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辅助电器
- 格式:ppt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64
汽车辅助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汽车辅助电器设备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车载电瓶车载电瓶是汽车电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主要负责存储电能,以供各种电器设备使用。
当发动机运转时,车载发电机会为电瓶充电,同时电瓶会通过电瓶正极与外界相连,为车内各种电器设备提供所需的电源。
2. 发动机控制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是集成在车辆电气系统中的一种计算控制设备,它主要用于监测和调节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控制模块会不断地获取发动机的各种参数数据,如转速、进气压力、冷却液温度等,并根据这些数据实时调整发动机开关和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以保证发动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3. 电动马达电动马达是汽车辅助电器设备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它主要用于驱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如电动窗户、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调节、风扇等。
电动马达工作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转轴的旋转带动辅助设备进行工作。
4. 车载音响车载音响是车辆辅助电器设备中的重要部分,它主要用于播放音乐和收听广播。
车载音响工作的原理是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通过扬声器将声音传播到车内空间。
同时,车载音响还支持各种音源输入方式,如CD、MP3、USB、AUX等。
5. 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是车辆辅助电器设备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主要用于调节车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
空调系统工作的原理是将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传递到车内,利用蒸发和冷凝的方式进行制冷。
同时,控制模块可以根据车内外的温度和湿度差异进行自动调节,以提供最佳的舒适度。
以上就是汽车辅助电器设备的一些常见工作原理,了解这些原理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汽车电器设备的认知,还能为后期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九章继电-接触器控制思考题解答9-1-1一个复合按钮的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有可能同时闭合或同时断开吗?[答]由教材图9-1-5复合按钮的结构可知,当按钮被按下,动触片移动时,是先断开动断触点,后接通动合触点的,在动触片移动的过程中有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是同时断开的;当松开按钮时,是动合触点先复位断开,然后动断触点再复位闭合,中间也有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是同时断开的。
所以复合按钮的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只可能同时断开,而不可能同时闭合。
9-2-1 能否直接用按钮来控制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主电路的通/断?为什么?[答]不能,理由有二: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主电路有三根电线,需用三只按钮同步控制,显然不合适;2. 按钮触点的允许通过电流一般不超过5A,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一般都超过此值,起动电流则更大。
9-2-2 在图9-1的电动机起、停控制控制电路中已装有接触器KM,为什么还要装一个隔离开关QS?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图9-1[答] 接触器KM是控制电动机起、停的电器,而刀开关QS是隔离开关,它的作用是在检修时隔离电源以保安全,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9-2-3 在图9-1中,如果将隔离开关QS下面的三个熔断器改接到隔离器上面的电源线上是否合适?为什么?[答]通常熔断器安装在刀开关的下方,是为了在更换熔丝时便于与电源隔离以确保安全,如果将刀开关下面的三个熔断器改接到刀开关上面的电源线上,则在更换熔丝时将带电操作,因此从安全方面考虑是不合适的。
9-2-4 按图9-1所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停控制电路接好线,通电操作时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试分析问题可能出在哪部分:(1) 按下起动按钮SBst ,接触器KM已经动作,但电动机不转或转得很慢并发出嗡嗡声;(2)当电动机已经起动后,松开起动按钮SBst ,电动机不能继续运转。
