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5章节-实用性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部分初步审查第一章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1.引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 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专利局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专利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
专利局也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因此,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是受理发明专利申请之后、公布该申请之前的一个必要程序。
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主要任务是:(1)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发现存在可以补正的缺陷时,通知申请人以补正的方式消除缺陷,使其符合公布的条件;发现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时,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指明缺陷的性质,并通过驳回的方式结束审查程序。
(2)审查申请人在提出专利申请的同时或者随后提交的与专利申请有关的其他文件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发现文件存在缺陷时,根据缺陷的性质,通知申请人以补正的方式消除缺陷,或者直接作出文件视为未提交的决定。
(3)审查申请人提交的与专利申请有关的其他文件是否是在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期限内或者专利局指定的期限内提交;期满未提交或者逾期提交的,根据情况作出申请视为撤回或者文件视为未提交的决定。
(4)审查申请人缴纳的有关费用的金额和期限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费用未缴纳或者未缴足或者逾期缴纳的,根据情况作出申请视为撤回或者请求视为未提出的决定。
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的范围是:(1)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包括专利申请是否包含专利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申请文件,以及这些文件格式上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至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是否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
(2)申请文件的明显实质性缺陷审查,包括专利申请是否明显属于专利法第五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是否不符合专利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五款、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三十三条或者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的规定。
专利审查指南第一章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第二章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第三章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第四章专利分类第五章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第六章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第七章新颖性第八章创造性第九章实用性第十章单一性和分案申请第十一章检索第十二章实质审查程序第十三章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问题第十四章关于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第十五章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初步审查第十六章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实质审查3 21 35 46 54 60 73 83 91 93 103 113 137 143 155 172第 1 章专利复审委员会第 2 章复审请求的审查第 3 章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第 4 章关于复审和无效宣告程序中口头审理的规定第 5 章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外观设计相同和相近似性判断177 185 189 195 199第一章专利申请文件及手续第二章专利费用第三章受理第四章专利申请案卷第五章保密第六章通知和决定第七章期限、权利的恢复、中止第八章专利公报和说明书全文的编辑第九章专利权的授予和终止205 208 210 214 218 220 223 229 235使用说明审查指南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初步审查)、第二部分(实质审查)、第三部分(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第四部分(复审与无效宣请求的审查)第五部分(专利申请及事务处理)。
第一、二、四部分按专利申请的审批流程顺序排列,第三部分为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审查的具体规定,第五部分为适用各程序的通用规则。
指南正文包括文字描述及法律条款标引两栏,前者位于每页的右侧,后者位于每页的左侧。
法律条款标引使用缩略语(参见略语表)。
读者阅读指南右栏的内容时,可以对照左栏相应位置上标出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条、款、项中规定的内容,以帮助理解。
略语表本表列出审查指南正文中每页左侧标出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条、款、项的缩略实例。
法18专利法第十八条法5及25专利法第五条和第二十五条法22.1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法22.2及.3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和第三款法24(1)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第(一)项法25.1(1)专利法第十二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细则1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条细则56及57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六条和第五十七条细则20-23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细则6.1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一款细则20.1及.3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和第三款细则42.2及43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和第四十三条细则21.3及23.2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第三款和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细则26(1)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细则18.1(4)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条约条约细则修改说明1、删除原审查指南第三部分“撤销程序”的内容,增加“国际申请的审查”作为本审查指南第三部分的内容。
专利审查指南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专利审查指南》解读完善的审查规则是专利制度的保障编者按新修订的《专利审查指南》将于2010年2月1日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同步施行。
《专利周刊》特开设“新《专利审查指南》解读”专栏,详细介绍《专利审查指南》修改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以及给申请带来的相应的变化,以帮助发明人、申请人及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适应此次修改。
鉴于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增加了对遗传资源的保护、改变了外观设计的授权条件等内容,本次《专利审查指南》修订以适应性修订为主,同时为优化程序设置、提高专利审批效率、规范审批行为而对申请、审查操作实践中出现的需要调整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以及将一些经过实践检验已相对成熟的做法以申请、审查标准的形式固化下来以指导、规范实践操作行为。
以适应性修订为主本次《专利审查指南》修订以适应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第三次修改为主,适应性修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现行专利法第五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五款及其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关于遗传资源保护和对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的要求,增加了对申请人提交利用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的具体要求以及初步审查中对遗传资源披露的要求和实质审查程序中对作为驳回条款的专利法第五条第二款、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五款进行审查的审查基准。
