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餐饮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5
目录第一章餐饮概述 (1)第一节餐饮部的地位与作用 (1)第二节餐饮产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3)第三节餐厅设施的种类及服务项目 (8)第二章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9)第一节素质要求 (10)第二节行为举止 (12)第三章餐饮部组织机构设置 (13)第一节餐饮部组织机构 (13)第二节餐饮部与其它部门的业务关系 (14)第四章餐饮部岗位职责 (15)第五章餐饮服务服务内容、流程及标准 (25)第一节中餐服务程序及标准 (25)第二节中餐服务操作规范 (35)第三节餐饮部预订程序标准 (43)第四节中餐宴会服务 (44)第五节自助餐服务 (48)第六节客房送餐服务 (49)第七节服务人员注意事项 (50)第八节物品的控制和管理 (51)第九节中餐各班次工作内容、操作规范及标准 (52)第十节中餐厅计划卫生安排 (55)第十一节洗手间服务程序及卫生要求 (56)第十二节传菜部及餐管部工作流程 (56)第十三节洗碗间工作流程 (58)第十四节会议预订、接待的程序及标准 (58)第六章酒水知识 (60)第一节酒的基本知识 (60)第二节酿造酒、蒸馏酒与配制酒 (61)第三节软饮料 (67)第四节茶 (69)第七章餐厅服务基本技能 (71)第一节端托 (71)第二节酒水服务 (73)第三节餐巾折叠 (75)第四节摆台 (78)第五节上菜 (80)第六节分菜 (82)第七节推销技能 (84)第八章厨房及菜肴知识 (85)第一节工作流程 (85)第二节特色菜肴 (87)第三节菜肴命名的方法 (93)第四节烹饪基本知识 (93)第五节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97)第九章疑难问题的处理 (102)第十章餐饮应知应会 (109)第一章餐饮概述餐饮业是充分利用餐饮设施为客人提供餐饮实物产品和餐饮服务的生产经营性行业。
餐饮业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行业,其发展水平不仅仅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能力,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餐饮概述第一节餐饮业与餐厅人虽然不是为了吃而活着,可人要想活,就一天也离不开吃。
餐饮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是餐饮。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及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人类对餐饮及其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西方的先哲,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或是康德、黑格尔,似乎都不谈有关饮食的问题。
然而中国的圣贤、哲人,几乎个个都要谈及这个话题。
如老子说:“食色性也。
” 《礼记·礼运》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孔子发表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议论,足以证明他对吃极其重视。
在这些关于吃的论述中,充分证明了饮食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份量。
一、餐厅的概念餐厅是通过出售服务、菜肴来满足宾客饮食需求的场所。
餐厅必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一定的场所。
即具有一定的接待能力的餐饮空间和设施。
2.提供食品、饮料和服务。
食品饮料是基础,而餐饮服务是保证。
3.以盈利为目的。
餐饮部是饭店的利润中心之一。
餐饮工作者应致力于开源节流。
餐饮服务的概念餐饮服务是餐饮部门工作人员为就餐宾客提供食品饮料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顾客提供食品饮料等有形产品,二是在提供有形产品的同时,为就餐宾客提供直接面对面的餐饮服务。
餐饮部门只能提供精美的食品,而不能提供优质服务不行;只能提供优质服务,而不能提供精美的食品也不行。
只有美味佳肴,配以热情、礼貌、周到的服务,才会受到宾客的欢迎。
二、中国餐饮业发展概况1、考古发现大约在17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用火来加工、烧烤食物并用来取暖驱寒。
2、最早的聚餐形式——筵席古人席地而坐,“筵”和“席”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
后来筵席又含有进行隆重、正规的宴饮的意思。
现专指酒席。
3、夏、商、周三代——餐饮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夏朝宫廷里已设有“庖正”职位。
周朝有“膳夫”专门负责制作菜肴;“酒人”专门负责酒水饮料服务;“浆人”负责提供调味品;“幂人”专管餐具卫生。
第一章餐饮概述课前导读“民以食为天,生以食为本。
”中华餐饮文化博大精深,餐饮业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餐饮业急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学习目标·餐厅、餐饮服务的概念·餐饮部在饭店中的地位及作用·现代餐饮的发展趋势·餐饮部各岗位职责学习要点·掌握餐厅、餐饮服务的概念·了解餐饮部在饭店中的地位及作用·了解现代餐饮的发展趋势·了解餐饮部各岗位对员工的要求第一节餐饮服务概述一、餐厅(一)餐厅的概念餐厅,英文:“Restaurant",依据《法国百科大辞典》的记载,是使人恢复精神和气力的意思。
餐厅是指为顾客提供食品、饮料和服务的特定场所。
