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25
3.2.1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学目标】1.会根据实际问题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用合并同类项解决“ax+bx=c”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准备】课本、练习本、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忆旧识新再设疑——新课导入1.复习回顾(1)同类项:所含字母____,并且_____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____。
(2)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只把_____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指数_____。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约公元820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
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原》。
“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进一步巩固了同类项的相关概念,为准备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曲径通幽细探寻——问题探究某校近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的购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的购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活动1:推理验证问题1:可以怎样设未知数?【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归纳。
分析: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
则去年购买计算机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
问题2: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归纳。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问题3: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由题意得,x+2x+4x=140活动2:集思广益,寻找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办法问题1: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合并同类项,得7x=140系数化为1,得x=20答:所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思考:以上解方程中的“合并”起了什么作用?它把含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向x=a的形式迈进了一步,起到了化简的作用。
3.2.1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学习目标]1、让学生正确、熟练的掌握和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基本步骤:“移项”与“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2、自主探索、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重点难点]怎样将方程变形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学习过程]一 课前准备1.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2.解下列方程总结:解)0(≠=a b ax 型的方程的解是3.合并下列同类项[问题1]南村侨联中学三年来共购买计算机21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4倍,前年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解: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则去年购买 台,今年购买 台,依题意得要解这个方程,可以先把方程左边合并同类项,再用等式的性质解出x 的值,解法如下: 76,,32,2a y a x ---1472)6(514)5(721)4(531)3(93)2(62)1(=--=-=--=-==-x x x x x x a b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1213)4(432)3(108.43)2(5,15.2)1(**思考:上面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例1] 解下列方程:(1)9x —5 x =8 ; (2)4x -6x -x =-15;(3)364155.135.27⨯-⨯-=-+-x x x x解:(1)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 ,得,∴=x ;(2) 合并同类项得: =x 的系数化为1,得=x ;(3)[练习一] 解下列方程:(1)6x —x = 4 ;(2) ; (3)463127.253.13⨯-⨯-=-+-x x x x .(4);2327x x += 练习2.某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5倍,周长为60cm ,求长方形的上和宽。
练习3三个连续奇数之和为81,求这三个连续奇数。
