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玉米“3414”肥效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3414”肥料田间试验的操作及结果分析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最关键的一项技术环节是“3414”肥料田间试验。
目的是获取作物的最佳产量、最佳施肥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根据我区近两年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探讨。
1试验设计1.1“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组合成的试验。
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1处理N0P0K0、2处理N0P2K2、3处理N1P2K2、4处理N2P0K2、5处理N2P1K2、6处理N2P2K2、7处理N2P3K2、8处理N22P2K0、9处理N2P2K1、10处理N2P2K3、11处理N3P2K2、12处理N1P2K2、13处理N1P2K1、14处理N2P1K1。
该方案可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1.2试验设计的关键点试验设计的最关键点是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确定。
若2水平确定的相对偏高,试验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会内推。
若2水平确定的相对偏小,最佳施肥量会外推。
2水平确定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土肥专家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施肥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2试验实施2.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地块平坦、整齐、不同肥力水平、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地块。
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2.2试验作物品种和肥料品种选择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或拟推广品种。
肥料应选择氮磷钾单质品种,如尿素、三料过磷酸钙、硫酸钾等,磷酸二铵及其他二元或三元复合(混)肥不能做为试验用肥。
2.3试验地处理准备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试验前多点采集土壤样品,制备风干混合土样,进行土壤养分测试。
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作者:周丽依德萍张亚丽王凤龙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5年第01期摘要:合理施肥是玉米获取高产的关键因素,为此,作者为获取玉米施肥模式进行了“3414”试验,获取了该地块先玉335品种的最佳施肥量。
关键词:玉米;“3414”;肥料效应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2.0251 试验目的为了获取玉米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玉米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构建玉米施肥模型奠定基础。
2 试验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永吉县一拉溪镇二道村3社。
土壤为白浆土,质地为壤土,中等肥力,全田肥力均匀一致。
2.2 供试材料供试玉米品种为先玉335。
供试肥料尿素(N 46%),过磷酸钙( P2O518%),氯化钾( K2O 60%)。
2.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3414”完全随机设计。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即0、1、2、3),加上一个空白对照,共计14个处理,(具体施肥水平见表1)。
试验小区完全随机排列,小区面积40平方米,四周设保护行。
2.4施肥方法磷肥和钾肥全部用于底肥,氮肥的70%用作底肥,30%用作追肥。
3 试验实施及田间管理4月29日播种,株行距为:60×30.2厘米,每小区222株,密度3667株/亩。
5月10日封闭除草,5月17日出苗,5月23日苗齐。
5月27日定苗。
7月1日追肥,7月3日和10日分别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一次。
10月5日收获,小区单打单收,进行测产。
4 结果分析4.1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由表2可知,N3 P2 K2处理的株高最高(279.6厘米),比N0 P0 K0高19.4厘米,说明植株的高度与氮肥施用量成正比。
大荔县花生“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为了掌握花生的需肥规律,了解氮、磷、钾3种元素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土壤的供肥性能,为更好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依据,我站于2008年4-9月实施了花生“3414”肥料效应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安排在大荔县羌白镇白村3组李永信的责任田。
供试土壤为绵土,面积0.25hm2,肥力中等,灌溉方便。
前茬作物为棉花,每667m2产量240kg。
播种前,测定土壤养分基础为:速效氮45.21mg/kg,速效磷25.41 mg/kg,速效钾101.06mg/kg,有机质10.60g/kg,pH值为7。
1.2供试材料及品种供试肥料:氮肥为山西省运城市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素,含N量为46%;磷肥由云南南龙山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含P2O5 16%。
钾肥由北京复兴门外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含K2O 量60%。
供试品种为花育19的自留种。
1.3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方案设计见表1,设9个处理(其中处理1不施肥,为对照ck),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