(二)餐厅三个组成要素1、必须要有食品、饮料提供食品饮料是餐厅经营的基本保证,也是餐厅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取决于食品、饮料的种类、质量等方面。
2、能够满足顾客差异性的需求和期望,即有一定的服务水准顾客是通过购买食品、饮料并享受到餐厅员工提供的服务后,才能凭借其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程度来评判餐厅的服务水准。
如果我们提供的服务与顾客的心理预期能够达到平衡,就是令顾客满意的服务.【案例】小小咸菜某晚,一家饭店**餐厅包间内一席普通的家宴正在进行。
在祥和的气氛中,服务员小李看到老先生正在不停的用小勺翻搅着碗中的稀饭,对着餐桌上丰盛的鸡鸭鱼肉直摇头。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我们的饭菜不合口味?不对呀,其他客人正吃的津津有味呢!小李灵机一动,到后厨为老先生端上一小碟咸菜——榨菜丝。
当小李把榨菜丝端上餐桌后,老先生眼前一亮,对着小李不停的称赞:“小姑娘,你可真细心,能够看出我对咸菜的兴趣,不简单!"老先生的老伴急忙说:“这儿的服务跟其他地方的就是不一样,我们没说到的,小姑娘都能想到、做到,今后有时间我们会经常到你们这里来!”[评析]:在对客服务中,服务员小李本着为客人着想的原则,给客人提供了满意的服务。
第一章饭店餐饮概述教学重点、难点:餐饮的种类、设施和餐饮产品的特点。
教学方式:课件展示、讲授。
教学内容:第一节餐饮部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餐饮种类、设施和产品第三节餐饮部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第一节餐饮部的地位和作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中国现代饭店,虽已集住宿、餐饮、休闲、商务、会议、展销、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场所,但提供吃、住依然是其不可缺的两大功能。
一、餐厅及餐饮服务的概念1.餐厅:是通过出售服务、菜肴来满足客人饮食需要的场所。
餐厅必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具有一定场所;能够为客人提供菜肴、饮料和服务;以营利为目的。
2.餐饮服务:其构成内容如下:(1)、辅助设施设备。
如桌椅、餐具、服务用品等。
(2)、使餐饮服务易于实现的产品。
如菜肴酒水等。
(3)、明显的服务。
即消费者感受到的各种利益。
(4)、隐含的服务。
即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或附属与服务的特征。
二、餐饮部是饭店最重要的部门之一1•餐饮部主要是解决宾客饮食问题,而饮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
2•从经济效益方面看,餐饮收入是饭店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饭店总收入的1/3。
3•餐饮部的工种多、用工量大。
从餐饮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发放,至U厨房的初步加工、切配、加工、烹饪,再到餐厅的各项服务工作,需要许多员工的共同配合才能做好。
三•餐饮服务代表饭店的管理水平和声誉。
餐饮产品从整体上讲有三部分组成,即餐饮环境、餐饮实物(酒、菜)、餐饮服务。
与其说顾客在消费一份“餐食”,不如说在消费“环境、技艺和服务”。
餐饮部员工提供的服务,包括餐前的预订、迎领、点菜、点酒,至就餐中的上菜、斟酒、分菜、换蝶,再至就餐后的结账、送别等,时间长、环节复杂。
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服务技能等会直接反映一个饭店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从经营角度看,餐饮经营好,不仅能留住本店客人,还会吸引本地居民,同时带动其他部门如娱乐部、会议部、商场部等的销售。
因此,餐饮服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饭店的形象和声誉。
第一章餐饮概述第一节餐饮业与餐厅人虽然不是为了吃而活着,可人要想活,就一天也离不开吃。
餐饮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是餐饮。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及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人类对餐饮及其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西方的先哲,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或是康德、黑格尔,似乎都不谈有关饮食的问题。
然而中国的圣贤、哲人,几乎个个都要谈及这个话题。
如老子说:“食色性也。
” 《礼记·礼运》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孔子发表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议论,足以证明他对吃极其重视。
在这些关于吃的论述中,充分证明了饮食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份量。
一、餐厅的概念餐厅是通过出售服务、菜肴来满足宾客饮食需求的场所。
餐厅必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一定的场所。
即具有一定的接待能力的餐饮空间和设施。
2.提供食品、饮料和服务。
食品饮料是基础,而餐饮服务是保证。
3.以盈利为目的。
餐饮部是饭店的利润中心之一。
餐饮工作者应致力于开源节流。
餐饮服务的概念餐饮服务是餐饮部门工作人员为就餐宾客提供食品饮料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顾客提供食品饮料等有形产品,二是在提供有形产品的同时,为就餐宾客提供直接面对面的餐饮服务。