[小结]1,本节学习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主要步骤有①移项,②合并同类项, ③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最后得到a x =的形式。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 1 课时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x+2x=210 的解为( )2A.x=20B.x=40C.x=60D.x=802.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时,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已知x+7x-6x=2-5,则-2x=-3B.已知0.5x+0.9x+0.1=0.4+0.9x,则1.5x=1.3C.已知25x+4x=6-3,则29x=3D.已知5x+9x=4x+7,则18x=73.方程-3x-3x=5-1 的解为( )2 2A.x=-3B.x=-13C.x=3 D.x=134.如果x=m 是方程1x-m=1 的解,那么m 的值是( )2A.0B.2C.-2D.-65.某人有三种邮票共180 枚,它们的数量比为1∶2∶3,则这三种邮票的数量分别为.6.如果5x-6x=-9+11,那么1-x= .7.小明在做作业时,不小心把方程中的一个常数弄脏了看不清楚,被弄脏的方程为2y-1y=1-■,怎么办?2 2小明想了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为y=-5,于是,他很快知道了这个常数,则这个常数3是.8.解下列方程:(1)8y-7y-12y=-5;(2)2.5z-7.5z+6z=32.9.(2018 安徽中考)《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题,原文如下:今有百鹿入城,家取一鹿,不尽,又三家共一鹿,适尽.问:城中家几何?大意为:今有100 头鹿进城,每家取一头鹿,没有取完,剩下的鹿每3 家共取一头,恰好取完.问:城中有多少户人家?请解答上述问题.10.解下列方程:(1)11x-2x=9; (2)-4+16=�.211.甲、乙、丙三辆卡车所运货物的吨数比为6∶7∶4.5,已知甲车比乙车少运货物12 t,则三辆卡车共运货物多少吨?12.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 块皮,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13.海宝在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时,被这样一个问题难住了:神厨小福贵对另一个厨师说:“我做的面包不是100 个,我现在的面包加上和我现在的面包数目相等的面包,再加上现在面包数目一半的面包,再加上现在面包数目一半的一半的面包,另外再加上一个面包, 就恰好是100 个面包了.请你算算我做了多少个面包?”请你帮忙算一下小福贵做了多少个面包?★14.太阳下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一半在外闹哄哄,一半的一半进笼中,剩下十五围着我,请问共有多少只鸭子?你能列出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吗?3★15.已知 1 + 1 + 1 +…+ 1 =1-1 + 1 − 1 + 1 − 1+…+ 1 − 1 =1- 1 , 则 方 程 � + � + � + 1×2 2×3 3×499×100 2 2 3 3 4 99 100 100 1×2 2×3 3×4�+…+ � =2 017 的解是多少?4×5 2 017×2 018答案与解析夯基达标1.C2.C 选项 A 中,合并同类项,得 2x=-3;选项 B 中,0.1 与 0.5x+0.9x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0.4 与 0.9x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选项 D 中,5x+9x 与 4x 不在方程的同一边,不能直接合并,所以选项 A,B,D 错误,故选 C .3.B4.C5.30 枚、60 枚、90 枚 设三种邮票的数量分别为 x ,2x ,3x ,则x+2x+3x=180,(1+2+3)x=180,6x=180,x=30(枚),2x=60(枚),3x=90(枚). 6.3解方程 5x-6x=-9+11,得-x=2.所以 1-x=1+2=3.7.38.解 (1)合并同类项,得-11y=-5,系数化为 1,得 5y=11. (2)合并同类项,得 z=32.9. 解 设城中有 x 户人家,依题意得 x+�=100,解得 x=75. 答:城中有 75 户人家.培优促能10. 解 (1)合并同类项,得 9x=9,系数化为 1,得 x=1.2 4 x=99, × (2)合并同类项,得�=12, 系数化为 1,得 y=24. 11. 解 设甲、乙、丙三辆卡车所运货物的吨数分别为 6x ,7x ,4.5x ,则 7x-6x=12,解得 x=12.6x+7x+4.5x=17.5x=17.5×12=210(t).答:三辆卡车共运货物 210 t .12. 解 设黑色皮有 3x 块,白色皮有 5x 块. 根据“足球表面一共有 32 块皮”, 可得 3x+5x=32,解得 x=4.所以 3x=3×4=12,5x=5×4=20.答:黑色皮有 12 块,白色皮有 20 块.13. 解 设现在面包数为 x ,根据题意,得 1 1 x+x+2x+4x=100-1,合并同类项,得11系数化为 1,得 x=36.答:小福贵做了 36 个面包.14. 解 设共有 x 只鸭子,根据题意, 1 得 x+ 11x+15=x ,2 2 2解得 x=60.答:共有 60 只鸭子.创新应用 15. 解 原方程可变为 + 1 + 1 + 1 +…+ 12 017,2×3 3×4 4×5 2 017×2 0181- 1 + 1 − 1 + 1 − 1 + 1 − 1+…+ 1 − 1x=2 017, 2 2 3 3 4 4 5 2 017 2 018- 12 018 x=2 017,x=2 018.1 1×2 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是学生在学习了方程与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移项的方法,并能运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移项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方程与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移项的方法,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练习,才能够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移项的方法,能够将方程中的项移动到等号的同一边。
2.能够运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移项的方法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移项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练习和讨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移项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方程与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等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移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移项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和示范。