[答] (1) 按下起动按钮SBst,接触器KM已经动作,说明控制电路正常,但电动机不转或转得很慢并发出嗡嗡声.,说明三相电动机未通电或处于单相运行状态,可见问题出在主电路,可能是主电路中未接控制电路一相(图9-1中的L1相)的熔断器熔断,或是主电路中某处线路未接好或接触不良。
GMC96B型第1列钢轨打磨列车牵引及辅助电气系统原理及使用维护说明书第一章列车电气系统概述 (3)第一节列车概述 (3)第二节动力车A概述 (3)第三节作业车B、C车概述 (5)第二章安全事项 (7)第一节列车整备 (7)第二节司机出车前电气系统的安全检查 (7)第三节列车牵引操作 (8)第四节列车停机检查 (9)第五节列车长时间停机及封存 (9)第六节连接和分解列车 (9)一、程序 (9)二、规则 (10)第三章电气系统功能描述 (12)第一节动力牵引电气系统功能 (12)一、“运行”工况 (12)二、“作业”工况 (12)三、PLC网络控制 (12)第二节动力车辅助交流供电系统功能描述 (13)第三节直流供电系统功能描述 (14)第四节作业车打磨辅助系统功能描述 (14)第四章各操作按扭和仪表指示灯的定义 (15)第一节司机室B1各操作按扭和仪表指示灯的定义 (15)一、Q1AA操作面板 (15)二、Q1AC操作面板 (17)三、Q1CA操作面板 (18)四、Q1CC操作面板 (19)五、Q1G操作面板 (20)第二节司机室B2各操作按扭和仪表指示灯的定义 (20)一、Q2AA操作面板 (20)二、Q2AC操作面板 (22)三、Q2CA操作面板 (22)四、Q2CC操作面板 (22)五、Q2G操作面板 (23)第五章电气系统司机操作 (24)第一节列车通电前电器状态 (24)第二节司机出车前电气系统的动作检查 (24)第三节列车电气系统通电 (26)第四节“运行”工况/ travel (30)第五节“作业”工况/ work (31)第六节列车无火回送 (34)第七节行车监控、轴温监视及列车电台通信 (34)第八节视频监视、内部通信及火灾报警 (35)第九节辅助系统操作及发电机组停机 (36)第十节列车停用操作 (38)第一节列车降级牵引及应急走行 (38)一、列车降级牵引功能 (38)二、列车应急走行功能 (39)第十一节列车牵引电气系统保护 (39)第六章电气系统维护保养 (41)第一节电线电缆 (41)第二节电机 (41)第三节电器 (41)第七章电气系统原理说明 (42)第一节微机系统功能 (42)第二节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原理说明 (44)一、概述 (44)二、辅助交流380V供电系统 (44)三、柴油机启动主电路及控制电路 (46)四、柴油机调速及传动箱充油电路 (47)五、恒速液压系统控制电路 (48)六、PLC电气控制系统保护 (49)七、行车安全电路原理及空气系统原理 (49)八、其它部分电路原理 (51)第八章列车电气系统参数 (51)第一节动力车A电气系统参数 (51)一、电器柜QG4内电器及上油泵开关参数 (51)二、辅助交流发电机组电压及蓄电池电压参数 (52)三、其它参数 (52)第二节作业车电气系统参数 (52)一、SPENO电气系统参数 (52)二、BRE电气系统参数 (53)第九章GMC96B型钢轨打磨列车第2~10列与第1列的区别说明 (53)第一节第2列与第1列的区别 (53)第二节第3列与第1、2列的区别 (53)第一章列车电气系统概述本文件适用于第1列GMC96B型钢轨打磨列车的牵引及辅助系统。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学时:288课时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汽车电器实训课程使学生掌握电器设备维修保养以及具有对电器设备控制电路分析诊断的能力,具有现代汽车电器设备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故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汽车电器设备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汽车电器的组成与特点、汽车电器基础元件汽车电器故障的类型、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目的要求]1、了解汽车电器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2、掌握汽车电器的组成与特点;3、熟悉汽车电器基础元件及其作用;4、熟悉掌握汽车电器故障的有那些类型;5、重点掌握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汽车电器的组成与特点;汽车电器基础元件及其作用;汽车电器故障的类型;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难点:汽车电器故障的类型、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第二章蓄电池[教学内容]:蓄电池的用途、组成及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铅酸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及技术要求、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目的要求]1、掌握蓄电池的用途、组成,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2、掌握铅酸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及技术要求、掌握蓄电池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学会电解液的配制方法;懂得电解液密度计的简单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3、掌握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容量的检测。
[重点难点] 重点:蓄电池的用途、组成,蓄电池技术状态的检查及技术要求,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容量的检测,难点:电解液的配制。
