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
- 格式:pdf
- 大小:131.93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考生名单序号考生姓名报考研究方向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总分报考导师备注1王光祖文艺学7886164胡亚敏2庞芮文艺学8578163胡亚敏3邓丽芝文艺学7980159胡亚敏4陈浩源文艺学7283155胡亚敏5王子铭文艺学8289171黄念然6宗磊文艺学8178159黄念然7况志勇文艺学7184155黄念然8刘石平文艺学7387160王庆卫9叶亮梅文艺学7577152王庆卫10张婉璐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9191182刘云11刘灏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8585170刘云12余紫微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8892180罗耀华13刘梦莹汉语言文字学8672158曹海东14吕桂云汉语言文字学8073153朱斌15李心敬汉语言文字学8469153朱斌16李燊中国古代文学7992171王伟17李梦中国古代文学7978157王伟18王义梅中国古代文学6691157王伟19康光磊中国古代文学7382155王伟20凤宇中国现当代文学免考免考免考李遇春硕博连读21臧晓彤中国现当代文学7194165李遇春22王静文中国现当代文学7783160李遇春23郭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7382155李遇春24彭婷婷中国现当代文学7381154李遇春25冯娟娟中国现当代文学8073153李遇春26崔思晨中国现当代文学8889177王泽龙27樊嘉亮中国现当代文学6991160王泽龙28戴俊雅中国现当代文学7189160王泽龙29梁红敏中国现当代文学8275157王泽龙30苏学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7884162苏晖31董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7288160苏晖32刘子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373156苏晖33马草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7782159杨建34丁萌中国民间文学8190171邹建军35段文娥文化传播学8382165范军36高婕妤文化传播学7979158范军37张益侨文化传播学7083153范军38龙亚莉文化传播学6485149范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39周凡文化传播学6972141范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40李芳芳文化传播学8990179彭涛41马一川文化传播学7777154彭涛42黄昭旷文化传播学7379152彭涛43王若扬文化传播学8879167喻发胜44王圆方文化传播学7881159喻发胜对口支援45李慧文化传播学7481155喻发胜46孙萌教育领导与管理8487171胡向东47王超教育领导与管理8880168胡向东48朱晓蝶学校课程与教学8690176徐敏49纪慧琳学校课程与教学8088168徐敏50孔潇宇学校课程与教学6591156徐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6)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语言文学综合是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科目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汉语有关的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古诗文和语言现象,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相关知识水平。
考生的复习范围和考试的命题范围以研究生院已经公布的关于本门课程考试的参考书目为据。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判断对错 10分名词解释30分分析题 10分赏析题10分简答题70分论述题20分第二部分考察要点《语言文学综合考试》主要涉及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汉语等方面内容。
一、中国文学史部分(一)先秦两汉文学部分中国文学的起源、诗经、楚辞、左传、庄子。
汉代文学的整体风貌、史记、汉赋、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建安文学特性的形成原因、建安风骨、三曹、阮籍;陶渊明、永明体、庾信。
(三)唐代文学部分唐诗繁盛的原因、初唐四杰、李白、杜甫、中唐诗风的变化、白居易、李商隐。
(四)宋代文学部分词的出现及其特点、婉约与豪放的两派、周邦彦、苏轼、辛弃疾。
(五)元明清文学部分元代杂剧繁盛的原因、关汉卿、王实甫;明代传奇、金瓶梅、水浒传;清代诗文状况、红楼梦。
二、现代汉语部分(一)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语言、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与特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现行汉字的形体和构造,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现代汉语语音语音、语音学;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语音标记;语音的规范。
声母的分类、发音、辨正;韵母的分类、发音、辨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和调型,古今调类的对应关系,普通话的声调及其辨正。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试卷(供研友分享)2010年科目: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现代汉语2、六书3、互文4、唐传奇5、拟话本6、革命历史小说二、简述题1、字典和词典的区别。
2、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语法条件是什么?举例说明。
3、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
4、“十七年文学”政治抒情诗的文学形态。
5、《荷马史诗》的基本主题。
文学类做下列题目(因为我不是考语言学方向的,所以不记得语言学的题目,请各位原谅~)三、论述题1、根据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一段话:“···”说说《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2、“左联”的历史功绩与不足。
3、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艺术成就。
