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检测实验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82.67 KB
- 文档页数:4
化妆品中的防晒剂性能评估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化妆品中的防晒剂作为一种重要的护肤产品,能够有效地抵御紫外线的伤害,保护皮肤健康。
然而,如何评估化妆品中防晒剂的性能,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的防晒剂性能评估的方法与技术。
1. SPF值评估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衡量防晒剂防护能力的指标之一。
SPF值越高,表示防晒剂的防晒效果越好。
SPF值评估通常采用人体安全性试验与仪器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人体安全性试验通过在人体志愿者的背部施用防晒剂,暴露于一定强度的紫外线下,测量皮肤红斑程度来评估防晒效果。
而仪器测量则使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来定量测量紫外线透过防晒剂后在皮肤上的能量。
2. UVA/UVB比值评估除了SPF值外,也有研究者提出了UVA/UVB比值作为评估防晒性能的指标。
UVA辐射是一种更长波长的紫外线,对皮肤深层的损害较大,而UVB辐射则较短波长,主要影响皮肤表层。
使用具有宽谱抗紫外线性能的防晒剂,可以有效平衡UVA和UVB的比例,对皮肤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该评估指标需要通过光度学和化学分析等方法来测定防晒剂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能力,进而计算出UVA/UVB比值。
3. 水疗评估化妆品中的防晒剂还应该具备较好的耐水性能,以保证在游泳、流汗等情况下的长效防护。
因此,水疗评估也是一种重要的防晒剂性能评估方法。
水疗评估主要通过浸泡、冲洗和摩擦等测试来模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使用情况,评估防晒剂在不同水质、水温和水压条件下的持久性能。
4. 稳定性评估防晒剂的稳定性评估是判断其使用寿命和效果保持时间的重要标准。
常见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日光老化试验、热稳定性测试和冻融稳定性测试等。
日光老化试验通过将防晒剂暴露于一定强度的日光下,模拟化妆品在日常使用中的光照情况,观察其颜色、稠度和pH值等指标的变化。
热稳定性测试和冻融稳定性测试则通过将防晒剂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进行反复测试,评估其在极端温度下的稳定性。
化妆品中防晒性能检验流程与SPF值测定化妆品中的防晒性能是指该产品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SPF值是衡量防晒性能的指标,代表了该产品能够阻挡紫外线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化妆品中防晒性能的检验流程以及SPF值的测定方法。
首先,进行化妆品防晒性能的检验需要一系列的实验设备和试剂。
其中包括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曝光仪器、标准态日晒模拟器、标准紫外线光源,以及SPF测定所需的人体真皮模拟器等。
第一步,是测定化妆品中的紫外线B波段(UV-B)过滤效能。
紫外线B波段是一种短波紫外线,主要引起皮肤晒伤、斑点等现象。
使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化妆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得到吸光度-波长曲线。
根据该曲线上某一特定波长点的吸光度计算,可以得到紫外线B波段过滤效能。
第二步,是测定化妆品中的紫外线A波段(UV-A)过滤效能。
紫外线A波段是一种长波紫外线,主要导致皮肤老化和皮肤癌发生。
使用标准态日晒模拟器,可以模拟自然光下的紫外线A波束。
将化妆品涂抹在透明玻璃片上,置于标准态日晒模拟器下曝光一段时间后,使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未经过滤前后的吸光度,得到吸光度差值,即可计算出化妆品对紫外线A 波段的过滤效能。
第三步,是测定化妆品中的SPF值。
SPF值是衡量防晒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用来评估产品能够阻挡紫外线B波段(UV-B)的能力。
通过使用SPF测定仪器和人体真皮模拟器,在日晒模拟条件下,涂抹化妆品样品并曝光一段时间,然后测定人体真皮模拟器前后的红斑反应强度。
根据红斑反应的强度来计算SPF值,从而评估化妆品的防晒性能。
最后,进行化妆品中防晒性能检验的流程如下:1. 准备实验设备和试剂,包括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曝光仪器、标准态日晒模拟器、标准紫外线光源和SPF测定仪器等;2. 测定化妆品中的紫外线B波段过滤效能,得到紫外线B波段过滤效能值;3. 测定化妆品中的紫外线A波段过滤效能,得到紫外线A波段过滤效能值;4. 使用SPF测定仪器和人体真皮模拟器,测定化妆品的SPF 值;5.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化妆品的防晒性能。
