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统计法解析县域外源性土壤重金属—以尤溪县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901.63 KB
- 文档页数:10
12 案例分析2:对群落构成特征以及所处环境相关性的探索——泉水草地的植被覆盖状况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会展示多元分析中一种常见的应用:对一组包含环境参数的植被样本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这里的物种数据为喀尔巴阡山脉最西端山泉沼泽草地的典型植被样方(记录了所有的维管植物和苔藓植物,并用Braun–Blanquet等级估计法估测了植物的多度)。
数据已经用Braun–Blanquet等级估计进行转换,用1~7的数值*来表示r、+、1~5.样方中还包含了环境数据——泉水的化学性质、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样点的坡度。
其中铁离子浓度数据使用摩尔浓度来表示的:这样一来,环境参数就都通过CANOCO标准化的处理,所以它们单位的选择没有对结果造成影响(不同的单位直接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Michal Ha′jek无私地提供了这些数据,他们的研究分析已经发表,可以参考Ha′jek et al. (2002).这个案例分析的目标在于描述植被的基本特征以及与相关环境条件的联系,特别是泉水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这些数据都保存在文件meadow.xls中,一个工作表包含了物种数据,另一个工作表包含了环境参数(已在原数据基础上进行了简化)。
数据用WCanoImp程序转换为可导入CANOCO 的格式,最后生成meadows.spe和meadow.env两个文件。
我们注意到在Excel文件中,物种数据是颠倒的(物种名作为行,样方作为列)。
这在宏观尺度的调查中是常见的,因为在常规工作表中物种种类的数目常常要比样方的数目要多。
如果物种数量和洋房数量都超过了最大可容列数,你可以使用CanoMerge程序(见4.1章节),或者也可以用一些专门存储大型数据库的专业软件,最后生成CANOCO格式的文件(本文使用的数据是从TURBOVEG中的数据库提取出来的;Hennekens & Schaminee 2001)。
事实上,与近年来植被性状调查的数据量比较,我们分析的数据量(70个样本,285个物种)是相当少的。
中国淮北平原典型矿区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源解析王运好;桂和荣;李致春;余浩;王双杰;张权【期刊名称】《土壤科学》【年(卷),期】2022(10)4【摘要】为探究采煤活动影响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与来源,选取宿县矿区周边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Cr、Mn、Ni、Cu、Zn、As、Cd和Pb)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和地累积指数法,分析研究区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污染水平和潜在污染来源。
结果表明:1) 在研究区采集的土壤样品中Mn、Zn、Pb、Cu、Cd、As的含量高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2) 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As与Cr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关系,推测两者可能来自同一污染源;Cd和Ni、Cu正相关性明显,Cd的来源特征可能与Ni、Cu相似;Zn与Pb、Mn之间正相关性明显,表明Zn的来源与Pb、Mn的来源相近。
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Pb、Mn、Ni、Cu由于其元素之间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推测这5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不同。
3)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受采矿活动、交通因素、农业面源污染及自然因素影响。
4) 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Zn、Pb、Ni、Mn、Cr呈无污染状态;As、Cd和Cu呈轻度污染状态。
【总页数】10页(P148-157)【作者】王运好;桂和荣;李致春;余浩;王双杰;张权【作者单位】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宿州;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宿州;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宿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相关文献】1.基于 PCA/APCS受体模型的崇州市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2.科技部“十三五”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农田和农产品重金属源解析与污染特征研究》项目正式启动3.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Pb同位素源解析——以崇州隆兴镇为例4.台州市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场地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5.淮北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解读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数据作者:来源:《环境》2015年第04期时至今日,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方法很多,但对土壤重金属数据的解读则需要相当的学问,一个数据的科学含义的解析需要深度的土壤科学知识甚至多学科的知识的支撑,客观解读重金属数据成为当下之急。
由于土壤本身具有不均一性,所以采集的土壤样品存在着代表性问题。
在土壤重金属分析中,测定方法也很关键,早在2012年美国曾经有一位大学教授用XRF测定来自亚洲的大米含铅超高,并将此结果提交美国化学学会上发表且接受BBC采访,但后来发现这个结果并不科学,文章撤销了,却给学界留下了一个笑柄。
且不说大米测定的笑话了,说说如何看待土壤的重金属数据超标的问题。
土壤污染数据的解读比数据测定复杂。
重金属在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和价态存在。
各种重金属、同一种的不同形态、不同价态不仅毒性不同,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行为也不同,在土壤-受体(作物、人体、动物)中的迁移能力也不同。
不谈及重金属的形态、价态和曝露途径,土壤重金属的数据其实是个“死”数据。
对于砷,三价砷的毒性高于无价砷,而无机砷的毒性远远高于有机砷,在水产品中砷含量很高,但多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而在稻米中,存在着3~4种砷的形态,但无机砷的含量变化大,幅度在总砷的10~90%之间。
重金属本身就是环境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看到污染超标多少倍而受到惊吓其实是不必要的。
当受体不存在或者无曝露途径时,重金属超标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必须和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联系起来。
食物链污染是土壤重金属带来人体健康风险最主要的途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解析必须和人体健康、粮食超标等联系起来考虑才有意义,根植于以上三者相关关系的政策和治理才能最有效、最经济地确保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
同时粮食重金属的积累问题涉及品种问题、土壤自身的条件和污染特征、甚至气候和大气污染物等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本身的确是个问题,但其对粮食生产、粮食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影响才是更大的问题。
尤溪县谢坑矿区农田土壤修复试点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对比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尤溪县谢坑矿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矿区,曾经是当地主要的矿产资源开采基地。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导致了该地区土壤污染严重。
土壤污染问题对当地农田生产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亟待解决。
为了有效应对尤溪县谢坑矿区的土壤污染问题,开展了本次研究。
研究以土壤修复试点为基础,通过比较生物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的效果,探讨不同修复技术在该地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本研究旨在为尤溪县谢坑矿区土壤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为其他类似矿区的土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尤溪县谢坑矿区农田土壤修复试点中生物修复技术与化学修复技术的效果对比,明确哪种技术更适合当地土壤污染修复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修复技术在修复效果、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差异,为尤溪县谢坑矿区及其他类似地区的土壤污染修复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壤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可以为尤溪县谢坑矿区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当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3 研究意义。