华中师范大学09中外文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题6题/30分)1、九歌2、上官体3、爱美剧4、政治抒情诗5、美国南方文学6、自然派二、简答题(15分/题4题/60分)1、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2、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3、巴金《家》的主题思想?4、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特征?三、论述题(20分/题3题/60分)1、李白行路难(其一)艺术特点,并解释诗题及诗中用典?2、论“干预生活”小说艺术成就?3、神曲的主题思想?09文学理论一、名词解释1、诗灵神授2、语感3、以禅入诗4、期待视野5、现代主义文学6、文学体裁二、略三、分析题1、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2、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四、问答题1、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这是一个故事。
“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因为悲伤过度死了”这是一段情节。
根据这段说明情节与故事的区别?2、艾青诗:“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什么?五、论述题1、有人认为文学批评的前提是:“让作家死去”,这种主张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学观?谈谈你对这种文学观的看法?2、谈谈现代传媒技术对当代文学活动的影响和冲击?华中师范大学中外文学史98——98年试题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民间文学科目中外文学史方向一、填空(40分)1.现存最早的《诗经》法是“毛传郑笺”,“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6)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语言文学综合是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科目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汉语有关的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古诗文和语言现象,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相关知识水平。
考生的复习范围和考试的命题范围以研究生院已经公布的关于本门课程考试的参考书目为据。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判断对错10分名词解释30分分析题10分赏析题10分简答题70分论述题20分第二部分考察要点《语言文学综合考试》主要涉及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汉语等方面内容。
一、中国文学史部分(一)先秦两汉文学部分中国文学的起源、诗经、楚辞、左传、庄子。
汉代文学的整体风貌、史记、汉赋、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建安文学特性的形成原因、建安风骨、三曹、阮籍;陶渊明、永明体、庾信。
(三)唐代文学部分唐诗繁盛的原因、初唐四杰、李白、杜甫、中唐诗风的变化、白居易、李商隐。
(四)宋代文学部分词的出现及其特点、婉约与豪放的两派、周邦彦、苏轼、辛弃疾。
(五)元明清文学部分元代杂剧繁盛的原因、关汉卿、王实甫;明代传奇、金瓶梅、水浒传;清代诗文状况、红楼梦。
二、现代汉语部分(一)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语言、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与特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现行汉字的形体和构造,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现代汉语语音语音、语音学;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语音标记;语音的规范。
声母的分类、发音、辨正;韵母的分类、发音、辨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和调型,古今调类的对应关系,普通话的声调及其辨正。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105 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传统的重点学科,许多著名的学者曾在本学科点工作。
1978年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专业队伍结构合理,科研和教学成果丰硕。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共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
古代文学学科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包括近代)四个研究方向,并由此形成相对独立的学术阵营。
本学科在这几个研究方向均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和较大的学术影响,形成了自己比较鲜明的学术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并赢得了全国同行的好评。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高等学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和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古籍整理及其它文化工作的专门人才。
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一门外国语。
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方面,要求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序号研究方向名称简介1先秦两汉文学该方向主要研究秦汉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及楚辞、秦汉诗赋等。
2魏晋南北朝及唐代文学该方向主要研究魏晋玄学与文学、六朝骈文、格律诗的形成、唐诗的发展与繁荣、唐代古文运动、词的产生、唐传奇。
3宋元文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宋词、宋诗、宋文及元代杂剧、散曲和元代诗文等。
4元明清文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元曲、明清戏曲、明清小说、明清诗文流派和中国近代文学。