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3种人体测试方法对比分析谢嘉颖(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0)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逐渐恶化,大气污染非常严重,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逐渐加深,消费者对防晒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基于此笔者将通过常规法、简易法和单剂量法三种人体测试方法对市场上某一种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指数进行测定。
关键词: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3种人体测试方法;对比分析防晒指数SPF是反映防晒化妆品对中波紫外线的防护功能的常用指标,实验中采用的常规法是指通过人在使用防晒化妆品情况下对产品防晒效果进行测定,该种方法虽然简单明了,但是受试者需要接受大量不必要的紫外线照射、实验成本高,国外学者又提出使用简易法和单剂量法,因此本文将对这三种测试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地区60名志愿者参与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人,年龄在18-60岁之间,身体健康、男女不限,参与实验的人自身不存在色素沉着、炎症、色素痣、多毛等影响实验效果的特征,参与实验之前签署实验风险知情同意书。
选择防晒化妆品SPF指数分别为4、15、20的产品,实验以500W氙弧灯模拟太阳光照环境,以光纤传导系统装备有UVC 及可见光滤光片模拟太阳紫外线照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防晒霜透光率。
1.2实验方法将参与实验的6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20名受试者采用常规法,第二组20名受试者采用简易法,第三组20名受试者采用单剂量法。
60名受试者其他信息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选择温度在26-28℃、湿度为60%-80%的环境下开始实验,照射24小时候对受试者在充足的自然光或灯光下进行判断,并记录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1.3实验过程第一天所有的受试者都直接接受自然光或灯光的照射,第二天经过照射后记录受试者出现红斑的量和范围,涂抹防晒化妆品样品,选择一个受试者按照2mg/cm2的样品用量涂抹在5cm×6cm的区域内,再次测定受试者的红斑量,最后对三组受试者采用不同实验方法,常规组受试者涂抹防晒化妆品的方式为5个照射野,以25%逐渐增加;简易法组采用4个照射野,剂量相同;单剂量法组采用单个照射野,剂量相同。
化妆品中的防晒剂评估方法探究防晒剂是化妆品中常见的一种添加物,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造成损伤。
然而,如何准确评估防晒剂的效果成为化妆品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究化妆品中的防晒剂评估方法,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
一、紫外线辐射的影响紫外线辐射分为紫外线A(UVA)和紫外线B(UVB)两种类型。
UVA主要引起皮肤老化,而UVB则是导致皮肤晒伤和皮肤癌的主要原因。
因此,防晒剂对UVA和UVB的防护效果都十分重要。
二、评估防晒剂有效性的指标1. SPF值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评估防晒剂对UVB防护能力的指标。
它代表了将使用防晒剂后被晒红的时间与不使用防晒剂时被晒红的时间之比。
SPF值越高,产品对UVB防晒效果越好。
通常,SPF值为15以上的产品被认为具有较好的防晒效果。
2. PA值PA值是评估防晒剂对UVA防护能力的指标。
根据国际标准,PA值分为PA+、PA++、PA+++和PA++++四个级别,其中PA++++的防晒效果最好。
PA值越高,产品对UVA防护效果越好。
3. 全光谱防护由于紫外线不仅包括UVB和UVA,还包括可见光和红外线等,因此评估防晒剂对全光谱的防护能力也非常关键。
一些新型防晒剂能够提供广谱的防护,包括对可见光和红外线的防护,从而在全方位上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三、防晒剂评估方法1. 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测试是一种常见的评估防晒剂有效性的方法。
通过使用模拟紫外线灯或太阳相似光源,测定防晒剂的SPF值和PA值。
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准确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从而对产品的防晒能力进行客观评估。
2. 人体试验人体试验是评估防晒剂有效性的另一种方法。
选取一定数量的志愿者,涂抹不同防晒剂,然后在阳光下暴露一段时间。
通过观察皮肤变化,如晒伤情况,以及使用者的反馈,来评估防晒剂的效果。
不过,人体试验需要进行伦理众多考虑,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试验安全性和受试者自愿性。
