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418.00 KB
- 文档页数:33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2、学会判断离子反应牵涉到离子共存和离子反应方程式判断正误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酸、碱、盐电离的归纳与比较,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归纳整合,逐步学会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2、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加深对化学用语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应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与巩固:1、电解质和电离的定义。
2、请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2SO4、KCl、BaCl2【自主学习】学生展示点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并举例说明【教师精讲】重点强调不可拆的五类物质并强调HO的涵义2板书:一、离子方程式1、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①写;写出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改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水、单质、氧化物仍用化学式表示。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
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点评合作探究内容,老师评价、总结做题技巧(PPT展示):1、离子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3、离子共存问题:板书:3、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②离子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
【当堂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当堂训练习题并讲评。
初升高(新高一)暑期衔接班练习题(RJ)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叫做电解质B. 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C. 能够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D.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2.加入NaOH溶液后,下列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不会减少的是()A. HCO3−B. Fe3+C. SO42−D. H+3.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K+、SO42−、CO32−、Na+B. Ca2+、NO3−、Al3+、Cl−C. Fe3+、Cu2+、K+、OH−D. MnO4−、K+、SO42−、Na+4.观察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可获得很多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①Na+和Cl−的半径不同②水分子中氢和氧的半径不同③Na+和Cl−周围的水分子数不同④环绕在Na+和Cl−周围的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相同⑤物质的溶解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完成的⑥溶于水的NaCl不完全电离⑦离子在水溶液中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的.A. ④⑥B. ①②③C. ④⑤⑦D. ①③④⑥5.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第1页,共12页A. 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B. 铝片插入Hg(NO3)2溶液C. NaNO3溶液与KCl溶液D. Na2CO3溶液与稀盐酸6.下列关于某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 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B. 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C. 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 硫酸溶液能导电,所以稀硫酸是电解质7.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含有Cu2+、Mg2+、A13+、Ba2+、H+、Ag+、SO42−、HCO3−、OH−、NO3−中的三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则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A. Ba2+、OH−、NO3−B. Cu2+、HCO3−、NO3−C. Mg2+、A13+、SO42−D. Mg2+、SO42−、OH−8.某溶液中,若忽略水的电离,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试推测X离子及其个数b可能()A. NO3−、4aB. SO42−、4aC. OH−、8aD. SO42−、8a9.相同温度下,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强的是()A. 80ml 0.1mol⋅L−1NaCl溶液B. 50ml 0.1mol⋅L−1MgSO4溶液C. 100ml 0.1mol⋅L−1氨水D. 0.1mol固体氯化钠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CO2的水溶液导电性较弱,故C O2属于弱电解质B. BaSO4难溶于水,故B aSO4属于非电解质C. 强电解质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D. 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电导实验显示,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有一个由强到弱再变强的变化过程11.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四种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OH−+H+=H2OB. 2OH−+Cu2+=Cu(OH)2↓C. Fe+Cu2+=Cu+Fe2+D. Fe+2H+=Fe3++H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离子方程式①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______②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______③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______④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______⑤写出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13.回答问题.(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序号).A.固态氯化钠B.熔融氯化镁C.盐酸 D.