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道路设计平面线形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4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什么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指在道路设计中,根据道路功能要求以及交通安全、交通效率等因素,确定道路的线形设计参数。
道路线形设计标准是道路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设计车速、设计几何断面、曲线半径、坡度等。
首先,道路的设计车速是确定道路几何形状和水平曲线半径等参数的基础。
设计车速是指车辆可以安全、顺畅地行驶在道路上的最高速度。
设计车速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道路功能、交通安全和经济因素等,通常分为快速道路、普通道路和低速道路等不同级别,每个级别都由相应的标准规定。
其次,设计几何断面是指道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形状和尺寸。
水平几何断面的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量、分隔带宽度等参数的确定;垂直几何断面的设计包括路堤高度、坡度、路肩宽度等参数的确定。
设计几何断面的确定需要考虑道路的交通量、车辆类型、交通流组成等因素,以实现安全、顺畅、高效的交通。
曲线半径是指道路的水平曲线,在道路设计中起到引导车辆行驶和保证安全的作用。
曲线半径的选择与设计车速相关,设计车速高的道路需要较大的曲线半径,以确保车辆在曲线行驶时有足够的视距和横向空间来保证安全。
坡度是指道路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率,用来描述道路的爬坡或下坡程度。
坡度的选择应考虑道路的水平曲线、纵坡曲线、视距要求以及排水等因素。
合理的坡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还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除了以上几个参数外,道路平面线形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道路标线、交通标志、路缘石、交叉口等,以实现道路的安全、流畅和便利。
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道路都有相应的线形设计标准,如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每个标准都有具体的设计要求和限制条件。
总之,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标准是道路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它通过合理确定设计车速、几何断面、曲线半径、坡度等参数,为道路的安全、流畅和高效提供技术支持。
道路线形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交通状况、车辆类型、经济效益等因素,以满足人们对道路交通的需求。
第2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2.1城市道路平面规划设计的内容和要求道路线形指道路路幅中心线(又称中线)的立体形状,道路中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形状称为平面线形。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可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主要是根据城市主要交通联系方向确定城市主要道路中心线的走向,并进一步确定城市路网;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一般在上一层次已经确定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基础上进行,需要进一步详细确定用地范围内各级道路主要特征点的坐标,曲线要素等内容,便于进一步的道路方案设计。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经常会碰到山体、丘陵、河流和需要保留的建筑,有时还因地质条件差而需要避开不宜建设的地方,所以无论城市道路还是公路不可避免要发生转折,就需要在平面上设置曲线,所以平面线形由直线和曲线组合而成。
如果城市道路转折角度不大,可把转折点设在交叉口,使道路线形呈折线状,这样可以减少道路上的弯道,便于道路施工和管线埋设,也有利于道路两侧建筑的布置。
如果转折点必须设置在路段上,则需要根据车辆运行要求设置成曲线,曲线又可分为曲率半径为常数的圆曲线和曲率半径为变数的缓和曲线。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为:根据道路网规划确定的道路走向、道路之间的方位关系,以道路中线为准,考虑地形、地物、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根据行车技术要求确定道路用地范围内的平面线形,以及组成这些线形的直线、曲线和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小半径曲线,还应当考虑行车视距、路段的加宽和道路超高设置要求等。
在学习本章时,尽管公式较多,但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一些常用参数,往往是可以通过查阅规范取得的,只有在旧城改造中用地条件苛刻的情况下,才需要计算道路线形要素。
所以,掌握查阅设计规范、理解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将是学习本章的关键。
2.2 道路弯道平曲线规划设计2.2.1 曲线要素构成及基本作用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一般采用圆弧曲线连接直线路段,为了使线形平顺,连接方式必须是切点相连,道路圆曲线一般通过曲线要素来描述。
道路工程平面线型设计在平面线型设计中,汽车形式轨迹的特性,道路平面线型的要素以及直线的特点与运用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特点,如何设计出一条合理且优秀的线型,相信看完今天的内容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一、道路平面线型概述一、路线道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构成的三维实体。
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平面图: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纵断面图:沿道路中线的竖向剖面图,再行展开。
横断面图:道路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
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
分解成三步:路线平面设计:研究道路的基本走向及线形的过程。
路线纵断面设计:研究道路纵坡及坡长的过程。
路线横断面设计:研究路基断面形状与组成的过程。
二、汽车行驶轨迹与道路平面线形(一)汽车行驶轨迹行驶中汽车的轨迹的几何特征:(1)轨迹连续:连续和圆滑的,不出现错头和折转;(2)曲率连续: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的值。
(3)曲率变化连续: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的值。
