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步进指令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15
第八章步进指令一、教学目的1 .掌握步进指令和步进梯形图以及步进指令的应用2 .了解状态转移图和状态转移图的主要类型二、教学内容1.状态转移图2.步进指令和步进梯形图3.状态转移图的主要类型4.步进指令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步进指令及步进指令的应用难点:步进指令的应用四、教学方法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形象的讲解步进指令和步进梯形图及步进指令的应用第一节状态转移图状态转移图又叫功能图,它是用状态元件描述工步状态的工艺流程图。
它通常由初始状态、一系列一般状态、转移线和转移条件组成。
每个状态提供三个功能:驱动有关负载、指定转移条件和指定转移目标。
图 8.1 是一个状态转移图的例子图 8.1 状态转移图第二节步进指令和步进梯形图一、步进指令( 1 ) STL :步进开始指令( 2 ) RET :步进返回指令二、步进梯形图图 8.1 给出的状态转移图可以转换成如图 8.2 所示步进梯形图步进梯形指令具有以下特点:( 1 )转移源自动复位功能( 2 )允许双重输出( 3 )主控功能第三节状态转移图的主要类型一、单流程图 8.3 为单流程的应用示例,机械手将工件从 A 工位送到 B 工位的动作图和状态转移图( 1 )手动操作这是初次运行时将机械复归左上原点位置的程序。
(2)半自动单循环运行①用手动操作将机械移至原点位置,然后按动起动按钮 X26 ,动作状态从 S5 向 S20 转移,下降电磁阀的输出 Y0 动作,接着下限位开关 X1 接通。
②动作状态 S20 向 S21 转移,下降输出 Y0 切断,夹钳输出 Y1 保持接通状态。
③ 1 秒后定时器 T0 动作,转至状态 S22 ,上升输出 Y2 动作,不久到达上限位, X2 接通,状态转移。
④状态 S23 为右行,输出 Y3 动作,到达右限位置, X3 接通,转为 S24 状态。
⑤转至状态 S24 ,下降输出 Y0 再次动作,到达下限位置, X1 立即接通,接着动作状态由 S24 向 S25 转移。
步进指令一、教学设计1 内容分析:步进指令是PLC技术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它能够将复杂的任务通过状态转移图清晰的表达。
因此掌握状态转移图是学好步进指令的根本。
2 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学过用基本指令和经验法编程,能够对一些简单的任务进行编程。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状态转移图编制用户程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4 重点:利用状态转移图能够实现任务难点:利用状态转移图能够实现任务二、教学过程引入:把大象装进冰箱一共分几步?(通过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笑话引入步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讲授新课:1 步:将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
“步”是控制过程的一个特定状态,步又分为初始步和工作步。
在每一步中要完成一个或多个特定的动作。
初始步表示一个控制系统的初始状态,所以,一个控制系统必须有初始步,它可以没有具体要完成的动作。
流程:流程就是工作状态延伸的顺序。
(讲授概念)2 问题引入:有一个小车运行如图所示,当按下启动按钮X0时,小车前进,当运行至压下前限位开关X1后,打开翻斗门,延时8s后小车往后运行,到后端时压下后限位开关X2,打开底门,停6s,完成一次动作。
如此循环。
请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对该任务进行编程。
通过用普通方法编制的程序存在一些问题:工艺繁琐,可读性差,很难从梯形图中读出具体工艺流程。
引入状态转移图,为了说明状态转移图,现将斗车的各个工作步骤用工序表示,并依工作顺序将工序连接起来,这就是状态转移图的原型。
如图:请同学对该动作过程进行I/O分配,并由老师引导对上图的工序转换成状态,就得到我们的状态转移图。
状态转移图是由状态转移条件、执行对象以及状态寄存器组成。
状态转移图的基本结构。
介绍各种状态寄存器的用途3.小结:步的概念,状态转移图的组成以及应用4. 作业:三盏彩灯,按下启动按钮,红灯亮,5s后,红灯灭,黄灯亮,3s 后,黄灯灭,绿灯亮,8s后,绿灯灭红灯再亮如此循环,试写出状态转移图。
《步进指令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步进指令的概念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步进指令的语法和用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步进指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步进指令的定义和作用2. 步进指令的语法结构3. 步进指令的用法示例4. 步进指令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步进指令的语法和用法。
2. 难点:步进指令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步进指令的概念、语法和用法。
2. 示例法:展示步进指令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步进指令的用法。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步进指令的教学课件。
2. 编程环境:为学生提供编程环境,如Python、C++等。
3. 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步进指令的练习题。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此处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步进指令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步进指令的语法和用法,培养学生运用步进指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此处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步进指令的定义和作用、语法结构、用法示例以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此处简要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步进指令的语法和用法,教学难点是步进指令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此处简要介绍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例法和练习法。
)五、教学准备:(此处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准备,包括课件、编程环境和练习题。
)六、步进指令的定义和作用1. 步进指令是一种控制指令,用于在程序中实现步进操作,使程序按照指定的步骤执行。
2. 步进指令的作用是控制程序的流程,保证程序按照预期的顺序执行,从而实现特定功能。
七、步进指令的语法结构1. 步进指令的一般语法结构如下:步进指令名(参数1,参数2,)2. 其中,步进指令名是指定的步进指令,参数是步进指令的输入参数,可以有多个。
八、步进指令的用法示例1. 示例1:使用步进指令实现顺序执行步进指令名(参数1,参数2,)2. 示例2:使用步进指令实现循环执行步进指令名(参数1,参数2,)重复执行(次数)九、步进指令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1. 示例3:使用步进指令实现数据累加初始化变量步进指令名(参数1,参数2,)累加变量2. 示例4:使用步进指令实现数据排序初始化数据列表步进指令名(参数1,参数2,)排序列表十、练习与巩固需求:实现从1到10的累加操作。