餐饮部门只能提供精美的食品,而不能提供优质服务不行;只能提供优质服务,而不能提供精美的食品也不行。
只有美味佳肴,配以热情、礼貌、周到的服务,才会受到宾客的欢迎。
二、中国餐饮业发展概况1、考古发现大约在17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用火来加工、烧烤食物并用来取暖驱寒。
2、最早的聚餐形式——筵席古人席地而坐,“筵”和“席”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
后来筵席又含有进行隆重、正规的宴饮的意思。
现专指酒席。
3、夏、商、周三代——餐饮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夏朝宫廷里已设有“庖正”职位。
周朝有“膳夫”专门负责制作菜肴;“酒人”专门负责酒水饮料服务;“浆人”负责提供调味品;“幂人”专管餐具卫生。
4、汉代与西域的交往促进了餐饮业发展由于通商贸易的发展,出现了“熟食遍地”的景象。
5、唐宋,尤其是南宋时期餐饮业已具相当规模唐代,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饮食店铺遍布全国各地。
李白在《金陵酒肆留别》诗中写道“吴姬压酒劝客尝”。
“吴姬”就是当时江浙一带在酒店内做服务工作的女子。
宋代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不朽的画卷向后人展示当时汴梁人的市井生活,酒楼、茶馆成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酒楼、饭店的服务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服务技艺。
“行菜者左手叉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驮叠约二十碗,散下尽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错。
”6、晚清以后的五口通商,在沿海城市出现了西餐馆。
西菜在中国的沿海城市,如:广州、福建、厦门、宁波、上海等地,及大都市天津、北京等城市纷纷登场。
三、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
2005/200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表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速度加快。
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65.6%,比上年增长12.8%;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1211个和1714个,占14.2%和20.1%,增长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波澜起伏的30多年,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餐饮业伴随着改革的浪潮也经历了三次飞跃式发展。
在这30年里,中国餐饮经历了从洋快餐抢滩中国市场到非典的冲击,再到食品安全(苏丹红事件、福寿螺事件),中国餐饮业在冲击中,实现销售额不断增长。
四、餐饮业持续增长的原因我国餐饮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社会投入持续增加,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一枝独秀的景象。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就业渠道增多,在工作之余可干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
无论是城市、乡村,人们已活得忙忙碌碌、脚步匆匆。
工作、学习、娱乐、交友,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紧凑。
随着劳动力价值的提高,时间价值的升值,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将时间浪费在烧菜做饭上,所以到餐厅吃饭已成了一种需求。
2、社会职能不断扩大过去,凡新建一个企业,就要建一个食堂,以解决职工吃饭问题。
目前,大多数新建企业都不建食堂,职工的早餐、午餐问题只能由单位附近的餐厅来解决,这使餐饮业担负的社会职能大大加强了。
工作餐的社会化也是餐饮业发展的一个良机。
3、公共关系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在不断地增多,人们出于各种各样的需要,到餐厅就餐已成为家常便饭。
这也需要加速餐饮业的不断发展。
4、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外出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业已成了热门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餐饮业的不断发展。
另外,大量的农村富余人口到城市去务工或经商,他们绝大部分要在外就餐。
这些流动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对餐饮业的市场需求,这是餐饮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5、职业女性的增多今天的女性,许多已经走出家庭并有了自己的职业。
要掌握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就要用大量的时间来学习。
这些职业女性很少有时间从事家务劳动,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职业女性能够用外购食品或在外就餐的方式来解决家人的吃饭问题。
五、中国餐饮业存在的问题1、行业壁垒低餐饮业对于许多人来说,只要有少许资金就可以开一家店,只要开业就会有顾客光临,规模小的酒店自然成本低、价格低,适合于低消费的顾客;中档规模的酒店因其注重卫生、环境服务而受到大部分中档消费和部分高、低档消费者的欢迎;高档酒店针对高端消费。