(二)平面线形要素行驶中汽车的导向轮与车身纵轴的关系:现代道路平面线形正是由上述三种基本线形构成的,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二、直线一、直线的特点1.优点:①距离短,直捷,通视条件好。
②汽车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③便于测设。
2.缺点①线形难于与地形相协调②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人感到单调、疲倦,难以目测车间距离。
③易超速二. 最大直线长度问题:《标准》规定: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
德国:20V(m)。
美国:3mile(4.38km)我国:暂无强制规定景观有变化≧20V;<3KM景观单调≦ 20V公路线形设计不是在平面线形上尽量多采用直线,或者是必须由连续的曲线所构成,而是必须采用与自然地形相协调的线形。
采用长的直线应注意的问题: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的缺陷,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下面本店铺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1)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沿线的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平面曲线,并尽量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
当公路转角较小时,应设法调整平面线形,当不得已而设置小于70的偏角时,则必须设置足够长的曲线。
(3)曲线间应设置足够长度的直线,一般以不小于6倍设计车速(以km/h计)的直线长度为宜。
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形成断臂曲线而影响线形连续和美观,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个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卵型、复合型及凸型等曲线,改善线形质量。
(4)曲线间应设置足够长的直线,一般以不小于2倍设计车速(以km/h计)的直线长度为宜。
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将其组合成S型曲线,改善线形质量。
(5)连续急弯的线形,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以保证线形的光滑、连续、平顺。
(6)组合复杂的线形,应特别注意整条路线技术指标的均衡性与连续性,以获得良好舒适的行车条件。
(7)平面线形设计时,应注意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之间的良
好组合,形成良好的空间线形,保证行车的快速、安全、舒适。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步骤道路平面线形设计,说白了,就是设计一条路从头到尾的走向、弯曲和各种细节。
嗯,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是给一块空旷的土地画一条“人生路线”,让它通向更远的地方,不仅要顺畅,还得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能走错了。
别看这件事看起来简单,背后可是一门学问。
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明白了几个关键点,你也能大致搞懂这其中的奥秘。
要说第一步,那肯定是要了解地形地貌。
你想啊,路要建在什么地方,地面高低起伏都得搞清楚。
比如,山地的道路肯定得比平原的复杂得多,不仅要考虑坡度,还得看周围有没有障碍物,像山崖啊、河流啊这些都要绕开。
所以说,先了解地形,这就是基础。
那时候就得眼睛亮一些,不能脑袋一热就随便规划个方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
要知道,规划一条合适的路线,比什么都重要。
然后,就是判断道路的宽度。
要是想建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肯定得给它足够的宽度,至少要能容得下两个大卡车并行。
但如果你规划的只是村道或者小路,那就不用太宽,反而要考虑浪费土地,不能太铺张。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哎,那是不是越宽越好?其实不是哦,宽度得根据车流量、车速等因素来定。
别看它一开始宽敞,等到人多了车多了,反倒显得空荡荡的,一点都不实用。
最重要的就是决定路线的走向。
好像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得顺不顺,很多时候都得看我们怎么选择路线。
路面线形也一样,设计师要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城市发展需求,甚至是风水来调整。
要是设计得不好,弯来弯去的,开车的心情也会变得很差,甚至让车速无法提升。
别忘了,设计道路时,特别是高速或者主干道,转弯角度必须得合适。
太尖锐的弯道一来让车主紧张,二来容易导致车速过慢,影响通行效率。
弯道设计的好,连周围的景色都会不一样呢,开车的同时还可以享受沿途的美景,是不是很有感觉?再说了,设计完线形后,不能忽视的就是道路的交叉口。
交叉口,尤其是在城市道路上,可是一个“大难题”。
它不仅涉及到交通流量的控制,还关系到安全性。
Ch3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本章主要内容】§3-1 平面线形概述§3-2 直线§3-3 圆曲线§3-4 缓和曲线(3h)§3-5 平面线形的组合与衔接§3-6 行车视距§3-7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平面线型的基本组成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设计标准、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要素计算;行车视距的种类及保证;平面设计的设计成果;了解平面线型的组合设计。
本章重点:缓和曲线设计与计算、平面设计注意事项,难点:缓和曲线。
§3-1 道路平面线形概述基本要求:掌握平面线形的概念,平面线形三要素,了解汽车行驶轨迹对道路线形的要求。
重点:平面线形的概念。
难点:平面线形三要素。
1 平面线形的概念平面线形—道路中线在平面上的水平投影,反映道路的走向。
2 平面线形三要素2.1 汽车行驶轨迹大量的观测和研究表明,行驶中的汽车,其导向抡旋转面与车身纵轴之间的关系对应的行驶轨迹为:1) 角度为0时,汽车的行驶轨迹为直线;2) 角度不变时,汽车的行驶轨迹为圆曲线;3) 角度匀速变化时,汽车的行驶轨迹为缓和曲线。
行驶中的汽车,其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1)轨迹是连续和圆滑的;2)曲率是连续的;3)曲率的变化是连续的。
直线一圆曲线一直线符合第(1)条规律直一缓一圆一缓一直符合第(1)、(2)条规律整条高次抛物线可能符合全部规律,但计算困难,测设麻烦。
2.2平面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称为平面线形的三要素。
§3-2 直线基本要求:了解直线的使用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直线的设计标准及计算。
重点:直线的设计标准。
难点:路线方位角、转角的计算。
1 直线的特点1.1 以最短的矩离连接两目的地;1.2 线形简单,容易测绘;1.3 长直线,行车安全性差;1.4 山区、丘陵区难与地形与周围环境协调。
2 设计标准2.1直线最大长度1)限制理由2)直线最大长度:2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