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及录取比率
- 格式:pdf
- 大小:99.13 KB
- 文档页数:1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复习方案专业课一:中外文学史中外文学史:华师的文学专业课数目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教材也十分庞杂,盲目复习,难以起手,必须要做到去粗取精,析出重点,而一般考生在初期复习中很难做到。
大纲给出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以下:文学各专业:《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文艺学:《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中国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影视文学:《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修倜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硕士(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复习经验指导由于这门课内容繁杂,涉及十几本书,很多同学感到无从下手,十分彷徨。
附表:20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最低分数线
附表: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基本要求
附件1:
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
说明:部分院系或专业因上线生源饱和,经研究适当提高复试分数线(调整见下表);没有调整的则以国家线作为我校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
后附:国家线
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含专业学位)
附件1:
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
说明:部分院系或专业因上线生源饱和,经研究适当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复试分数线(调整部分以↑标注);没有调整的院系或专业则以国家线作为我校最低复试分数线;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执行国家线。
后附:国家线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试卷(供研友分享)2010年科目: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现代汉语2、六书3、互文4、唐传奇5、拟话本6、革命历史小说二、简述题1、字典和词典的区别。
2、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语法条件是什么?举例说明。
3、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
4、“十七年文学”政治抒情诗的文学形态。
5、《荷马史诗》的基本主题。
文学类做下列题目(因为我不是考语言学方向的,所以不记得语言学的题目,请各位原谅~)三、论述题1、根据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一段话:“···”说说《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2、“左联”的历史功绩与不足。
3、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艺术成就。
华中师范大学09中外文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题6题/30分)1、九歌2、上官体3、爱美剧4、政治抒情诗5、美国南方文学6、自然派二、简答题(15分/题4题/60分)1、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2、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3、巴金《家》的主题思想?4、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特征?三、论述题(20分/题3题/60分)1、李白行路难(其一)艺术特点,并解释诗题及诗中用典?2、论“干预生活”小说艺术成就?3、神曲的主题思想?09文学理论一、名词解释1、诗灵神授2、语感3、以禅入诗4、期待视野5、现代主义文学6、文学体裁二、略三、分析题1、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2、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四、问答题1、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这是一个故事。
“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因为悲伤过度死了”这是一段情节。
根据这段说明情节与故事的区别?2、艾青诗:“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什么?五、论述题1、有人认为文学批评的前提是:“让作家死去”,这种主张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学观?谈谈你对这种文学观的看法?2、谈谈现代传媒技术对当代文学活动的影响和冲击?华中师范大学中外文学史98——98年试题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民间文学科目中外文学史方向一、填空(40分)1.现存最早的《诗经》法是“毛传郑笺”,“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附表:20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最低分数线附表: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基本要求附件1: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说明:部分院系或专业因上线生源饱和,经研究适当提高复试分数线(调整见下表);没有调整的则以国家线作为我校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
报考院系代码及名称报考学科门类或专业及代码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说明001政法学院哲学[01]3104162哲学类、法学类总分提高15分,单科按国家线不变;法律硕士按国家线不变法学[03](不含法律硕士[030180])3455380004教育学院教育学[04]31349147005心理学院教育学[04]34149147007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3655786文学院其他专业按国家线不变011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040102]31549147基础数学[070101]335477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3354771应用数学[070104]3354771运筹学与控制论[070105]3104771015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0710]3204971专业代码前四位为0710的生物学各专业环境科学[097101]2954159课程与教学论[040102]33051147016体育学院体育学[0403]32542126020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077001]3304771023工程中心教育技术学[077001]3304771后附:国家线报考学科门类(专业)A 类考生*B 类考生*C 类考生*备注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哲学[01]295416228537562803553*A 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2022年华中师范⼤学新传考研经验,参考书,复试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对于专业的选择,我觉得主要是考虑以下⼏个因素:(以下因素之间的重要性没有⼤⼩之分)(1)本科专业:我个⼈是本专业考研的,就我个⼈的情况⽽⾔,我觉得可能本专业考研会相对轻松⼀些,毕竟⼤学四年有多少接触⼀些,就算本科没有认真学习,在考研专业课的学习上也会有基本的专业思维逻辑在,所以如果没有百分百想要换专业学习的决⼼的宝⼦,我建议还是稳妥起见,选择本专业考研哈!(2)就业前景:这个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毕竟咱们考研也是为了未来有⼀份满意的⼯作。
所以我们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定要了解报考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因为现在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可能就业率变化还是⽐较⼤的。
不要不看专业的就业情况,就乱报哈,现在还是有⼀些专业如果不继续攻读博⼠深造的话,也不好就业的哈。
⼀定要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为了⾃⼰未来能够找到⼀份好的⼯作做准备。
