、形成与发展。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二者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其内容设置上也存在了前后铺垫和过度的关系。
本小节探讨了工业生产活动以及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工业相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为了使知识通俗化,教材使用了大量的事例,引用大量地图和资料内容,联系实际,结合不同地域的工业生产活动,通过事例分析引证理论内容,通过理论指导今后的生产、发展,使理论和实践得到统一。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在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渗透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活动,树立人地观与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结合大量活动设计、图表展示以及典型案例,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及工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针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特别关注工业地域的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工业区位的概念以及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3.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结合材料信息和图表归纳,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材料分析能力和图表归纳能力。
2.结合工业区位因素知识,对实际工业的区位选择进行分析,实际培养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掌握工业区位因素及意义,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提高实践意识。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01 k H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工业区位因素1 .工业生产过程2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原料、口02土地、水源等。
(2) 社会经济因素:口03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政策、口04科技等。
3•区位选址原则(经济利益):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口05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西生产成本获得C 07最高利润。
4•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T•业区位导向类型工业布局原则原料原料导向型接近巫原料产地市场市场导向和接近區市场(往往指城市) J动力回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劳动力导向型接近貝有回大量廉价劳动0的地方技术技术导向型接近回高等教育和團科学技术发达地区[自我探究]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应首先考虑哪种导向型工业?[提示]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劳动力廉价,发展乡镇企业应首先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 .区位变化(2)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对原料、动力的依赖程度口02降低。
2 •环境因素(1) 环境敏感企业。
①原则: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口03主导因素。
②典型:高技术产品、食品等企业。
(2) 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3 •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 政策因素。
(2) □决策者行为。
[自我探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利于吸引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建厂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是著名的侨乡,又邻近港澳台,区位条件优越,故有利于吸引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建厂。
『自我反馈』1•下列工业部门与主导区位因素的连线中,正确的是()A. 普通服装制造一一劳动力B. 收音机装配一一技术力量C. 水果罐头加工一一消费市场D. 家具制造工业——原料产地答案A解析普通服装制造、收音机装配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水果罐头加工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家具制造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②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一节,是该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学习该单元各主要内容的基础。
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生对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但因涉及到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涉及到的地理背景知识较多,因此难度也较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通过结合家乡的实例分析,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信念。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某个工厂(或某类企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与归纳法有机结合,采取活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与活动中获得新知,完善知识的归纳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用具】
地图册P21-2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结构。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材分析:本节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因素讲解工业区位选择,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纲中的重要考点,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
此外我参考了湘教版该部分教材内容,同时网络搜集了大量工业生产图片作为补充材料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来辅助本节课教学和学生自学。
学情分析:目前高中生平日主要在校学习,很少接触到工业生产过程,缺少对工业生产的感性认识,这给分析工业生产特点,判断工业主导区位因素造成一定困难。
本节课我在课件中应用大量工业产品图片来帮助学生增加对工业生产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业特点,从而较准确地判断某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布局原则。
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工业区位的选择。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教学设想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对上一章的回顾来导入本章的工业区位知识学生回答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这个活动调动学生对区位因素部分已有知识,为学好本节课奠定基础。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从工业的定义、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引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学生观看视频,归纳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从而加深区位对工业影响的印象合作探究2、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结合不同类型的工业部门的案例来归纳出五种主导型工业并进行深入分析教师进行举例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析影响某种工业主导区位的方法提问请几位同学判断以下几种工业是属于什么导向型:木材厂、家具厂、电子装配厂、电子芯片研发中心、服装加工业、服装设计中心教师提问让学生即使巩固刚刚所学的知识方法拓展分析某种工业的指向型时首先分析该工业特点,然后根据工业特点判断其主导因素,最后确定区位选择原则。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归纳完成下列表格。
工业类型工业特点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填写表格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二、工业的区位选择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有时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也较显著如:a.科学技术、b.环境因素、c.个人偏好d.政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