一、总则General principle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的人体检验项目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终产品的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
2化妆品人体检验的基本原则2.1 选择适当的受试人群,并具有一定例数。
2.2 化妆品人体检验之前应先完成必要的毒理学检验并出具书面证明,毒理学试验不合格的样品不再进行人体检验。
2.3 化妆品人体斑贴试验适用于检验防晒类、祛斑类和除臭类化妆品。
2.4 化妆品人体试用试验适用于检验健美类、美乳类、育发类和脱毛类化妆品。
2.5 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适用于检验防晒类化妆品。
二、人体斑贴试验Human Patch Test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人体斑贴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检测化妆品终产品对人体皮肤的不良反应。
2引用标准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1-1997)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149-2-1997)3 试验目的检测受试物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4 试验基本原则4.1 选择合格的志愿者作为试验对象。
4.2 应用特制的斑试材料进行人体斑贴试验。
4.3 根据化妆品的不同性质,斑贴试验时可选用化妆品终产品原物、或将其稀释成不同浓度作为受试物,稀释方法参见《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 1-1997)附录A。
4.4 对除臭、祛斑、防晒类产品,要求先完成动物多次皮肤刺激试验试验并出具书面证明,然后方可安排人体斑贴试验。
5 受试者的选择5.1 选择18~60岁符合试验要求的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
5.2 不能选择有下列情况者作为受试者5.2.1 近一周使用抗组胺药或近一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5.2.2 近两个月内受试部位应用任何抗炎药物者;5.2.3 受试者患有炎症性皮肤病临床未愈者;5.2.4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5.2.5 正在接受治疗的哮喘或其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2.6 在近6个月内接受抗癌化疗者;5.2.7 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2.8 哺乳期或妊娠妇女;5.2.9 双侧乳房切除及双侧腋下淋巴结切除者;5.2.10 在皮肤待试部位由于瘢痕、色素、萎缩、鲜红斑痣或其它瑕疵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判定者;5.2.11 参加其它的临床试验研究者;5.2.12 体质高度敏感者;5.2.13 非志愿参加者或不能按试验要求完成规定内容者。
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检测实验方法化妆品防晒指数是化妆品护肤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化妆品行业使用非常的广泛,而且是过一个很关键的性能指标,关于护肤品的防晒效果一般用专业的防晒指数分析仪检测,这里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工程师为您分析一下实验的具体步骤: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检测实验方法一、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对防晒化妆品SPF值的测定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测定防晒化妆品的SPF值。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对防晒产品防晒指数的测定方法。
(TetingProcedure,FederalRegiter,21CFR.Part352.70-73,1993)三、定义1、紫外线波长短波紫外线(UVC):200nm~290nm中波紫外线(UVB):290nm~320nm长波紫外线(UVA):320nm~400nm2、最小红斑量(MinimalerythemadoeMED):引起皮肤红斑,其范围达到照射点边缘所需要的紫外线照射最低剂量(J/m2)或最短时间(秒)。
3、防晒指数(SunprotectionfactorSPF):引起被防晒化妆品防护的皮肤产生红斑所需的MED与未被防护的皮肤产生红斑所需的MED之比,为该防晒化妆品的SPF。
可如下表示:四、SPF测定方法1、光源:日光模拟器氙弧灯作为光源,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可连续产生波长为290nm~400nm的紫外线;②、光源输出经滤光片过滤后,波长小于290nm的紫外线应低于1%;③、光源输出经滤光片过滤后,波长大于400nm的紫外线应低于5%;④、光源应输出稳定,光线均一,所辐射平面上其波动范围应小于10%;2、受试者的选择①、选18~60岁健康志愿受试者,男女均可。