铝(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KHSO4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反应: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4.某城市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K+、Ag+、Fe3+、Cl−、OH−、NO3−六种离子.(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离子是______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的三种离子.如果加入一定量的______ (填“活性炭”、“硫酸亚铁”、“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是______ ,因为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有人提出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 (填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______ ,(填离子符号)所以可用来浇灌农田.15.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1)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NaHCO3少量______ ;NaHCO3足量______ .第3页,共12页(2)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Ca(HCO3)2少量______ ;Ca(HCO3)2足量______ .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C3. B4. A5. C6. B7. A8. B 9. B 10. D 11. D12. Ag++Cl−=AgCl↓;CaCO3+2H+=Ca2++H2O+CO2↑;Cu+2Ag+=Cu2++ 2Ag;SO42−+Ba2++Cu2++2OH−=Cu(OH)2↓+BaSO4↓;2HCl+Na2CO3=2NaCl+ H2O+CO2↑13. B;=K++H++SO42−;OH−+CO2=HCO3−;Ba2++2OH−+2H++SO42−=BaSO4↓+2H2O14. K+、Cl−、OH−;铁粉;Ag;Fe+2Ag+=2Ag+Fe2+;Ag+、Fe3+、Cl−、OH−;KNO315. HCO3−+OH−+Ca2+=CaCO3↓+H2O;2HCO3−+2OH−+Ca2+=CaCO3↓+2H2O+CO32−;Ca2++2HCO3−+2OH−=CaCO3↓+2H2O+CO32−;Ca2++HCO3−+ OH−=CaCO3↓+H2O【解析】1. 解:A.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故A错误;B.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的分散质在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故B正确;C.能够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叫酸,如NaHSO4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属于盐,故C错误;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10−9−10−7m之间,丁达尔效应是特征性质,故D错误;故选B.A.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B.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间,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C.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本题考查了电解质、胶体概念和性质分析判断,主要是胶体的特征性质和本质特征的掌握,题目难度不大.2. 解:A.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所以会减少,故A不选;B.铁离子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会减少,故B不第5页,共12页选;C.硫酸根和氢氧化钠中的钠离子以及氢氧根离子均不反应,硫酸根离子数目不变,故C 可选;D.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所以会减少,故D不选,故选C.根据凡能够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数目会显著减少进行分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问题,关键是对常见的离子性质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准确掌握.3. 解:A.CO32−、H+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B正确;C.Fe3+、Cu2+均与OH−结合生成沉淀,且Fe3+、Cu2+均为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MnO4−为紫色,与无色不符,故D错误;故选:B。
教案一: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
离子间的反应是趋向于降低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
离子反应通常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理解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离子反应的关键。
溶液中离子共存的问题,取决于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如离子间能反应,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生成微溶物或难溶物。
2.离子反应生成气体。
3.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4.离子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可分为两类,一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二是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还应注意:1.微溶物向难溶物转化,如用煮沸法软化暂时硬水MgHCO3 == MgCO3+CO2↑+ H2OMgCO3虽然难溶,但在溶液中溶解的哪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当Mg2+遇到水溶液里的OH-时会结合生成比MgCO3溶解度更小的Mg(OH)2而沉淀析出MgCO3 + H2O==Mg(OH)2↓+ CO2↑2.生成络离子的反应:FeCl3溶液与KSCN 溶液的反应:Fe3+ + SCN- ==Fe(SCN)2+ 生成物既不是沉淀物也不是气体,为什么反应能发生呢?主要是生成了难电离的Fe(SCN)2+络离子。
3.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还原性的离子相遇时首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Na2S溶液与FeCI3溶液混合,生成S和Fe2+离子,而不是发生双水解生成Fe(OH)3沉淀和H2S气体。
2Fe3+ + S2- = 2Fe2+ + S ↓总之: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间只要是能发生反应,总是向着降低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
反之,离子反应不能发生。
二.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体系中能够生成气、水(难电离的物质)、沉淀的离子参与反应,其余的成分实际上未参与反应。
