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检验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4
为了强化设备的润滑管理,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最大限度的延长设备及油脂的使用寿命。
对油脂的采购验收、使用、更换乃至再利用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新能矿业有限公司(甲方)采取与西安科控润滑油有限公司(乙方)联手合作的方式进行油脂取样分析化验,及时发现设备的润滑隐患,避免设备因润滑不良导致机械故障,并最大限度的延长油脂的使用周期,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由甲、乙双方共同制定日程表,定期取样。
以乙方人员为主,甲方人员辅助,双方共同进行油样的提取及分析,并制定油脂的报废的基准参数。
二.乙方自行配置交通工具,到矿各取样点采取油样,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条件。
双方人员一起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完成取样。
三.乙方取得油样后,应于两天内出具电子版的报告分析报告,并提供给甲方,纸字版分析报告一式三份盖章后及时提供给甲方,以备存档。
乙方利用现有网络,为甲方建立设备润滑管理平台,通过此平台实时发布设备磨损状态信息、设备润滑管理信息、取样信息、污染控制信息、分析数据信息、管理指令。
甲方管理人员在办公室电脑上,即可从事以下工作。
①了解新油牌号及质量情况,把住进油关;②设备现有润滑情况及在用油的品质控制;③设备现有工作状态及磨损情况;④润滑管理信息及指令的发布、执行情况的监督;⑤润滑管理问题的答疑;四.分析报告的技术要求:(1)分析报告必须客观、公正,不受制于任何利益方。
(2)油脂现化分析全部采用国标或行业标准的测试方法进行。
(3)新油的质量控制参照油品生产厂家的出厂标准进行。
(4)在用油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参照机械行业的控制标准或设备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制定。
(5)设备的状态监测采用国内外通行的油磨屑监测分析报告的形式进行发布,针对设备的磨损情况,为甲方提供解决方案五.安全管理与双方责任:(1)乙方必须执行甲方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甲方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2)乙方下井人员应取得煤矿井下工作资格,或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3)乙方对其人员的安全负完全责任,发生安全事故与甲方无任何责任关联。
食用植物油库存实物检查工作流程食用植物油库存实物检查工作流程是为了确保库存中的植物油的数量与记录一致,并保障其质量和安全,以下是该工作流程的具体步骤:1. 准备工作:安排具有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库存实物检查,确保有足够的工具和设备来完成检查工作,如计量器具、温度计、密封容器等。
2. 核对库存记录:工作人员首先核对库存记录,包括植物油种类、规格、产地、进货日期、数量等信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3. 选择样品:根据库存的特点和数量,工作人员选择要抽样的油品种类和数量。
通常,选择不同产地和不同批次的油品进行抽样,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4. 抽样:使用专用的抽样器具,工作人员从库存中按照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样品。
抽样时,要注意避免外界污染,确保样品的真实性。
5. 样品标识:每一个样品都需要进行标识,包括油品种类、产地、抽样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比对。
6. 检验分析:将抽取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分析。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油品的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等,以确保油品的质量和安全。
7. 实物核对:在检验分析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实验室提供的检验结果与库存记录进行核对,确保检测结果和库存数据的一致性。
8. 记录和整理:将实物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并整理成报告。
报告需要包括实物检查结果、检验分析数据、核对数据等,以备后续的审查和参考。
9. 异常处理: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库存与记录不符的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或领导,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10. 结束工作:实物检查工作完成后,需要清理检查现场,保障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物检查工作流程,可以保证食用植物油库存的准确性和品质,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