②、既往无光感性疾病史,近期内未使用影响光感性的药物;③、受试者皮肤类型为I、II、III型,即对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反应敏感,照射后易出现晒伤而不易出现色素沉着者;④、受试部位的皮肤应无色素沉着、炎症、瘢痕、色素痣、多毛等;⑤、妊娠、哺乳、口服或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抗炎药物、或近一个月内曾接受过类似试验者应排除在受试者之外;⑥、按本方法规定每种防晒化妆品的测试人数应在10例以上。
化妆品中的防晒效果评价方法研究随着气候变暖和紫外线对皮肤的危害日益增加,防晒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对化妆品中防晒效果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化妆品中的防晒效果评价方法为主题,探讨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一、紫外线的危害和防晒需求随着臭氧层的消耗和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损伤,紫外线辐射已成为人们面临的主要危险之一。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皮肤晒斑、皮肤癌等问题,因此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对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二、化妆品中防晒效果的评价方法2.1 SPF值的测定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评估防晒产品抵御紫外线B波段(UVB)辐射能力的指标。
SPF值越高,表示产品的防晒效果越好。
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通过人体试验和仪器测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2.2 UVA/UVB比值测定除了SPF值,化妆品中的防晒产品还需要考虑对紫外线A波段(UVA)的防护能力。
因此,通过测定UVA/UVB比值可以评价产品的全谱防护能力。
越高的UVA/UVB比值表示产品对UVA波段辐射的防护能力越好。
2.3 连续剂量试验针对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观察化妆品的防护效果。
通过测量和比较剂量试验前后的皮肤变化,可以评估产品的防晒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下的阳光照射情况,更加准确地评价产品的效果。
2.4 感官评价除了仪器测量外,感官评价也是评价化妆品防晒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仪器和人体试验结合,综合评估产品的涂抹感、质地、吸收性等因素,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和接受度。
三、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目前,针对化妆品中防晒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3.1 动态评价方法的优化针对现有的静态测量方法,可以考虑引入动态评价方法,模拟不同活动情况下的紫外线照射。
这将更准确地评价化妆品在户外或运动中的防晒效果。
3.2 新型指标的引入除了SPF值和UVA/UVB比值,可以考虑引入其他更全面、客观的指标来评价化妆品的防晒效果。
防晒化妆品功效评价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防晒化妆品防晒功效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了人体法和仪器法测定防晒化妆品防晒功效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实验对两种方法测定的优劣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防晒化妆品;防晒功效;评价方法;研究一、防晒指数测试仪测定1、样品来源选择涵盖了国内普通品牌以及国内外知名品牌,且档次不同的防晒化妆品,所选样品必须具备较广的覆盖面,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普遍性。
2、仪器设备采用美国Optom etrics公司生产的Optom etricsLLC SPF290S防晒指数测试仪。
3、测试条件恒湿恒温室,环境条件为:湿度50%10%,温度22摄氏度1摄氏度。
4、制备样品采用一次性针筒吸取2mg/cm2样品或者标样,点在PMMA板上,并戴上乳胶医用指套将其均匀涂抹,于黑暗中进行放置,时间为30min。
另外取相同量的样品,在3M transpore膜上采用同上方法进行涂覆,于黑暗中进行放置,时间为30min。
5、实验操作仪器预热15min,将空白板插入,通过仪器预检调整最大波长和光强。
然后将样品板以及标样插入,随机测试8个点,获得MPF曲线,然后采用配套软件将样品SPF值计算出来。
二、紫外线模拟器人体试验1、样品来源人体测试样品为15#、16#、17#,这三种化妆样品中包含的常见成为有二氧化钛、乙基己基三嗪酮以及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等。
2、仪器设备采用德国CK公司生产的MPA9多探头测试系统;美国Solar Light公司生产的SPF-601多端口紫外线模拟器。