2.适应专利法第九条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一条相应规定的变化,调整了初步审查、实质审查以及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程序。
3.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九条对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的要求,增设了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程序,对于准备直接向外国申请专利的情形、在申请专利后拟向外国申请专利的情形以及以PCT国际申请的方式提出专利申请的情形的保密审查作出具体规定。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专利审查工作,保障专利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专利权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局”)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工作。
第三条专利审查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依法进行。
第四条专利审查工作应当坚持科学性、严谨性和效率性,不断提高审查质量。
第二章审查程序第五条专利申请的审查程序分为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和授权公告三个阶段。
第六条初步审查:(一)申请人在提交专利申请后,审查员应当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包括申请文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审查。
(二)审查员应当对申请文件中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等进行初步审查,判断其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
(三)审查员应当对申请文件中的发明创造进行初步判断,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七条实质审查:(一)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审查员应当对申请文件进行实质审查。
(二)审查员应当对申请文件中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等进行实质审查,判断其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
(三)审查员应当对申请文件中的发明创造进行实质判断,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八条授权公告:(一)审查员在完成实质审查后,应当对申请文件进行授权公告前的审查。
(二)审查员应当对申请文件中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等进行授权公告前的审查,判断其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
(三)审查员应当对申请文件中的发明创造进行授权公告前的判断,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三章审查内容第九条专利审查内容包括:(一)新颖性:申请的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否具有新颖性。
(二)创造性:申请的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否具有创造性。
(三)实用性:申请的发明创造是否具有实用性。
(四)单一性:申请的发明创造是否属于一个技术领域。
新版专利审查指南《新版专利审查指南指南说明》嘿,新手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说说这个新版专利审查指南。
我当初接触这个的时候,那真的是一头雾水啊,就像在一个大雾天里找路,完全不知道方向。
所以现在我可得好好跟你们说说。
一、基本注意事项首先呢,这个指南是特别严谨的东西,就像盖房子的蓝图一样,规定着专利审查的方方面面。
你得先把目录啥的搞清楚,知道这个指南大概分为哪些部分。
我一开始就是没重视目录,结果找个东西翻来覆去的,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
二、实用建议当你开始看里面的具体细则的时候,拿个小本子做记录。
这就好比是猎人打猎标记路线一样重要。
比如说关于专利申请的流程部分,这里特别重要。
你要把每一个步骤,像提交申请材料、初审这些环节的要求和规定都记下来。
要是在这上面迷糊了,那后面申请被驳回就麻烦了。
还有关于专利类型的区别那里,好像一眼看过去都明白,但是实际操作中很容易混淆。
就像识别小狗的品种,看着差不多,但各有各的特点。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发明啊,它们各自的审查重点都不一样。
比如发明强调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你就得把这三个方面的审查标准都吃透。
我当时就是两个对比着去学习,像发明和实用新型,它们有些地方是相通的,但有些差别就像白昼和黑夜那样明显,比较着学能更快理解。
三、容易忽视的点这里有个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关于说明书的撰写。
你可别觉得就是简单写写发明是啥就得了。
这说明书要简洁准确,还得能让人根据你这个说明就能重复做出来这个发明。
我原来就写得含糊不清,被打回来重改了好多次。
就好像你给人指路,不能光说在那个大楼附近,得说清楚具体位置,几点方位这类的。
还有附图这块,附图要是不清楚或者画错了,也会影响审查啊。
这就像给人看地图,地图画错了,人家咋能找到地方呢。
四、特殊情况特殊情况也不少。
比如说,要是有一些跨学科领域的发明,审查起来会更复杂。
就像一个东西既是机械方面的创新,又涉及到生物科学领域。
这个时候的审查标准就需要好好研究了。
专利审查指南一、概述专利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能够保护创新性技术的独立性和独享性。
为了保护专利权益并确保专利文件的顺利申请和审查,以下是一份专利审查指南,旨在为申请人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建议。
二、申请准备1. 验证专利可行性在申请专利之前,申请人应该对所涉及的技术进行充分的调研和验证。
需要确保该技术是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并且可以应用于实际产业领域。
2. 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专利申请文件通常包括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以及相关附图。
这些文件应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规定进行适当的格式、结构和内容编写,以确保申请能够通过初步审查。
3. 保护技术数据和隐私信息在申请专利时,申请人需要注意保护技术数据和隐私信息的安全。
可以采取加密方式或与专业律师签订保密协议来确保技术不被泄露。
三、专利审查1. 递交专利申请文件申请人在完成专利申请文件准备后,需要按照要求将文件递交至相关的专利审查部门。
务必确保申请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附上所需的申请费用。
2. 审查程序和要求专利审查程序通常包括初步审查、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申请人需要及时响应审查部门的要求,例如补充材料、修改权利要求等,以便加速审查进程。
3. 与审查员的沟通在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可能需要与审查员进行沟通。
需要理解审查员的问题和意见,并积极提供明确的回应和解释,以便促进审查的顺利进行。
四、专利保护和维权1. 获得专利授权如果专利申请通过审查并最终被授权,申请人需要支付专利授权费用,并签署专利授权证书,以确保专利权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专利维权一旦专利获得授权,申请人可以根据需要对专利进行维权。
这可能包括与侵权方进行谈判、协商许可或起诉侵权行为等。
五、专利管理和效益分析1. 专利管理申请人应该建立专利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专利信息,进行专利维护和费用缴纳,以确保专利权益的长期稳定。
2. 效益分析申请人可以对专利进行有效性和商业价值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继续维持专利权益或进行其他商业决策。
专利审查指南(注意:正文中的格式为“文首缩进与正常空格混排”,一些特殊的表格和图表无法再这里呈现)专利审查指南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专利申请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所关注的话题。
但是,不同国家的专利审核标准和流程并不相同,使得不少申请人在专利申请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
本文将以中国专利申请为例,为申请人提供一份简要的专利审查指南。
一、了解专利审查标准在提交专利申请前,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的专利审查标准。
在中国,专利申请需要遵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中的规定。
申请人需要对发明的可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严谨的评估,才能确保其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标准。
二、填写专利申请书和相关材料在提交申请书前,申请人需要先提供一份新型实用或者发明申请书。
申请书的填写应当规范、准确、具有可读性,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
同时,申请人还需要提供与申请书相关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图纸等附加材料。
其中,说明书是提交申请的核心内容之一,应当清晰而精准地描述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式,并注明其优点和应用范围。
权利要求书则是对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进行明确和界定的文件。
三、选择适当的申请方式在中国,专利申请可分为国内申请和国际申请两种方式。