食用植物油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
因此,食用植物油库存实物检查工作流程的执行非常重要。
本文将进一步阐述该工作流程的相关内容,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植物油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
油品的质检报告1. 引言油品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对油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与监控,成为保证其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油品的质检报告进行详细论述。
2. 质检原理与方法2.1 质检原理油品质检的目的是检验油品是否符合特定标准,其质检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外观检验:通过观察油品的外观特征,如颜色、透明度、悬浮物等,判断油品的纯净度。
- 密度测定:通过测定油品的密度,可以了解其的质量和成分。
-粘度测定:通过测定油品的粘度,确定油品的黏性和流动性。
- 水分检测:检测油品中的水分含量,以判断其是否超过标准。
- 含硫量测定:通过测定油品中的硫含量,评估油品的环境影响。
- 中性化数测定:测定油品中的自由和酸性溶质的含量,判断其腐蚀性和稳定性。
- 添加剂含量测定:测定油品中添加剂的含量,评估其性能。
2.2 质检方法油品质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常见的方法包括: - 色谱分析法:通过分离和检测油品中的各种组分。
- 红外光谱法:通过分析油品中的红外光谱,了解其组成和结构。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油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 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油品中的紫外吸收光谱,了解其成分的变化和质量。
- 共振光散射法:通过测量油品中光的散射情况,判断其污染程度。
3. 质检报告样本以下是一份油品质检报告的样本:# 油品质检报告## 1.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X牌柴油- 产品批号:20210301- 生产厂家:Y公司## 2. 外观检验外观:透明,无悬浮物颜色:黄色## 3. 密度测定- 密度:0.85g/cm³## 4. 粘度测定- 运动粘度:15mm²/s- 动力粘度:20mm²/s## 5. 水分检测- 含水量:0.03%## 6. 含硫量测定- 含硫量:0.02%## 7. 中性化数测定- 中性化数:0.5mgKOH/g## 8. 添加剂含量测定- 添加剂A:10%- 添加剂B:5%## 9. 总结经质检,X牌柴油符合国家标准GBxxxx-xxxx,并未检出异常情况。
润滑油入厂检验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生产装置中使用的各类润滑油的检验。
1.2引用标准GB2536-81 《变压器油》GB12691-90 《空气压缩机油》GB11121-95《汽轮机油》GB11118-89 《L-HL液压油》GB11119-89《L-HM液压油》GB11120-89《L-TSA汽轮机油》GB5903-95《工业闭式齿轮油》1.3检验评审标准1.3.1合同技术附件规定的内容及要求。
1.3.21.2条引用标准。
2检验内容2.1变压器油2.1.1资料审查检验代货厂商名称、产品牌号是否符合定货要求,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厂家油品分析报告,分析数据是否符合定货要求。
2.1.2入厂检验步骤检查润滑油外包装:润滑油名称、制造厂家、生产日生产批号等是否齐全。
开箱取样对润滑油各项指标(粘度、水溶性酸碱、水份、闪点、破乳化度、机械杂质、锈蚀、铜片腐蚀试验)等,按相关的标准逐项进行分析,分析合格方可领用。
变压器油的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下表:GB2536-81 变压器油注:①把产品注入100毫升量筒中,在20±5℃下测定。
如有争议时,按GB511-77测定机械杂质含量应为无。
②以新疆原油生产的变夺器油,测定凝点时,允许用定性滤纸过滤。
③氧化安定性测定为保证项目,不作出厂每批控制指标,每年至少测定两次。
④击穿电压测定为保证项目,不作出厂批控制指标,每年至少测定两次。
用户使用前必须进行过滤并重新测定。
2.2空气压缩机油2.2.1资料审查2.2.1.1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2.2.1.2检验代货厂商名称、产品牌号是否符合定货要求,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2.2.1.3检查厂家油品分析报告,分析数据是否符合定货要求。
2.2.2入厂检验步骤2.2.2.1宏观检查检查润滑油外包装:润滑油名称、制造厂家、生产日生产批号等是否齐全。
2.2.2.2抽样检查开箱取样对润滑油各项指标(粘度、水溶性酸碱、水份、闪点、破乳化度、机械杂质、锈蚀、铜片腐蚀试验)等,按相关的标准逐项进行分析,分析合格方可领用。
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油品化验工作,确保油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油品化验的部门及人员。
三、职责分工1. 公司领导层负责制定并审核油品化验工作的管理制度,并确保相关设备和人员的配备。