3、测试条件恒湿恒温室,环境条件为:湿度50%10%,温度22摄氏度1摄氏度。
4、测试对象年龄范围为18-60岁,均为健康志愿者,皮肤类型为I型、Ⅱ型、Ⅲ型等、测试部位未沉着色素,且无光感性疾病。
最近阶段没有使用抗炎药物。
5、实验操作采用MPA9多探头测试系统对测试对象的背部皮肤ITA值进行检测,以判断出其皮肤类型。
在测试样品24h前,对测试对象MED数量(最小红斑量)进行测试。
防晒能力测试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测试不同防晒霜的防晒能力,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对紫外线的阻挡效果,并比较各防晒霜的防晒指数,以确定其适用范围和防晒效果。
实验材料:- 不同品牌的防晒霜A、B、C- 紫外线灯- 紫外线计- 实验者皮肤实验步骤:1. 在每位实验者的手臂上选择相同的皮肤区域,避免有任何伤口或其他皮肤问题的部位。
2. 将防晒霜A、B、C均匀涂抹在实验者的手臂上,确保不同防晒霜的用量相同。
3. 等待防晒霜完全吸收,使皮肤表面无残留物。
4. 打开紫外线灯,并将其放置在离实验者皮肤20厘米的距离处。
5. 开始计时,每过一分钟记录一次实验者皮肤处受紫外线照射前后的颜色变化。
6. 持续观察实验者皮肤的颜色变化,直至出现肌肤晒红等明显改变。
7. 记录每次观察到的皮肤颜色变化,并计算出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的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者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的颜色变化,可得到不同防晒霜A、B、C的防晒能力。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防晒霜的防晒指数。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不同防晒霜的防晒指数,并对其适用范围和防晒效果进行比较。
防晒指数越高,表示该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阻挡效果越好。
根据国际标准,防晒霜的防晒指数一般分为SPF15、SPF30、SPF50等级。
SPF15表示防晒霜能够阻挡93%的紫外线,SPF30表示防晒霜能够阻挡97%的紫外线,SPF50表示防晒霜能够阻挡99%的紫外线。
根据实验结果,不同防晒霜的防晒指数表现如下:- 防晒霜A的防晒指数为SPF15,适用于日常活动,如上班、购物等;- 防晒霜B的防晒指数为SPF30,适用于户外活动,如郊游、运动等;- 防晒霜C的防晒指数为SPF50,适用于长时间户外活动,如海滩度假、露营等。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防晒霜在不同条件下的防晒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防晒霜可能会更容易融化和流汗,从而降低其防晒效果。
因此,在户外活动时,及时补涂防晒霜是非常重要的。
防晒换装品原料的防晒性能评价方法1.SPF值的人体测定及表示法SPF定义为使用防晒化妆品后的最小红斑剂量MED(Minimal Erythema Dose)与未使用防晒化妆品时MED的比值。
其是以红斑为观察终点,反映化妆品对紫外线的清除能力,且SPF值越大,防晒效果越好。
可见,SPF是评价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人体法测定防晒化妆品中的SPF值,各国的人体测试标准虽略有差别,但其主要的实验过程是相同的:选取受试者,用氙灯模拟日光,测定每位受试者未使用防晒化妆品的MED以及涂抹防晒化妆品后的MED,然后通过计算得出产品的SPF值。
此法能较客观地反映制品涂抹于人体皮肤上后防御紫外线的效果,目前是国际上统一的技术模式。
但是由于受试者的个体差异很大,所得结果与肤型、皮肤表面情况、出汗情况和汗液中尿苷酸的含量等有关,会受到受试者人种和皮肤敏感度的影响,因此具有相当多的变数影响。
(1)实验流程1)选择光源。
日光模拟器疝灯作为光源。
2)选择受试者。
年龄16-60岁均可,无光感型疾病,近期内未使用影响光感的药物。
皮肤类型为1、2、3。
受试部位无色素沉着、炎症,多毛等。
受试者在10例以上。
3)SPF标准品的制备。
4)MED的测试。
5)受试者体位:照射后背,可采取前倾位或俯卧位。
6)样品涂抹面积不小于30cm2,按2mg/cm2的用量称取样品。
将样品涂抹于试验区内,等待15min。
7)应在24h完成,在受试区内选5点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24h后观察结果,出现红斑的最低照射剂量或最短时间为正常皮肤的MED。
8)测试3种情况的MED:皮肤未受的、皮肤在防护下的皮肤在标准品防护下的。
排除标准:均出现或均未出现的排除以及出现又消失的排除。
9)SPF计算公式:SPF=涂抹防晒品皮肤的MED/未涂抹防晒品皮肤的MED。
10)数据处理。
计算受试者SPF的算术平均数,其整数部分即为样品的SPF。
11)防晒标准的标识。
化妆品防晒效果实验探究应用防晒产品防护皮肤免受日光中紫外线损害是近年来化妆品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下面介绍现有的主要的防晒评价方法, 重点分析对比各种体内、体外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包括SPF 值人体测试法、UVA 防护人体测试法、体外SPF 值测定法和体外UVA 防护测试。
一、防晒评价方法现状阳光中的紫外线在电磁波中属于非电离辐射,其中UVA 和UVB 可对皮肤造成伤害。
