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1.33 KB
- 文档页数:2
头面部烧伤护理措施1.引言1.1 概述头面部烧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措施的正确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头面部烧伤的护理措施,包括烧伤部位的清洁和消毒、伤口的覆盖和保护、疼痛管理以及水分和营养管理。
通过正确地执行这些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在护理头面部烧伤时,首先需要对烧伤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清洁可以去除伤口表面的杂质和死亡组织,预防细菌感染的发生。
清洁伤口时应使用无菌溶液或生理盐水,并避免使用强力清洁剂。
之后,应对伤口进行适当的覆盖和保护,以防止外界的细菌侵入和进一步的损伤。
常见的覆盖材料包括无菌敷料和透明薄膜,这些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护同时又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疼痛是头面部烧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其中,药物疼痛缓解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酒石酸吗啡等可以减轻疼痛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非药物疼痛管理方法也非常重要,例如使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疼痛,或采用放松和呼吸练习等技术来缓解身体及心理上的紧张。
水分和营养管理是头面部烧伤患者的另一重要方面。
头面部烧伤会导致水分丢失和营养不良,因此需要维持水分平衡和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以促进组织修复和保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作。
在水分管理方面,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水分来满足患者的水分需求。
对于营养支持,则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需要提供适当的营养补充,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总之,头面部烧伤的护理措施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
通过正确地清洁和消毒烧伤部位、适当地覆盖和保护伤口、有效地管理疼痛以及维持水分平衡和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减轻痛苦。
对于患者而言,正确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因此,护理人员在头面部烧伤的护理工作中应始终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安全,并与医疗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标题: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关键词:烧伤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和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皮肤或组织损害。
烧伤对病人心理所造成的打击是很大的,具有突发性、严重性、长期性等特点。
因此,护理人员了解并观察烧伤病人在受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1、早期的心理反应1.1紧张和恐惧:烧伤早期,大多数患者因突然的意外致伤,对所发生的突然事件无心理准备,一些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神志清楚时由于不了解伤情,对是否能治愈心里无底,往往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此时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
他们或表现出意外的镇静、冷淡、少语,反应迟钝,或躁动不安、痛苦、叫喊、抱怨等。
1.2 焦虑:由于烧伤病人需要隔离,不能会见家人亲友,还要忍受伤痛和各种担忧,轻者显得无法安静、心神不定、严重患者甚至怨天尤人、心情恶劣、无法安静、难以入眠或夜惊。
2、中期心理反应2.1 惧怕疼痛:重症患者,休克期过后,进入感染期,患者要频繁接受手术、大量换药及其他各种治疗,如注射、静脉穿刺等。
这些治疗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承受疼痛的能力也会减弱,一些人因害怕而食欲不振,睡眠差、呻吟、烦躁、恐惧,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手术和换药。
2.2猜疑:烧伤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对周围一切事情相当敏感。
他们希望知道治疗方法和结果,有时反复询问治疗措施,很关心躯体的不适,很想了解自己的信息,如果解释不及时就会引起猜疑。
但对一些解释又抱怀疑态度,总认为自己伤情重,担心医生看轻了伤情误诊。
医生、护士查房讲话稍不慎,病人就会左思右想,担心自己将来残废;同病室的病人病情加重或死亡也会使其心理负担加重。
自己稍有不适就怀疑病情加重,紧张不安,顾虑重重。
3、度过危险期之后,患者进入康复期,这个阶段烧伤患者容易出现忧郁、急躁易怒、绝望、自卑、依赖性强等心理特点。
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作者:潘娜王国秀马磊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究ADOPT問题解决模式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创面愈合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患者4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021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大面积烧伤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持续护理3个月。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伤残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scale,AODS)评估患者伤残接受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创面疼痛程度,采用简明烧伤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A)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干预4周后,计算创面愈合率;干预3个月后,采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估患者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情况,采用美观满意度评分表评估患者美观满意度;记录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ODS评分、创面覆盖率、美观满意度、BSHS-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和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ADOPT问题解决模式能够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和美观满意度,有利于创面愈合,患者生活质量也得以显著提高。