(3)理想⼯作:如果你是选择未来考公或者考编之类的,你就要想好⾃⼰想从事的具体类型,⾃然想要从政就不要去选择⼀些研究性特别强的专业哈,⽐如你想当公务员,就不要冲动去考什么核⼯程、⽣物啥的专业了哈,这样可能在未来⼯作⾯试的时候,你没有优势的。
从⾃⼰想要从事的未来⼯作出发考虑你现在的学习⽅向。
(4)考研难度:专业考研难度是⼀个很重要的选择因素哈。
在选择报考专业的时候,⼀般都建议咱们先去看看相关学校的专业报录⽐。
就拿新传专业来说,我所就读的学校,近两年的报录⽐不⾜10%,相对来说,算是难度较⾼的考研科⽬了。
所以不要⼼⽐天⾼,⾮得去冲击那些⼀百个⾥只录取这么⼀两个⼈的专业,万⼀运⽓不好,就得铩⽻⽽归啦!咱们还是得考虑实际情况。
当然,如果你钟情于某⼀学校的某⼀专业,对⾃⼰也⾜够⾃信的话,那就坚持哈!(5)感兴趣程度:我个⼈建议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哈,这个点主要是关系到你复习的过程中能不能咬⽛坚持和未来读研过程中的幸福感。
如果你选择⼀个⾃⼰不是特别感兴趣的专业的话,可能在备考过程中会觉得乏味⽆趣,然后难以坚持下去;同时就算你顺利上岸了,也可能会因为读研期间繁重的学习任务⽽感到疲惫,我个⼈是觉得选择⾃⼰喜欢的专业会带来很多幸福感和成就感哈!关于选择学校,这个我个⼈觉得主要是从以下⼏个⽅⾯去考虑:(1)本科学校:虽然现在咱们不说区分⼀本⼆本三本哈,但是在⼤众的⼼中对于⼀本/⼆本、985/211还是有所区分的哈。
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刘知萌文学院文艺学普通招考高畅文学院文艺学硕博连读魏阳阳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普通招考田颖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普通招考王爱华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普通招考蔡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普通招考任冰蕊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普通招考刘烨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普通招考刘航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普通招考赵映蕊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普通招考王彪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普通招考高周权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普通招考胡飞海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普通招考李蒙蒙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普通招考卜小恬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普通招考陈敏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普通招考王璐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普通招考韩玉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普通招考王金黄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博连读
王娜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普通招考罗蓉蓉文学院文化传播学普通招考李家军文学院文化传播学普通招考熊浚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普通招考陈芳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普通招考王星虎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普通招考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网。
2021-2022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参考书及备考经验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是我认为有挑战性而且经过努力复习后能够够得着的目标,而且华师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类211大学。
学科语文专业每年报考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排名前几的院校中,华中历年的录取人数也还是挺有诱惑力的。
同时华师在招生有只招收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不接受跨专业,而且华师的专业课考试是自主命题,333和826出题相对其它院校侧重点明确且不超纲,学校对学生的本科学历没有歧视,在复试中也很看学生的实力,是比较公平的。
华师复试报录比多年为1:1.2我们这届复试线是352分,进复试的有36人,最后录取了28人。
大家可以在考研文库搜一下历年的报录比再选择,中途换学校专业都不太好。
华中师大学科语文考研初试包括四门,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26中国语言文学综合。
英语,前期主要是掌握单词,我用的是《恋恋有词》。
这本单词书需要多背几遍,到后面也可以再借鉴红宝书一类的单词书进行补充。
然后就是刷题,我的建议是只需要做真题,先刷英语一的再做英语二的,英语二的语言反复反复做几遍直到完全掌握,做题时在解析里把不会的单词圈出来背诵。
作文主要考前一两个月自己模拟练习修改。
政治,前期买的徐老师的书加倍速听他的课。
后面做题跟着一千题和肖四肖八,选择题多刷几遍,拉分就在选择题,大题主要背肖四肖八就够了。
333教育综合完全没必要去买官网的那几本教材,看不完也记不住,我是买的新祥旭考研的解析,然后跟着解析刷视频,自己做每单元的框架,框架很重要。
后期333就是背,翻来覆去的背,所以可以先顺着前期自己做的框架来背,这样后面就一点一点的加深记忆进行补充。
826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现代汉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专业课看似比较繁杂,但它的内容对于本专业的学生不陌生,而且正因为内容广泛,所以在考试中所考查的深度不会太深。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中国民间文学[摘要]为帮助各位报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类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更好地展开复习备考,凯程考研辅导老师为大家梳理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备考手册,帮助大家全面地了解相关情况。
华中师范大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中文系开设“民间文学”课。
1987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了民间文学硕士点(1997年全国统一调整为民俗学硕士点)。
2003年被批准建立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点。
博士点下设三个研究方向:中国故事学、中国神话学和中国风俗史,以刘守华、陈建宪、黄永林、林继富等正副教授为学术骨干,并有国内外一批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
多年以来,在中国民间文学和中国民俗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10多届硕士研究生,并于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成为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从80年代以来,学科点承担了国家科研课题多项:“中国民间故事史”(刘守华,中华社会科学基金)、“比较故事学”(刘守华,国家教委社科基金)、“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与传承研究”(刘守华,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外洪水神话形态之比较”(陈建宪,中华社会科学青年基金)、“中国神话多元一体格局研究”(陈建宪,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
90年代以来,研究中心出版研究著作20多种,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还编辑出版了许多资料集,显示了雄厚的学术实力。
从2001年起,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由刘守华任主编,承担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的重要任务。
刘守华教授在民间文学领域耕耘近半个世纪,从多侧面对中国民间故事学作了系统的、原创性的开拓。
主要论著有《中国民间故事史》(1999)、《比较故事学》(1994)、《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主编,2002)、《民间文学教程》(主编,2002)、《中国民间童话概说》(1985)、《故事学纲要》(1988)、《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1991)、《口头文学与民间文化》(1989)、《民间文学导论》(主编,1993)、《文化学通论》(主编,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