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院感监控检查记录表(1)
- 格式:xls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精心整理□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隔离措施落实情况:1、隔离医嘱:有□无□2、在病历卡上、病人床边标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有□无□3、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否□4、病人隔离:是□(单间床旁)否□5、病房入口处、病人床边备快速手消毒剂:有□无□6、病人床边黄色垃圾袋:有□无□7、病人床边备隔离衣:有□无□暂时不需要□8、病房高危患者:有□无□9、可复用的医疗器械(体温表、血压计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有□无□部分有□10、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每天清洁消毒:有□无□11、对病人及家属宣教:有□无□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用药次数□天手术前用药时机:麻醉开始时术前0.5-2小时术前2-24小时>24小时2、手术中使用抗菌药物:是/否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用药次数□3、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是/否手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用药次数□天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用药次数□天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用药次数□天五、医院感染情况:手术切口感染:是/否感染日期:感染部位: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手术部位出现:红肿热疼手术切口渗出物:脓性血性脂肪液化其它外科引流:是/否瘘管:是/否引流时间:病原学送检:是/否切口愈合情况:甲乙丙出院后随访感染情况:有/无感染部位: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报告人:报告日期:****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登记表科室: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1.暴露时间:年月日时分2职业⑴医生⑵护士⑶助产士⑷技师⑸行政人员⑹护理员⑺保洁员⑻其他3.暴露方式⑴接触暴露:皮肤□;黏膜□⑵针刺或锐器割伤□⑶其他方式:□4.暴露源: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5.暴露程度Array6.7.8.拔针□9.10.11.。
院感质控检查表620xx年6月院感质量控制(一)院感质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要求各科室根据以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照检查,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立即予以整改。
1、紫外线灯管没有每两周一次的擦拭记录,均未进行半年一次的消毒效果监测。
2、科室工作人员卫生手洗手方法均未熟练掌握。
3、个别科室对无菌容器(主要是酒精、碘酒瓶)未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4外科室对氧气湿化瓶、止血带、体温计、没有按规定要求进行消毒。
5外科室对能高压灭菌的手术器械用戊二醛浸泡。
无菌物品随意存放。
6洗衣房没有浸泡消毒的设施,衣物分类清洗不明确,清洁区污染区未划分。
管城中医院(病区)感染质控自查表12345678910质量标准地面与物表清洁,布巾、地巾分区使用,使用后布巾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地巾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分钟,干燥备用。
备有洗手液、干手纸巾、快速手消毒液。
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之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及脱手套后执行手卫生。
每天湿式清洁治疗室桌面、地面和仪器表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或器械仪器表面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
治疗室有空气消毒设施,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且记录规范;治疗车、换药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进行无菌操作前戴口罩,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h不得使用,启封的溶媒不得超过24h。
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开存放,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到期应交供应室重新清洗、包装、灭菌;灭菌包外粘贴指示胶带。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认真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毒,无菌容器每周灭菌更换2次。
氧湿化瓶每日交供应室进行清洁及中水平消毒。
每季度对空气、物表、使用中的消毒液和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监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监测记录备查。
医护人员熟悉感染控制常识,科内每月学习内容中,有感染知识的学习及记录;无感染病例漏报。
感染科工作记录2017年度彰武县第四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科机构成员委员会成员主任:马弘文副主任:孙伟蒋丽伟刘保印委员:赵晓玲鄢涛魏晓红徐艳春李龙飞刘丽范长生于振云曹慧新刘艳邢亚珍包秀华彦丽萍李曦于淑萍刘世东李薇薇赵春颖杨志兰高云峰博丛增李响院感科2017年度培训计划一季度:(科里学习)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的分类后勤人员:医疗废物转运、储存与处理方法二季度:(院里培训)医务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后勤人员:消毒、灭菌、隔离的基本知识三季度:(院里培训)医务人员、后勤人员:手卫生规范四季度:(院里培训)医务人员:抗菌素合理应用后勤人员: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科主任:魏晓红一季度医院感染培训记录培训日期:地点:主讲人:参加者:培训内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基本知识1、医院感染的概念2、医院感染分类3、医院感染暴发如何上报后勤人员:医疗废物分类、转运、储存与处理方法1、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要求2、医疗废物暂存设施管理要求3、运送员的要求和防护措施1月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记录存在问题:临床科室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1 、内科小瓶碘伏未注明开启时间2、锐器盒放置时间过长3、手术室百级间空气培养不合格后勤科室:1、运送垃圾时没穿工作服2、手卫生依从性不强院感科(签名)魏晓红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已经和各科护士长沟通提持如下整改意见:1、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包装医疗垃圾即时封口.2、小瓶碘伏和棉签要及时注明开启时间3、锐器盒使用不超一个月后勤人员统一规定:1、工作时必须着装整齐运送垃圾戴帽子口罩2、统一规定垃圾运送车消毒时间不管是临床还是后勤人员要继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评定:已纠正存在问题:院感科(签名)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存在问题:院感科(签名)魏晓红一季度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本季出院人数感染率:%(<10)本季无菌手术数:无菌手术感染率:%(1.5)院感检测表2017年1月31日2月院感检测表2017年3月31日说明:Ⅲ类环境: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抢救室、各类普通病房等空气≤500cfu/m³,物体表面≤10cfu/cm²,医护人员手≤10cfu/cm²。