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1
- 格式:pptx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30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方案1、平面标准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用设超高推荐半径值。
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可采用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圆曲线最小半径平曲线由圆曲线及两端缓和曲线组成,平曲线长度与圆曲线长度应大于或等于下表的规定值。
平曲线与圆曲线最小长度直线与圆曲线或大半径圆曲线与小半径圆曲线之间应设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缓和曲线长度最小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值。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最大超高横坡度的规定见下表最大超高横坡度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加宽,并应设置加宽缓和段。
2、设计速度①各级道路的设计速度如下标准进行选择:各级道路的设计速度②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辅路设计速度宜为主路的0.4倍~0.6倍。
③在立体交叉范围内,主路设计速度应与路段一致,匝道及集散车道设计速度宜为主路的 0.4倍~0.7倍。
④平面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宜为路段的 0.5倍~0.7倍。
*道路路拱车行道采用直线接抛物线型路拱,车行道横坡设计一般取1.5%,人行道横坡设计一般取1.5%。
*道路交叉标准①保障交通安全,使交叉口车流有序、畅通、舒适,并应兼顾景观。
②兼顾所有交通使用者的需求,处理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
③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分期建设时,应近远期结合。
④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几何设计、交通管理方式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内容。
⑤除考虑本交叉口流量、流向以外,同时分析相邻或相关交叉口的影响。
⑥改建设计应同时考虑原有交叉口情况,合理确定改建规模。
*平面交叉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并符合下列规范规定:①平A类:信号控制交叉口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展宽交叉口;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不展宽交叉口。
②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平B1类:支路只准右转通行的交叉口;平B2类: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平B3类:全无管制交叉口。
城市道路设计方案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一、总体概述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居民的出行效率和安全。
因此,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设计原则1. 原则一:人车分流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人车分流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首要原则。
根据道路的不同等级和功能,设计人行道、自行车道、机动车道等,分别满足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出行需求。
2. 原则二:合理布局城市道路设计要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道路网格,确保道路的连通性和通行效率。
通过合理设计主干道、快速路和支路等,分流和引导交通,提高道路利用率。
3. 原则三:安全性和协调性城市道路设计应注重交通安全,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和交通设施,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意识。
同时,还应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临界节点设置绿化带,美化城市环境。
三、设计内容1. 道路宽度设计根据城市规模和交通流量,确定主干道、快速路、支路等的宽度。
主干道宽度宜在4-6车道,快速路宽度宜在6-8车道,支路宽度宜在2-4车道。
同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交通参与者,确定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宽度。
2. 道路标线和交通信号灯设置合理设置道路标线和交通信号灯,引导车辆和行人行驶和通行。
将主要干线交叉口设置为十字型或十字加形,方便车辆的左转、右转和直行。
根据交通流量和通行能力,设置交通信号灯,保证交通的有序进行。
3. 道路设施设置设置合理的道路设施,满足行人和车辆的需求。
包括行人过街设施、公交站点、垃圾箱等。
同时,还应考虑到特殊群体的需求,如残疾人设施的设置。
四、设计步骤1.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城市道路现状数据,包括道路路况、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等。
进行数据分析,了解道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规划和设计方案编制根据数据分析,制定规划和设计方案,包括道路布局、道路宽度、交通信号灯设置等。
3. 方案评估和优化对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通过交通模型和仿真软件,模拟不同方案下的交通流量和通行效率,选择最优方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引言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合理的道路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缓解道路拥堵、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本文将介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及具体步骤,以及一些建议和案例分析。
重要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合理设计的道路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堵塞,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良好的道路规划能够提高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此外,道路规划设计还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合理规划的交通网络能够促进经济活动和社会交流。
设计步骤1.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进行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主要包括城市人口情况、交通状况、交通需求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了解城市当前的交通状况和发展趋势,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2. 目标确定在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需要确定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目标。
目标可以包括交通效率的提高、交通拥堵的缓解、交通安全的保障等。
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城市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3. 道路网络规划道路网络规划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
根据收集和分析的数据,设计师可以确定道路的布局和连接方式,设计道路的等级和宽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交通需求和特点,设计出合理的道路布局和交通组织方式。
4. 交通信号系统规划交通信号系统是保障交通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交通信号系统,包括信号灯的布设、信号配时的设置等。
通过合理规划交通信号系统,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5. 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道路拥堵。
在公共交通规划中,需要确定公交线路的设置、站点的布局和公交车辆的配备等。
6.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也应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