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传热系数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公式_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 6 / X
入一材料导热系数[W/(m. k)]
多层结构热阻
R二R1+R2+ -- Rn= 6 1/ X 1+ 8 2/ A 2+ -- + 8 n/ X n
式中:Rl、R2、-- Rn—各层材料热阻(m2, k/w)
6 1、6 2、-- S n—各层材料厚度(m)
入1、入2、---入口一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 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二Ri+R+Re
式中:Ri—内表面换热阻(m2, k/w)(—般取0. 11)
Re一外表面换热阻(m2, k/w)(一般取0. 04)
R—围护结构热阻(m2, 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二1/R0
式中: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二(KpFp+KblFbl+Kb2Fb2+Kb3Fb3)/(Fp+Fbl+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 (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 (m2.k)]
Kb]、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m2, 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l、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给热系数的计算公式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m2.K/w)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2.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 (w/(m2.k))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铝合金门窗的传热系数的计算Uw =(Af*Uf+Ag*Ug+Lg*Ψg)/(Af+Ag)式中:Uw —整窗的传热系数W/m2·KUg —玻璃的传热系数W/m2·KAg —玻璃的面积m2Uf —型材的传热系数W/m2·KAf —型材的面积m2Lg —玻璃的周长mΨg —玻璃周边的线性传热系数W/m2·K。
外墙外保温传热系数的计算的优越性以及当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工程实例进行外墙外保温传热系数的计算。
1 外保温优于内保温1.1 外墙外保温延长了建筑物的寿命外墙内保温的保温层构造位置使得建筑物的外墙与内墙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
内墙及楼板处于室内的温度环境,其年温度差的变化会在60~80℃的范围,使建筑结构长年不得安定。
这种永远不安定的建筑结构会导致在多处墙面产生裂缝,并破坏沿外墙的屋面防水,引起地下室防水的渗漏等。
同样这种不同温度环境会产生不同变形的原理也会发生在那些夹心保温和保温层表面的刚性厚抹灰层上,保温层上湿贴石材等做法其保温层外侧部分都面临同样的形变破坏。
外墙外保温的保温材料保护了主体结构防止风吹雨淋和风化以及碱骨料的反应等对主体外墙的侵蚀,相对延长了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
1.2 外保温是消除热桥的合理途径外墙既要承重又要起保温作用,外墙厚度必然较厚。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后,墙厚得以减薄。
但如果采用内保温,主墙体越薄,保温层越厚,热桥的问题就越趋于严重。
在寒冷的冬天,热桥不仅会造成额外的热损失,还可能使外墙内表面潮湿、结露,甚至发霉和淌水,而外保温则可以不存在这种问题。
由于外保温避免了热桥,在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条件下,外保温要比内保温的热损失减少约20%,从而节约了热能。
1.3 外保温比内保温更容易控制墙面裂缝内保温的保温块材易发生裂缝。
处于室内温度环境影响的内保温板材是附着在受室外年温差影响而发生变形的外墙上。
内保温块材的板缝被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外墙变形应力拉开,经过几个年温差对外墙的变形影响,这种块材板缝裂缝是终归要发生的。
外保温墙体控制裂缝要比内保温墙体控制裂缝的发生容易的多。
彻底的外墙外保温的做法是将建筑物的全部结构穿上了一件棉袄,使其完全处于室内的温度环境下,年温差一般波动不大,可以忽略其形变的产生的影响。
受室外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只是外保温的外表面。
1.4 外保温优于内保温的其他功能(1)外保温则可以避免搬动家具、施工扰民、甚至临时搬迁等诸多麻烦发生。
4.3 热工设计4.3.1 本系统用于外墙外保温时的保温层设计厚度,应根据《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75-2006)、《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DBJ41/071-2006)规定的外墙传热系数限值,通过热工计算确定。
4.3.2 ZCK无机复合保温板用于外墙外保温时,其导热系数(λ)、蓄热系数(S)设计计算值和修正系数按下表取值。
表4.3.2 ZCK无机复合保温板λ、S、修正系数4.3.3 热工计算示例,以采用60mm保温板为例。
示例一:200mm混凝土剪力墙外贴60mm保温板,计算如下:Ra=R内+R1+R2+R3+R4+R外=0.11+0.0215+0.1149+1.1429+0.005+0.04=1.4343Ka=1/R=1/1.4333=0.70W/(m2.K)其中:R内为内表面换热阻,0.11m2.K/W;R1为水泥砂浆层热阻,0.02/0.81=0.0215 m2.K/W;R2为混凝土剪力墙层热阻,0.2/1.74=0.1149 m2.K/W;R3为保温板层热阻,0.06/(0.05*1.05)=1.1429 m2.K/W;R4为抗裂砂浆层热阻,0.005/0.93=0.005 m2.K/W;R外为外表面换热阻,0.04m2.K/W;示例二: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贴60mm保温板,计算如下:Rb=R内+R1+R2+R3+R4+R外=0.11+0.0215+0.80+1.1429+0.005+0.04=2.1194Kb=1/R=1/2.1194=0.47W/(m2.K)其中:R内为内表面换热阻,0.11m2.K/W;R1为水泥砂浆层热阻,0.02/0.81=0.0215 m2.K/W;R2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层热阻,0.2/(0.20*1.25)=0.80 m2.K/W;R3为保温板层热阻,0.06/(0.05*1.05)=1.1429 m2.K/W;R4为抗裂砂浆层热阻,0.005/0.93=0.005 m2.K/W;R外为外表面换热阻,0.04m2.K/W;示例三: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