试验中氮肥和磷肥各按4种施肥水平(0水平、缺肥水平、最佳水平、超量水平),钾肥只有处理1不施肥料,其余均采用最佳施肥水平。
花生整个生育期分2次施肥,磷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和钾肥分2次施入,第1次作底肥施入50%,第2次在扬花期作追肥施入50%。
1.4试验管理试验采用人工播种,每667m2留苗8 000穴,行距30cm,株距20cm。
于2008年4月9日灌水,4月25日耕地,施入基肥,4月26日播种,5月10日出苗。
花生整个生育期灌水3次,分别在5月20日、6月10日、8月20日(用河灌),6月24日追肥,除草2次。
2008年9月2日进行田间采样,室内考种。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化肥用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各处理产量结果见表2,对表2各处理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F值=13.249>F0.01=3.890,表明不同处理间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
玉米“3414”试验总结1试验目的为获取霍城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配方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霍城县玉米施肥模型,为施肥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基本情况2,1试验材料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46%)、磷酸二铵(P2O546%)、硫酸钾(K2O33%)。
供试作物:玉米,品种是SC-704。
2,2供试土壤试验设在兰干乡中心村四组,土壤质地为沙壤土,0~20cm土层有机质1.66%、速效氮91ppm、速效磷8.9ppm、速效钾176.9ppm、PH8.56,地势较平坦,中上等肥力水平,前茬作物为玉米。
2,8试验处理试验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40m2,四周设立保护行,试验设N、P、K三个因素、四个水平,共14个处理。
2,4施肥方法磷肥、钾肥全做基肥,氮肥30%做基肥、70%做追肥,严格按照试验方案,施肥时把纯养分量换算成小区实际肥料用量。
2,5田间管理4月13日人工打埂做畦、开沟施肥。
条播,行距50cm,用种量3kg/667m2。
种子与肥料分沟施入,施肥量严格按照试验方案称取施入。
4月27日出苗,5月20日定苗,定苗株距为25cm,中耕除草3次,分别在5月16日、5月25日、6月5日。
全生育期浇水4次,分别在6月10日、6月28日、7月28日、8月10日。
6月9日追肥。
6月5日拔节,6月28日抽雄,7月2日吐丝,7月6日开花,9月5日成熟。
3试验结果与分析3,1不同处理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株高:最高处理14,其次为处理13、处理10,株高最低为处理1和处理2,说明增施氮、磷肥能促进玉米生长,钾肥对玉米的株高影响不大。
长势:无肥区和无氮区长势都较差,说明氮对玉米的长势影响最大,其次是磷,钾对玉米的长势影响略小一些。
叶片数:除无肥区叶片数较少外,其他处理差异不是很大,说明氮、磷对叶片数的影响略大一些,钾肥对叶片数的影响最小。
3414肥料试验意思3414肥料试验是一种用于农田肥料施用效果评估的试验方法。
肥料是指供应给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物质,而农田肥料试验则是通过对农田中不同施肥处理进行比较,评估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为农民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农田肥料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最佳的肥料施用量和施肥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比较,可以评估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找出适宜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避免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
在进行3414肥料试验时,首先需要选择试验地点和试验作物。
试验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可以反映出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肥料的效果。
试验作物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作物种植特点和经济价值进行选择,例如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等。
然后,需要确定不同的施肥处理。
一般来说,可以设置不施肥(对照组)和不同施肥水平的处理组。
施肥水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试验目的进行确定,例如低、中、高三个水平。
每个处理组需要设立足够的重复,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处理组进行相同的田间管理措施,例如灌溉、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还需定期进行观测和测量,包括作物生长情况、叶片颜色、根系发育、产量等指标,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和环境因素(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的记录。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确定最佳的施肥处理和施肥水平,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3414肥料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农田肥料施用效果的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比较,确定最佳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这一试验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农民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3414”肥效试验摘要在田间自然的土壤气候条件下,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肥料试验,阐明各种肥料效应,明确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同时,找出了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方案。