示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两边,找出需要移动的项,并说明移动的方向和规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移项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给出一些巩固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和掌握移项的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给出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2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合并同类项一、单选题1.一元一次方程21x =的解是( )A .2x =-B .0x =C .12x =- D .12x =2.方程3x =2x +7的解是( ) A .x =4B .x =﹣4C .x =7D .x =﹣73.已知5x =是方程2x −4a =2的解,则a 的值是( ) A .1B .2C .-2D .-14.若m 与13⎛⎫-- ⎪⎝⎭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A .3-B .13-C .13D .35.代数式3310.3x a b -与323x a b 是同类项,则x 的值是( )A .0B .2C .52D .16.已知关于x 的方程3220x a +-=的解是x a =,则a 的值是( )A .1B .25C .52D .-17.某同学在解关于x 的方程3x -1=mx +3时,把m 看错了,结果解得x =4,该同学把m 看成了( ).A .-2B .2C .43D .728.关于x 的方程3x +5=0与3x =1﹣3m 的解相同,则m 等于( ) A .﹣2B .2C .4-3D .439.对有理数a ,b 规定运算“*”的意义为a *b =a +2b ,比如: 5*7=5+2×7,则方程3x *12=5-x 的解为( ) A .1B .2C .2.5D .310.我们将如图所示的两种排列形式的点的个数分别叫做“平行四边形数”和“正三角形数”.设第n 个“平行四边形数”和“正三角形数”分别为a 和b .若42a =,则b 的值为( )A .190B .210C .231D .253二、填空题11.若23391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为_________.12.把方程2y ﹣6=y +7变形为2y ﹣y =7+6,这种变形叫_____,根据是_____. 13.若2x +与2(3)y -互为相反数,则x y -=________.14.利用方程可以将无限循环小数化成分数,例如:将0.7化成分数,可以先设0.7x =,由0.70.777=⋅⋅⋅⋅⋅⋅可知,107.777x =⋅⋅⋅⋅⋅⋅,所以107x x -=,解方程得79x =,于是得70.79=.仿此方法,0.730.7373=⋅⋅⋅⋅⋅⋅用分数表示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5.解方程 (1)617x +=(2)3845x x -=-16.小明在解一道有理数混合运算时,一个有理数m 被污染了. 计算:()3312m ÷+⨯-.(1)若2m =,计算:()33212÷+⨯-;(2)若()33132m ÷+⨯-=,求m 的值;(3)若要使()3312m ÷+⨯-的结果为最小正整数,求m 值.17.已知两个整式2A x x =+,B =■x +1,其中系数■被污染. (1)若■是2,化简A -B ;(2)若x =1时,A -B 的值为2.说明原题中■是几?18.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 ⊗b =|a |+|b |﹣|a ﹣b |.(1)计算2⊗3的值;(2)当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化简a ⊗b ; (3)已知a <0,a ⊗a =12+a ,求a 的值.19.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3210k x k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1)求k 的值.(2)若已知方程与方程3243x x -=-的解互为相反数,求m 的值. (3)若已知方程与关于x 的方程7352x x m -=-+的解相同,求m 的值.答案1.D 2.C 3.B 4.B 5.D 6.B 7.B 8.B9.A10.C11.212.移项等式基本性质1 13.-514.73 9915.(1)x=1(2)x=-316.(1)0;(2)1m=-;(3)1m=.17.(1)21x x--(2)-118.(1)4;(2)0;(3)a的值为-4.19.(1)3-;(2)2.5;(3)2.5.。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对于方程8x +6x -10x =8,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3x =8B.4x =8C.-4x =8D.2x =82.方程x +2x =-6的解是( )A.x =0B.x=1 C.x =2 D.x=-2 3.方程2x +x +x 2=210的解是( )A.x =20B.x=40 C.x =60 D.x=804.下列各方程中,合并正确的是( )A.由3x -x =-1+3,得2x =4B.由23x +x =-7-4,得53x =-3C.由52-13=-x +23x ,得136=13xD.由6x -4x =-1+1,得2x =05.解下列方程:(1)6x -5x =3; (2)-x +3x =7-1;(3)x 2+5x 2=9; (4)6y +12y -9y =10+2+6.6.解方程:-23x +x =3.7.若式子3x -7和6x +13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 )A.23B.32C.-32D.-238.小明在做作业时,不小心把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为:2y -12y =12-■,怎么办?小明想了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为y =-53,于是,他很快知道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是 .9.解下列方程:(1)0.3x -0.4x =0.6; (2)5x -2.5x +3.5x =-10;(3)x -25x =3+6; (4)16x -3.5x -6.5x =7-(-5).第2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1.某数的3倍与这个数的2倍的和是30,这个数为( )A.4B.5C.6D.72.小王的妈妈买回一筐苹果,小王吃了13,弟弟吃了12,还剩下4个苹果,则妈妈买回的这筐苹果共有 个.3.已知3个连续偶数的和为36,则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4.一条长1 210 m 的水渠,由甲、乙两队从两头同时施工.甲队每天挖130 m ,乙队每天挖90 m ,则挖好水渠需要几天?5.麻商集团三个季度共销售冰箱2 800台,第一季度销售量是第二季度的2倍,第三季度销售量是第一季度的2倍,试问麻商集团第二季度销售冰箱多少台?6.