国内申请是指在中国专利局直接申请专利,在申请书、说明书等方面需要遵守国内标准。
而国际申请则是指利用《专利合作条约》的机制,以国际专利申请的形式获取一组各国专利局审查意见,再由申请人选择申请国家并进行进一步审查。
四、等待审查意见并进行答复专利申请提交后,将进入中国专利局的审查程序。
根据申请的不同类型和情况,审查周期一般在1年至4年间。
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可能会提出异议或补充要求,申请人需要及时响应并提供相关的申请补正书等材料。
在完成所有程序和要求后,专利申请才能被正式批准发证。
总之,专利申请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申请人对国内外专利标准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且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规范意识。
1.本指南包括序言,使用说明,缩写列表,内容,文本,索引,修订说明和附录。
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专利申请的初审,第五部分是初审,第五部分是申请的处理。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按专利申请批准过程的顺序排列。
第三部分是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审查的具体规定,第五部分是适用于每种程序的一般规则。
3.本指南的每个部分均分为几章。
各节分为四个级别,其位置由阿拉伯数字确定。
例如,在本指南第II部分的第3章(新颖性)中,第2.1.2.2节(使用披露)是第四级,属于III级第2.1.2节(公开方法),第2.1.2节属于II级第2.1节(现有技术),第2.1节属于I级第2节(新颖性概念)。
4.本指南的内容包括一般内容和子内容。
总目录列出了第1至5部分中各章的名称及其对应的页码;子目录列出了各章和节的名称和相应的页码(共四个等级部分)。
读者可以根据需要在目录中找到目录的各个部分和章节,然后在相应的子目录中找到特定的位置。
5.除常规页码外,本指南还使用分页符供读者参考。
总页码位于页面底部的外侧,并且整本书都在不断编辑中;分页代码位于页面底部的中心,并且按“(×-×)”格式分别对引导主体的五个部分进行分页,例如“(2-147)”表示页面147指南第二部分的内容。
6.本指南的文本包括两栏:文本描述和法律法规索引。
前者在每页的右侧,后者在每页的左侧。
在法律法规索引中使用缩写(请参见缩写表)。
阅读指南右栏中的内容时,读者可以参考左栏中相应位置
的法律法规内容,以帮助理解。
2023年专利审查指南2023年专利审查指南是根据中国知识产权法和专利法的最新修改,在过去的专利申请审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专利审查标准和实践经验,针对2023年的专利审查工作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该指南的目的是为专利申请人和专利审查员提供明确、统一的指导,确保专利审查的公正性、高效性和质量。
一、审查标准和要求2023年专利审查指南强调了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审查标准和要求。
对于发明型专利,申请人需要充分揭示发明的技术方案,明确指出技术问题,并提供相关实施例和技术数据,以证明发明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对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人需要重点阐述新颖性和实用性,通过实例和论证说明其技术方案的新颖和实用之处。
同时,2023年专利审查指南还特别强调了对程序性要求的严格要求,包括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摘要等各项文件的格式、内容和语言的规定。
二、申请文件审查2023年专利审查指南对申请文件的审查要求作了详细规定。
申请人对于申请文件的撰写必须严格遵循2023年指南中的格式要求,并准确、全面地阐述技术问题,提供相关数据和实例证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可行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同时,该指南还加强了对权利要求书的审查要求,要求能够准确、清晰地表示出专利权的范围,避免模糊和不明确的情况出现。
三、审查流程和时间限制2023年专利审查指南明确了审查流程和时间限制的具体要求。
指南规定了专利申请受理、初审、实质审查、决定发明专利授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程序和时限。
特别是对于初审和实质审查阶段,指南明确了审查员需要对申请文件进行仔细审查和检查,并规定了相应的时间限制。
此外,针对技术领域创新性强、复杂度高的专利申请,2023年专利审查指南还提供了加速审查的机制和程序,以便更好地支持技术创新和发展。
四、申请人权益保护2023年专利审查指南重视保护申请人的权益和合法权益。
指南特别强调了保护商业秘密和保密申请的重要性,对于商业秘密相关的技术信息,审查员必须严格保密,未经申请人许可不得泄露。
实用性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五章第五章实用性1.引言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因此,申请专利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具备实用性是授予其专利权的必要条件之一。
2.实用性的概念法22.4实用性,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的主题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是能够解决技术问题,并且能够应用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换句话说,如果申请的是一种产品(包括发明和实用新型),那么该产品必须在产业中能够制造,并且能够解决技术问题;如果申请的是一种方法(仅限发明),那么这种方法必须在产业中能够使用,并且能够解决技术问题。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的产品或者方法专利申请才可能被授予专利权。
所谓产业,它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水产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文化体育、生活用品和医疗器械等行业。
在产业上能够制造或者使用的技术方案,是指符合自然规律、具有技术特征的任何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这些方案并不一定意味着使用机器设备,或者制造一种物品,还可以包括例如驱雾的方法,或者将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方法。
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提出申请之日,其产生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的效果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预料到的。
这些效果应当是积极的和有益的。
3.实用性的审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否具备实用性,应当在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之前首先进行判断。
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五章实用性3.1 审查原则审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实用性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 以申请日提交的说明书(包括附图)和权利要求书所公开的整体技术内容为依据,而不仅仅局限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内容;(2) 实用性与所申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或者是否已经实施无关。
3.2 审查基准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所说的“能够制造或使用”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在产业中被制造或使用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实质审查目录第一章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1.引言119(2-1)2.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客体3.根据专利法第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3.1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3.1.1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3.1.2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3.1.3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3.1.4部分违反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申请3.2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二款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4.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4.1科学发现4.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4.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3.1诊断方法4.3.1.1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4.3.1.2不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4.3.2治疗方法4.3.2.1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4.3.2.2不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4.3.2.3外科手术方法4.4动物和植物品种4.5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4.5.1原子核变换方法4.5.2用原子核变换方法所获得的物质第二章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1.