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_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格式:pptx
- 大小:417.90 KB
- 文档页数:21
强化训练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基础巩固1. 【时空观念】(2022·泰山检测)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
该事件的影响是()A. 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 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C. 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D. 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B解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B项正确;隋朝建立是在581年,排除A、C项;材料没有涉及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排除D项。
故选B。
2. (2022·天津)《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一书中写道:“一个中国人必须获得通向进士的各种学位,才能成为一名朝廷官员。
”创立进士科的是()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武则天B解析: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B项正确,排除A项;唐太宗和武则天完善了科举制,排除C、D项。
3. 【历史解释】(2022·龙东)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进行了如下归纳,符合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的是()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繁荣与开放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解析:结合所学,隋唐时期,我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对外贸易活动频繁,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C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排除D项。
故选C。
4. 【史料实证】(2022·东平检测)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螺钿铜镜(见下图),把南海的夜光贝、东南亚的琥珀、中东的宝石、阿富汗的蓝宝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五彩缤纷的图案。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选择题(共40小题)1.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价,准确的有()①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②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的王朝③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④暴政导致其灭亡。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分析】本题以评价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史实。
【解答】589年,隋灭南陈,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所以隋朝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的王朝。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凿了大运河,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
隋朝初期出现了“开皇之治”,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导致隋朝短命而亡。
所以①②③④的评价均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隋朝史实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日本社会至今仍然保留着唐朝的一些社会习俗,下列各项属于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的有()①仿照唐制进行政治改革②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③端午、七夕、重阳等节日习俗④建筑、铸钱都与唐朝相仿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分析】本题以日本社会至今仍然保留着唐朝的一些社会习俗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解答】日本社会至今仍然保留着唐朝的一些社会习俗,包括仿照唐制进行政治改革,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日本学习并改进唐朝的饮茶方法,形成了茶道,端午、七夕、重阳等节目习俗,建筑、铸钱都与唐朝相仿,所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唐文化对世界影响的相关知识点。
3.在隋朝时,台湾被称为()A.益州B.夷洲C.流求D.瀛州【分析】本题考查台湾的相关知识,掌握台湾在不同时期的名称。
【解答】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不可分割的领土,三国时台湾叫夷洲,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
隋炀帝三次派人赴流求。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与开放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艺术繁荣,外交关系开放多元,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本文将从经济、文化、外交和社会秩序等方面探讨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1. 经济繁荣隋唐时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田开垦水利工程的兴修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这促使了人口的增加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隋唐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农田政策,提高了农业的效益和产量。
随着农业的发展,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
隋唐时期,大量的商品进入市场,贸易活动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开始走向世界,与西亚、东南亚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频繁起来,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2. 文化艺术繁荣在隋唐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繁荣与发展。
文人雅士纷纷涌现,出现了一大批名医、文人等人才。
隋朝创造了隋代文化,如雁塔诗的创作。
而唐朝更是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艺术代表作,如唐诗的创作达到了鼎盛的时期。
不仅文学艺术繁荣,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农田水利、航海技术、造纸术以及火药的发明。
这些科技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的进步,也为后世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外交开放隋唐时期的外交关系十分活跃,与外国的联系逐渐增多。
隋朝时期,开放了对外贸易,派遣了使者与多个东南亚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并且在外交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唐朝时期,更是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与外交行动,使得唐朝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也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使得中国与西亚、东南亚等地区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
4. 社会秩序稳定在经济繁荣与文化开放的基础上,隋唐时期的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中央政府力图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实行了许多改革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使得社会的秩序得到了相对的维护。
同时,封建贵族势力在隋唐时期也有所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唐一、知识点部分:1、隋唐时期,581年——907年,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隋朝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是:开通了大运河;4、隋文帝时,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时,创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武则天首创殿试。
5、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6、618年,李渊建唐朝,定都长安。
唐朝建于618年,亡于907年,经历了289年。
7、李世民于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8、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9、唐太宗时期,重用人才: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贞观时期著名宰相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人称“房谋杜断”;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10、唐朝农业发展迅速,改进了生产工具,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11、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久负盛名,唐三彩是唐朝瓷器中的精品。
1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13、为加强对西域管辖,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
14、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15、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16、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政府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日本共向中国派遣13批“遣唐使”。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公元581年至907年,这近330年是中国封建制度继续发展并达到繁荣昌盛的隋唐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鼎盛时期。
隋唐社会宏大的格局、开放的气势、壮阔的场面是历代所无法比拟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上:隋统一全国,结束了300多年的分裂局面。
隋确立的三省六部制,从由集权的方式解决中央和地方关系发展到用分权的办法来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实行科举制,打破了单纯按门第出身选官的制度,将人才选拔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地主阶级。
扩大了统治基础。
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隋炀帝的暴政使其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
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政策,善于用人纳谏,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政治比较清明,先后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统治逐渐衰落,使唐朝后期政治黑暗混乱,在农民战争打击下瓦解。
2.经济上:隋的统一和运河的开凿使南北文化得以交流,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
唐初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唐中期以后,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征税以土地财产为标准,而庄园经济则成为唐后期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城市内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和管理机构,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商业城市。
3.民族关系上:唐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统治者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使各民族进一步融合,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政策。
对外交通除陆路外,更开辟了海路与海外来的联系加强。
外贸纳入政府管理范围(设立市舶使)。
这一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4.文化上: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古典诗歌在唐朝进入黄金时代,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平民文化产生,专业教育确立,多姿多彩的雕刻绘画艺术出现。
隋唐时期政治上统一,社会经济发展,民族交融,中外交流,以此为基础各族人民缔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初⼀历史: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唐五代时期的历史,起于581年,⽌于960年。
接下来⼩编为⼤家介绍初⼀历史学习的相关内容,⼀起来看看吧! 初⼀历史: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隋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和统⼀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2.教科书从政治、经济、⽂化、民族关系和中外交往等⽅⾯进⾏了介绍。
3.政治上,国家统⼀,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社会盛况。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科举制: A.科举制的创⽴:隋⽂帝:开始⽤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科,我国科举制诞⽣。
B.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舍,增加学员。
进⼠科第⼀名称状元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宗:诗赋成为进⼠科主要内容。
C.科举考试内容:进⼠和明经 D.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 E.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改善了⽤⼈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有机会进⼊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功读书的风⽓盛⾏。
促进了⽂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经济上,精耕细作的⾐耕继续发展,出现耕作⼯具曲辕犁和灌溉⼯具筒车,推动农业经济不断进步。
⼿⼯业⽅⾯,丝织业技术⾼超,制瓷业形成“南青北⽩”两⼤系统,出现新的陶器品种唐三彩。
商业繁荣,⽔陆交通发达,开通⼤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化交流。
贸易频繁, 长安、洛阳、扬州、成都考成为闻名中外的⼤都会。
5.⽂化上,科举制度扩⼤了知识分⼦队伍,推动了⽂学艺术的繁荣与进步。
6.民族交往上,唐朝奉⾏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友好往来友好往来,民族融合进⼀步发展。
7.外交上,开放的外交政策和社会风⽓,使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最有影响⼒的国家。
8.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直延续到五代⼗国,社会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