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类型1.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两大必备工具一、物质的溶解性规律:中高考中最常见的八大沉淀:白色沉淀:碳酸钙CaCO3 氢氧化镁Mg(OH)2碳酸钡BaCO3氢氧化铝Al(OH)3硫酸钡BaSO4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氯化银AgCl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镁钙钡锌;K Na H Cl Ag O Mg Ca Ba Zn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来二、四碳;Al Si P Fe C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S Cu Hg常见根价:负一价:氢氧、硝酸根负二:碳酸、硫酸根OH NO3 CO3SO4负三价是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PO4NH4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2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并能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3.学会从电离的角度认识到酸、碱、盐。
【导入】1.为什么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电能力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1酒精○2硫酸○3蔗糖○4氢氧化钠○5硫酸铝(2)对于以上能导电的水溶液,写出物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自学释疑】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或能够导电的,如酸、碱、盐等。
2.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或都,如蔗糖、酒精等。
3.概念辨析:(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___________...........,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_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如金属铜能够导电,但它是_____________稀硫酸能够导电,但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铜、稀硫酸,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3课时)第三课时一、本课要点1.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中和反应的实质2.溶液中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二、课前思考1.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否所有中和反应都能用“H+ + OH― H2O”来表示?3.溶液中的离子由于哪些原因而不能大量共存?这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什么联系?请你分四类,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三、同步训练1.离子方程式Ba2+ + SO42―= BaSO4↓可以表示()。
①可溶性钡盐和可溶性硫酸盐之间生成另一可溶性盐的反应②稀硫酸和可溶性钡盐之间生成另一种强酸的反应③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之间的反应④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之间的反应A. ①②B. ①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2.只能表示唯一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CO32―+ 2H+ H2O + CO2↑B. Fe+2H+ Fe2+ + H2↑C. Ag+ + Cl― AgCl↓D.CH3COOH + NH3·H2O CH3COO―+ NH4+ + H2O3.离子方程式CO32―+ 2H+ H2O + CO2↑可以表示()。
A. 可溶性碳酸与所有的酸之间的反应B. 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C. 所有的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D. 所有的碳酸盐与所有的酸之间的以应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2+、Na+、SO42―、Cl―B.Cu2+、H+、SO42―、NO3―C. Ba2+、Mg2+、H+、Cl―D. H+、K+、Cl―、CO32―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H+、Cl―、HCO3―B. Na+、K+、HCO3―、NO3―C. Fe3+、Ca2+、H+、SO42-D. Na+、Mg2+、Cl―、OH―6.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NH4+、NO3―、Cl―B. Na+、Mg2+、NO3―、HCO3―C. K+、Ba2+、NO3―、SO42―D. K+、Na+、SO42―、MnO4―7.某溶液pH>7,则该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无色离子是()。
【新编精品】人教化学必修一2.2《离子反应》教案(第3课时)【温故知新】【课堂生成】【课堂研讨】⑷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错误,除生成BaSO4外还生成Cu(OH)2。
正确的为:Ba2++2OH-+Cu2++SO42-=BaSO4↓+Cu(OH)2↓⑸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中和:H++SO42-+Ba2++OH-=BaSO4↓+H2O错误,不符合化学式的组成。
正确的为:2H++SO42-+Ba2++2OH-=BaSO4↓+2H2O⑹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正确【课堂生成】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①在生成物里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且加“↓”。
如Na2SO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Ag++ SO42-= Ag2SO4↓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时,应写成离子的形式。
如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应写化学式。
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溶液:Ca(OH)2+CO32-=CaCO3↓+2OH-2. (讨论、总结)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拆”字是关键,原则是:把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分成离子形式..................。
.......,其余的均写成化学式,即把易溶于水的强酸、强碱、盐写成离子形式请你与同学讨论,列举以下几类物质。
常见的强酸有:H2SO4、HNO3、HCl、HClO4、HBr、HI等常见的弱酸有:CH3COOH、H2CO3、H2SO3、H3PO4、H2S、HClO、HF等常见的可溶性强碱有:KOH、NaO H、Ba(OH)2等常见的可溶性弱碱有:NH3·H2O常见的难溶性碱有:Mg(OH)2、Cu(OH)2、Fe(OH)2、Fe(OH)3等常见的可溶性盐有:所有的钾盐、钠盐、硝酸盐、绝大部分硫酸盐、氯化物等常见的难溶性盐有:硫酸钡、氯化银、绝大多数碳酸盐、亚硫酸盐等【课堂生成】钾钠铵硝溶,盐酸除银(亚)汞;再说硫酸盐,不溶有钡铅;碳酸磷酸亚硫酸酸,可溶只有钾钠铵;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酸中不溶只硅酸。