关键词玉米;3414;肥料效应通过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探索氮磷钾不同用量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以筛选出最经济有效的用肥量和最适宜的肥料配比组合,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1.1供试品种选择睢宁县主要推广玉米品种郑单958。
1.2 供试肥料为大面积生产施用的尿素(含氮46%),过磷酸钙(含五氧化二磷12%),氯化钾(含氧化钾60%),不施用有机肥。
1.3试验地点及设置试验地点位于睢宁县王集镇卜吴村,该区域地势平坦,整齐均匀,肥力差异小,给排水性好。
前茬作物小麦,供试土壤为两合土,耕层厚度20cm,土壤肥力中等,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5.8g/kg,全氮1.26g/kg,速效磷18.35mg/kg,速效钾98.91mg/kg,pH值8.0。
试验小区为长方形,面积33.3m2,采用宽窄行条播,小区设有小田埂,防止串水串肥,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
2试验方法2.1“3414”肥料效应试验完全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是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的一种,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见表1)。
4水平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2.2肥料运筹氮肥按30%作基肥,70%作追肥,追肥在大喇叭口期,约在11叶展开时施用;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肥在耕翻前施用。
2.3试验概况试验于2007年6月14日播种,播量37.5kg/hm2,每个小区除施肥处理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
6月14日喷除草剂,7月25日追施拔节肥并防治玉米螟,9月18日进行各小区测产,9月22日收获,单收单打计产。
3 结果与分析3.1农艺性状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间,玉米农艺性状存在明显的差异。
玉米“3414”加密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3414”肥料效应田间加密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从而为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 试验地点地点:北纬42°40′24″东经125°55′1″。
3 材料和方法3.1 供试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土类:白浆土;亚类:平地白浆土;土属:平地白浆土;土种:薄层平地白浆土;土壤质地:壤土;土层厚度:30~60 厘米,无土壤障碍因素。
土壤肥力二等。
3.2 供试肥料尿素(N∶46%)、磷酸二铵(N∶18%,P∶46%)、氯化钾(K∶60%)、过磷酸钙(P∶12%)。
3.3 供试作物品种迪卡516,生育期:127 天,积温:2700℃,株高:262 厘米左右,平均亩产750 公斤。
3.4 前茬作物品种万孚七,产量700 公斤。
施肥水平:5 公斤二铵,2.5 公斤硫酸钾,一袋复混肥。
3.5 试验设计和方法氮、磷、钾3 个因素,6 个水平,20 个处理,3 次重复。
6 个水平分别为:0、0.8、1、1.2、2、3。
小区面积为30 平方米,宽度3 米,5 垄区,10 米长。
周边设有保护行,保护行2 米。
设有三次重复,重复间隔1 米,试验小区随机排列。
施肥方式:全部磷、钾肥和1/3 氮肥做基肥,2/3 氮肥做追肥施用。
生产管理:试验田管理除施肥措施外,其他各项措施均一致,符合生产要求,同一试验,在同一天内完成。
4 试验结果与分析田间植株生育性状调查、生育期调查以及测产考种。
田间调查表明,不同施肥小区的玉米生长性状表现差异较大,株高2.56~2.94 米,叶龄16.8~18.9 片,茎粗1.6~2.4 厘米,其中处理11 施肥小区株高出现最大值为2.94 米,茎粗2.4 厘米。
处理1 施肥小区株高出现最小值2.56 米,茎粗1.6 厘米。
大荔县北部塬区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试验与研究摘要:大荔县玉米3414试验完全实施方案,以土壤测试为基础,对北部塬区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进行研究。
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该区玉米最佳施肥数量、最优施肥配比、施肥品种、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为科学施肥提供指导依据。
筛选出667 m2施纯氮(N)14 kg,纯磷(P2O5)8 kg,纯钾(k20)6 kg 为宜。
关键词:北部塬区;玉米;测土配肥技术2010年大荔县采用玉米3414试验完全实施方案,以土壤测试为基础,对北部塬区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进行研究。
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该区玉米最佳施肥数量、最优施肥配比、施肥品种、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提高施肥经济效益,为科学施肥提供指导依据,更为今后该区玉米配方施肥设计提供有力的科学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段家村七组雷刚责任田,试验占地0.67 hm2亩。
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土质为黄绵土,前茬作物为小麦,667 m2产小麦350 kg,播种前测定养分基础为:速效氮48 g/kg,有效磷6.01 g/kg,速效钾80 g/kg,有机质8.70 g/kg。
1.2 供试肥料氮肥为46 %尿素,由陕西陕化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磷肥为46 %过磷酸钙,由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钾肥为50 %硫酸钾由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 试验处理试验共设14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以不施肥为对照,每小区占地面积40 m2,试验肥料分基肥和追肥3次施完;磷肥和钾肥做底肥1次施完,氮肥分3次施,前期施氮肥30 %,中期施50 %,后期施20 %。