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的15,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之和为13 800 m 3,问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各为多少(单位:m 3)?7.有这样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2,4,8,16,…,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448,则这三个数是 .8.某人把360 cm长的铁丝分成两段,每段分别做成一个正方形,已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4∶5,则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 .9.在排成每行七天的日历表中取下一个3×3方块.若所有日期数之和为189,则n的值为 .10.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块皮,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11.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三百七十八里关,初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其大意是,有人要去某关口,路程378里,第一天健步行走,第二天起,由于脚痛,每天走的路程都为前一天的一半,一共走了六天才到达目的地,求此人第六天走的路程.第3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方程2x -5=3x -9时,移项正确的是( )A.2x +3x =9+5B.2x -3x =-9+5C.2x -3x =9+5D.2x -3x =9-52.若式子x +2的值为1,则x 等于( )A.1B.-1C.3D.-33.解方程4x -2=3-x 的步骤是( )①合并同类项,得5x =5;②移项,得4x +x =3+2;③系数化为1,得x =1.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4.下列四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A.由x -24=3,得x -2=12 B.由9x -3=x +5,得9x -3=5+xC.由5x =15,得x =3D.由1-7x =2-6x ,得-7x +6x =2-15.若3x +6=4,则3x =4-6,这个过程是 .6.解下列方程:(1)4-35m =7; (2)2x -3=3x +4.7.解方程:x -3=-12x -4.8.已知x =1是关于x 的方程a(x -2)=a +3x 的解,则a 的值等于( )A.32B.-32C.34D.-349.下列方程中与2x -4=x +2的解相同的方程为( )A.3x +4=xB.x -2=3C.3x +6=0D.x +1=2x -510.某同学在解方程5x -1=■x+3时,把■处的数字看错了,解得x =-43,则该同学把■看成了( )A.3B.-1289C.-8D.8 11.对于有理数a ,b ,规定运算※的意义是:a ※b =a +2b ,则方程3x ※x =2-x 的解是x = .12.解下列方程:(1)3x +6=31-2x ; (2)x -2=13x +43.13.当m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4x -2m =3x +1的解是x =2x -3m 的解的2倍?第4课时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1.天平的左边放2个硬币和10克砝码,右边放6个硬币和5克砝码,天平恰好平衡.已知所有硬币的质量都相同,如果设一个硬币的质量为x克,可列出方程为( )A.2x+10=6x+5B.2x-10=6x-5C.2x +10=6x -5D.2x -10=6x +52.甲厂库存钢材100吨,每月用去15吨;乙厂库存钢材82吨,每月用去9吨.经过m 个月,两厂剩余钢材相等,则m 的值应为( )A.2B.3C.4D.53.某部队开展植树活动,甲队35人,乙队27人,现另调28人去支援,使甲队人数与乙队人数相等,则应调往甲队的人数是 ,调往乙队的人数是 .4.七年级某班小组活动中,如果每组5人则余3人,每组6人则缺5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为 人.5.小华的妈妈在25岁时生了小华,现在小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多5岁,求小华现在的年龄.6.中国古代问题:有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数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乙回答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们羊数就一样了”.若设甲有x 只羊,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x +1=2(x -2)B.x +3=2(x -1)C.x +1=2(x -3)D.x -1=x +12+17.“栖树一群鸦,鸦数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在这一问题中,若设树有x棵,通过分析题意,鸦的只数不变,则可列方程:.8.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甲骑自行车,骑行速度为10 km/h,乙步行,行走速度为6 km/h.当甲到达B地时,乙距B地还有8 km.甲走了多长时间?A,B两地的路程是多少?9.小明到书店帮同学买书,售货员告诉他,如果用20元钱办理“购书会员卡”,将享受八折优惠.(1)请问在这次买书中,小明在什么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一样?(2)当小明买标价为200元的书时,怎样做合算,能省多少钱?10.我市为减少雾霾天气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现计划把某一段公路的一侧全部栽上银杏树,要求路的两端各栽一棵,并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5米栽1棵,那么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6米栽1棵,那么树苗正好用完.设原有树苗x棵,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A.5(x+21-1)=6(x-1)B.5(x+21)=6(x-1)C.5(x+21-1)=6xD.5(x+21)=6x参考答案: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B2.D3.C4.D5.(1)6x -5x =3;解:合并同类项,得x =3.(2)-x +3x =7-1;解:合并同类项,得2x =6.系数化为1,得x =3.(3)x 2+5x 2=9;解:合并同类项,得3x =9.