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公式标签: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一、计算公式如下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 0=Ri+R+Re式中: Ri—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式中: R—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 m =(KpFp+Kb1Fb1+Kb2Fb2+ Kb3Fb3)/( Fp+ Fb1+Fb2+Fb3)式中:K m —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 2.k )] K p —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 2.k )] K b1、K b2、K 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 2.k )] F p —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 b1、F b2、F 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传热系数=1/(1/导热系数/材料厚度)+0.15。
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公式标签: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一、计算公式如下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 0=Ri+R+Re式中: Ri—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式中: R—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 m =(KpFp+Kb1Fb1+Kb2Fb2+ Kb3Fb3)/( Fp+ Fb1+Fb2+Fb3)式中: K m —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 2.k )] K p —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 2.k )] K b1、K b2、K 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 2.k )] F p —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 b1、F b2、F 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传热系数=1/(1/导热系数/材料厚度)+0.15。
采暖工程量计算公式随着冬季的到来,采暖工程的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采暖工程量的计算公式,是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采暖工程量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准确地进行工程规划。
1. 采暖负荷计算公式采暖负荷是指为保持室内空气温度适宜而必须供应的热量。
常用的采暖负荷计算公式为:Q = Qv + Qs + Qw其中,Q为采暖负荷(单位:千瓦),Qv为室内人员热量负荷,Qs为外墙及外表面传热负荷,Qw为气流带来的换气热负荷。
2. 室内人员热量负荷计算公式室内人员热量负荷是指由人员活动所产生的热量。
计算公式如下:Qv = N × P × Qp其中,Qv为室内人员热量负荷(单位:千瓦),N为人员数量,P 为单位面积的人员数(单位:人/平方米),Qp为单位人员的热量负荷(单位:瓦/人)。
3. 外墙及外表面传热负荷计算公式外墙及外表面传热负荷是指建筑外墙和外表面散热所需的热量。
计算公式如下:Qs = (Uw × Aw + Us × As) × ΔT其中,Qs为外墙及外表面传热负荷(单位:千瓦),Uw为外墙传热系数(单位:瓦/平方米·摄氏度),Aw为外墙面积(单位:平方米),Us为外表面传热系数(单位:瓦/平方米·摄氏度),As为外表面积(单位:平方米),ΔT为室内外温差(单位:摄氏度)。
4. 气流带来的换气热负荷计算公式气流带来的换气热负荷是指由于通风和换气而引起的热量损失。
计算公式如下:Qw = V × ΔT × 1.2其中,Qw为气流带来的换气热负荷(单位:千瓦),V为空气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ΔT为室内外温差(单位:摄氏度),1.2为空气的比热容。
5. 举例说明以某办公室建筑为例,已知人员数量为50人,单位面积的人员数为0.1人/平方米,单位人员的热量负荷为100瓦/人。
外墙传热系数为1.5瓦/平方米·摄氏度,外墙面积100平方米,外表面传热系数为2瓦/平方米·摄氏度,外表面积50平方米,室内外温差为20摄氏度,空气流量为500立方米/小时。
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公式_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 λ
式中:
δ—材料层厚度( m)
λ—材料导热系数 [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 Rn=δ1/ λ1+δ2/ λ2+ ---- +δn/ λn 式中: R1、 R2、---Rn —各层材料热阻( m2.k/w)
δ1 、δ2 、 ---δn—各层材料厚度( m)
λ1 、λ2 、 ---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 [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 m2.k/w)(一般取 0.11)
Re—外表面换热阻( m2.k/w)(一般取 0.04)
R —围护结构热阻( 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 —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 [W/(m2.k) ]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 [W/( m2.k)]
Kb1、Kb2、 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 [W/( 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 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传热系数K值1 理论传热系数验算要解决外墙内表面结露问题,必须选择传热系数小、足够厚的外围护结构,使它的内表面温度不会太低,保证它的表面不产生凝结水,即外墙的传热系数K值小于当地冬季传热系数的最大值Kmax。
外墙的传热系数K值大小与外墙厚度以及外墙采用的材料等有直接关系。
K=1/〔1/αβ+∑(δ/λ)+1/αH〕(1)式中:αβ为感热系数;λ为导热系数;δ为墙厚;αH为散热系数。
Kmax=αβ×〔tβ-(τ+1.5)〕/(tβ-tH)以沈阳地区为例,冬季室内采暖最低温度(tβ)16℃,室外最低温度(tH)-33℃,感热系数αβ取7.5,在室内的相对湿度50%,室内温度为16℃,结露温度τ=6℃,可得出Kmax=1.51W/(m2.K)2 外围护结构采用粘土砖法2.1 370mm厚粘土砖外墙传热系数验算现阶段沈阳地区外墙大部分采用370mm厚粘土砖墙,内墙面抹20mm厚混合砂浆,外墙面抹20mm厚水泥砂浆或水刷石,它的传热系数如下:(1)没有圈梁、构造柱部位墙体按公式(1)计算,K1=1.51W/(m2.K)(2)有圈梁、构造柱部位墙体按公式(1)计算,K2=1.94W/(m2.K)以上得知采用370mm厚粘土砖墙传热系数与该地区传热系数的最大值相等,刚满足不结露最低条件;如果室内温度低于16℃时,外墙内表面即产生结露现象,而圈梁和构造柱处的传热系数大于该地区传热系数最大值,从而给外墙内表面结露引发的长霉现象埋下隐患。