四、学习年限本专业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总学分为37学分。
其中:1、一级学位课程5门,15学分(公共课程3门,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2门,6学分)。
2、二级学位课程(通选课)中任选2门,4学分。
3、指定选修课课程6门,12学分。
4、任意选修课课程任选2门,4学分。
5、教学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各专业研究生课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2节民间文艺学原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法论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研究硕士综合英语现代汉语研究引论先秦汉魏文学研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研究3,4节现代作家的当代转型研究硕士综合英语影视文本细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8512)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午中国民间文学史7,8节研究生英语特色选修课国学典籍(8510)元曲与明清戏曲研究9,10节研究生英语特色选修课中特理论(8511)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9-21)11,12节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8511)电影叙事理论民间文学前沿影视镜像话语分析13,14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各专业研究生课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2节新时期小说批评的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古代汉语研究引论(8507)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硕士综合英语性别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民俗学原理3,4节美学专题研究语言调查(8413)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三国演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读史记汉书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研究思想改造运动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硕士综合英语中古古典文献学论著导读文学理论批评专题中国古代文献文论专题研究中午7,8节文史工具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传说学研究影视理论专题学术示范与学术论文写作(文学类8210)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8311)9,10节理论语言学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影视剧作理论与实践20世纪世界文学史论11,12节叙事学唐代诗歌研究欧美经典作家作品研究民间文学前沿文心雕龙研究13,14节学术示范与学术论文写作(语言类8403)现代逻辑与语言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年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复试名单序号报考研究方向名称姓名考生编号政治理论成绩外国语成绩业务课一成绩业务课二成绩总分备注1 文艺学袁萌萌105110107408939 80 67 126 116 3892 文艺学万铭汐105110107408970 77 73 120 114 3843 文艺学罗童心105110107302281 82 77 113 104 3764 文艺学陈源105110107408987 74 71 118 107 3705 文艺学邓敏萱105110107408986 72 74 119 105 3706 文艺学孔会亚105110107408946 75 60 125 108 3687 文艺学赵博文105110107302283 73 68 114 113 3688 文艺学许玉洁105110107408931 72 69 120 104 3659 文艺学胡真105110107408975 77 77 110 100 36410 文艺学郝楠105110107408907 73 78 107 106 36411 文艺学邓玉105110107408988 76 72 115 100 36312 文艺学侯菊梅105110107408958 76 67 119 99 36113 文艺学董倩倩105110107408927 75 72 109 104 36014 文艺学熊清红105110107408916 71 61 122 105 35915 文艺学欧阳萍105110107408976 77 52 120 109 35816 文艺学华烨105110107408959 70 69 115 104 35817 文艺学陈蓉105110107408909 70 77 116 95 35818 文艺学罗民105110107408943 73 68 112 102 355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何丽君105110107409011 73 72 134 107 386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鲁颜玲105110107409005 64 61 131 116 372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龚奕凡105110107409015 82 69 119 96 3664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张敏105110107409008 77 59 131 97 3645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胡辰诗105110107409000 69 80 122 87 3586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龙迎凤105110107409019 55 41 105 87 288 少数民族骨干1 汉语言文字学吴小燕105110107409025 75 64 128 108 3752 汉语言文字学吴凡105110107409039 65 67 135 92 359 1 中国古典文献学曾芷倩105110107409052 70 75 113 113 3711 中国古代文学贾守烨105110107302321 74 75 119 110 3782 中国古代文学黄佳洁105110107302333 70 72 112 114 3683 中国古代文学覃莉105110107302339 