第三章交流发电机[教学内容]:交流发电机的种类、优点、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使用、维护与测试、故障检修;调节器的种类、组成、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使用与测试、故障检测;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判断及排除。
广通牌GTQ6117N4GJ5型天然气客车使用说明书珠海市广通汽车有限公司Zhuhai Granton Automobile Co.,Ltd.目录前言 (3)第一章主要技术参数 (4)第二章操作说明 (10)2.1驾驶区示意说明 (10)2.2组合仪表说明 (12)2.3方向盘的调整 (13)2.4点火开关 (13)2.5灯光操作手柄 (14)2.6喇叭按钮 (14)2.7驻车制动手 (15)2.8安全出口 (15)2.9门应急开关 (15)第三章新车走合期 (16)第四章行车前安全检查 (19)4.1进入客车前 (19)4.2进入客车后 (20)第五章客车的行驶及注意事项 (21)5.1发动机的起动 (21)5.2手动变速箱 (22)5.3使用离合器 (22)5.4良好驾驶习惯 (22)5.5换档 (23)5.6制动 (23)5.7内后视镜 (24)5.8停车 (24)5.9经济省油行 (24)5.10冷天气行驶 (25)5.11轮胎防滑链 (26)5.12供气系统的注意事项及故障排除 (26)第六章客车的技术保养 (30)6.1 底盘及发动机的保养 (30)6.2客车外表面及附件的保养 (30)6.3 气动外摆式乘客门及内摆式乘客门的维修和保养 (31)6.4空调的使用与保养 (32)6.5暖风机的使用与维护 (32)第七章定期维修保养 (33)7.1日常维护 (33)7.2车辆的维护周期及项目 (34)第八章常见故障的排除 (40)8.1发动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40)8.2 离合器常见故障及排除 (43)8.3变速器常见故障及排除 (44)8.4 传动轴常见故障及排除 (44)8.5前轴和转向机构常见故障及排 (44)8.6后桥常见故障及排除 (46)8.7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 (47)第九章电器设备与线路 (48)9.1电源及起动装置 (48)9.2发动机关联的控制、保护及信号装置 (48)9.3行驶信号及照明设备 (48)9.4辅助电器设备 (48)9.5电器设备原理图 (49)第十章润滑 (57)10.1底盘及发动机的润滑 (57)10.2乘客门的润滑 (57)第十一章随车技术文件 (58)第十二章随车工具 (59)前言广通牌GTQ6117N4GJ5型天然气客车是我厂采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客车底盘改装而成的客车,按照用途可分为公交车,旅游客车等,按照类型可分为中型,大型等。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新能源汽车作为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品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电动机,而电动机则依赖于电气系统的支持才能正常运行。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部分所承担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部分:电池组概述:电池组是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提供电能储存和释放。
新能源汽车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源,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良好的充放电性能等优点。
1.1 组成:电池组由数十甚至上百个电池单体组成,这些电池单体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排列在一起。
电池组还包括了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热管理系统。
1.2 功能:电池组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存储能量。
当车辆行驶时,电池组会向电动机提供所需的能量。
当车辆减速或刹车时,电池组会将能量回收储存,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二部分:电动机控制器概述:电动机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功能是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和动力输出。
2.1 组成:电动机控制器由电子控制单元(ECU)、功率电子器件、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
其中,电子控制单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实现对电动机的精确控制。
2.2 功能:电动机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电池组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电动机所需的交流电,并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
通过对电压、电流和相位的控制,电动机控制器能够实现电动机的启动、加速和制动等操作。
第三部分:辅助电器系统概述:辅助电器系统包括各种电子设备和传感器,用于提供车辆各部分的电力供应和监测功能。
3.1 组成:辅助电器系统由电源管理模块、照明系统、空调系统、车载娱乐和导航系统等组成。