第3章 三菱FX 2N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步进指令3.1 顺序控制的概念及状态转移图3.1.1 顺序控制简介机械设备的动作过程大多数是按工艺要求预先设计的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的工作过程,即在现场开关信号的作用下,启动机械设备的某个机构动作后,该机构在执行任务中发出另一现场开关信号,继而启动另一机构动作,如此按步进行下去,直至全部工艺过程结束,这种由开关元件控制的按步控制方式,称为顺序控制。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三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系统。
要求:按下按钮SB 1,电动机1启动;当电动机1启动后,按下按钮SB2,电动机2启动;当电动机2启动后,按下按钮SB3,电动机3启动;当三台电动机启动后,按下按钮SB4,电动机3停止;当电动机3停止后,按下按钮SB5,电动机2停止;当电动机2停止后,按下按钮SB 6,电动机1停止。
三台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分别由接触器KM1、KM2、KM3控制。
图3-1为电动机控制流程图、PLC 接线图及电气控制原理图。
PLCLN PE COM X0X1X2X3X4X5X624V+COM1COM2Y1Y0Y2Y3Y4Y5Y6Y7~220V~220VSB1KM1SB2SB3SB4SB5SB6KM2KM3a )控制流程图b )PLC 接线及电气控制原理图图3-1 电动机控制流程图、PLC 接线图及电气控制原理图使用基本指令编制的PLC 梯形图程序如图3-2图3-2 三台电动机顺序控制梯形图从图3-3中可以看出,为了达到本次的控制要求,图中又增加了三只辅助继电器,其功能读者可自行分析。
用梯形图或指令表方式编程固然广为电气技术人员接受,但对于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尤其是顺序控制程序,由于内部的联锁、互动关系极其复杂,其梯形图往往长达数百行,通常要由熟练的电气工程师才能编制出这样的程序。
另外,如果在梯形图上不加上注释,则这种梯形图的可读性也会大大降低。
3.1.2 状态转移图基于经验法和基本指令编写复杂程序的缺点,人们一直寻求一种易于构思、易于理解的图形程序设计工具。
《步进指令教案》PPT课件第一章:步进指令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步进指令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1.2 教学内容步进指令的定义和作用步进指令的基本语法步进指令的使用方法1.3 教学过程引入步进指令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讲解步进指令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步进指令的使用场景1.4 教学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使用步进指令实现一个循环第二章:步进指令的进制转换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步进指令的进制转换方法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的进制转换语法和使用方法2.2 教学内容步进指令的进制转换方法步进指令的进制转换语法步进指令的进制转换使用方法2.3 教学过程引入步进指令的进制转换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讲解步进指令的进制转换语法和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步进指令的进制转换使用场景2.4 教学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使用步进指令的进制转换实现一个循环第三章:步进指令的条件判断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步进指令的条件判断方法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的条件判断语法和使用方法3.2 教学内容步进指令的条件判断方法步进指令的条件判断语法步进指令的条件判断使用方法3.3 教学过程引入步进指令的条件判断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讲解步进指令的条件判断语法和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步进指令的条件判断使用场景3.4 教学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使用步进指令的条件判断实现一个循环第四章:步进指令的循环控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步进指令的循环控制方法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的循环控制语法和使用方法4.2 教学内容步进指令的循环控制方法步进指令的循环控制语法步进指令的循环控制使用方法4.3 教学过程引入步进指令的循环控制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讲解步进指令的循环控制语法和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步进指令的循环控制使用场景4.4 教学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使用步进指令的循环控制实现一个循环第五章:步进指令的应用实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步进指令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的应用实例和方法5.2 教学内容步进指令的应用实例步进指令的应用方法5.3 教学过程引入步进指令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讲解步进指令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举例说明步进指令的应用场景5.4 教学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使用步进指令实现一个实际应用场景第六章:步进指令与函数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函数中使用步进指令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在函数中的语法和使用方法6.2 教学内容步进指令在函数中的使用步进指令在函数中的语法步进指令在函数中的使用方法6.3 教学过程引入步进指令在函数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讲解步进指令在函数中的语法和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步进指令在函数中的使用场景6.4 教学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函数,使用步进指令实现一个循环第七章:步进指令与数组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数组中使用步进指令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在数组中的语法和使用方法步进指令在数组中的使用步进指令在数组中的语法步进指令在数组中的使用方法7.3 教学过程引入步进指令在数组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讲解步进指令在数组中的语法和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步进指令在数组中的使用场景7.4 