防晒是预防紫外线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重要措施, 防晒剂是防晒化妆品中起防晒作用的关键物质[1], 对防晒剂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进入WTO, 大量的进口防晒化妆品涌入国内市场, 由于其在各方面的优势以及国人的消费习惯, 很多消费者更为热衷进口防晒产品。
但对于进口防晒产品来说, 其防晒效果评价研究建立是在其生产国人群皮肤基础上。
对于黄色人种的中国人群, 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与国外人群皮肤大不一样, 进口防晒产品是否适应于中国人的皮肤条件, 其所标识的防护指数是否真正适合中国人皮肤,这些都不得而知。
随着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 国际的防晒产品大批量进入中国市场, 国家如果没有相应适合本国消费者皮肤的检测技术对其进行规范,不仅会对国人消费安全构成威胁, 也会对国家经济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二、防晒评价方法分析与比较2.1 人体测试法2.1.1 SPF 值人体测试法SPF 值用来评价防晒产品对UVB 区域的防晒效果, 定义为使用防晒化妆品防护皮肤的最小红斑剂量MEDp 与未使用防晒化妆品皮肤的最小红斑剂量MEDu 的比值。
SPF 值越大, 产品防紫外线UVB 段对皮肤的损伤能力就越强。
SPF 是评价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效果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人体法测定防晒化妆品的SPF 值, 各国的人体测试标准略有差别, 但其主要实验过程相同: 选取受试者, 用氙灯模拟日光, 测定每位受试者未用防晒化妆品的MED 以及涂抹防晒化妆品后的MED, 然后通过计算得出产品的SPF 值。
化妆品化学中的防晒效果实验设计与分析防晒化妆品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然而,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防晒产品之间的防晒效果差异较大。
为了准确评估化妆品中的防晒效果,设计并执行实验是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化学原理的防晒效果实验设计及分析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定不同化妆品样品的防晒指数(SPF)来评估其防晒效果。
二、实验材料1.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防晒化妆品样品2. UV光谱仪3. UV吸收剂4. 脂质体溶液5. 防晒指数(SPF)标准样品三、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防晒化妆品样品,并确保它们的保存状态良好。
2. 使用UV光谱仪测量每个样品在280-320nm波段的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
3. 准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UV吸收剂溶液。
通过测量其吸光度,建立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4. 为每个防晒化妆品样品制备一系列稀释溶液,其中每个溶液中都存在一定浓度的UV吸收剂。
例如,逐渐减少样品的浓度,并添加适当浓度的UV吸收剂。
5. 使用UV光谱仪测量每个稀释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吸光度值。
6. 根据标准曲线和吸光度值,计算出每个稀释溶液中防晒化妆品的实际浓度。
7. 准备一组脂质体溶液,其中包含适当量的UV吸收剂和防晒化妆品样品。
通过测量其吸光度,计算出防晒化妆品在脂质体中的负荷量。
8. 测定标准防晒指数(SPF)样品的吸光度,并使用所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9. 使用相同的方法测定各个稀释溶液和脂质体溶液的吸光度,并计算出它们的防晒指数(SPF)。
1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各个样品的防晒效果。
四、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所得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每个防晒化妆品样品的防晒指数(SPF)。
根据国际标准,SPF值越高,代表该化妆品的防晒效果越好。
在得到各个样品的SPF值后,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1. 将样品按照SPF值从高到低排序,对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效果。
防晒临床实验怎么做的防晒临床实验的步骤及方法防晒产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护肤品之一。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起到防晒的效果。
为了评估一款防晒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种防晒临床实验的方法。