引言2.说明书2.1说明书应当满足的要求2.1.1清楚2.1.2完整2.1.3能够实现2.2说明书的撰写方式和顺序2.2.1名称2.2.2技术领域2.2.3背景技术2.2.4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内容2.2.5附图说明2.2.6具体实施方式2.2.7对于说明书撰写的其他要求2.3说明书附图2.4说明书摘要3.权利要求书3.1权利要求3.1.1权利要求的类型3.1.2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3.2权利要求书应当满足的要求3.2.1以说明书为依据3.2.2清楚3.2.3简要3.3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定3.3.1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定3.3.2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定第三章新颖性1.引言2.新颖性的概念2.1现有技术2.1.1时间界限2.1.2公开方式2.1.2.1出版物公开2.1.2.2使用公开2.1.2.3以其他方式公开2.2抵触申请2.3对比文件3.新颖性的审查3.1审查原则3.2审查基准3.2.1相同内容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3.2.2具体(下位)概念与一般(上位)概念3.2.3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3.2.4数值和数值范围3.2.5包含性能、参数、用途或制备方法等特征的产品权利要求4.优先权4.1外国优先权4.1.1享有外国优先权的条件4.1.2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的定义4.1.3外国优先权的效力4.1.4外国多项优先权和外国部分优先权4.2本国优先权4.2.1享有本国优先权的条件4.2.2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定义4.2.3本国优先权的效力4.2.4本国多项优先权和本国部分优先权5.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6.对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6.1判断原则6.2处理方式6.2.1对两件专利申请的处理6.2.1.1申请人相同6.2.1.2申请人不同6.2.2对一件专利申请和一项专利权的处理第四章创造性1.引言2.发明创造性的概念2.1现有技术2.2突出的实质性特点2.3显著的进步2.4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3.发明创造性的审查3.1审查原则3.2审查基准3.2.1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判断3.2.1.1判断方法3.2.1.2判断示例3.2.2显著的进步的判断4.几种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4.1开拓性发明4.2组合发明4.3选择发明4.4转用发明4.5已知产品的新用途发明4.6要素变更的发明4.6.1要素关系改变的发明4.6.2要素替代的发明4.6.3要素省略的发明5.判断发明创造性时需考虑的其他因素5.1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5.2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5.3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5.4发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6.审查创造性时应当注意的问题6.1创立发明的途径6.2避免“事后诸葛亮”6.3对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的考虑6.4对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审查第五章实用性1.引言2.实用性的概念3.实用性的审查3.1审查原则3.2审查基准3.2.1无再现性3.2.2违背自然规律3.2.3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的产品3.2.4人体或者动物体的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3.2.5测量人体或者动物体在极限情况下的生理参数的方法3.2.6无积极效果第六章单一性和分案申请1.引言2.单一性2.1单一性的基本概念2.1.1单一性要求2.1.2总的发明构思2.2单一性的审查2.2.1审查原则2.2.2单一性审查的方法和举例2.2.2.1同类独立权利要求的单一性2.2.2.2不同类独立权利要求的单一性2.2.2.3从属权利要求的单一性3.分案申请3.1分案的几种情况3.2分案申请应当满足的要求3.3分案的审查第七章检索1.引言2.审查用检索资料2.1检索用专利文献2.2检索用非专利文献3.检索的主题3.1检索依据的申请文本3.2对独立权利要求的检索3.3对从属权利要求的检索3.4对要素组合的权利要求的检索3.5对不同类型权利要求的检索3.6对说明书及其附图的检索4.检索的时间界限4.1检索现有技术中相关文献的时间界限4.2检索抵触申请的时间界限5.检索前的准备5.1阅读有关文件5.2核对申请的国际专利分类号5.3确定检索的技术领域5.3.1利用机检数据库5.3.2利用国际专利分类表5.4分析权利要求、确定检索要素5.4.1整体分析权利要求5.4.2确定检索要素6.对发明专利申请的检索6.1检索的要点6.2检索的顺序6.2.1在所属技术领域中检索6.2.2在功能类似的技术领域中检索6.2.3重新确定技术领域后再进行检索6.2.4检索其他资料6.3具体的步骤6.3.1机检方式6.3.2手检方式6.4抵触申请的检索6.4.1基本原则6.4.2申请满十八个月公布后进入实质审查程序的检索6.4.3申请提前公布后进入实质审查程序的检索7.防止重复授权的检索8.中止检索8.1检索的限度8.2可中止检索的几种情况9.特殊情况的检索9.1申请的主题跨领域时的检索9.2申请缺乏单一性时的检索9.2.1对明显缺乏单一性的申请的检索9.2.2对不明显缺乏单一性的申请的检索9.3其他情况的检索10.不必检索的情况11.补充检索12.检索报告第八章实质审查程序1.引言2.实质审查程序及其基本原则2.1实质审查程序概要2.2实质审查程序中的基本原则3.申请文件的核查与实审准备3.1核对申请的国际专利分类号3.2查对申请文档3.2.1查对启动程序的依据3.2.2查对申请文件3.2.3查对涉及优先权的资料3.2.4查对其他有关文件3.2.5申请文档存在缺陷时的处理3.3建立个人审查档案3.4审查的顺序3.4.1一般原则3.4.2特殊处理4.实质审查4.1审查的文本4.2阅读申请文件并理解发明4.3不必检索即可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情况4.4对缺乏单一性申请的处理4.5检索4.6优先权的核实4.6.1需要核实优先权的情况4.6.2优先权核实的一般原则4.6.2.1部分优先权的核实4.6.2.2多项优先权的核实4.6.3优先权核实后的处理程序4.7全面审查4.7.1审查权利要求书4.7.2审查说明书和摘要4.7.3审查其他申请文件4.8不全面审查的情况4.9对公众意见的处理4.10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4.10.1总的要求4.10.2组成部分和要求4.10.2.1标准表格4.10.2.2审查意见通知书正文4.10.2.3对比文件的复制件4.10.3答复期限4.10.4签署4.11继续审查4.11.1对申请继续审查后的处理4.11.2补充检索4.11.3再次审查意见通知书4.11.3.1再次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情况4.11.3.2再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内容及要求4.12会晤4.12.1举行会晤的条件4.12.2会晤地点和参加人4.12.3会晤记录4.13电话讨论4.14取证和现场调查5.答复和修改5.1答复5.1.1答复的方式5.1.2答复的签署5.2修改5.2.1修改的要求5.2.1.1修改的内容与范围5.2.1.2主动修改的时机5.2.1.3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时的修改方式5.2.2允许的修改5.2.2.1对权利要求书的修改5.2.2.2对说明书及其摘要的修改5.2.3不允许的修改5.2.3.1不允许的增加5.2.3.2不允许的改变5.2.3.3不允许的删除5.2.4修改的具体形式5.2.4.1提交替换页5.2.4.2审查员依职权修改6.驳回决定和授予专利权的通知6.1驳回决定6.1.1驳回申请的条件6.1.2驳回的种类6.1.3驳回决定的组成6.1.4驳回决定正文的撰写6.1.4.1案由6.1.4.2驳回的理由6.1.4.3决定6.2授予专利权的通知6.2.1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书的条件6.2.2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书时应做的工作7.实质审查程序的终止、中止和恢复7.1程序的终止7.2程序的中止7.3程序的恢复8.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继续审查第九章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1.引言2.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基准3.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示例4.汉字编码方法及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5.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撰写5.1说明书的撰写5.2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第十章关于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1.引言2.不授予专利权的化学发明专利申请2.1天然物质2.2物质的医药用途3.化学发明的充分公开3.1化学产品发明的充分公开3.2化学方法发明的充分公开3.3化学产品用途发明的充分公开3.4关于实施例4.化学发明的权利要求4.1化合物权利要求4.2组合物权利要求4.2.1开放式、封闭式及它们的使用要求4.2.2组合物权利要求中组分和含量的限定4.2.3组合物权利要求的其他限定4.3仅用结构和/或组成特征不能清楚表征的化学产品权利要求4.4化学方法权利要求4.5用途权利要求4.5.1用途权利要求的类型4.5.2物质的医药用途权利要求5.化学发明的新颖性5.1化合物的新颖性5.2组合物的新颖性5.3用物理化学参数或者用制备方法表征的化学产品的新颖性5.4化学产品用途发明的新颖性6.化学发明的创造性6.1化合物的创造性6.2化学产品用途发明的创造性7.化学发明的实用性7.1菜肴和烹调方法7.2医生处方8.