我们在实际调查中也发现当外墙采用370mm厚粘土砖墙,外墙内表面结露引发长霉部位首先是从圈梁和构造柱部位开始,逐渐向墙面其它部位扩散。
由此可见外墙采用370mm厚粘土砖墙只能满足结构强度要求,不能保证外墙内表面结露保温要求。
2.2 490mm厚粘土砖外墙传热系数验算当外墙采用490mm厚粘土砖时,经验算传热系数,没有圈梁、构造柱部位K1=1.236W/(m2.K),有圈梁、构造柱部位K2=1.51W/(m2.K),K1,K2 虽然采用加厚外墙是解决结露问题简而易行的方法,但增加外墙厚度室内的使用面积会相应的减少,同时整体建筑物重量也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也必须相应的提高,整个工程造价也相应需要提高。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 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 m)
λ—材料导热系数 [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 Rn=δ1/ λ1+δ2/ λ2+ ---- +δn/ λn 式中: R1、 R2、---Rn —各层材料热阻( m2.k/w)
δ1 、δ2 、 ---δn—各层材料厚度( m)
λ1 、λ2 、 ---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 [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 m2.k/w)(一般取 0.11)Re—外表面换热阻( m2.k/w)(一般取 0.04)
R —围护结构热阻( 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 —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 [W/(m2.k) ]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 [W/( m2.k)]
Kb1、Kb2、 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 [W/( 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 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居住建筑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和平均热惰性指标的计算 E.0.1 外墙受周边热桥的影响,其平均传热系数和平均热惰性指标应按式E.0.1和式E.0.2计算。
式中 K m ——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 2 K )]; D m ——外墙的平均热惰性指标;
K P ,D P ——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W/(m 2 K )]和热惰性指标,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规定计算;
K B1、K B2、K 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 2 K )];
D B1、D B2、D 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热惰性指标; F P ——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m 2);
F B1、F B2、F 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m 2)。
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热桥部位如图C.0.1所示。
(E.0.1)
(E.0.2)
112233123
P P B B B B B B m P B B B D F D F D F D F D F F F F ⋅+⋅+⋅+⋅=
+++3
213
32211B B B P B B B B B B P P m F F F F F K F K F K F K K +++⋅+⋅+⋅+⋅=
图E.0.1 外墙主体部位与周边热桥部位示意
附录F 夏季建筑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F.0.1深圳市居住建筑外遮阳的遮阳系数应取夏季值,可按表F.0.1中的方法计算。
表F.0.1 深圳市居住建筑夏季外遮阳系数简化计算公式表
A—遮阳板外挑长度;B—遮阳板根部到窗对边距离图F.0.1 水平遮阳板和垂直遮阳板外挑参数A、B示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Ri—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e—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围护结构热阻(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R0
式中: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Kb3Fb3)/(Fp+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传热系数间接反映了不同材料之间热传递的能力空调工程上的K值计算对于空调工程上常采用的换热器而言,如果不考虑其他附加热阻,传热系数K值可以按照如下计算:K=1/(1/Aw+δ/λ+1/An) W/(㎡·°C)其中,An,Aw——内、外表面热交换系数,W/(㎡·°C)δ——管壁厚度,mλ——管壁导热系数,W/(m·°C)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s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计算公式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 A (K/w)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A—平壁的面积,m2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2.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 (w/(m2.k))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铝合金门窗的传热系数的计算Uw =(Af*Uf+Ag*Ug+Lg*Ψg)/(Af+Ag)式中:Uw —整窗的传热系数W/m2·KUg —玻璃的传热系数W/m2·KAg —玻璃的面积 m2Uf —型材的传热系数W/m2·KAf —型材的面积 m2Lg —玻璃的周长 mΨg —玻璃周边的线性传热系数W/m2·K。
一、计算公式如下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侧空气温差为1度(K,℃),1H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编辑本段计算公式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A (m2.K/w)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A—平壁的面积,m2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2.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 (w/(m2.k))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