1. 实验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实验设计。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随机对照试验。
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待测试的防晒产品,对照组使用安慰剂或普通防晒霜。
实验组和对照组应当在性别、年龄、肤色等方面尽量匹配,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2. 记录基础数据在实验开始前,需记录参与者的基础数据,如性别、年龄、肤色、暴露时间等。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后续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3. 选择实验用具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实验用具。
这可能包括紫外线辐射源、皮肤模型、步态分析仪等。
确保实验用具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并经过校准和验证。
4. 测试方法实验进行时,参与者需要根据要求进行测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皮肤红斑防护因子(SPF)来评估防晒产品的效果。
在实验开始前,应先在参与者的背部或手臂上为每个测试区域标记相同大小的区域。
再分别在各个区域涂抹不同产品,进行不同强度的紫外线照射。
观察被照射皮肤的红斑反应,并对其进行评分。
5.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根据红斑反应的评分结果,计算防晒产品的SPF值。
此外,还可以收集其他相关的数据,如皮肤水分、光皮重、皮肤色素沉着等,以综合评估防晒产品的效果。
6. 结果解释与报告在完成数据分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考虑实验设计的局限性和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对结果进行客观、合理的解释。
写出防晒临床实验报告时,应确保逻辑清晰、内容完整,并图文并茂地呈现主要结果和结论。
7. 实验伦理在进行临床实验时,需遵守伦理原则并确保参与者的知情同意。
实验前应向参与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并尊重其选择权。
同时,实验过程中需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防晒霜防晒指数的光谱探究皮肤晒红、晒黑,甚至引起皮肤癌等恶性病变。
使用防晒霜可有效地防止太阳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通常采用防晒指数sPF(sIHl protection factor)来评定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效果。
sPF是指使用防晒化妆品防护皮肤的最小红斑剂量与未使用防晒化妆品防护皮肤的最小红斑剂量的比值[1],通常sPF值越大,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就愈好,但sPF过高的防晒霜对皮肤也有一定的刺激和伤害作用。
sPF值与防晒霜中所含的防晒剂含量有关,然而从外观上难以分辨防晒霜的品种及防晒效果。
国内外检测防晒霜的主要方法有皮肤试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2】等,检验防晒霜是否合格,国内采用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法[3]等,国外有一种sPF-290型防晒系数分析仪[11用于测量sPF值。
依据物质发射的辐射能和辐射能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广义上都称为光谱分析,利用有机化学物质在其近红外光谱区内的光学特性快速估测某一有机物质中的一项或多项化学成分含量的新技术称近红外光谱(NmS)分析法,现代可见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充分利用全谱段或多波长下的光谱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由于可见一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测试重现性好、测量方便等特点,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工业、石油化工、制药工业等领域。
本研究使用美国AsD公司的便携式光谱仪获取三种防晒霜的光谱曲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防晒指数与光谱特性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防晒霜品种和防晒效果的快速检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防晒霜购自超市,选用丁家宜系列产品,试验样品情况如表1所示。
1.2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由微机、光谱仪、卤素灯、校正白板、直径75mm的玻璃皿等组成,如图1所示。
光谱仪使用美国√蟠D(‰lyt砌spectral隗、,ice)公司的H锄dhdd Field sp伐便携式光谱仪,测定波长范围325~1 075咖,扫描频率30次·s~,分辨率3.5呦。