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对住院病人进行全部监测。
1、医院感染现患率的监测。
2、感染部位的监测。
3、医院感染漏报监测。
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的调查。
二、每月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消毒液、残留血等进行细菌培养;以下重点科室:手术室、治疗室、注射室、配药室、处置室、供应室无菌间、换药室(科室做、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抽查)。
三、高压灭菌锅每锅进行工艺监测和化学监测,每月一次生物学监测(预真空灭菌锅每日B-D试验)。
四、目标性监测:妇科病房。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以及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官方版---1、每周有专职医师参加查房、了解感染现患情况。
2、监测感染病例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抗生素应用情况。
3、每季度进行监测资料总分析。
五、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1、专人负责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及药敏试验结果登记。
2、每季度或半年一次总分析(临床培养菌株数及药敏试验结果)发至临床各科室。
六、使用中消毒液监测1、临床常用0.5%碘伏、2%碘酒、75%酒精做皮肤消毒剂,每周更换两次;并同时更换消毒容器。
2、浸泡器械为2%戊二醛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
浓度每周监测一次。
每月进行生物监测1次。
3、浸泡小毛巾、氧气湿化瓶、止血带、体温表等含氯消毒液,应每天对其有效浓度进行监测,每季度进行生物监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以及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官方版---测1次。
七、紫外线灯管进行日常监测和照射强度的监测。
1、新灯管用前测强度不低于100uw/c㎡。
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强度不低于70uw/c㎡。
3、每个紫外线灯均建立登记本,记录照射时间和监测效果。
4、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一次,保持其光洁度,保证消毒效果。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以及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官方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落实监督检查记录表科室:巡查者:时间:年月日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以及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官方版---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以及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官方版---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以及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官方版---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以及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官方版---医院院感自查记录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以及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官方版---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以及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官方版---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以及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官方版---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一、清洁与消毒原则: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表--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
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院感督导检查记录 1院感督导检查记录一、概述院感督导检查记录是对医疗机构进行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的重要依据。
本文档旨在规范院感督导检查记录的格式和内容,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检查对象本次院感督导检查的对象为XX医院的各科室和相关工作人员。
三、检查时间本次院感督导检查的时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
四、检查内容1. 院感管理制度检查医院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包括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和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
2. 感染监测与报告检查医院的感染监测与报告工作,包括感染病例的监测、报告和分析,是否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报告和上报。
3. 感染防控措施检查医院的感染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4. 医疗器械与设备管理检查医院的医疗器械与设备管理情况,包括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等。
5. 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检查医院的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工作,包括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是否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