[关键词]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大面积烧伤;伤残接受度;美观满意度;创面愈合[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4)01-0165-04Effects of ADOPT Problem-solving Model Nursing on Wound Healing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Large Area BurnsPAN Na,WANG Guoxiu,MA Lei(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Operation,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Qingdao 266001,Shandong,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nursing based on ADOPT problem-solution mode on disability acceptance,wound healing and aesthetics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burn. Methods A total of 460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bur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ere prospectively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etween January 2020 and December 2022. According to differentadmission time,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between January 2020 and March 2021,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between April 2021 and December 2022,nursing based on ADOPT problem-solution mode). All were nursed for 3 months.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disability acceptance was evaluated by 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scale (AODS),wound pain was evaluated by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and quality of life was evaluated by 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 (BSHS-A). After 4 weeks of intervention,wound coverage rate was calculated.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scar hyperplasia after wound healing was assessed by vancouver scar scale (VSS),and aesthetics satisfaction was evaluated by aesthetics satisfaction scale. The wound healing time was record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AODS score,wound coverage rate,aesthetics satisfaction and BSHS-A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wound heal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VAS and VS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based on ADOPT problem-solution mode can improve disability acceptance and aesthetics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burn,which is conducive to wound healing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ADOPT problem-solution mode; nursing; extensive burn; disability acceptance; aesthetics satisfaction; wound healing大面积烧傷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损伤,患者全身皮肤黏膜屏障基本消失,极易造成细菌感染,甚至导致感染中毒性休克,根据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损伤程度和烧伤深度不同,通常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1-2]。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烧伤患者在住院期间,虽然因其生活环境、文化程度、修养、职业等的不同,心理反应不同,但他们的心理需求是相同的。
心理护理就是在护理中去了解、观察患者在烧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针对其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疗效。
1提高自身素质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必备条件。
作为一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有坚定的政治目标、成熟的医学伦理道德,应热爱护理专业,具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及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有同情心,工作主动热情,在不断的护理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具有优良品质的好护士。
1.1 富有同情心护士对烧伤患者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患者是不幸的,当患者因烦闷与其交谈时,护士要做一个富有同情心和耐心的聆听者,尊重病人的人格,切忌议论病人的伤残所造成的缺陷,要理解、体谅他们因伤残而表现的激动、抑制、自卑、消极、对抗行为,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没有被人们抛弃,而有生存的希望。
1.2 热情主动护士的态度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对病人热情友好、礼貌相待、和蔼可亲,能使患者因此而产生信任感,明显减轻他初人院时的紧张不安和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及畏惧心理,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而情绪稳定。
对忧郁绝望的患者,护士态度应是满腔热情、主动亲近关心他们,使他们受到乐观、热情、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感染,从而增强信心;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伤情,面对现实,通过自身修养来增加战胜伤残的信心,消除忧郁、绝望心理,使之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1.3 理解和容忍作为烧伤科护士要学会关怀和体谅患者,对病人的变态心理要宽容体量、容忍克制,不要为细碎小事与病人争执。
在患者面前切忌急躁,当患者情绪激动时,护士应有自我克制力,要理解他们因伤残而产生的焦虑、急躁的苦恼心理,容忍他们一对的情绪澈动,尽量及时解决病人提出的问题并满足病人的要求,给予诚挚的帮助、安慰,这样才能获得病人的好感和信赖。
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程度。
结果: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好于对照组。
结论:对烧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健康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烧伤;心理康复特重烧伤初期多半出乎意料的镇静、冷淡、回话简单、少与人交谈,这是一种情绪性休克,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防御反应。
由于烧伤突如其来的刺激,又无思想准备,大部分引起精神过度紧张,恐惧情绪,此外手术切痂,植皮及愈后效果可引起焦虑忧郁。
烧伤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烧伤心理康复是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生物-心理- 社会角度出发,对患者的损伤、残疾和残障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烧伤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在 2010——2013 年我们收治的烧伤病人中,调查了40 例病人的心理反应、和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烧伤原因及不同的烧伤部位病人的心理情绪。
其中男性34 例,女性6 例,特重烧伤16 例,重度烧伤 14 例,年龄在20-52 岁之间。
2.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一般心理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 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2]分别进行筛查和评定,筛选时,以8 分为阳性起始点,即8分以上为可疑及肯定有症状者。
烧伤心理康复主要通过语言、行动等调整和恢复病人的心理平衡。
