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的一般护教材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420.50 KB
- 文档页数:26
骨科各级护理人员应读书籍护士:1.<<四川省专科病人护理常规>>第二部份: (第十二章)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第十八章)骨科病人护理常规第十一部分: (第七十三章) 抢救病人护理常规2.<<护理技术操作规范>>3.<<护士必知的100个用药问题>>第二章临床用药相关知识第四章技术操作第六章药物过敏试验4.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指南>>第2章病人教育技巧第9章运动系统疾病病人健康教育5. <<实用骨科护理技术>>第1章骨科常用护理技术第2章骨科患者症状护理第3章骨科手术常规护理护师1. <<四川省专科病人护理常规>>第十一部分: (第七十三章) 抢救病人护理常规(第七十四章) 专科急诊病人护理常规2.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3. <<护士必知的100个用药问题>>第一章药品管理第三章患者用药指导第五章药物配伍禁忌第七章药物不良反应4.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指南>>第1章住院病人教育程序第3章心理健康教育第9章运动系统疾病病人健康教育5. <<实用骨科护理技术>>第4章脊柱疾病护理及康复第5章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及康复第6章关节镜手术护理及康复第7章四肢骨折护理及康复主管护师1.<<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COA国际学术大会>>教程汇编__护理专题2.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3. <<护士必知的100个用药问题>>第一章药品管理第三章患者用药指导第五章药物配伍禁忌第七章药物不良反应4.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指南>>第1章住院病人教育程序第3章心理健康教育第9章运动系统疾病病人健康教育5. <<实用骨科护理技术>>第4章脊柱疾病护理及康复第5章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及康复第6章关节镜手术护理及康复第7章四肢骨折护理及康复。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骨科护理学【授课对象】:临床护理实习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技能目标:熟悉骨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护理措施。
3. 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关爱病人、严谨求实的护理理念,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教学内容】:1. 骨折的概述及分类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3. 关节脱位的护理4. 骨肿瘤的护理【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骨折的分类、处理原则、关节脱位的护理、骨肿瘤的护理。
2. 教学难点: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骨肿瘤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措施。
3. 演示法:演示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等操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骨折?骨折有哪些分类?2. 引导学生了解骨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二、讲授1. 骨折的概述及分类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方法。
四、操作演示1. 演示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等操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骨折的分类、处理原则。
2. 复习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二、讲授1. 关节脱位的护理2. 骨肿瘤的护理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
2. 分析骨肿瘤的护理措施。
四、总结1. 总结骨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2. 强调护理理念的重要性。
五、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撰写一篇关于骨科护理学的学习心得。
二、范文【课程名称】:骨科护理学【授课对象】:临床护理实习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技能目标:熟悉骨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护理措施。
骨科病人一般护理c(一)护理评估了解受伤史,了解病人心里状态,估计肢体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有无并发症以及全身营养等身体状况。
(二)护理诊断/问题1.焦虑与学习,工作中断或顾虑肢体伤残等因素有关2.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肢疼痛,肢体固定及医嘱要求卧床有关3.排便异常:便秘与长期卧床(不能活动)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康复知识5.有感染的危险:呼吸道或泌尿系感染等与长期卧床缺少活动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6.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肢体畸形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畸形愈合因素有关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褥疮?与长期卧床或使用外固定有关其他常见护理诊断:自理能力缺陷,营养失调,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有意外损伤的危险等等。
(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心里护理:消除焦虑,适时进行康复指导。
(2)卧床护理:卧硬板床,做好生活护理,皮肤护理,排便排尿护理,鼓励病人主动进行有关躯体活动,常翻身,练习深呼吸运动等。
(3)饮食护理:供给富含营养的易消化普食。
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
(4)防止畸形: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注意观察患肢感觉,运动及血运情况,以防血管,神经损伤致肢体畸形或残疾。
(5)物理疗法:酌情选用按摩,被动关节活动,热敷,擦浴,红外线及超短波理疗等。
(6)功能锻炼:合理进行功能锻炼以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脱钙等并发症。
2.骨科外固定病人的护理(1)小夹板固定病人的护理1.选择相应规格的预制夹板,准备软质固定垫。
2.夹板外捆扎的布带,松紧应适度。
一般应使捆扎带的带结能向远近两侧较容易地各移动1厘米。
3.小夹板固定前后观察患肢远端有无感觉,运动及血运障碍。
4.抬高患肢。
5.对门诊病人进行康复指导或有关的护理知识教育。
及时复查。
(2)石膏绷带固定后护理1.抬高患肢。
2.48小时内注意观察肢体远端感觉,运动和血液循环情况。
石膏型内肢体疼痛时,勿填塞棉花敷料,勿使用止痛药,必要时须“开窗”或打开石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