这些设备通过车载电瓶或者直接与电池组连接来获取所需的电能。
3.2 功能:辅助电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车辆的照明、通风、空调以及娱乐等功能。
动车组辅助电气系统的分析与对比摘要:在动车组的运行过程中,电气系统是重要的辅助系统之一。
这一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动车车组的运行效率。
因此,该系统被选为十大种配套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目前我国的动车组列车中,主要包括4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序列,它们是由不同国家,分别是加拿大的crhl,日本的CRH2,德国的CRH3,法国的crh50,这几个国家进行开发的。
这四个技术序列为电力系统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保证了EMU的顺利运行。
因此,对动车组辅助电气系统分析和比较,能够有效地帮助动车组列车的电气系统得到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动车组列车;电气系统;分析与比较引言:辅助电气系统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分别是电源系统以及电气设备。
通过这两种系统在动车组列车运行中的应用,可以保证车组在应急模式下能够正常运行。
为了使车组运行平稳,辅助电气供应系统是不可缺少的系统之一。
可以说,相关技术以及相应的配套设备与先进技术是高度融合的。
因此,对不同国家的技术序列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能够有效的帮助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并且还能使得辅电系统的应用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提高应用的范围。
一、分析Crhl辅助电气系统首先,这类系统运用在动车中,主要包括5个电车和3个牵引车。
供电单位的组成主要有三种类型,每个车组都包含了在单子接收点模式下工作的变流器。
受电弓直接连接到电网侧阻隔器上的变压器,在牵引变压器的作用下,将电流转化成1650v直流电。
对于电力牵引来说,网络传感器的作用不容忽视。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方面的传感器会转变电压,在次级线圈过程中,原始的输入电压是ac930v。
转换后电压为dcl650v,直流电压由电网侧变压器和辅助系统中的变压器进行供电。
辅助变压器要提前与入口处连接,并要有输入输出端口连接。
在运行方式上,这种供电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首先是正常运行的方式,二是回送方式,三是采用外部供电方式。
交流接触器的主要结构一、引言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的电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它由电磁铁、触点和辅助电器组成,可以实现电路的开闭和控制功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交流接触器的主要结构,包括电磁铁、触点和辅助电器。
二、电磁铁电磁铁是交流接触器的核心部件,它通过电流的通断来产生电磁力,控制触点的开合。
电磁铁的结构主要包括线圈、铁芯和固定部件。
线圈由绝缘导线绕成,通电后产生磁场。
铁芯是导磁材料制成的,能够增强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固定部件用于支撑线圈和铁芯,保持其相对位置稳定。
三、触点触点是交流接触器中起关键作用的部件,它负责实现电路的开闭。
触点一般由导电材料制成,常见的有银合金触点和铜触点。
触点的结构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主触点用于接通和切断主电路,承受较大的电流和负荷。
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磁铁的通断,承受较小的电流和负荷。
触点通常通过弹簧力保持闭合状态,当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的磁力作用于触点,使其迅速分离。
四、辅助电器辅助电器是交流接触器的附属部件,用于增强接触器的功能和性能。
常见的辅助电器包括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灯信号指示器。
热继电器可以实现电流的过载保护和电流的远距离传输。
时间继电器可以实现定时控制和延时控制。
灯信号指示器可以提供接触器工作状态的显示和报警功能。
辅助电器与交流接触器通过插座或导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控制系统。
五、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铁的磁力作用控制触点的开合。
当电磁铁通电时,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使铁芯磁化,吸引触点闭合。
触点闭合后,主电路通电,电器设备开始工作。
当电磁铁断电时,线圈中的电流消失,磁场消失,触点弹簧力使触点迅速分离,主电路断电,电器设备停止工作。
六、应用领域交流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气控制系统中。
在工业生产中,交流接触器常用于电动机的启停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控制等。
在建筑领域,交流接触器常用于空调、电梯、自动门等设备的控制。
在交通运输领域,交流接触器常用于电车、地铁、铁路信号等系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