(1)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这是医护人员必备的良好职业道德,对病人热情和蔼认真负责,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放心,要耐心听取病人对身患疾病的苦恼和要求,以便了解其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在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必须严肃认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不良刺激。
(2)正确的疏导和解释:根据不同的心理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疏导和解释,做好心理上的治疗。
大部分病人入院治疗时都处于一种紧张恐惧烦躁情绪之中,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耐心对病人进行解释、疏导、安慰,使病人的紧张急躁反应得以控制。
烧伤创面病人的护理措施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由于其对皮肤和组织的严重破坏,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痛苦。
护理烧伤创面的过程中,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病人恢复,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详细指南。
第一步:情绪支持和安慰烧伤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冲击很大,所以建立一个温暖、安全和宽容的环境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采取温和的语气和体态,鼓励患者表达他们的感受,并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定期和患者进行交流,并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和解答疑虑。
第二步:评估和分级烧伤伤势的严重性护士需要评估烧伤创面的严重程度,以便制定适当的护理计划。
常用的创面严重程度分级系统有一、二、三度等。
病人应该尽快送到专业烧伤中心,以便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第三步: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烧伤可能涉及头部、颈部和胸部的区域,有可能造成呼吸道的阻塞。
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维持正确的身体位置、使用吸氧装置或呼吸机等。
第四步:控制疼痛烧伤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因此护士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疼痛,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疼痛管理可以通过使用药物(如镇痛药)和非药物(如应用冷敷或促进放松的方法)的方式进行。
第五步:预防感染由于烧伤破坏了皮肤的完整性,使得病人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因此,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减少感染的风险,如保持创面的干燥和清洁、正确使用无菌技术、经常更换敷料等。
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创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感染迹象。
第六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烧伤患者常常会因为创伤区域的液体丢失而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并按照医嘱给予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支持,以维持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
第七步:协助创面修复和愈合烧伤创面的修复和愈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护士需要与医疗团队合作,为病人提供必要的伤口护理、敷料更换和物理治疗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教育患者和其家人如何正确进行创面护理,包括保持创面的干燥和洁净,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正确使用药物等。
浅析头面部烧伤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促进头面部烧伤患者尽快康复的护理方案。
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头面部烧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时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给予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
结果在76例头面部烧伤的患者中,有71例患者一期愈合,5例患者植皮后二期愈合,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
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案,能够促进头面部烧伤的愈合,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头面部烧伤;体会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scheme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head and face burn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head and face burn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were given targeted nursing program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riods. Results Among 76 patients with head and face burns,71 patients healed in one stage and 5 patients healed in second stage after skin grafting.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nd all patient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Conclusion Correct nursing plan can promote the healing of head and face burn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equelae.Key words:nursing;head and face burns;experience烧伤指的是火焰、热液、电能、化学物质等放热导致的皮肤黏膜等组织的损伤,头面部富含神经和血管,皮下组织疏松,在发生烧伤后会升高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会发生严重的水肿,有些患者会出现呼吸道的梗阻、脑水肿甚至休克[1];另一方面人体自身的鼻腔以及口腔的分泌物会使头面部烧伤部位更易发生感染,在创面愈合之后,常常会遗留下面部的挛缩畸形,深度的头面部烧伤一旦累及颅骨或者颅内,引起颅内的感染,后果十分严重,可见头面部烧伤在身体以及心理上对患者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2-3]。
98例头面部烧伤的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头面部烧伤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98例头面部烧伤患者,对其予以综合护理并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烧伤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并定为对比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色素沉着率(4.1.0%)及不同程度瘢痕增生率(1.0%)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 <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14d后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比组(P <0.05)。
结论:头面部烧伤的综合护理包括了心理护理及五官护理等,经实施综合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创面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头面部烧伤;综合护理;效果烧伤主要是指由于热液、电能及火焰等所导致的皮肤及粘膜等组织的损害,其中皮肤热力烧伤具有较高发生率[1]。