教学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使用步进指令在数组中实现一个循环第八章:步进指令与对象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对象中使用步进指令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在对象中的语法和使用方法8.2 教学内容步进指令在对象中的使用步进指令在对象中的语法步进指令在对象中的使用方法8.3 教学过程引入步进指令在对象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讲解步进指令在对象中的语法和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步进指令在对象中的使用场景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使用步进指令在对象中实现一个循环第九章:步进指令的优化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步进指令的优化方法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的优化语法和使用方法9.2 教学内容步进指令的优化方法步进指令的优化语法步进指令的优化使用方法9.3 教学过程引入步进指令的优化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讲解步进指令的优化语法和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步进指令的优化使用场景9.4 教学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使用步进指令的优化实现一个循环第十章:步进指令的综合应用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步进指令在综合编程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的综合应用实例和方法10.2 教学内容步进指令的综合应用实例步进指令的综合应用方法10.3 教学过程引入步进指令的综合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在综合编程中的应用讲解步进指令的综合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举例说明步进指令的综合应用场景10.4 教学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使用步进指令实现一个综合应用场景重点解析本教案《步进指令教案》PPT课件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步进指令的基本概念、语法、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步进指令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步进指令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步进指令的编写方法和应用场景。
3. 培养学生运用步进指令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步进指令的定义和特点2. 步进指令的语法和参数3. 步进指令的应用场景4. 步进指令的实例讲解5. 步进指令的练习和巩固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步进指令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步进指令的定义、语法和参数。
3. 演示:通过实例演示步进指令的应用和效果。
4. 练习:让学生编写步进指令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5. 巩固:通过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步进指令的概念、语法和参数。
2. 演示法:展示步进指令的实例和效果。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巩固知识。
4. 问答法: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检查学生对步进指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步进指令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2. 实例程序:提供一些步进指令的实际程序示例,用于演示和练习。
3. 习题库:准备一些关于步进指令的习题,用于课后练习和巩固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步进指令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步进指令的定义、语法和参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实例:展示步进指令的实际应用程序,让学生感受其作用和效果。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编写步进指令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步进指令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和提高。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教学。
2. 鼓励学生提问: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解答学生困惑。
3. 及时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实训课题五SFC状态图—步进指令的使用一、实训目的1 理解并掌握SFC状态图的含义和使用;2 掌握2个步进指令的使用方法;3 掌握软元件S状态继电器的使用。
二、实训仪器设备1 PLC综合实训装置一台;2 PC机一台;三、实训指导1、状态转移图(SFC):是状态编程的重要工具,它包含了状态编程的全部要素。
进行状态编程时,一般先绘出状态转移图,在根据转移图写出梯形图或指令表。
(1)步进接点指令只有常开接点,连接步进接点的其他继电器接点用指令LD或LDI开始。
步进指令返回指令RET用于状态S流程结束,返加主程序(母线)。
(2)每个状态内的母线上将提供三种功能:①驱动负载(OUT Yi);②指定转移条件(LD/LDI Xi);③指定转移目标(SET Si),称为状态三要素。
后两个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3)步进接点接通时,其后面的电路才能按逻辑动作。
如果步进接点断开,则后面的电路全部断开,相当于该段程序跳过。
若需要保持输出结果,可用SET和RST指令。
(4)常用步进指令实现时间或位移等顺序控制的操作过程。
3 单流程状态转移图的编程3.1.单流程3.2.编程方法和步骤(1)根据控制要求,列出PLC的I/O分配表,画出I/O分配图;(2)将整个工作过程按工作步序进行分解,每个工作步序对应一个状态,将其分为若干个状态;(3)理解每个状态的功能和作用,即设计驱动程序;(4)找出每个状态的转移条件和转移方向;(5)根据以上分析,画出控制系统的状态转移图;(6)根据状态转移图写出指令表。
3.3.编程实例1 用步进顺控指令设计某行车循环正反转自动控制的程序。
控制要求为:送电等待信号显示→按起动按钮→正转→正转限位→停5s→反转→反转限位→停7s→返回到送电显示状态。
(1)I/O分配根据控制要求,其I/O分配如图1.4-1所示。
图1.4-1行车循环正反转控制的I/O分配图(2)状态转移图图1.4-2行车循环正反转控制的状态转移图4选择性流程及其编程4.1.选择性流程程序的特点由两个及以上的分支程序组成的,但只能从中选择一个分支执行的程序,称为选择性流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