化学发明的单一性8.1马库什权利要求的单一性8.1.1基本原则8.1.2举例8.2中间体与最终产物的单一性8.2.1基本原则8.2.2举例9.生物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9.1对要求保护的客体的审查9.1.1依据专利法第五条对要求保护的客体的审查9.1.1.1人类胚胎干细胞9.1.1.2处于各形成和发育阶段的人体9.1.1.3违法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9.1.2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对要求保护的客体的审查9.1.2.1微生物9.1.2.2基因或DNA片段9.1.2.3动物和植物个体及其组成部分9.1.2.4转基因动物和植物9.2说明书的充分公开9.2.1生物材料的保藏9.2.2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9.2.2.1产品发明9.2.2.2制备产品的方法发明9.2.3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表9.2.4涉及微生物的发明9.3生物技术领域发明的权利要求书9.3.1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9.3.1.1基因9.3.1.2载体9.3.1.3重组载体9.3.1.4转化体9.3.1.5多肽或蛋白质9.3.1.6融合细胞9.3.1.7单克隆抗体9.3.2涉及微生物的发明9.4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审查9.4.1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的新颖性9.4.2创造性9.4.2.1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9.4.2.2涉及微生物的发明9.4.3实用性9.4.3.1由自然界筛选特定微生物的方法9.4.3.2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人工诱变生产新微生物的方法9.5遗传资源来源的披露9.5.1术语的解释9.5.2对披露内容的具体要求9.5.3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的审查22。
专利审查指南(2020)前言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以下简称专利局) 受理、审批专利申请,专利局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名义作出各项决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负责复审及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并作出决定。
为了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依法处理有关专利的申请和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二十二条制定本专利审查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本指南是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具体化,因此是专利局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依法行政的依据和标准,也是有关当事人在上述各个阶段应当遵守的规章。
本指南是在2006年版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12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2010年1月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实际工作需要修订而成,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部门规章公布。
总目录第一部分初步审查第一章发明专利第二章实用新型专利第三章外观设计专利第四章专利分类第二部分实质审查第一章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第二章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第三章新颖性第四章创造性第五章实用性第六章单一性和分案申请第七章检索第八章实质审查程序第九章涉及计算机第十章化学领域第三部分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第一章国际初审第二章国际实审第四部分复审与无效请求的审查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复审请求第三章无效请求的审查第四章口头审理第五章无效外观第六章无效实用新型第七章同样发明第八章证据问题第五部分专利申请及事务处理第一章专利申请第二章专利费用第三章受理第四章申请文档第五章保密审查第六章通知和决定第七章期限、权利的恢复、中止第八章专利公报第九章专利权的授予和终止第十章专利权评价报告第十一章电子申请其他索引修订说明附录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二部分实质审查- 74 -目录第一章1.2.3.3.13.1.1 3.1.2 3.1.3 3.1.43.24.4.14.24.34.3.1 4.3.1.1 4.3.1.2 4.3.2 4.3.2.1 4.3.2.2 4.3.2.3 4.44.54.5.1 4.5.2第二章1.2.2.12.1.1 2.1.2 2.1.3 2.2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32.43. 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引言………………………………………………………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客体…………………根据专利法第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部分违反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申请……………………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二款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诊断方法……………………………………………………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不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治疗方法……………………………………………………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不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外科手术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原子核变换方法……………………………………………用原子核变换方法所获得的物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引言………………………………………………………说明书………………………………………………………说明书应当满足的要求……………………………………清楚………………………………………………………完整………………………………………………………能够实现……………………………………………………说明书的撰写方式和顺序…………………………………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对于说明书撰写的其他要求………………………………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858585858585868686868787878788898989899090909191919393939393939494959595969797989999100- 75 -3.13.1.1 3.1.2 3.23.2.1 3.2.2 3.2.3 3.33.3.1 3.3.2第三章1.2.2.12.1.1 2.1.2 2.1.2.1 2.1.2.2 2.1.2.3 2.22.33.3.13.23.2.1 3.2.2 3.2.3 3.2.4 3.2.54.4.14.1.1 4.1.2 4.1.3 4.1.4 4.24.2.1 4.2.2 4.2.34.2.45.6.6.16.2 权利要求……………………………………………………权利要求的类型……………………………………………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书应当满足的要求………………………………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定………………………………………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定…………………………………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定…………………………………新颖性………………………………………………………引言………………………………………………………新颖性的概念………………………………………………现有技术……………………………………………………时间界限……………………………………………………公开方式……………………………………………………出版物公开…………………………………………………使用公开……………………………………………………以其他方式公开……………………………………………抵触申请……………………………………………………对比文件……………………………………………………新颖性的审查………………………………………………审查原则……………………………………………………审查基准……………………………………………………相同内容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体(下位) 概念与一般(上位) 概念……………………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数值和数值范围……………………………………………包含性能、参数、用途或制备方法等特征的产品权利要求……………………………………………………优先权………………………………………………………外国优先权…………………………………………………享有外国优先权的条件……………………………………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的定义………………………………外国优先权的效力…………………………………………外国多项优先权和外国部分优先权………………………本国优先权…………………………………………………享有本国优先权的条件……………………………………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定义……………………本国优先权的效力…………………………………………本国多项优先权和本国部分优先权………………………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对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判断原则……………………………………………………处理方式……………………………………………………100100101101101103104104105106109109109109109109109110110110110111111111112112112112113114115115115115115116116116116116117118118118- 