1.4 田间排列1.5 试验地管理2010年6月9日小麦收获后,6月11日施基肥,小麦秸秆还田旋两遍。
基肥是在秸秆旋一遍时施入的,6月12日播种,玉米品种为粟玉2号,667m2播量4 kg,播种方式机播。
6月25日定苗,667m2留苗4 000株。
玉米“3414”田间肥料效果试验摘要通过玉米“3414”试验,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以玉米产量为目标函数,确定都匀市海拔高度相近、土壤类型相同地块上种植玉米最佳的氮、磷、钾配比,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获得了优化的施肥技术方案:施用纯氮8.74 kg/667 m2、五氧化二磷5.31 kg/667 m2、氧化钾7.10 kg/667 m2,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537.74 kg/667 m2。
关键词玉米;“3414”试验;肥效;产量玉米是都匀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9 330 hm2,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都匀市存在不施或少施有机肥,严重或盲目施用氮、磷、钾肥,偏施氮肥的现象,造成肥料利用率低,施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通过在明英村实施的玉米“3414”田间肥料试验研究表明,在土壤肥力较低的情况下,实施配方施肥能有明显增产节支效果,为都匀市在海拔相近,同类型土壤种植玉米过程中经济、合理施用化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坝固镇明英村某农户责任地,地处东经107°41′14.4″,北纬26°12′37.5″,海拔857 m。
土壤类型为黄黏泥,土壤检测结果:有机质31.1 g/kg,全氮1.78 g/kg,碱解氮306 mg/kg,有效磷16.5 mg/kg,缓效钾122 mg/kg,速效钾86 mg/kg,pH值4.7。
1.2 供试材料供试玉米品种:蠡玉26。
供试肥料:尿素(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N≥46%),普通过磷酸钙(贵州福泉普钙厂生产,P2O5≥12%),氯化钾(产地俄罗斯,K2O≥60%)。
1.3 试验设计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1-6],共3因子(N、P2O5、K2O)4水平(0、1、2、3)14个处理,其中“0”为不施肥,“1”为低量施肥水平,“2”为预测的最佳经济施肥量,“3”为预测超过最高施肥量的施肥水平(表1)。
2次重复,共28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5 m×4 m),每个小区种植6行,每行18株,共108株(行株距67 cm×27 cm),栽植5.4万株/hm2。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1. 试验目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 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研究目的。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推荐采用“3414”设计方案,我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部分实施方案及“3414”扩展实施方案。
(2)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应用效果试验。
(3)配方肥校正试验3.“3414”完全实施方案全称为: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3414方案)肥料试验设计(1)“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与码值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同,原因是此方案不含带有小数的码值。
“311—B”,“311—A”等含带有小数的码值。
)(2)该方案除了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3)其具体操作参照有关的试验设计与统计技术手册。
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3414方案)肥料试验设计“3414”试验设计的码值方案处理X1X2X3号1000202231224202521262227232822092211022311322122111312114112根据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大荔县玉米“3414”肥效试验摘要为掌握玉米需肥规律,在大荔县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270kg/hm2 46%尿素、120kg/hm2 16%过磷酸钙、225kg/hm2 60%氯化钾,玉米产量最高,达11 025kg/hm2,较不施肥增产4 175kg/hm2,投入产出比为1∶3.41;施用270kg/hm2 46%尿素、120kg/hm2 16%过磷酸钙、150kg/hm2 60%氯化钾,玉米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3.71。
关键词玉米;“3414”肥效试验;陕西大荔为了掌握玉米的需肥规律,了解N、P、K 3种元素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土壤的供肥性能,特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以期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肥料:氮肥为46%尿素,山西丰喜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磷肥为16%过磷酸钙,云南昆明红云磷肥有限公司生产;钾肥为60%氯化钾,俄罗斯—白俄罗斯生产。
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17。
1.2试验田概况试验田位于大荔县沙底乡沙底村某农户的责任田,土质属绵沙土,肥力中等,井灌,土地平整,灌溉方便。
前茬为大蒜,平均产量30t/hm2。
0~20cm土壤养分含量为:速效氮36.71mg/kg、速效磷25.51mg/kg、速效钾114.87mg/kg、有机质9.47g/kg。
1.3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14个处理(见表1),以处理1为对照。
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40m2。
留苗5.55万株/hm2。
全生育期共施肥2次,氮肥和磷肥每次各施50%,磷肥一次施完。