所以,只要有相应的资金,就可开一家相应的酒店。
生意好时自然钞票滚滚而来,各类供货商都会自动找上门来给你赊帐送货,资金自然充足;生意不好时,将资金一收,要么转让,要么关门停业或干脆溜之大吉。
风险小、收益高,使得多少想发财的人们使劲往这个行业里钻。
2、从业人员素质较差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市场,凭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餐饮业的青睐。
但从业人员往往素质低、知识文化水平低。
长年下来,我们才惊讶的发现,餐饮业的人才缺乏比任何行业都严重,这时才急呼人才危机。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可用之人,那么这个企业怎么能发展呢?恐怕连生存都是问题。
所以,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才是餐饮业的当务之急。
3、经营管理体制落后由于餐饮业的行业壁垒低、从业人员素质较差,以及传统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和私营企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决定了餐饮业经营管理体质落后。
不能引进现代管理体质并加以吸收成为自己的独特管理,是制约餐饮业发展的根本。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强调的机械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系统化、组织化值得餐饮业好好学习。
4、创新性差很多酒店刚开业时,顾客盈门,生意火爆。
其实,酒店没有注意到潜在的危机。
如果此时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及时地解决好各方面的问题,那么等效益滑坡、人气下降、人心涣散时,将很难振作起来,大多走向衰败。
所以酒店应当建立风险管理,制定酒店的风险系数、风险指标,创新菜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才能在行业中永立于不败。
5、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前面已经提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是餐饮业当务之急。
很多酒店在高喊人才短缺的同时,大批优秀员工流失。
这说明酒店的体制没有达到吸引优秀人才留下的要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个人生涯规划,是留住人才的最好的管理方式,餐饮业应认真学习。
一个企业,要具有人才(包括所有员工)的吸引力,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企业本身的品牌吸引外,企业还需综合凝聚力,要具有能满足员工发展和进步的氛围。
企业必须做到三项原则: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
总之,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众多高素质的人才,专业而又职业的团队,那么这个企业将在同行业中领先,餐饮业也不例外。
六、餐饮业的发展趋势20世纪末以来,中国的餐饮业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时期,2006年全国的餐饮销售额突破一万亿人民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汇,餐饮市场异彩纷呈,美食节的兴起、菜肴的创新、经营模式的变异、餐饮市场的进一步细化,使得人们能随时、随地、随心、随意地享受美食带来的欢愉;另一方面,经济实力的增长,传播媒介的积极引导,营销的合理组合,使人们可支配的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也使得我国餐饮市场的消费潜力不断壮大。
总之,我国的餐饮业将走向多元化、地方化和国际化,出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一)全新格局,模式新颖1、饭店餐饮高星级饭店的餐饮经营突出精品战略,燕鲍翅和高档海鲜层出不穷,在餐厅装修、菜肴出品、服务水平、营销方式等方面精益求精。
低星级饭店和经济型酒店则纷纷弱化餐饮功能,只提供有限的餐饮服务,如只提供早餐或只有一个餐厅,突出客房这一核心产品以降低管理费用。
2、社会餐饮社会餐饮蓬勃发展,各种主题餐厅争奇斗艳,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消费心理、不同消费目的的消费者需求,其中以各类高档餐饮会所最为瞩目;休闲餐饮以酒吧、咖啡厅、茶餐厅和农家乐等形式适应假日消费和休闲消费的需要,越来越受各类消费者喜爱;而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中西式快餐业蓬勃发展,满足大众快节奏生活的需要。
(二)餐厅选址,成败关键饭店业先驱埃尔斯沃思·密尔顿·斯塔特勒曾经说过:“对任何饭店来说,取得成功的三个根本要素是地点、地点、地点。
”现代餐饮企业在投资前应全方位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
根据地区经济、区域规划、文化环境、竞争状况、消费时尚、地点特征、经济成本、旅游资源、社区服务、能源供应、形象特征和当地人可用性等诸多因素来综合分析和预测本餐饮企业未来可能占领的市场份额,制订可行性经营方案,确定目标市场,进行餐饮定位,对投资前景做定量分析,并付诸于实施。
其中,餐饮选址至关重要。
选择餐饮场所的地点和确定营业区域要考虑以下因素和趋势:1、餐厅选址应考虑地区规划、能源供应、社区服务姿态、竞争状况等。
2、快餐店尽量选在商业繁华区或居民集中地带,以确保客源流量。
3、尽量不要选在餐厅成群的区域,但著名的饮食一条街因能吸引大量的游客也可以作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