74 68 118 107 3674 中国古代文学曹澍琪105110107409090 75 71 114 102 3625 中国古代文学聂苏雅105110107409188 69 77 109 106 3616 中国古代文学孙泽豪105110107409212 73 79 109 100 3617 中国古代文学李为为105110107409093 76 78 106 99 3598 中国古代文学陈一燃105110107409115 72 63 119 104 3589 中国古代文学闫明君105110107409150 73 64 120 100 35710 中国古代文学杨倩105110107409109 68 73 113 103 35711 中国古代文学戴军倩105110107409180 66 76 118 96 35612 中国古代文学蓝少敏105110107409062 67 66 105 95 333 少数民族骨干1 中国现当代文学艾宇佳105110107302352 82 69 121 116 3882 中国现当代文学王刘凌波105110107409407 73 74 117 120 384优秀夏令营营员3 中国现当代文学李涵105110107409310 64 74 126 113 3774 中国现当代文学王晓彤105110107409328 74 72 118 109 3735 中国现当代文学曾慧105110107302368 77 76 116 102 3716 中国现当代文学孟苛苛105110107409332 67 74 124 97 3627 中国现当代文学周功耀105110107409299 72 70 111 108 3618 中国现当代文学庄莲105110107409313 68 68 120 104 3609 中国现当代文学刘淑娇105110107409394 76 63 119 99 35710 中国现当代文学李佳欣105110107302353 71 77 106 103 35711 中国现当代文学曹潇潇105110107409298 73 66 116 100 35512 中国现当代文学金媛105110107409296 74 75 107 99 35513 中国现当代文学赵巧梅105110107409262 71 62 111 100 344 退役大学生士兵14 中国现当代文学岑晓婧105110107409396 74 50 121 106 351 少数民族骨干15 中国现当代文学杨戬帆105110107409387 76 54 103 103 336 少数民族骨干1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侯卓灵105110107302385 76 75 120 112 3832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黄绮105110107302377 74 75 127 106 382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杨彭倩105110107409488 77 75 117 108 377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张妍105110107409494 76 76 116 105 3735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汪道霞105110107302378 71 65 110 120 366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王梦珺105110107409456 75 52 124 114 365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孙婧105110107409471 72 79 111 103 365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吴容梅105110107409505 74 75 110 104 3639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徐颖105110107409491 72 85 102 102 36110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邵宇欣105110107409442 72 65 116 106 3591 中国民间文学姜帅杰105110107409551 80 76 124 104 3842 中国民间文学成亚妮105110107409559 75 69 121 114 3793 中国民间文学李旭105110107409524 77 68 118 107 3704 中国民间文学张素素105110107409541 76 67 121 105 3695 中国民间文学张琴105110107409513 70 83 111 102 3666 中国民间文学何洁105110107409564 73 81 110 95 3597 中国民间文学刘文静105110107302396 74 61 119 102 356 1 对外汉语教学陈彤105110107409586 72 63 125 110 370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复试名单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政治理论成绩外国语成绩业务课一成绩业务课二成绩总分1 胡姗姗105110107408843 77 77 125 125 4042 阎冬105110107408844 77 69 130 122 3983 王远远105110107408873 74 67 133 123 3974 叶佳红105110107408857 71 75 123 123 3925 丁曌105110107302255 64 71 128 126 3896 侯晓花105110107408861 75 76 113 118 3827 杨霞燕105110107408856 64 80 124 114 3828 董晴晴105110107408859 74 64 127 116 3819 廖广梅105110107408898 72 74 120 114 38010 罗诗瑶105110107408891 71 65 123 118 37711 郑琰105110107408875 77 63 125 111 37612 王柯105110107408890 78 62 122 112 37413 汪奕岑105110107302254 72 62 119 121 37414 杨逸舟105110107408896 67 82 111 114 37415 付悦105110107408874 76 63 117 114 37016 王冰清105110107408881 70 67 111 120 36817 胡文静105110107408852 73 70 119 102 36418 苏倩105110107408880 78 51 123 111 36319 李梓菁105110107408865 70 65 109 118 36220 杨文卿105110107408884 78 55 113 112 35821 代娥105110107302247 67 68 116 107 35822 周亚萍105110107408853 74 72 110 102 35823 王玉莹105110107408894 71 67 105 113 35624 王璟瑜105110107408862 64 74 106 112 35625 龙思雨105110107408871 67 59 115 113 35426 李朋105110107408885 