通过对不同修复技术的对比研究,可以为谢坑矿区的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解决该地区土壤污染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生物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各有优劣,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到更适合该地区的修复方案。
本研究在实践中验证了不同修复技术的效果和成本效益,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土壤修复提供经验和教训,提高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可以为加强对土壤污染问题的认识、推动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尤溪县谢坑矿区的土壤修复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为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多元统计分析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多元统计分析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也愈发重要。
多元统计分析是指通过对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建模和分析,揭示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进而为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多元统计分析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局限性。
一、多元统计分析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有效评估不同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找出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地点的生物群落数据进行降维处理,进而揭示不同地点之间的生物多样性差异;利用聚类分析可以将相似的生物群落样点归为一类,提供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
二、多元统计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在环境监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确定不同环境因子对环境变异的重要程度,从而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此外,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也可以用于发现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为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三、多元统计分析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生态系统恢复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向。
多元统计分析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可以通过对不同恢复措施的效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评估恢复效果的显著性,并为进一步改进恢复策略提供参考。
其次,可以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程度,为生态系统恢复工作提供指导。
四、多元统计分析的局限性虽然多元统计分析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多元统计分析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支撑,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数据采集不足的问题。
其次,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参数设定对结果具有较大影响,需要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统计分析知识和技能。
此外,多元统计分析结果仅仅是描述性的,无法提供因果关系的解释,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来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多元统计分析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土壤重金属源调查分析方案1. 研究背景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
重金属污染会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并潜在地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中,了解重金属的来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土壤重金属源调查分析方案,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识别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因素;•提供科学依据,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3. 研究方法3.1 数据收集收集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数据是分析土壤重金属源的基础。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实地采样: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选择典型点位进行土壤采样,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记录采样点位的GPS坐标、土壤深度、采样日期等信息。
2.文献调研:查阅相关研究论文、报告以及政府发布的环境监测数据,收集历史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数据。
3.2 数据分析在收集到足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数据分析:1.描述性统计:计算各个采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统计指标,以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整体情况。
2.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采样点的坐标数据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生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图,以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格局。
3.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各个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来研究不同重金属元素之间的关系。
3.3 数据解释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对土壤重金属源进行解释和分析:1.重金属来源识别:综合考虑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相关性分析结果和文献调研等,确定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2.环境因素分析: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特征,结合地质、人类活动等环境因素,分析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能原因。
3.风险评估: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土壤用途等因素,评估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福建省尤溪县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调查分析李少玲【摘要】Youxi County is one of the key forestry counties in southChina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reached to 73 .8% ,ranked at the top of Fujian or even of w hole country .In this paper ,through surveys ,visits , interviews and checking to the existing data ,data sorting in theindustry ,analyzed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urrent forest resource of Youxi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福建省尤溪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3.8%,位居福建省乃至全国前列。
通过调查、走访、座谈和对现有内业资料、数据整理,分析研究了尤溪县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情况,为科学制订尤溪县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93-94,95)【关键词】福建尤溪;森林资源;质量效益;调查分析【作者】李少玲【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尤溪 365100【正文语种】中文1 基本情况尤溪地处福建省地理位置的中心腹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8万hm2,占土地总面积81%,有林地面积25万hm2,其中:用材林14.4万hm2,生态公益林7万hm2 (其中防护林5.7万hm2 ),经济林2.1万hm2,竹林3.1万hm2,拥有金柑、绿竹、竹子、油茶四个“中国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