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第二章-线性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37
128499-管理运筹学-第⼆章线性规划-习题11(2),12,14,18 习题2-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任何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并具有惟⼀的对偶问题; T (2)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定是原问题;T(3)根据对偶问题的性质,当原问题为⽆界解时,其对偶问题⽆可⾏解,反之,当对偶问题⽆可⾏解时,其原问题具有⽆界解;F(4)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穷多最优解,则其对偶问题也⼀定具有⽆穷多最优解;(5)若线性规划问题中的b i ,c j 值同时发⽣变化,反映到最终单纯形表中,不会出现原问题与对偶问题均为⾮可⾏解的情况;(6)应⽤对偶单纯形法计算时,若单纯形表中某⼀基变量x i <0,⼜x i 所在⾏的元素全部⼤于或等于零,则可以判断其对偶问题具有⽆界解。
(7)若某种资源的影⼦价格等于k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该种资源增加5个单位时,相应的⽬标函数值将增⼤5k ;(8)已知y i 为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若y i >0,说明在最优⽣产计划中第i 种资源已经完全耗尽;若y i =0,说明在最优⽣产计划中的第i 种资源⼀定有剩余。
2-2将下述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约束43214321432143214321,0,,232142224.5243max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st x x x x z2-3分别⽤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下述线性规划问题,并对照指出单纯形表中的各基可⾏解对应图解法中可⾏()≥≤≤-+-=++-+-=⽆约束321321321321,0,0624.322min 2x x x x x x x x x st x x x z 域的哪⼀顶点。
()≥≤+≤++=0,825943.510max 121212121x x x x x x st x x z ()≥≤+≤++=0,24261553.2max 221212121x x x x x x st x x z 2-4已知线性规划问题,写出其对偶问题:543212520202410max x x x x x z ++++=≥≤++++≤++++057234219532..5432154321j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0226332..31434321421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约束321321321,0,064..x x x kx x x x x x t s (1)(2)2-5运⽤对偶理论求解以下各问题:(1)已知线性规划问题:其最优解为(a )求k 的值;(b )写出并求出其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第二章线性规划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使学生具备线性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线性规划的基本能力。
要求:理解线性规划概念,标准型,解的概念,基本定理;掌握单纯形法,人工变量法,了解图解法。
重点:线性规划标准型,解的概念,单纯形法,人工变量法。
难点:线性规划基本定理,单纯形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习题法。
学时分配:12学时 作业安排:见教材P 38.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1939年苏联科学家康托罗维奇提出了生产组织和计划中的线性规划模型。
1947年美国学者丹捷格(George B.Dantzig)提出了求解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此后,线性规划理论日趋成熟,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
第一节线性规划问题一、问题的提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面临这样两类问题:一是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二是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果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安排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花费的成本最低。
例1.生产计划问题 某工厂利用甲、乙、丙、丁四种设备生产A 、B 、C 三种产品,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A 、B 、C 单位产品的利润分别是4.5、5、7(百元)。
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才能使所获总利润最大?解:设产品A 、B 、C 产量分别为X 1,X 2,X 3件,Z 表示利润,要求总利润最大,即求Z=4.5X 1+5X 2+7X 3的最大值,故记作极大化Z=4.5X 1+5X 2+7X 3,另外对甲、乙、丙、丁设备需满足2X 1+2X 2+4X 3≦800,X 1+2X 2+3X 3≦650,4X 1+2X 2+3X 3≦850,2X 1+4X 2+2X 3≦700;同时产量应非负,故X j ≧0 (j=1,2,3);以上问题可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极大化Z=4.5X 1+5X 2+7X 3 满足 2X 1+2X 2+4X 3≦800 X 1+2X 2+3X 3≦6504X 1+2X 2+3X 3≦850 2X 1+4X 2+2X 3≦700X j ≧0 (j=1,2,3)例2.运输问题 设某种物资有m 个产地;A 1,A 2, …,A m ,它们的产量分别为a 1,a 2, …,a m ,有n 个销地B 1,B 2, …,B n 需要这种物资,它们的销量分别为b 1,b 2, …,b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