6月10日苗期施第1次肥,7月4日大喇叭口期施第2次肥。
全生育期灌水3次,中耕除草3次,其他管理同大田。
9月4日成熟取样,室内考种。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化肥施用量对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由表2可知,处理10的植株鲜重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平均单株鲜重0.82kg,较对照增加0.39kg,较处理2(无N区)增加0.35kg,较处理8(无P 区)增加0.34kg,较对照4(无K区)增加0.32kg。
玉米“3414”试验分析与总结玉米在生长发育中氮碗钾肥是必备的,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比例的氮磷钾施用量,探究玉米最佳施肥比例。
为实际生产得出了可靠数据,从而进一步指导生产。
标签:试验分析;生育性状况;产量1 试验目的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优化施肥量,产投比等基本参数;为指导玉米施肥提供依据。
2 供试肥料、品种供试肥料:化肥,分别为尿素(46%、中化)、过磷酸钙(市总站提供)、硫酸钾(50%、中农)。
供试作物品种:玉米源玉3。
3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除施肥措施外均与当地生产相同。
5月7日施肥,5月8日播种,种子用包衣剂,品种为25%克酮可溶性粉体玉米种衣剂(玉洁),5月10日使用除草剂,品种为封盖3.7公斤/公顷,两铲三趟,于10月11日收获。
4 试验设计和方法本试验设14个处理,采用顺序排列按代码顺序依次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30平方米,行距0.6米,4行,保苗5.5万株,南北垄向,采用回归分析方法。
“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其中2水平(处理6)的施肥量:玉米:N-P2O5-K2O=150-60-65。
折合成每公顷施尿素275公斤、二铵130公斤(处理2:过石500公斤)、硫酸钾130公斤。
5 试验结果与分析穗长的影响,在15.3-18.2cm之间,有一定影响,处理1最低,处理11最高;对秃尖的影响较大,在2.2-3.5cm之间,处理5、6最低,处理1最高;对穗行数影响较大,在12-15.6cm之间,处理1、10最低,处理3最高;行粒数的影响较大,在28.6-48cm之间,处理1最低,处理7最高;对百粒重的影响较大,在25.5-30.7cm之间,处理1最低,处理6最高;对实产影响较大,在3475-9295kg 之间,处理1最低,处理11最高;由表1可以看出,NKP肥施肥量处理间不同,对产量影响明显。
大荔县花生“3414”肥效试验摘要为掌握花生需肥规律,在大荔县进行了花生“3414”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46%尿素456.5kg/hm2、16%过磷酸钙778.1kg/hm2、60%氯化钾300.0kg/hm2和46%尿素456.5kg/hm2、16%过磷酸钙515.6kg/hm2、60%氯化钾300.0kg/hm2,均是适合大荔县花生生产的配方施肥方案。
关键词花生;“3414”肥效试验;陕西大荔中图分类号s5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56-02为了掌握花生的需肥规律,了解氮、磷、钾3种元素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土壤的供肥性能,并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特进行了该项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大荔县官池镇官池村1组刘朝良户责任田内。
土壤质地为沙土,地势平坦,面积0.23hm2,前茬作物小麦,产量3 750kg/hm2。
0~20cm土壤理化性状:速效氮28.2mg/kg、有效磷16.94mg/kg、有效钾47.95mg/kg、有机质6.37g/kg。
1.2试验材料供试肥料:氮肥为46%尿素,陕西省市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磷肥为16%过磷酸钙,云南南龙山化肥有限公司生产;钾肥为60%氯化钾,俄罗斯生产。
供试花生品种为212。
1.3试验设计采用部分“3414”试验方案(见表1),共设9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m2,南北走向。
花生整个生育期总共分3次施肥,第1次作底肥: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50%,其中氮肥和钾肥各占总施肥量的50%,磷肥施用量占100%;第2次作追肥:在初花期施入,氮肥和钾肥各占总施肥量的20%;第3次作追肥:氮肥和钾肥各占总施肥量的30%。
1.4试验管理花生整个生育期共施肥3次(其中深施1次),灌水7次,防虫1次,除草3次,中耕2次。
第1次施肥在6月15日,采用中耕深施的方法;第2、3次分别在7月10日和8 月5 日进行,采用随水撒施的方法。
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摘要通过玉米“3414”田间试验,从各处理生育性状和产量等方面进行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268.5、80.7、76.5 kg/hm2,最大产量8 935.5 kg/hm2。
最佳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193.5、66.0、49.5 kg/hm2,最大产量为8 712.0 kg/hm2。
关键词玉米;“3414”试验;肥料效应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玉米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1-3]。
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玉米优化施肥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1年在江甸镇进行,土壤类型为暗棕壤,土壤含速效氮140 mg/kg、速效磷11.6 mg/kg、速效钾80 mg/kg,肥力中上等,前作玉米。
1.2 试验材料供试作物:玉米,品种为吉单198;供试肥料:尿素(纯N 46%)、过磷酸钙(P2O5 12%)、硫酸钾(K2O 50%)。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0、1、2、3 4个水平,共计14个处理,具体试验设计方案见表1。
不设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 m2(10 m×3 m),小区间过道1 m,设保护行。
全部磷、钾肥和1/3的氮肥作基肥,2/3的氮肥作追肥。
