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件第一编11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1.74 MB
- 文档页数:113
第一章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什么是新闻采访?指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是新闻材料的采集与对采访对象的访问的合称。
“特殊”的含义是什么:专业性、新闻性、广泛性、时效性连续性、公开性1、不同于社会调查:广泛不求时效2、不同于公安侦查:蛛丝马迹3、不同于作家调查:积累不求时效4、不同于党委调查:政策性二.新闻采访的特点是什么目的差异性时间限制性项目突发性需要广泛性知识全面性活动的艰苦性三、一篇稿件诞生分哪几个步骤?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四、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
2、采访是保证新闻特点的基础3、采访是写作的先决条件五、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一)基本任务1、迅速了解并正确认识采访对象2、收集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二)材料的基本要求材料的准确度:真实,准确。
材料的深刻性:反映本质、内涵的深浅度、典型程度, 挖掘人物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
材料的全面性:多、全、整。
材料的细微程度:具体、生动、有细节第一、二、三、四手材料第一手材料:记者亲自感知,不经任何中介转换第二手材料: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获得第三、四手材料:记者从非当事人或非目击者那里获取的材料(查阅资料)。
对二、三、四手材料,记者要认真分析、解读、辩别、验证。
第二章新闻采访的重点和采访方法一、新闻采访的重点(一)抓新动向1、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新动向2、抓影响全局的新动向3、抓反映新动向的社会传闻如地震传闻(二)抓新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给人指明前进方向,并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发现途径:1、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三)抓新成就(四)抓新风尚1、报道要有长期的观点2、报道要有针对性3、采用对比方法进行报道4、同中求异,异中见新(五)抓新经验(六)抓新问题抓新问题:不是单纯暴露矛盾,而是引起有关方面的警觉,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促进矛盾的解决,推动事物的发展。
电视采访与写作第一章绪论一、电视新闻《中国应用电视学》中,由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研究委员会主持完成的“电视新闻节目分类与界定”研究项目所确定的有关“电视新闻”的定义: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的种类←电视消息:短消息、长消息、连续(系列)报道←电视专题:←电视评论二、采访⏹采访是新闻记者从生活中采集原始素材的过程,是新闻记者活跃的生命状态。
⏹采访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是记者代表无法出面的读者,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得新闻的过程。
⏹采访是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新闻时间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归纳,使其利于传播的活动。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挖掘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采访具有以下特征:1、采访是有主体存在的,主体即采访者。
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务的活动.2、采访有明确的目的,即为大众新闻传播搜集素材。
起着传播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社会的作用.3、采访有特定的对象,可以是机构、组织、事件等,但最后都落实为人。
4、采访具有时效性。
采访的任务⏹1.采访公开报道的新闻.一般包括:社会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动态,事件,问题,面貌,成就,经验,人物,思潮,趋势等.⏹2.采写内参.⏹3.建立信息网络.⏹4.拓宽互联网传播渠道.采访的基本方法访问:以交谈或问答的方式获得事实。
观察:记者亲临现场,目睹事件的发生发展或结果体验:记者感受事物的方法,可产生最直接切身的体会。
研究资料:为正式采访而进行的采访.三、电视采访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利用电视技术中一切可以兼容的手段,为实现新闻的大众传播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
它包括:拍摄:摄像机摄取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记者出镜: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画外采访:记者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影像素材的采集等。
电视采访的个性特征1、现代化的采集手段:电视采访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采访设备和方式,来采集所需的画面、声音及文字素材;同时,电视采访的手段也成为报道的形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