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布局方案图
- 格式:doc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1
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董学博解读《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我国内河水运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出现的堵航现象更多的是由于运输量大、航道能力不足引起的●要尽快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航道与港口设施,并与海运、铁路、公路有效连接●“十一五”期交通部用于内河水运基础设施的投资额将是“十五”期的两倍●政府推动内河港口建设走向市场应成为港口工作的指导思想记者:请您简单评价一下目前我国内河航道与港口的发展水平。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主要在哪里?董学博: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34万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和淮河水系。
可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四级及以上航道15455公里,约占12.5%,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三级及以上航道8687公里,约占7.0%。
全国内河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万余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25个。
2006年,全国完成内河水运货运量11.61亿吨;全国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40亿吨,旅客吞吐量1.28亿人次。
内河航道、港口是内河水运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内河航道提供基础的运输条件,内河港口依托于内河航道,是实现运输的枢纽或节点,二者互为依存和补充、相互促进。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水运最为繁忙和运量最大的河流,西江航运干线已成为沟通西南与粤港澳地区的重要纽带,京杭运河已成为我国“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动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已成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布局,内河水运的服务腹地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为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国外内河水运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河水运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河航道、港口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历史上对内河航道与港口的投入太少,大多数航道处于自然状态,不少碍航河段未经系统治理,堵航、碍航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着内河水运优势的充分发挥;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短、数量少、未成网,主要干、支航道没有高标准贯通。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十二五”期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0.03.30•【文号】规水便字[2010]069号•【施行日期】2010.03.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十二五”期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的通知(规水便字〔2010〕069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编报“十二五”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基础〔2010〕582号)要求,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我司拟定了《“十二五”期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或方案)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请参照执行。
附:“十二五”期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或方案)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日附:“十二五”期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或方案)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为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期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或方案)编制工作,特对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提出如下要求。
一、总体要求1、各建设规划(或方案)应以《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为指导,深入分析规划航道(网)的现状情况、存在问题、发展要求、建设条件等,合理确定“十二五”期内河高等级航道(含船闸及航运枢纽等)建设的目标、思路、方案、重要项目和投资需求等,为“十二五”期航道建设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文件。
2、各建设规划(或方案)的现状水平年为2009年,部分总量数据兼顾2010年预计数,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
3、各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文本格式原则上按本要求编制,也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拟研究的航道建设特点对部分篇章的具体内容安排做局部调整、深化或归并。
二、内容要求及文本格式第1章航道现状和存在问题1.1航道概况1.1.1河流概况简述河流流域概况、河道特征、河势演变、治理情况等。
内河高等级航道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案1. 实施背景近年来,中国内河航道运输发展迅速,然而与日益增长的货物吞吐量和船舶大型化趋势相比,内河航道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为提升内河航运竞争力,推动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物流业发展,本方案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内河高等级航道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2. 工作原理本方案以“提升航道效率、优化服务品质”为核心,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内河高等级航道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航道整治与升级:对现有航道进行整治和升级,提高航道通航能力,降低物流成本。
•智能化建设: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AI等,实现航道运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运输效率。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如港口、服务区、船舶维修点等,提升航道运输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3. 实施计划步骤•第一步:开展前期调研。
对现有航道状况、运输需求、气候水文条件等进行深入了解,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第二步: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制定包括航道整治方案、智能化建设方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案等在内的详细建设方案。
•第三步:公开招标与建设。
对各建设方案进行公开招标,选取合适的建设单位,并监督其按照方案进行建设。
•第四步:项目验收与评估。
项目完成后,进行严格的验收与评估,确保建设成果符合预期。
4.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内河航道及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方案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地方需求。
5. 创新要点•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航道运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运输效率。
•建设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航道运输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提出了一套全面的内河高等级航道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为内河航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6. 预期效果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将带来以下效果:•提高航道通航能力,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航道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时间。
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交通部综合规划司2007年07月20日目录前言一、现状评价(一)发展现状(二)存在问题(三)布局评价二、功能定位(一)优势分析(二)功能定位三、布局原则(一)发展目标(二)布局原则四、布局方案(一)层次划分(二)布局方案五、实施方案六、实施前景七、保障措施前言内河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积极倡导发展内河水运,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近年来,内河航道、港口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内河水运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势明显,水运市场日趋活跃,内河水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较好时期。
