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79.18 KB
- 文档页数:5
第七章农业综合标准化农业综合标准化是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农业标准化产物,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和实施标准综合体的标准化活动。
第二节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特征一目标性二协调性三系统性第三节推行农业综合标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基本原则是:必须把农业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开展工作。
应以系统的整体利益最佳为目标,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矛盾时,应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的范围应明确并相对完整。
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应围绕确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农业标准综合体的标准之间因贯彻低层次符合高层次的要求。
应充分选用现行标准,必要时可对现行标准提出修订要求。
农业标准综合体内各项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日期、有效期、标准水平应相互配合、协调。
积极采用农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农业标准。
农业标准综合体所包含的标准可以是不同级别的,即可包括国家标准,也可有行业标准地方和企业标准,以及直接或间接采用的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
但农业综合标准体所包含的标准的数量应当适当,尽力做到保证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的目标的情况下,使农业标准的数量维持在最低程度。
实施步骤:在国际水平和国内现状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本行业、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实际,选择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立项。
立项是开展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的前提。
成立农业综合标准化项目领导小组。
设计农业综合标准体系表。
确定农业综合标准化目标。
制定与实施标准。
经济效果分析。
第四节农业综合标准表农业综合标准体表系大都以农产品龙头,围绕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相关要素制定的一整套标准。
这套标准是以综合标准体系的整体目标为出发点,按照体系的内在联系和层次机构将该整套标准用图表表示出来,形成了该产品的综合标准体系表。
非产品则以其核心内容为龙头。
第八章农业监测和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农业监测体系是指提高农夫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由各类具备农业产业技术和监测能力的检验、测试机构组成的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