系数化为1,得x =3.(4)6y +12y -9y =10+2+6.解:合并同类项,得9y =18.系数化为1,得y =2.6.解方程:-23x +x =3.解:合并同类项,得13x =3.系数化为1,得x =9.7.D8. 3.9.(1)0.3x -0.4x =0.6;解:合并同类项,得-0.1x =0.6.系数化为1,得x =-6.(2)5x -2.5x +3.5x =-10;解:合并同类项,得6x =-10.系数化为1,得x =-53. (3)x -25x =3+6; 解:合并同类项,得35x =9. 系数化为1,得x =15.(4)16x -3.5x -6.5x =7-(-5).解:合并同类项,得6x =12.系数化为1,得x =2.第2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1.C2. 24 .3. 10,12,14.4.解:设需要x天才能挖好水渠,则130x+90x=1 210.解得x=5.5.答:挖好水渠需要5.5天.5.解:设麻商集团第二季度销售冰箱x台,则第一季度销售量为2x台,第三季度销售量为4x台.根据总量等于各分量的和,得x+2x+4x=2 800.解得x=400.答:麻商集团第二季度销售冰箱400台.6.解:设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x m3,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5x m3,根据题意,得x+5x=13 800.解得x=2 300.则5x=11 500.答: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各为2 300 m3,11 500 m3.7.64,128,256.8.40__cm,50__cm.9.21.10.解:设黑色皮有3x块,白色皮有5x块.根据“足球表面一共有32块皮”,可得3x +5x =32.解得x =4.所以3x =3×4=12,5x =5×4=20.答:黑色皮有12块,白色皮有20块.11.解:设第一天走的路程为x 里,则后面5天走得路程分别为:12x 里,14x 里,18x 里,116x 里,132x 里.根据题意,得 则x +12x +14x +18x +116x +132x =378. 解得x =192.则132x =132×192=6. 答:此人第六天走的路程为6里.第3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B2.B3.C4.D5. 移项.6.(1)4-35m =7;解:移项,得-35m =7-4.合并同类项,得-35m =3.系数化为1,得m =-5.(2)2x -3=3x +4.解:移项,得2x -3x =3+4.合并同类项,得-x =7.系数化为1,得x =-7.7.解:移项,得x +12x =-4+3.合并同类项,得32x =-1.系数化为1,得x =-23.8.B9.D10.D11. 13.12.(1)3x +6=31-2x ;解:移项,得3x +2x =31-6.合并同类项,得5x =25.系数化为1,得x =5.(2)x -2=13x +43. 解:移项,得x -13x =2+43. 合并同类项,得23x =103. 系数化为1,得x =5.13.解:因为关于x 的方程x =2x -3m 的解为x =3m ,所以关于x 的方程4x -2m =3x +1的解是x =6m.将x =6m 代入4x -2m =3x +1,得24m -2m =18m +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m =1.所以m =14.第4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1.A2.B3. 10, 18.4. 43 .5.解:设小华现在的年龄为x 岁,则妈妈现在的年龄为(x +25)岁.根据题意,得 x +25=3x +5.解得x =10.答:小华现在的年龄为10岁.6.C7. 3x+5=5(x-1).8.解:设甲走了x h,则A,B两地的路程是10x km.根据题意,得10x=6x+8.解得x=2.则10x=20.答:甲走了2 h,A,B两地的路程是20 km.9.解:(1)设小明在买x元的书的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一样.则x=20+80%x.解得x=100.答:小明在买100元的书的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一样.(2)20+200×80%=180(元).200-180=20(元).答:当小明买标价为200元的书时,应办理会员卡,能省20元钱. 10.A。
观评记录观摩了张兵老师执教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团队老师进行了分工观课,形成了各自的观课报告。
下面,我们进行课后研讨及评课。
一、方文玲老师评课我选择的观察维度是“教学活动转换”。
首先先说明几点:1.把课堂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分为四类:教师讲授(A)、师生交流(B)、学生合作(C)、学生独立思考(D)。
按照教学展开过程,对各种教学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每种活动的持续时间加以记录。
2.在得到一系列A-C-B-A-D-B….后,有两种观察办法:①结合教学内容观察各种活动发生和转换的频率;②对每种活动的内容在时间上进行累加,观察本课主要采用了何种教学活动形式。
3.使用本记录单请事先准备好计时工具,由我完成。
完成如下表: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授课人:张兵授课时间:11月10日结合观课谈几点浅显的体会和感受:张老师的这节课,时间安排比较合科学,师生互动达19分钟,互动是都有针对性,有目标,互动效果良好。
并且教师提问时:目的明确、清楚,有针对性,易于学生理解和操作,问题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剥离教材知识点。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调控得当,互动时间有效,效果较好,能明显的提高课堂效率。
二、菅会娟老师评课本节课共设四大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拓展生活应用,体验数学价值;全课总结,提炼升华。
见下表: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用时:2分钟本环节开门见山,有古诗引入,以趣题激发孩子兴趣,设置悬念。
2. 学生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建立解决问题方法的数学模型。
用时( 28分钟)(1)化简为繁,降低学习难度,层层深入,为学生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自主探究,培养高效的学习方法。
3.迁移拓展运用,体验数学价值——层层深入的解决问题。
用时6分钟张老师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例题,拓展练习和延伸练习。
将解题策略多样性和解题经验进行迁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