对于头面部烧伤患者而言,由于头面部皮下组织相对较为松弛,其神经血管也较为丰富,因此,在发生烧伤之后,大部分可出现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水肿等情况,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道梗阻及休克等情况,亦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本文对98例头面部烧伤患者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将收治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的98例头面部烧伤患者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头面部烧伤患者定为对比组。
其中,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为3.5至60岁,平均为(29.5±7.6)岁。
患者烧伤深度中,35例为浅Ⅱ度,67例为深Ⅱ度,46例为Ⅲ度。
患者烧伤原因中,4例为化学烧伤,8例为爆炸伤,20例为电弧烧伤,49例为火焰烧伤,67例为热液烧伤。
患者烧伤面积为4%至60%,有67例为单纯头面部烧伤,81例合并多处皮肤烧伤。
比较各组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清创之后将患者置于清洁病房内,适当控制温度与湿度,减少探视次数及时间。
烧伤患者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引言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对于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的康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烧伤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烧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问题1.1生理问题-烧伤伤口的感染:烧伤患者由于皮肤的破损,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伤口护理。
-烧伤伤口的失水:烧伤后,由于大面积皮肤破坏导致液体和电解质的丧失增加,患者容易出现脱水症状。
-烧伤后的疼痛:烧伤患者常常伴有剧痛,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止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1.2心理问题-焦虑和恐惧:烧伤患者常常面临重病和残疾的风险,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
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抚。
-自卑和自尊心受损:因烧伤导致患者外貌的改变,其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重建自信。
2.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2.1伤口护理-温和清洁:保持伤口清洁,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切勿使用刺激性物质。
-伤口换药:根据医嘱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并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
-防止伤口感染:做好隔离措施,进行消毒并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2.2保持水平衡-补充液体: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液体补充量,包括输液和口服补液。
-监测尿量: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及时调整液体补充量。
2.3心理支持-情感疏导: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并支持他们的情感表达。
-心理干预:采用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2.4疼痛管理-使用止痛药: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
-物理疗法:如冰敷、理疗等,可以减轻疼痛感。
结论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烧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只有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支持,才能帮助烧伤患者尽快康复并重返社会。
(字数:2538字)。
面部烧伤的治疗方法面部烧伤是指面部皮肤接触高温或火焰、化学药物等导致的损伤。
由于面部烧伤部位特殊、功能重要,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伤情程度、损伤面积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面部烧伤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烧伤(一度或部分二度烧伤),可以使用冷水冲洗伤口并消毒,然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乳液或软膏进行保湿。
这有助于减轻疼痛、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解疼痛,避免触碰或摩擦伤口。
对于中度和重度烧伤(二度深度及三度烧伤),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处理、系统支持和康复治疗。
局部处理主要是清创、消毒并固定伤口。
清创时应注意保护残存健康皮肤,避免伤口进一步扩大。
消毒时应选择适当的消毒药物,如酒精搽剂或碘伏,并避免用过浓或刺激性的溶液。
对于较大面积的烧伤,可以使用肉眼显微镜或放大镜辅助判断伤情,有需要时进行手术清创。
系统支持是指针对烧伤所引起的生理反应进行治疗,包括补液、营养支持、抗感染、止痛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补液是烧伤早期最重要的措施,通过静脉输液补充体液和电解质,维持循环稳定。
营养支持可以通过静脉或胃肠内途径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抗感染药物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常用的有头孢菌素类、庆大霉素、氟康唑等。
止痛药物可以根据疼痛程度选用,选择剂量合适的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
同时,密切观察烧伤的感染、循环、呼吸等情况,做好相应的处理。
康复治疗是面部烧伤患者恢复功能和外貌重建的重要手段。
早期可进行被动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关节活动,避免关节僵硬。
适当的功能训练和功能重建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面部表情、咀嚼、说话和吞咽等功能。
若面部烧伤导致了较严重的畸形,可以考虑面部整形手术进行修复和重建。
此外,面部烧伤治疗还需要重视伤后的皮肤保护和预防并发症。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磨擦和感染。
面部烧伤后易出现瘢痕、肥厚、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常需采用瘢痕抚平疗法、放射疗法、激光治疗等手段进行干预。
影响烧伤患者康复期消极情绪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张越;黄建琼;吴直惠【摘要】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康复期消极情绪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 01 6年7月-2018年7月于笔者医院住院治疗的8 0例烧伤康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价患者情绪变化,将其与国内常模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烧伤患者SCL-90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除强迫症状及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烧伤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及SCL-90总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SCL-90评分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医疗费用、烧伤部位及烧伤程度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医疗费用(0R=1.474,95%CI:1.145~1.898)、烧伤部位(OR=1.970,95%CI:1.285 ~ 3.020)及烧伤程度(OR=2.504,95%CI:1.484~ 4.226)是烧伤患者SCL-90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烧伤患者康复期消极情绪明显,且医疗费用、烧伤部位及烧伤程度是影响其消极情绪的主要因素.