2.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进行油品化验工作,确保生产质量和安全。
3. 质检部门负责对油品的化验结果进行审查和监督,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
4. 化验人员负责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油品的化验工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化验设备及环境要求1. 化验设备应按照相关标准配备,能够满足油品化验的要求。
2. 化验室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并配备适当的通风设备,确保化验工作的安全进行。
五、化验操作流程1. 油品取样:在生产过程中,对每批油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取样,并记录样品的来源和取样时间。
2. 化验准备:对取样的油品进行准备,准确称量和标记样品。
3. 化验操作:按照规定的化验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行油品的化验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对化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报告结果:对化验结果进行审查和整理,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异常情况。
六、化验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化验标准和操作流程,确保化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定期对化验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3. 加强化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化验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1. 化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对异常情况的化验结果,应组织重新化验,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3. 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协助进行调查和处理。
八、相关记录和报告1. 油品化验记录应保留完整和准确,按规定期限进行保存。
2. 化验报告应及时报送相关部门,并保留备查。
九、责任追究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理和追责,确保化验工作的规范和准确进行。
加油站油品验收、入库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加油站油品的验收和入库管理流程,确保油品质量安全、库存准确和合规运营。
本制度适用于加油站油品的进货和入库管理。
二、责任与权限1. 加油站总经理负责制定、修订和执行本制度,并对油品验收和入库管理工作负总责。
2. 加油站采购部门负责油品的采购工作,并确保采购流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
3. 加油站质量部门负责油品的验收工作,确保油品符合质量标准。
4. 加油站仓库管理员负责油品的入库管理,包括记录、分类、储存和出库等工作。
三、油品验收1. 油品验收应由质量部门进行,并与采购部门共同参与。
2. 油品验收前应查验供应商提供的油品质量合格证明、进货票据和相关检测报告,确保油品的来源可靠和合法。
3. 油品验收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或公司规定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外观、密度、闪点等项目。
4. 验收合格的油品,应在质量合格证明上签字确认并记录相关信息。
四、油品入库管理1. 油品入库前,仓库管理员应核对质量合格证明、进货票据和验收记录,并与质量部门进行油品数量和品种的核对。
2. 油品入库时,仓库管理员应按照指定的仓库位置对油品进行储存和分类。
3. 油品入库后,仓库管理员应及时进行油品库存的登记和更新,并确保库存的准确性。
4. 油品入库记录应包括油品名称、数量、日期、供应商信息、质量检测结果等内容,并应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
五、库存管理1. 仓库管理员应每日对油品库存进行盘点,并记录盘点结果。
2. 库存盘点时,应与出库记录和销售记录进行核对,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3. 如发现库存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总经理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4. 库存管理应符合公司规定的库存周转时间和安全库存原则。
六、油品出库1. 油品出库应由质量部门和仓库管理员共同进行,出库前应核对相关出库单和记录。
2. 出库时,应按照出库单上的信息对油品进行确认,并记录出库数量和日期等信息。
3. 出库记录应及时更新至库存管理系统,并在出库单上签字确认。
2024年加油站油品验收、入库流程1、油品运输车辆到站后,先由押运人员引导车辆停至站内监控可见范围内。