76 -6.2.1 6.2.1.1 6.2.1.2 6.2.2第四章1.2.2.12.22.32.43.3.13.23.2.1 3.2.1.1 3.2.1.23.2.24.4.14.24.34.44.54.64.6.1 4.6.24.6.35.5.15.25.35.46.6.16.26.36.4第五章1.2.3.3.1 对两件专利申请的处理……………………………………申请人相同…………………………………………………申请人不同…………………………………………………对一件专利申请和一项专利权的处理……………………创造性………………………………………………………引言………………………………………………………发明创造性的概念…………………………………………现有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显著的进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发明创造性的审查…………………………………………审查原则……………………………………………………审查基准……………………………………………………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判断…………………………………判断方法……………………………………………………判断示例……………………………………………………显著的进步的判断…………………………………………几种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开拓性发明…………………………………………………组合发明……………………………………………………选择发明……………………………………………………转用发明……………………………………………………已知产品的新用途发明……………………………………要素变更的发明……………………………………………要素关系改变的发明………………………………………要素替代的发明……………………………………………要素省略的发明……………………………………………判断发明创造性时需考虑的其他因素……………………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发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审查创造性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创立发明的途径……………………………………………避免“事后诸葛亮”………………………………………对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的考虑……………………………对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审查………………………………实用性………………………………………………………引言………………………………………………………实用性的概念………………………………………………实用性的审查………………………………………………审查原则……………………………………………………118118119119121121121121121121121121122122122122124124125125125126126127127127128128128128129129129129129129130130131131131131131- 77 -3.23.2.1 3.2.2 3.2.3 3.2.4 3.2.53.2.6第六章1.2.2.12.1.1 2.1.2 2.22.2.1 2.2.2 2.2.2.1 2.2.2.22.2.2.33.3.13.23.3第七章1.2.2.12.23.3.13.23.33.43.53.64.4.14.25.5.15.25.35.3.1 审查基准……………………………………………………无再现性……………………………………………………违背自然规律………………………………………………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的产品…………………………人体或者动物体的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测量人体或者动物体在极限情况下的生理参数的方法…………………………………………………………无积极效果…………………………………………………单一性和分案申请…………………………………………引言………………………………………………………单一性………………………………………………………单一性的基本概念…………………………………………单一性要求…………………………………………………总的发明构思………………………………………………单一性的审查………………………………………………审查原则……………………………………………………单一性审查的方法和举例…………………………………同类独立权利要求的单一性………………………………不同类独立权利要求的单一性……………………………从属权利要求的单一性……………………………………分案申请……………………………………………………分案的几种情况……………………………………………分案申请应当满足的要求…………………………………分案的审查…………………………………………………检索………………………………………………………引言………………………………………………………审查用检索资料……………………………………………检索用专利文献……………………………………………检索用非专利文献…………………………………………检索的主题…………………………………………………检索依据的申请文本………………………………………对独立权利要求的检索……………………………………对从属权利要求的检索……………………………………对要素组合的权利要求的检索……………………………对不同类型权利要求的检索………………………………对说明书及其附图的检索…………………………………检索的时间界限……………………………………………检索现有技术中相关文献的时间界限……………………检索抵触申请的时间界限…………………………………检索前的准备………………………………………………阅读有关文件………………………………………………核对申请的国际专利分类号………………………………确定检索的技术领域………………………………………利用机检数据库……………………………………………131131132132132132132133133133133133135135135135135137139140140141141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4144144144144144145145145145145146- 78 -5.3.2 5.4 5.4.15.4.26. 6.1 6.2 6.2.1 6.2.2 6.2.3 6.2.4 6.3 6.3.1 6.3.2 6.4 6.4.1 6.4.26.4.37.8. 8.18.29. 9.1 9.2 9.2.1 9.2.29.310.11.12.第八章1.2. 2.12.23. 3.1 3.2 3.2.1 3.2.2 3.2.3 3.2.4 3.2.5 3.3 利用国际专利分类表………………………………………分析权利要求、确定检索要素……………………………整体分析权利要求…………………………………………确定检索要素………………………………………………对发明专利申请的检索……………………………………检索的要点…………………………………………………检索的顺序…………………………………………………在所属技术领域中检索……………………………………在功能类似的技术领域中检索……………………………重新确定技术领域后再进行检索…………………………检索其他资料………………………………………………具体的步骤…………………………………………………机检方式……………………………………………………手检方式……………………………………………………抵触申请的检索……………………………………………基本原则……………………………………………………申请满十八个月公布后进入实质审查程序的检索………申请提前公布后进入实质审查程序的检索………………防止重复授权的检索………………………………………中止检索……………………………………………………检索的限度…………………………………………………可中止检索的几种情况……………………………………特殊情况的检索……………………………………………申请的主题跨领域时的检索………………………………申请缺乏单一性时的检索…………………………………对明显缺乏单一性的申请的检索…………………………对不明显缺乏单一性的申请的检索………………………其他情况的检索……………………………………………不必检索的情况……………………………………………补充检索……………………………………………………检索报告……………………………………………………实质审查程序………………………………………………引言………………………………………………………实质审查程序及其基本原则………………………………实质审查程序概要…………………………………………实质审查程序中的基本原则………………………………申请文件的核查与实审准备………………………………核对申请的国际专利分类号………………………………查对申请文档………………………………………………查对启动程序的依据………………………………………查对申请文件………………………………………………查对涉及优先权的资料……………………………………查对其他有关文件…………………………………………申请文档存在缺陷时的处理………………………………建立个人审查档案…………………………………………146147147147147147148148148148148148148149149149150150150150150150151151151151151151151152152153153153153153154154154154154154155155155- 79 -3.43.4.13.4.24.4.14.24.34.44.54.64.6.1 4.6.2 4.6.2.1 4.6.2.2 4.6.3 4.74.7.1 4.7.2 4.7.3 4.84.94.104.10.1 4.10.2 4.10.2.1 4.10.2.2 4.10.2.3 4.10.3 4.10.4 4.114.11.1 4.11.2 4.11.3 4.11.3.1 4.11.3.2 4.124.12.1 4.12.2 4.12.3 4.134.145.5.15.1.1 5.1.2 5.2 