目前,全国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布局,内河水运的服务腹地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服务质量高,为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国家发展内河水运的意志,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更好地指导内河水运展,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水资源综合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规划重点是内河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
内等级航道、地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各地内河水运规划中明确。
规施期限为2006年~2020年。
一、现状评价(一)发展现状1、内河航道2005年,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万公里,占河流总长的29%,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和淮河水别占50%、13%和14%。
可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四级及以上航道15328公里,约占12%,其中可通航千吨级三级及以上航道8631公里,约占7%;其它等级航道约占88%。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长江干线已成为水运最为繁忙和运量最大的河流,西江航运干线已成为沟通西南与粤港澳地区的重要纽带,京杭运河已成“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动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已成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2、内河港口2005年,全国内河港口1300多个,生产用码头泊位3094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87个,主要分布在珠江、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其中长江水系港口760多个,泊位15237个,珠江水系港口110个,泊位2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港口290个,泊位11608个。
《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全文目录前言一、现状评价(一)发展现状(二)存在问题(三)布局评价二、功能定位(一)优势分析(二)功能定位三、布局原则(一)发展目标(二)布局原则四、布局方案(一)层次划分(二)布局方案五、实施方案六、实施前景七、保障措施前言内河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积极倡导发展内河水运,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近年来,内河航道、港口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内河水运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明显,水运市场日趋活跃,内河水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较好时期。
目前,全国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布局,内河水运的服务腹地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为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国家发展内河水运的意志,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更好地指导内河水运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规划重点是内河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
内河其他等级航道、地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各地内河水运规划中明确。
规划的实施期限为2006年~2020年。
一、现状评价(一)发展现状1、内河航道2005年,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万公里,占河流总长的29%,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和淮河水系,分别占50%、13%和14%。
可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四级及以上航道15328公里,约占12%,其中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三级及以上航道8631公里,约占7%;其它等级航道约占88%。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水运最为繁忙和运量最大的河流,西江航运干线已成为沟通西南与粤港澳地区的重要纽带,京杭运河已成为我国“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动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已成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目录前言一、现状评价(一)发展现状(二)存在问题(三)布局评价二、功能定位(一)优势分析(二)功能定位三、布局原则(一)发展目标(二)布局原则四、布局方案(一)层次划分(二)布局方案五、实施方案六、实施前景七、保障措施前言内河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积极倡导发展内河水运,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近年来,内河航道、港口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内河水运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明显,水运市场日趋活跃,内河水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较好时期。
目前,全国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布局,内河水运的服务腹地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为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国家发展内河水运的意志,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更好地指导内河水运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规划重点是内河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
内河其他等级航道、地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各地内河水运规划中明确。
规划的实施期限为2006年~2020年。
一、现状评价(一)发展现状1、内河航道2005年,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万公里,占河流总长的29%,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和淮河水系,分别占50%、13%和14%。
可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四级及以上航道15328公里,约占12%,其中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三级及以上航道8631公里,约占7%;其它等级航道约占88%。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水运最为繁忙和运量最大的河流,西江航运干线已成为沟通西南与粤港澳地区的重要纽带,京杭运河已成为我国“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动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已成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布局设计规范图表摘要表1部分国家3PL占全社会物流市场的比例表2临港产业对港口物流园区的拉动系数表3港口物流园区的社会功能系数表4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功能区分类表5泊位利用率表6油船泊位时效率和纯装卸船时间表7部分单项作业时间(500~5000吨级)表8港口不平衡系数表9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表10集装箱堆场堆箱层数表11散货单位有效面积堆存量表12货物平均堆存期表13采用货架堆存的仓库空间利用率表14常见车型单车投影面积表15道路边缘到建筑物的最短距离A.1SLP布局设计方法的实施步骤表A.1物流强度等级划分表表A.2物流园区作业分区相互关系等级理由图A.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图A.3物流园区功能分区相对位置图(示例)第1页共5页表1部分国家3PL占全社会物流市场的比例国家/%日本80.0美国60.0英国34.5法国26.9荷兰25.0德国23.8表2临港产业对港口物流园区的拉动系数与临港产业的关系非常紧密1.2紧密1.15一般1.1不紧密1.0表3港口物流园区的社会功能系数城市物流系统发达程度非常发达1.2发达1.1一般1.0表4内河港口物流园区功能区分类序号功能区主要功能1基础物流服务功能码头装卸作业区货物在码头装卸搬运2堆存作业区货物堆存保管、货物在堆存区装卸搬运3仓储配送区货物仓储保管、分拣配送、运输配载4多式联运换装区多式联运换装,满足货物中转、换装、仓储等需求5延伸物流服务功能流通加工区满足货物的流通加工功能,包括对货物的分类、包装、加固、换装、改装等6商贸交易区商品展示、商品交易、商务会展,商贸合作7保税区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国际贸易、国际中转8综合办公区招商引资、物流信息服务、海关服务、工商税务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物业管理、物流系统设计咨询9商贸服务区车辆辅助服务、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医疗10加油、加气站满足车辆加油、加气,可以考虑将来充电需求11停车区车辆停放与管理第2页共5页表5泊位利用率货种散货件杂货集装箱油品及石油化工泊位数12~3412~34泊位利用率0.60~0.650.62~0.700.65~0.750.65~0.700.68~0.720.70~0.750.55~0.700.55~0.65注:装卸效率高和同类泊位多时,取较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