1.4 田间管理5月1日整地施肥、穴播;5月25日间苗,6月30日追肥,深施覆土,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均与当地生产相同[4-8]。
2 结果与分析2.1 生育性状调查6月5日对玉米的生育性状进行调查,处理1株高最小,为20 cm,处理6最大,为24.1 cm,叶龄5~6叶,差别不大;在叶色上,处理1表现为淡绿,处理6、11为深绿,其他均为绿色;在茎粗上,处理1最小,为1.2 cm,处理11最大,为2.1 cm。
大荔县玉米“3414”肥效试验
摘要为掌握玉米需肥规律,在大荔县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270kg/hm2 46%尿素、120kg/hm2 16%过磷酸钙、225kg/hm2 60%氯化钾,玉米产量最高,达11 025kg/hm2,较不施肥增产4 175kg/hm2,投入产出比为1∶3.41;施用270kg/hm2 46%尿素、120kg/hm2 16%过磷酸钙、150kg/hm2 60%氯化钾,玉米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3.71。
关键词玉米;“3414”肥效试验;陕西大荔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
06-0149-02
为了掌握玉米的需肥规律,了解n、p、k 3种元素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土壤的供肥性能,特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以期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氮肥为46%尿素,山西丰喜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磷肥为16%过磷酸钙,云南昆明红云磷肥有限公司生产;钾肥为60%氯化钾,俄罗斯—白俄罗斯生产。
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17。
1.2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位于大荔县沙底乡沙底村某农户的责任田,土质属绵沙土,肥力中等,井灌,土地平整,灌溉方便。
前茬为大蒜,平均产量30t/hm2。
0~20cm土壤养分含量为:速效氮36.71mg/kg、速效磷
25.51mg/kg、速效钾114.87mg/kg、有机质9.47g/kg。
1.3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14个处理(见表1),以处理1为对照。
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40m2。
留苗5.55万株/hm2。
全生育期共施肥2次,氮肥和磷肥每次各施50%,磷肥一次施完。
6月10日苗期施第1次肥,7月4日大喇叭口期施第2次肥。
全生育期灌水3次,中耕除草3次,其他管理同大田。
9月4日成熟取样,室内考种。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化肥施用量对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10的植株鲜重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平均单株鲜重0.82kg,较对照增加0.39kg,较处理2(无n区)增加0.35kg,较处理8(无p区)增加0.34kg,较对照4(无k区)增加0.32kg。
穗粒数、千粒重、株高、茎粗以处理10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173.9粒、43.7g、27.7cm、2.9cm。
处理7次之,平均植株鲜重0.80kg,较对照增加0.37kg,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154.1粒和41.0g;株高、茎粗分别增加26.3 cm、2.1cm。
处理6居第3位,平均植株鲜重0.73kg,较对照增加0.30kg,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123.0粒和40.4g;株高、茎粗分别增加25.2cm、1.8cm。
处理10、处理7、处理6的秃顶率分别较对照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分
别为4.3%、3.0%、4.1%。
2.2不同化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施肥处理较对照显著增产。
以处理10产量最高,为11 025kg/hm2;处理7次之,为10 575kg/hm2处理6居第3位,为10 500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4 175 kg/hm2、3 725kg/hm2、3 650kg/hm2,增幅分别为60.9%、54.4%、53.3%。
处理10、处理7和处理6,较其他处理均表现极显著增产。
2.3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4可知,以处理10收益最高,施用46%尿素270 kg/hm2、16%过磷酸钙120kg/hm2、60%氯化钾225kg/hm2,合计投入1 836.0元/hm2,和对照相比,施入后增收玉米4 175 kg/hm2、增收6 262.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41。
处理7施用46%尿素270kg/hm2、16%过磷酸钙180kg/hm2、60%氯化钾150kg/hm2,合计投入1 530.0元/hm2,和对照相比,施入后增收玉米3 725kg/hm2、增收5 587.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65。
处理6施用46%尿素270kg/hm2、16%过磷酸钙120kg/hm2、60%氯化钾150kg/hm2,合计投入1 476.0元/hm2,和对照相比,施入后增收玉米3 650kg/hm2、增收5 47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71。
处理3施用46%尿素135.0kg/hm2、16%过磷酸钙120kg/hm2、60%氯化钾150 kg/hm2,合计投入1 152.0元/hm2,和对照相比,施入后增收玉米2 500kg/hm2、增收3 750.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26。
3结论
以处理10,即n2p2k3组合产量最高,平均产量11 025 kg/hm2,较对照增产4 175kg/hm2、增加收益6 262.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41;处理6平均产量10 500kg/hm2,较对照增产3
650kg/hm2、增加收益5 475.0元/hm2,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3.71。
说明推荐的最佳施肥水平既增产又增效,是最经济的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