审查的顺序…………………………………………………一般原则……………………………………………………特殊处理……………………………………………………实质审查……………………………………………………审查的文本…………………………………………………阅读申请文件并理解发明…………………………………不必检索即可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情况………………对缺乏单一性申请的处理…………………………………检索………………………………………………………优先权的核实………………………………………………需要核实优先权的情况……………………………………优先权核实的一般原则……………………………………部分优先权的核实…………………………………………多项优先权的核实…………………………………………优先权核实后的处理程序…………………………………全面审查……………………………………………………审查权利要求书……………………………………………审查说明书和摘要…………………………………………审查其他申请文件…………………………………………不全面审查的情况…………………………………………对公众意见的处理…………………………………………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总的要求……………………………………………………组成部分和要求……………………………………………标准表格……………………………………………………审查意见通知书正文………………………………………对比文件的复制件…………………………………………答复期限……………………………………………………签署………………………………………………………继续审查……………………………………………………对申请继续审查后的处理…………………………………补充检索……………………………………………………再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再次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情况…………………………再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内容及要求………………………会晤………………………………………………………举行会晤的条件……………………………………………会晤地点和参加人…………………………………………会晤记录……………………………………………………电话讨论……………………………………………………取证和现场调查……………………………………………答复和修改…………………………………………………答复………………………………………………………答复的方式…………………………………………………答复的签署…………………………………………………修改………………………………………………………155155155155155156156156157157158158158158159159159160161161161161161162162162164164164164164165165165165165166166166167167167167168168168- 80 -5.2.1 5.2.1.1 5.2.1.2 5.2.1.3 5.2.2 5.2.2.1 5.2.2.2 5.2.3 5.2.3.1 5.2.3.2 5.2.3.3 5.2.4 5.2.4.15.2.4.26.6.16.1.1 6.1.2 6.1.3 6.1.4 6.1.4.1 6.1.4.2 6.1.4.3 6.26.2.16.2.27.7.17.27.38.第九章1.2.3.4.5.5.15.2第十章1.2. 修改的要求…………………………………………………修改的内容与范围…………………………………………主动修改的时机……………………………………………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时的修改方式………………………允许的修改…………………………………………………对权利要求书的修改………………………………………对说明书及其摘要的修改…………………………………不允许的修改………………………………………………不允许的增加………………………………………………不允许的改变………………………………………………不允许的删除………………………………………………修改的具体形式……………………………………………提交替换页…………………………………………………审查员依职权修改…………………………………………驳回决定和授予专利权的通知……………………………驳回决定……………………………………………………驳回申请的条件……………………………………………驳回的种类…………………………………………………驳回决定的组成……………………………………………驳回决定正文的撰写………………………………………案由………………………………………………………驳回的理由…………………………………………………决定………………………………………………………授予专利权的通知…………………………………………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书的条件…………………………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书时应做的工作…………………实质审查程序的终止、中止和恢复………………………程序的终止…………………………………………………程序的中止…………………………………………………程序的恢复…………………………………………………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继续审查……………………………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引言………………………………………………………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基准……………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示例……………汉字编码方法及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说明书的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关于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引言………………………………………………………不授予专利权的化学发明专利申请………………………168169169169170170171172173173174175175175175175175176176176176176177177177177177177178178178179179179180186187187187191191191- 81 -2.12.23.3.13.23.33.44.4.14.24.2.1 4.2.2 4.2.3 4.34.44.54.5.14.5.25.5.15.25.35.46.6.16.27.7.17.28.8.18.1.1 8.1.2 8.28.2.18.2.29.9.19.1.1 9.1.1.1 9.1.1.2 9.1.1.3 9.1.2 9.1.2.1 天然物质……………………………………………………物质的医药用途……………………………………………化学发明的充分公开………………………………………化学产品发明的充分公开…………………………………化学方法发明的充分公开…………………………………化学产品用途发明的充分公开……………………………关于实施例…………………………………………………化学发明的权利要求………………………………………化合物权利要求……………………………………………组合物权利要求……………………………………………开放式、封闭式及它们的使用要求………………………组合物权利要求中组分和含量的限定……………………组合物权利要求的其他限定………………………………仅用结构和/或组成特征不能清楚表征的化学产品权利要求……………………………………………………化学方法权利要求…………………………………………用途权利要求………………………………………………用途权利要求的类型………………………………………物质的医药用途权利要求…………………………………化学发明的新颖性…………………………………………化合物的新颖性……………………………………………组合物的新颖性……………………………………………用物理化学参数或者用制备方法表征的化学产品的新颖性………………………………………………………化学产品用途发明的新颖性………………………………化学发明的创造性…………………………………………化合物的创造性……………………………………………化学产品用途发明的创造性………………………………化学发明的实用性…………………………………………菜肴和烹调方法……………………………………………医生处方……………………………………………………化学发明的单一性…………………………………………马库什权利要求的单一性…………………………………基本原则……………………………………………………举例………………………………………………………中间体与最终产物的单一性………………………………基本原则……………………………………………………举例………………………………………………………生物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对要求保护的客体的审查…………………………………依据专利法第五条对要求保护的客体的审查……………人类胚胎干细胞……………………………………………处于各形成和发育阶段的人体……………………………违法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对要求保护的客体的审查………微生物………………………………………………………191191191191192192192193193193193193194194194195195195195195196196196197197198198198198198198198199200201201201202202202202202202202- 82 -9.1.2.2 9.1.2.3 9.1.2.4 9.29.2.1 9.2.2 9.2.2.1 9.2.2.2 9.2.3 9.2.4 9.39.3.1 9.3.1.1 9.3.1.2 9.3.1.3 9.3.1.4 9.3.1.5 9.3.1.6 9.3.1.7 9.3.2 9.49.4.1 9.4.2 9.4.2.1 9.4.2.2 9.4.3 9.4.3.19.4.3.2 9.59.5.1 9.5.2 9.5.3 基因或DNA片段…………………………………………动物和植物个体及其组成部分……………………………转基因动物和植物…………………………………………说明书的充分公开…………………………………………生物材料的保藏……………………………………………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产品发明……………………………………………………制备产品的方法发明………………………………………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表……………………………………涉及微生物的发明…………………………………………生物技术领域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基因………………………………………………………载体………………………………………………………重组载体……………………………………………………转化体………………………………………………………多肽或蛋白质………………………………………………融合细胞……………………………………………………单克隆抗体…………………………………………………涉及微生物的发明…………………………………………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审查…………………………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涉及微生物的发明…………………………………………实用性………………………………………………………由自然界筛选特定微生物的方法…………………………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人工诱变生产新微生物的方法…………………………………………………………遗传资源来源的披露………………………………………术语的解释…………………………………………………对披露内容的具体要求……………………………………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的审查…………………………………202202203203203204204205205206206206206207207207207207207208208208208208209209209210210210210210- 83 -。