【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9(028)001【总页数】3页(P145-146,167)【关键词】烧伤;康复期;消极情绪;医疗费用;烧伤部位;烧伤程度【作者】张越;黄建琼;吴直惠【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美容整形烧伤外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美容整形烧伤外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美容整形烧伤外科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烧伤是一类特殊的突发性创伤,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创伤,而且治疗期间需长期与外界隔离,频繁创面换药、手术植皮、后期整形、功能障碍等因素影响易导致患者伴焦虑、抑郁、恐惧等消极情绪,产生心理创伤,影响其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1-2]。
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21T15:30:31.4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作者:姚君军
[导读] 对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证其身心健康。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73例为本次实验观察组对象,另选择同期收治的予以常规护理的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73例为本次实验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患者心理评分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证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面部烧伤;创面感染;针对性心理护理
烧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外科急症,因面部是完全暴露在外界的,创面感染后因伴随有显著的瘢痕或畸形、甚至是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到患者面部美观程度,给其外貌、功能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
这些都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心理、甚至产生厌世情绪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院强调对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对缓解其心理情绪、保证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1资料来源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以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73例为本次实验观察组对象,其中男42例、女31例,年龄自5岁到60岁不等,均值年龄32.1±2.3岁,烧伤原因:热液烧伤34例、化学烧伤15例、火焰烧伤17例、电烧伤7例。
另选择同期收治的予以常规护理的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73例为本次实验对照组对象,其中男44例、女29例,年龄自5岁到57岁不等,均值年龄31.3±2.1岁,烧伤原因:热液烧伤35例、化学烧伤13例、火焰烧伤20例、电烧伤5例。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本研究在获取两组研究对象家属知情和同意的前提下开展。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体温变化,警惕可能发生的感染扩散、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医疗物品要保证每天定时用高温高压消毒;创面以红外线理疗仪持续照射;观察创面分泌物的表现,掌握在量、颜色和气味上的变化,深入观察创面面积是否扩大,四周皮下有无出血点;保证各项护理技术的操作熟练,赢得患者的信任。
1.2.2观察组
在落实常规护理方法的全程,都要贯彻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①对新入院的患者要热情接待,向其做详细的入院介绍,使其能尽快熟悉陌生环境,减少对新环境的恐惧和焦虑;在进行一些注射等侵入性操作时,要同时做好解释工作,以免患者产生心理的恐惧,尽量允许患者身侧有家属陪伴。
②对敏感和多疑者,护理人员要通过和患者的积极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耐心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安抚其心理情绪,减轻恐惧与焦虑感。
③对易怒和偏执者,以尊重其人格为核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尊重,与其沟通要温和,避免激发其心理不良情绪,保持情绪的缓和。
④对悲观绝望者,要联合其家属,同心协力的落实对患者的照料,使患者逐渐树立起对院方、工作人员的信赖感,并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念。
⑤对焦虑、抑郁者,应注意在言语和表情上不要表漏出不利于疾病的神情,各种护理操作都要果断、沉着和冷静,以专业的护理技术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专业性,平缓心里的胡思乱想,逐渐恢复良好心态。
1.3监测指标
分别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标准分界值分别是50分和53分,超过此分值即代表有焦虑、抑郁情绪,且得分越高、不良情绪越严重[2]。
1.4统计检验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异,使用t分别检验计量资料,相应的以(±s)的模式阐述。
统计学软件使用
SPSS19.0,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表1结果见: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面部烧伤患者由于其面部皮肤的重要屏障被损坏,所以创面极易发生感染,尤其是对重度烧伤患者来说,因其病程上,免疫功能逐渐
减低,机体对微生物的良好防御能力严重受损,所以创面更易伴发感染,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致死率较高[3]。
而感染作为烧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受此影响,另外因面部存在严重的疤痕、畸形,这些都会给患者的人际交往、形象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患者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主要总结几点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的心理问题,有恐惧、焦虑、敏感、多疑、偏执、易怒等,因受到疾病疼痛、面部肿胀变形的影响,又身处在陌生环境下,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疾病本身、医务人员、旁人对自己病症反应的影响而诱发上述不良心理。
特别是对年龄较大患者来说,在疾病折磨下自尊心严重受损,所以一旦稍有不如意之处便会变得非常固执,对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和态度异常敏感[4]。
为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保证其治疗效果,我院积极在护理全程落实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上文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而来看:对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证其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杨秀英,尹佐荣,范微微等.面部烧伤创面感染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4):86-87.
[2]韩淑娟.皮肤综合护理在面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2):270-271.
[3]金荣,解海霞.综合护理干预对面部烧伤患者创面及心理恢复影响的研究[J].医药前沿,2016,6(13):255-256.
[4]赵娟.重度烧伤创面感染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