2、油罐车静置15分钟后方可取样,取样前由押运人员和加油站班长共同核对油品配送单、购进计划、车辆相关信息是否准确一致,确认铅封无损坏、号码与配送单一致后方可取样检测。
3、将油样倒入量杯内,测定油品温度和油品密度,使用辛烷值测量仪测量油品辛烷值并将测定结果记录。
4、油品检测工作需两人操作,押运人员测量,加油站班长记录,两人同时签字确认测量结果。
5、由押运人员引导油罐车进入油罐区,停靠在正确位置,连接好接地线,准备好灭火器,待加油员测量卸油前尺寸后方可卸油。
6、卸油过程由押运人员全程监护,卸油完成后,由加油站班长卸油阀,确认油品全部卸完。
7、罐内稳油五分钟后,由加油站班长测定卸油量。
8、将量油计算数量与油品配送单核对,确认是否符合损耗要求,在油品配送单上签字确认。
2024年加油站油品验收、入库流程(二)2024年的加油站油品验收和入库流程大致如下:一、加油站油品验收流程:1. 采购准备阶段:a. 加油站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签订采购合同,明确油品品种、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期限等。
b. 加油站向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营业执照、许可证等资质证书。
2. 油品验收准备:a. 加油站检查油罐、油管等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能够正常接收和储存油品。
b. 检查保管员和验收人员的资质和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他们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3. 油品到货验收:a. 油品到达加油站后,供应商和加油站的验收人员一同进行验收。
b. 验收样品由供应商和加油站的验收人员共同提取,确保样品的公正性。
c. 验收人员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对油品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密度、黏度、闪点等,确保油品符合质量要求。
4. 油品验收结果处理:a. 如果油品验收合格,供应商和加油站双方签署验收单,并确认油品数量和质量。
b. 如果油品验收不合格,供应商需要负责调换或修复不合格的油品,直到达到质量要求为止。
加油站油品验收、入库管理制度一、验收管理制度1. 验收范围验收管理制度适用于加油站各类油品的验收,包括汽油、柴油以及其他润滑油等。
2. 验收人员验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包括验收员、质量监督员等。
3. 验收程序(1)验收前,验收员应在验收记录簿中填写相关信息,包括油品种类、到货日期、供应商、车号等。
(2)验收员对油品外包装进行检查,确认油品外包装完好无损,并与供应商提供的装箱单进行核对。
(3)验收员根据油品质量标准对油品进行抽样检测,包括检查油品颜色、清洁度、凝固点等参数。
(4)验收员对油品进行标识,并填写油品抽样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验收记录簿中。
(5)验收员将验收记录簿提交给质量监督员进行确认,并存档备查。
4.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应根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加油站的实际情况制定,确保油品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二、入库管理制度1. 入库程序(1)验收合格的油品,应按照相应的存放区域和类别进行分类,确保入库油品的安全、整齐。
(2)入库记录员应在入库记录簿中填写油品种类、入库日期、供应商、数量等相关信息。
(3)入库记录员收到验收员提交的验收记录簿后,核对信息,并将油品的具体位置标示在存储区域。
(4)入库记录员将入库记录簿提交给库管员进行确认,并存档备查。
2. 存储管理(1)油品应按照种类和储存要求分类存放,且应保证存储区域的通风、干燥、防火等条件。
(2)存储区域内应明确标示油品的具体位置,以便于出库和盘点。
(3)存储区域内应定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在巡检记录簿中。
3. 出库管理(1)出库前,库管员应核对出库油品的种类、数量,并填写出库记录簿。
(2)出库油品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出库,确保存储油品的新鲜度。
(3)出库记录簿应由库管员提交给出库人员,出库人员核对油品和记录簿,并进行确认,确保准确无误。
(4)出库记录簿应及时归档,并存档备查。
4. 盘点管理(1)定期进行盘点工作,包括全盘和抽盘两种方式,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加油站油品抽检注意事项各服务区、加油站:根据GB/T4756-2015《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的要求并结合高速分公司油品抽检的实际情况,现将有关油品抽检流程及注意事项再次强调如下,请各服务区、加油站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做好相关记录并遵照执行。
一、抽检方式1、外部抽检外部油品质量抽检是指: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地方政府监督部门(工商、质监等)及集团公司抽检。
抽检人员到达加油站时,加油站管理人员应第一时间报告服务区经理、加油站站长,同时上报公司零管部门、数质量科技科。
加油站要礼貌接待,服务区经理、加油站站长在现场后才能进行抽检工作,抽检前须对职能部门的以下信息进行核实,有一项不符合则可拒绝抽检:(1)有无抽查通知书或有效证件。
