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07 MB
- 文档页数:9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一.工程概况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位于珠江新城,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西侧,与广州新电塔隔江相望。
项目占地31,085 m2 ,总建筑面积约为448,736m2 。
其中,地下室4层,为商场,停车场,机电设备间及战时人防,地下4层板面标高-18.6米;主塔楼地面以上103层,高432米,67层以下为写字楼,层高4.5米,其余为高级酒店,层高3.375米;建筑面积约250000m2 。
工程于2006年12月26日动工,先进行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目前地下室部分的结构工程约完成50%,主塔楼开始安装柱脚。
整个项目预计2010年年底完成。
项目发展商:广州越秀城建金融有限公司设计团队: WEA-ARUP联合体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图审查及顾问总承包:广州市设计院结构专业顾问: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施工总包:中国建筑总公司-广州建筑集团联合体钢结构制作:沪宁钢机、精工钢构二、工程施工作为全球第六、中国第三高楼,西塔项目建造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高标号、高强度、高粘性混凝土泵送作业的世界级施工难题在这里得以破解!西塔项目的成功,向全世界展示了由中联重科所领军的中国设备先进的混凝土泵送设备与施工技术。
项目承建商中国建筑总公司继中央电视台新楼建设项目全部选择中联设备承担混凝土泵送施工之后,再次战略性地选择了中联重科作为设备供应商。
西塔工程由此成为中国建筑界施工单位与工程机械设备厂商强强联合、共同挑战世界新高度的典范之作。
项目总投资60亿元,2007年1月31日开工,日前即将竣工。
广州西塔结构极其复杂,建造难度非常大。
中建四局董事长兼西塔项目总经理叶浩文介绍,在施工过程中,联合体项目部先后研发和采用了多项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工程施工中的四大世界级难题:一是1007天的工期内完成这栋高432米、103层的庞大建筑物;二是将C100高性能混凝土一次成功泵送到333米高度,刷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的世界纪录;三是自主研究“低位三支点长行程顶升钢平台可变模架体系”综合施工技术,实现快速改变适应竖向与水平向的体形变化;四是针对项目巨型超高斜交网格钢管柱制作与安装,先后采用了精确切割与焊接加工、无揽风吊装、空间多点三维坐标精确定位和复杂环境下超厚钢板焊接等多项先进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1.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于2007年1月31日开工,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总工期1007天。
主塔楼地上103层,地下4层,建成时是华南地区第一高楼(现华南第一高楼为深圳京基金融中心)。
整个项目包括有3.5万平方米的商业、7万多平方米的酒店、5万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万平方米的写字楼。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集办公、酒店、休闲娱乐为一体,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标建筑。
建筑依中轴线而生,临珠江而立。
耗资60亿,楼高103层,身长440米,钢网交织,水晶加身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它鹤立于CBD 最核心的商务区。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意念为“通透水晶”。
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
这座名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大厦,人们更愿意唤它的昵称“西塔”。
没有人怀疑它将是广州最新鲜的地标。
她修长而通透的水晶之身将为广州这座有2200年历史的岭南老城嵌入更多时尚的元素。
她不光是这个城市里夺目的风景,她还是被寄予了整个城市金融业希望的图腾。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她甚至还没出生,就被幻想溢满。
她安静地立在广州中轴线的旁边,以其通透而修长名动四方。
它代表着广州城市的发展,设计要表达的是发展与进化的空间概念。
从南粤文化到现在的岭南文化,设计用生物细胞进化的方式诠释城市的进化,融入室内设计并贯穿其中。
优化空间和充分展示建筑美学是该设计的特点之一;打破传统的以筒灯为主的照明系统,尽量采用先进的照明光源与灯具是特点之二;以生物进化及细胞分裂为主题元素是设计特点之三;以三年后的设计思维坐未来的设计是该设计的特点之四1.2项目介绍主塔1-66层将建成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超甲级写字楼,超高水准的硬件设施将为入驻客户提供豪华、高效、安全、舒适、环保的办公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