发明的可专利性——实用性·案例分析【案情介绍】1原告谢呈合不服专利复审委于2005年5月10日作出的6245号决定,认为申请号为01108833.8、名称为“曲轴连杆法利用磁能”的发明专利申请不具备实用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的规定,决定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10月24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驳回决定的理由是:根据说明书的记载,该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先用两相同的方形(或其它形)永磁体,两边装上小滑轮,连同连杆曲轴一起由滑轮和轴承支撑在支架上,使两相同永磁体磁通量最大,磁力线最密的正面同极相向,中间平行插入一平面稍大于两永磁体平面的软铁片,或其它易磁化的材料,使两永磁体平面与软铁片平面保持在既平行而距离又相等,最接近而又不接触的位置,曲轴一端装上飞轮。
这时,快速抽出软铁片,两同极相向的永磁体在相斥力的作用下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到180度,同时也产生了所需要利用的动力,当又快速将软铁片插回两永磁体中间,曲轴借助飞轮的惯性冲过上止点绕过180度转到360度,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当曲轴借助飞轮的惯性冲过下止点时,如果又把软铁片抽出,两永磁体又同时移开,这样周而复始,两永磁体就不停地运动,从而不断产生所需要利用的动力。
支架、连杆用非磁性材料制作。
”谢呈合在复审请求书和复审意见陈述书中声称能量守恒定律对该发明是不适用的;本发明可以不停地运动,不断输出能量。
专利复审委认为这种效果是无法实现的。
首先,整个系统中存在各种摩擦力、阻力,谢呈合在复审意见陈述书中对此也予以承认;其次,铁片在抽插时需要外力对其做功;最后,本装置仅能起到的效果是转化和传输能量,而无法创造新的能量。
本申请图示中的铁片恰好处于插入动作完成、抽出动作还未开始的特殊时刻和位置,在这一完全对称位置的铁片上的合力确实为零;只要铁片一旦偏移此对称位置,合力就不为零。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 第五章 实用性
- 131 -
第五章 实用性
1.引 言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
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因此,申请专利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具备实用性
是授予其专利权的必要条件之一。
2.实用性的概念
实用性,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的主题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
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是能够解决技术问题,并且能够应
用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换句话说,如果申请的是一种产品(包括发明和实用
新型),那么该产品必须在产业中能够制造,并且能够解决技术问题;如果申
请的是一种方法(仅限发明),那么这种方法必须在产业中能够使用,并且能够
解决技术问题。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的产品或者方法专利申请才可能被授予专利
权。
所谓产业,它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水产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以及
文化体育、生活用品和医疗器械等行业。
在产业上能够制造或者使用的技术方案,是指符合自然规律、具有技术特
征的任何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这些方案并不一定意味着使用机器设备,或者制
造一种物品,还可以包括例如驱雾的方法, 或者将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
一种形式的方法。
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提出申请之日,其
产生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的效果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预料到的。
这
些效果应当是积极的和有益的。
3.实用性的审查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否具备实用性,应当在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
之前首先进行判断。
3.1审查原则
审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实用性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以申请日提交的说明书(包括附图)和权利要求书所公开的整体技术内
容为依据,而不仅仅局限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内容;
(2)实用性与所申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或者是否已经
实施无关。
3.2审查基准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所说的“能够制造或者使用” 是指发明或者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在产业中被制造或使用的可能性。
满足实用性要求的技
术方案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并且应当具有再现性。
因不能制造或者使用而不具备
实用性是由技术方案本身固有的缺陷引起的,与说明书公开的程度无关。
以下给出不具备实用性的几种主要情形。
3.2.1无再现性 具有实用性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主题,应当具有再现性。
反之,
法22.4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五章实用性
- 132 - 无再现性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主题不具备实用性。
再现性,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公开的技术内容,能够重复实施专利申请中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这种重复实施不得依赖任何随机的因素,并且实施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但是,审查员应当注意,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品的成品率低与不具有再现性是有本质区别的。
前者是能够重复实施,只是由于实施过程中未能确保某些技术条件(例如环境洁净度、温度等) 而导致成品率低;后者则是在确保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所需全部技术条件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不可能重复实现该技术方案所要求达到的结果。
3.2.2违背自然规律
具有实用性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当符合自然规律。
违背自然规律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不能实施的,因此,不具备实用性。
审查员应当特别注意,那些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主题,例如永动机,必然是不具备实用性的。
3.2.3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的产品
具备实用性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不得是由自然条件限定的独一无二的产品。
利用特定的自然条件建造的自始至终都是不可移动的唯一产品不具备实用性。
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因为上述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的产品不具备实用性,而认为其构件本身也不具备实用性。
3.2.4人体或者动物体的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
外科手术方法包括治疗目的和非治疗目的的手术方法。
以治疗为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属于本部分第一章第4.3节中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由于是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动物为实施对象,无法在产业上使用,因此不具备实用性。
例如,为美容而实施的外科手术方法,或者采用外科手术从活牛身体上摘取牛黄的方法,以及为辅助诊断而采用的外科手术方法,例如实施冠状造影之前采用的外科手术方法等。
3.2.5测量人体或者动物体在极限情况下的生理参数的方法
测量人体或动物体在极限情况下的生理参数需要将被测对象置于极限环境中,这会对人或动物的生命构成威胁,不同的人或动物个体可以耐受的极限条件是不同的,需要有经验的测试人员根据被测对象的情况来确定其耐受的极限条件,因此这类方法无法在产业上使用,不具备实用性。
以下测量方法属于不具备实用性的情况:
(1)通过逐渐降低人或动物的体温,以测量人或动物对寒冷耐受程度的测量方法;
(2)利用降低吸入气体中氧气分压的方法逐级增加冠状动脉的负荷,并通过动脉血压的动态变化观察冠状动脉的代偿反应,以测量冠状动脉代谢机能的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3.2.6无积极效果
具备实用性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应当能够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
明显无益、脱离社会需要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具备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