6. 感染事件处理检查医院的感染事件处理工作,包括对感染事件的调查、处理和追踪,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和再次发生。
五、检查结果根据对各项检查内容的评估,将对各科室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院感管理工作进行评分和评价,评估结果将以文字形式记录在院感督导检查记录中。
六、改进措施根据检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包括制定整改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监督整改的落实情况。
七、附件本次院感督导检查记录的附件包括检查记录表、相关的检查资料和证据材料等。
八、附注本次院感督导检查记录由XX医院院感督导组负责编写和保存,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将及时向医院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并跟踪督促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
以上为院感督导检查记录的标准格式文本,根据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编写,确保了详细性和准确性。
年月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督查及整改记录项目被查科室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结果组织管理:1、输液室1.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换药室2.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预防接种室3.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门诊室4.人员参加培训5、检验室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洁、污明确1、输液室标清。
2、换药室3.仪器设备干净、消毒。
3、预防接种室4.湿式打扫、环境齐整。
4、门诊室5.如期开窗,空气情新。
5、检验室6.动向消毒冲刷每年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1次)。
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范(戴帽1、输液室子、口罩、手套、穿隔断衣、防范围2、换药室裙等)。
3、预防接种室2. 诊疗不同样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4、门诊室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5、检验室出手套后应洗手。
消毒隔断: 1. 严格消毒隔断制度。
1、输液室2.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别感染采用2、换药室隔断,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预防接种室3.拟诊传生病据传染路子隔断。
4、门诊室4.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5、检验室感生病例监测: 1. 发现感生病例,241、输液室小时内报告、登记。
2、换药室2.感染暴发马上报告并采用防控措3、预防接种室施,做好登记。
4、门诊室3.传生病报告率100%。
5、检验室抗菌药物管理: 1. 适用药指征。
1、输液室2.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合适。
2、换药室3.结合用药有指征。
3、预防接种室4.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
4、门诊室5、检验室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1、输液室保存、运送。
2、换药室2.包装物与容器吻合规定要求。
3、预防接种室3.交接登记内容完满、资料齐全。
4、门诊室5、检验室手卫生规范履行情况:1、输液室1、无菌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2、换药室2、操作每个病人之间手卫生3、预防接种室3、熟悉七步洗手法4、门诊室4、熟悉手卫生相关感怀5、检验室督导人员:院长:。
感染科工作记录2017年度彰武县第四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科机构成员委员会成员主任:马弘文副主任:孙伟蒋丽伟刘保印委员:赵晓玲鄢涛魏晓红徐艳春李龙飞刘丽范长生于振云曹慧新刘艳邢亚珍包秀华彦丽萍李曦于淑萍刘世东李薇薇赵春颖杨志兰高云峰博丛增李响院感科2017年度培训计划一季度:(科里学习)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的分类后勤人员:医疗废物转运、储存与处理方法二季度:(院里培训)医务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后勤人员:消毒、灭菌、隔离的基本知识三季度:(院里培训)医务人员、后勤人员:手卫生规范四季度:(院里培训)医务人员:抗菌素合理应用后勤人员: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科主任:魏晓红一季度医院感染培训记录培训日期:地点:主讲人:参加者:培训内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基本知识1、医院感染的概念2、医院感染分类3、医院感染暴发如何上报后勤人员:医疗废物分类、转运、储存与处理方法1、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要求2、医疗废物暂存设施管理要求3、运送员的要求和防护措施1月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记录存在问题:临床科室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1 、内科小瓶碘伏未注明开启时间2、锐器盒放置时间过长3、手术室百级间空气培养不合格后勤科室:1、运送垃圾时没穿工作服2、手卫生依从性不强院感科(签名)魏晓红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已经和各科护士长沟通提持如下整改意见:1、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包装医疗垃圾即时封口.2、小瓶碘伏和棉签要及时注明开启时间3、锐器盒使用不超一个月后勤人员统一规定:1、工作时必须着装整齐运送垃圾戴帽子口罩2、统一规定垃圾运送车消毒时间不管是临床还是后勤人员要继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评定:已纠正2月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记录存在问题:院感科(签名)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3月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记录存在问题:院感科(签名)魏晓红一季度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感染率:本季无菌手术数:无菌手术感染率:%(1.5)院感检测表2017年 1月31日院感检测表2017年 3月31日说明:Ⅲ类环境: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抢救室、各类普通病房等空气≤500cfu/m³,物体表面≤10cfu/cm²,医护人员手≤10cfu/cm²。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落实监督检查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