75 68 102 109 35427 李雅姝105110107302249 69 77 96 111 35328 代陈银105110107408848 67 68 115 102 35229 姚淑鸽105110107302244 67 59 115 109 35030 唐雪105110107408855 73 49 118 109 34931 丁艺105110107408901 63 66 104 116 34932 邹杨105110107408887 71 66 101 109 347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年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复试名单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政治理论成绩外国语成绩业务课一成绩业务课二成绩总分1 李钰105110107408735 78 78 122 115 3932 代金稳105110107302204 81 74 126 111 3923 朱文静105110107408511 70 83 126 110 3894 欧逸芳105110107408738 77 78 124 108 3875 孙颖105110107408657 80 76 123 107 3866 刘越越105110107408548 75 75 129 105 3847 赵小雪105110107408623 74 68 121 115 3788 熊沐恩105110107302197 74 81 123 100 3789 伍思帆105110107408527 71 77 119 108 37510 魏彤彤105110107408621 84 82 106 102 37411 李嘉琪105110107408770 70 76 117 106 36912 曾菲菲105110107408570 74 78 115 102 36913 潘巧云105110107408736 75 77 119 96 36714 陈楚楚105110107302239 76 78 117 96 36715 陈德惠105110107408708 78 79 112 98 36716 方舟105110107302195 71 73 121 100 36517 袁莹莹105110107408585 77 74 116 98 36518 谭智雅105110107408783 71 75 118 101 36519 刘宇航105110107408569 72 77 118 98 36520 应允冷夕105110107302198 74 76 118 94 36221 蔡齐彤105110107302209 66 79 119 98 36222 张英盼105110107408777 74 80 111 97 36223 王璐105110107302208 71 70 117 103 36124 邓妮茹105110107408774 75 68 114 102 35925 王鑫105110107408505 72 78 111 98 35926 韩琴105110107408480 73 71 110 104 35827 付憧105110107408601 67 76 115 99 35728 周依霖105110107408739 70 57 119 110 35629 李雯霄105110107408559 81 63 114 98 35630 穆书雯105110107302221 76 57 115 105 35331 陶然105110107302224 70 68 118 97 35332 赵思惠105110107302213 73 73 110 97 35333 高云秋105110107408473 74 76 101 102 35334 刘漫105110107408752 78 64 112 98 35235 周橦鑫105110107408678 74 71 108 99 35236 李梦雨105110107408682 64 75 107 106 352。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中国民间文学[摘要]为帮助各位报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类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更好地展开复习备考,凯程考研辅导老师为大家梳理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备考手册,帮助大家全面地了解相关情况。
华中师范大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中文系开设“民间文学”课。
1987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了民间文学硕士点(1997年全国统一调整为民俗学硕士点)。
2003年被批准建立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点。
博士点下设三个研究方向:中国故事学、中国神话学和中国风俗史,以刘守华、陈建宪、黄永林、林继富等正副教授为学术骨干,并有国内外一批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
多年以来,在中国民间文学和中国民俗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10多届硕士研究生,并于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成为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从80年代以来,学科点承担了国家科研课题多项:“中国民间故事史”(刘守华,中华社会科学基金)、“比较故事学”(刘守华,国家教委社科基金)、“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与传承研究”(刘守华,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外洪水神话形态之比较”(陈建宪,中华社会科学青年基金)、“中国神话多元一体格局研究”(陈建宪,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
90年代以来,研究中心出版研究著作20多种,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还编辑出版了许多资料集,显示了雄厚的学术实力。
从2001年起,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由刘守华任主编,承担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的重要任务。
刘守华教授在民间文学领域耕耘近半个世纪,从多侧面对中国民间故事学作了系统的、原创性的开拓。
主要论著有《中国民间故事史》(1999)、《比较故事学》(1994)、《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主编,2002)、《民间文学教程》(主编,2002)、《中国民间童话概说》(1985)、《故事学纲要》(1988)、《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1991)、《口头文学与民间文化》(1989)、《民间文学导论》(主编,1993)、《文化学通论》(主编,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