(2)抽样人员姓名与监督抽查通知书是否相符。
(3)被抽查单位和产品名称与监督抽查通知书是否一致。
(4)要求企业支付检验费或其他费用。
(5)油品抽检前,加油站要对抽样单位的样品容器进行确认,确认其清洁度、干燥程度等是否符合抽样标准,必要时要求在抽样单中进行注明。
除职能部门留存在加油站的封存油样外,加油站还应在同一加油枪取2升油样送公司职能部门,封存油样要待公司相关部门通知后方可回罐。
2、内部抽检内部油品抽检是指省公司或高速分公司组织的油品质量抽查。
服务区、加油站管理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公司相关部门,并对抽检人员身份进行核实,核实完成后在服务区经理及加油站站长在现场的情况下方可开始抽检工作。
二、抽检过程注意事项:1、准备洁净的取样容器:容器只能为棕色磨口玻璃瓶或铁质容器,严禁混装油品。
如果容器为二次灌装,必须用待抽检油品清洗三次以上,确认清洁后方可灌装。
2、取样前确认事项:一是确保被抽检的油枪对应的油罐保持中高液位(低于安全容积严禁取样)且底部无水杂;二是进行取样操作前30分钟对应的油罐没有进行卸油操作;三是确认所抽油品对应的加油枪持续在对外付油,如果停止加油2小时以上或者是当天的首发油品则不应进行抽检操作。
各油品的檢驗流程
一、油品的檢驗流程;
①、在油品到時有倉庫人員通知IQC 進行檢驗;
②、首先查看材質證明MSDS(物質安全質料表)是否符合我司的檢驗要求、在查看
SGS是否過期;(SGS檢查報告一般有效期為一年)
③、根據我司的檢驗要求進行檢驗,在對油品外觀、氣味、色澤、有無水份、雜
質等異常,在檢驗的同時用玻璃杯取少量的油送去化學實驗室進行黏度、閃點及其成份的測試(主要是:切削油、主軸油)在檢驗結果未測出時,油品的下一步的檢驗可暫時不必檢驗。
我司運動粘度的要求如下:
1、切削油品運動粘度要求:
切削油運動粘度要求為13.5~16.5m m2/s(恒溫40℃的水中進行測量)測量的時間不得少於200秒,連續測量5次求出5次的平均值,為測量的結果;·正常開口閃點必須在110℃以上。
2、主軸油品運動粘度要求:
主軸油運動粘度要求為19.8~24.2m m2/s(恒溫40℃的水中進行測量) 測量的時間不得少於200秒,連續測量5次求出5次的平均值,為測量的結果;·正常開口閃點必須在150℃以上。
④、在黏度與閃點檢驗合格後,用試水尺測試油品內是否含有水分,如有水分按
照流程給予判退處理。
對所送油品的數量換算出檢驗的比例進行抽檢,如有抽檢時發現油品有少的現象發生時,其整批油按最低的數量收取,並記錄在油品
檢驗報告上,對少的油品要求供應商按要求績效賠償相應的油品,
⑤、在檢驗過程中如發現有異常的時候,對油品下一步的檢驗停止,同時通知部
門主管與採購,在部門主管與採購確認異常後,進行退貨處理,IQC人員在第一時間開出品質抱怨單,填寫所檢驗時的異常要求供應商進行回復與改善,回復時間以般在三個工作日同時在回復檔上加有相應的佐證,IQC人員做好相應的追蹤與跟催;
⑥、如以上檢驗均合格時將油品放入油品倉庫的固定區域存放,並在油桶上注明
油品標示及加蓋IQC檢驗合格章;
⑦、之後有IQC人員填寫油品檢驗合格單,並簽字和加蓋IQC檢驗合格章;
⑧、在所有成分結果沒開出來時有暫放油品倉庫不給發放,待測試OK後再進行
發放。
二、油品的檢驗方法與方式;(切削油、主軸油、溶劑油、煤油)
a、切削油、主軸油檢驗方式與方法:
①、查看材質證明、目測;
②、採用油品黏度及閃點測試儀對油品進行黏度、閃點檢測以及化學成分測試;
③、用試水膏與檢水尺檢驗油品內是否含有水分;
④、用油管至油桶底部抽取大約3KG的油品放入塑膠桶中,桶內有兩個刻度標示,
上面一個是3kg的標示,下面一個是1kg的標示,沉澱3—5分鐘,把油品倒出預留1kg的油品,查看其桶底有無水份;並用試水膏進行檢驗,看油品內是否
含有水分。
⑤、根據所送油品的數量換算出抽樣的比例進行抽樣並記錄在油品檢驗報告上;
b、檢驗要求及判斷:
①、煤油:油質純,無色,無強烈刺激性氣味、無雜質。
②、機械油:無刺激性氣味,顏色淡黃。
③、溶劑油:油質純,透明,無雜質,無強烈刺激性氣味。
④、以上油品必須用試水膏及檢水尺檢測此油品有無水分,如有水分判退處理。
三、溶劑油、煤油檢驗方式與方法:
①、查看材質證明、目測;
②、由化學實驗室進行化學成分測試;
③、用試水膏與檢水尺檢驗油品內是否含有水分;
④、根據所送油品的數量換算出抽樣的比例進行抽樣並記錄在油品檢驗報告上;
⑤、溶劑油用手測試,手感量涼、抽出後即幹;
⑥、用油管至油桶底部抽取大約3KG的油品放入塑膠桶中,桶內有兩個刻度標示,
上面一個是3kg的標示,下面一個是1kg的標示,沉澱3—5分鐘,把油品倒出預留1kg的油品,查看其桶底有無水份;並用試水膏進行檢驗,看油品內是否含有水分。
四、在檢驗過程中油品有異常時如何處理;
①、在檢驗過程中發現油品異常時首先停止對油品的檢驗,將檢驗的異常情況做
好記錄;
②、立即通知部門主管與採購,異常的情況,主管看實際的生產狀況來判定是否
換貨或退貨處理;
③、如需要退貨時由IQC人員對在檢驗時發現的異常情況,開出品質抱怨單,並
填寫回復日期及回復改善的方案,必要時附圖片等作證;改善後的油品需在後續三次油品檢驗均合格才給予結案,如仍有異常,不給予結案,直至檢驗符合我司要求為止;
④、在異常單開出後IQC人員應注意相應的跟催動作;
五、在生產過程中因油品而導致產品異常時如何處理;
①、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油品異常時首先停止對油品的使用、將油品在使用時的異
常情況做好記錄;
②、立即對其使用油品停止使用,對此機台停機並將此機台的油品及時清理出來
放入固定區域,在對生產的產品的進行隔離。
③、通知部門主管及採購,現場生產時異常的情況,進行研討解決對異常的處理
方法。
同時開出異常品質抱怨單;要求供應商進行改善,並對此次的異常事件發生,要求供應商給予解決或賠償;
④、異常單開出的時間一般為三天,在異常單開出三天后仍未回復,IQC人員要
求採購進行跟催動作,要求供應商儘快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