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检测实验方法
化妆品防晒指数是化妆品护肤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化妆品行业使用非常的广泛,而且是过一个很关键的性能指标,关于护肤品的防晒效果一般用专业的防晒指数分析仪检测,这里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工程师为您分析一下实验的具体步骤:
一、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对防晒化妆品SPF值的测定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测定防晒化妆品的SPF值。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对防晒产品防晒指数的测定方法。
(Testing Procedure, Federal Register, 21 CFR. Part352.70-73, 1993)
三、定义
1、紫外线波长
短波紫外线(UVC):200 nm ~ 290 nm
中波紫外线(UVB):290 nm ~ 320 nm
长波紫外线(UVA):320 nm ~ 400 nm
2、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 MED):引起皮肤红斑,其范围达到照射点边缘所
需要的紫外线照射最低剂量(J/m2) 或最短时间(秒)。
3、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 SPF) :引起被防晒化妆品防护的皮肤产生红斑所需的MED与未被防护的皮肤产生红斑所需的MED之比,为该防晒化妆品的SPF。
可如下表示:
四、SPF测定方法
1、光源: 日光模拟器氙弧灯作为光源,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可连续产生波长为290nm~400 nm 的紫外线;
②、光源输出经滤光片过滤后,波长小于290 nm 的紫外线应低于1%;
③、光源输出经滤光片过滤后,波长大于400 nm 的紫外线应低于5%;
④、光源应输出稳定,光线均一,所辐射平面上其波动范围应小于10%;
2、受试者的选择
①、选18~60岁健康志愿受试者,男女均可。
②、既往无光感性疾病史,近期内未使用影响光感性的药物;
③、受试者皮肤类型为I、II、III型,即对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反应敏感,照射后易出现晒伤而不易出现色素沉着者;
④、受试部位的皮肤应无色素沉着、炎症、瘢痕、色素痣、多毛等;
⑤、妊娠、哺乳、口服或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抗炎药物、或近一个月内曾接受过类似试
验者应排除在受试者之外;
⑥、按本方法规定每种防晒化妆品的测试人数应在10例以上。
3、SPF值标准品的制备:见附录A。
4、MED测定方法
①、受试者体位:照射后背,可采取前倾位或俯卧位。
②、样品涂布面积不小于30 cm2
③、样品用量及涂布方法:按2mg样品/ cm2的用量称取样品,使用乳胶指套将样品均匀
涂布于试验区内,等待15分钟。
④、预测受试者MED:应在测试产品24小时以前完成。
在受试者背部皮肤选择一照射区
域,取5点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照射剂量或时间可按表1增幅依次递增。
24小时后观察结果,以皮肤出现红斑的最低照射剂量或最短照射时间为该受试者正常皮肤的MED。
⑤、测定受试样品的SPF值:在试验当日需同时测定下列三种情况下的MED值:
⑥、测定受试者的MED:根据4.4.4项预测的MED值调整紫外线照射剂量,在试验当日
再次测定受试者未防护皮肤的MED。
将受试产品涂抹于受试者皮肤,然后按4.4.4的方法测定在产品防护情况下皮肤的MED。
在选择5点试验部位的照射剂量增幅时,可参考防晒产品配方设计的SPF值范围:对于SPF值<15的产品,五个照射点的剂量递增为25%;对于SPF值>15 的产品,五个照射点的剂量递增为15%。
⑦、在受试部位涂SPF标准样品,测定标准样品防护下皮肤的MED,方法同4.4.4。
5、排除标准:进行上述测定时如5个试验点均未出现红斑,或5个试验点均出现红斑,或
试验点出现红斑后随紫外线照射剂量增加又消失时,应判定结果无效,需校准仪器设备后重新进行测定.
6、SPF值的计算
①、样品对单个受试者的SPF值用下式计算:
②、样品防护受试者群体的SPF值即为该受试样品的SPF值,用下式表示:
样品SPF =X
计算样品防护全部受试者SPF值的算术均数,取其整数部分即为该测定样品的SPF值。
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可计算该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标准误。
要求标准误应小于均数的10%,否则应增加受试者人数直至符合上述要求。
五、防晒产品防晒效果的标识
所测样品的SPF值低于2时不标识防晒效果;SPF值2~30
之间可在产品标签上标识SPF值;当所测产品的SPF值高于30、且减去标准差后仍大于30,可在产品标签上标识SPF30+ 。
六、检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受试物通用信息包括样品编号、名称、生产批号、生产及送检单位、样品物态描述以及检验起止时间等,检验目的、材料和方法、检验结果、结论。
检验报告应有检验者、校核人和技术负责人分别签字,并加盖检验单位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