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
2.解析:离子共存是重要的化学概念和理论,也是高中教学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通过复习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够熟练地判断离子共存的问题。
(2)、通过练习,使学生归纳出离子共存的规律。
(3)、学会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2、解析:复习了离子反应后,学生对这一基本概念有了基础的认识,但学生的知识还不够系统化,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断章取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离子共存知识的归纳。
难点:离子共存知识的归纳。
2、解析: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学生没有将众多的知识整理,使之网络化并进行有序的存储,因而在提取、再现、辨认时,或出现错误,或发生障碍,或不完整,物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不清晰,在解决问题时缺乏信心等都会造成在该题上丢分。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基本流程(二)教学情境[引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那么将不同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仍然存在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 离子共存1、溶液颜色问题1:在我们已学过的离子中,有哪些离子是有颜色的?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总结知识。
例1:2、溶液的酸碱性问题2:判断下列几种情况溶液的酸碱性:(1)在pH 1的溶液中,(2)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3)使红色石蕊变蓝(4)c(H+)为10-13(5)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6)在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总结知识。
例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1的溶液中:Fe2+、、Cl-、Na+B.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D.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3、三种特殊情况在例题2的A选项中我们知道了“NO-3+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O2-3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NO.13 编写:校对:2014年10月班级:姓名:第二节离子反应第3课离子方程式及离子共存问题【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提前做好本节内容的预习,尝试性的做几道题;2.将学案上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规律,及时整理在典型习题集本上,并反复多看、多记忆。
学习目标:1.了解离子反应及其实质,能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离子反应。
2.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会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3.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会判断常见离子间能否大量共存。
【复习回顾●旧知巩固】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Ba(NO3)2溶液与Na2CO3 溶液2.盐酸与Na2CO3 溶液3.BaCO3与盐酸溶液4.Na2SO4溶液与AgNO3溶液【新知探索】一.在离子方程式中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1)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2)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 Ca2++2OH-=CaCO3↓+H2O(3)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
如石灰乳中加入Na2CO3 溶液:Ca(OH)2+ CO32-=CaCO3↓+2OH-二.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 NaHSO4+ Ba(OH)22. NaHCO3+NaOH+和酸根离子。
【结论】1.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易电离..,应写成H2.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易电离....,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应写成酸式酸根离子的形式。
三.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碱溶液与CO2的反应:(1)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溶液变,离子方程式为 _____(2)石灰水中通入足量CO2,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又溶解变为澄清溶液。
离子方程式为:总方程式为2.酸式盐与碱的反应:(1)少量Ca(OH)2与NaHCO3;Ca(OH)2少量,NaHCO3足量,故Ca(OH)2电离出的OH-会完全反应,以1molCa(OH)2为标准,1molCa(OH)2电离出2molOH-,与2mol HCO3-反应后生成2molCO32-和2molH2O,由于1molCa(OH)2只能电离出1molCa2+,故只能生成1molCaCO3,溶液中还有1molCO32-,故离子方程式为:(2)足量Ca(OH)2与NaHCO3;NaHCO3少量,以1molNaHCO3为标准,1mol HCO3-只能与1molOH-反应生成1molCO32-和1molH2O,1molCO32-结合1molCa2+生成1molCaCO3故离子方程式为:【对应练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Ca(HCO3)2+ HCl2.NaHCO3+NaHSO43.Ca(HCO3)2+NaOH4.石灰水和Ca(HCO3)2溶液四.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例1] 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K+、Cl-、NO3-B. Ag+、Na+、Cl-、NO3-C.Zn2+、Al3+、SO42-、Cl-D. Ba2+、NH4+、Cl-、HCO3-结论:判断离子共存的规律1.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1)离子间能否生成难溶物(2)离子间能否生成挥发性物质(3)离子间能否生成难电离物质2.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典型的氧化性离子如Fe3+、MnO4-,和典型的还原性离子如Fe2+、S2-、I-、SO32-不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