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相环倍频器
- 格式:doc
- 大小:480.00 KB
- 文档页数:16
3.5倍频电路相位-时间法的思想是将相位量转换为数字脉冲量,然后对数字脉冲进行测量而得到相位差值。
转换原理如下:两被测信号的相位差可表示为 : T/T360∆=∆Φ(1)其中 ∆Φ为相位差,T ∆为相位差时间,T 为被测信号周期 数字测量时的表达式:)/f 360f N /T 360N m c (==∆Φτ(2)其中τ为计数脉冲周期,m f 为其频率,c f为被测信号频率,N 为计数值显然这个表达式包括乘法和除法,计算烦琐,利用单片机处理,固然可行,但是仔细观察式 ( 2 ) 就可发现,倘若分子部分360τ 与分母部分 T 可以消去,即1/T 360=τ 则 N=∆Φ, 也就是说计数器的值 N 即是相位差∆Φ ,这个假设成立的条件是T360=τ,用频率表示为cm1/f 360/f=,cm 360ff = ,即计数脉冲的频率为被测信号频率的360倍时,计数器的值就表示了相位差,显然此时测量的精度为1°。
若要使测量精度达到1°,仍然从相位差表达式出发,将相位差表达式进行变形 :)/f 360f N m c (⨯=∆Φ(3)当cm 360ff = 时,计数器的值 N 除以10即为相位差值,则测量精度提高到1°。
基于相位-时间法原理的测量仪的原理框图如图1-3所示。
基准信号(电压信号)fr 经放大整形后加到锁相环的输入端,在锁相环的反馈环路中设置一个N=360的分频器,使锁相环的输出信号频率为360fr ,但相位与fr 相同,这个输出信号被用作计数器的计数时钟。
原理图如下:A计数为实现计数功能,本文提出三个方案。
方案一:用软件对大量的波形数据进行处理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且采集时间间隔难以精确控制,如果要准确地捕捉到信号的极值,则要求每个信号周期内有足够多的采样点对波形进行细分。
因此,此方法主要适用于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或者用于数字存储示波器中。
方案二:相位-电压法则是基于RC 电路的积分和ICL7136芯片的显示校正网络来实现相位差的测量和显示,其测量精度和稳定度都不够高。
锁相环实现倍频的原理是什么?锁相环的组成及倍频的三种方法解析锁相环的组成部分锁相环主要由压控振荡器,鉴相器,低通滤波器,以及参考频率振荡器组成。
压控振荡器主要实现电压与频率的变换,鉴相器主要实现把压控振荡器的频率与参考频率振荡器的频率进行比较。
低通滤波器主要是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参考频率振荡器提供参考频率。
锁相环是如何实现倍频的?原理是什么?当锁相环处于锁定状态时,鉴相器(PD)的两输入端一定是两个频率完全一样但有一定相位差的信号。
如果它们的频率不同,则在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入端一定会产生一个控制信号使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发生变化,最终使鉴相器(PD)的两输入信号(一个是锁相环的输入信号Vi,一个是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V o)的频率完全完全一样则环路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倍频电路
基于此原理,如果在VCO之后,加一个分频器(n分频),在反馈回锁相环输入端,此时输出信号为原来的n倍。
倍频的三种方法1、傅里叶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模拟信频方式及它采用了傅里叶级数。
每一个周期性的信号能定义为一个基频及它的谐波部分的和。
如果你变换振荡器的正弦波输出为方波,那么你能用下面的关系式:
下一步你必须选择这正确的次谐波。
你用一个带通滤波器去衰减其它部分来选择要的部分。
注意:此法仅适用于低频。
2、锁相环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倍频方法。
在这个方法中,输出频率不是直接是基准频率的倍频,但出。
锁相环倍频
锁相环倍频(PLL)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振荡信号放大和同步的电子电路。
它有助于把一个参考振荡器的频率转换成另一个频率,特别是在电视、广播、雷达和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或接收信号。
它具有灵活性、简单的操作、易于维护的特点,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锁相环倍频是一种基于振荡器的控制系统,主要由一个信号检测器(检测信号频率、相位等)、一个比较器(生成检测器输出信号的差异)、一个控制器(根据比较器输出信号作出反应)、一个调节器(调整振荡器的频率,以达到原有参考频率)和一个振荡器(按照控制器控制的频率工作)组成。
当一个参考信号的频率由振荡器产生时,检测器将检测它的频率和相位,并将该信号输出给比较器。
随后,比较器将检测器的输出与参考信号比较,并将不同之处输出给控制器。
最后,控制器将根据差异来控制调节器以调节振荡器的频率,直到检测器输出和参考信号完全一致为止。
由于锁相环倍频能够快速有效地将参考信号的频率转换成另一个频率,因此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电视、广播、雷达和无线通信系统等。
它可以帮助系统提高信号的质量,使接收到的信号易于识别。
此外,它还可以提高系统避免出现谐振现象,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锁相环倍频锁相环倍频是一种常用的频率合成技术,可以将输入的信号倍频到更高的频率。
它在现代通信、雷达、微波、光纤通信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锁相环倍频的原理、应用和实现进行详细阐述。
一、锁相环倍频的原理锁相环倍频是利用锁相环的稳定性和反馈控制能力来实现的。
锁相环由一个相频比较器、一个电压控制振荡器(VCO)、一个相位误差检测器、滤波电路和一个反馈回路组成。
1.相频比较器:将输入信号和VCO的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得到相位误差信号。
2.VCO:根据相频比较器输出的相位误差信号,调整自身的频率。
3.相位误差检测器:检测VCO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的相位之间的差异。
4.滤波电路:将相位误差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控制VCO频率的电压信号。
5.反馈回路:将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反馈给VCO,控制VCO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保持一致。
锁相环倍频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VCO频率,使得反馈回路能够将输入信号与VCO输出信号的相位保持恒定,从而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倍频。
二、锁相环倍频的应用锁相环倍频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频率合成系统中。
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通信领域:在无线通信中,锁相环倍频可以将基带信号倍频到射频频率,用于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它可以使得信号频率更高,提高通信信号的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
2.雷达系统:在雷达系统中,锁相环倍频可以将低频信号倍频到微波频率,用于雷达的脉冲压缩和信号处理。
它可以提高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和目标检测能力。
3.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锁相环倍频可以将低频光信号倍频到高频光信号,用于光时钟的生成和光信号的调制。
它可以实现光信号的稳定传输和高速通信。
三、锁相环倍频的实现锁相环倍频的实现需要选择合适的锁相环参数和设计合理的电路结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锁相环倍频实现方案。
1.模拟锁相环倍频:模拟锁相环倍频使用模拟电路实现,具有延迟小、稳定性好等特点。
它适用于频率较低的应用场景,如音频信号的倍频。
锁相环分频倍频的应用原理一、引言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它在现代通信、测量和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锁相环可以实现信号的频率合成、频率转换和时钟恢复等功能。
其中的分频倍频功能在电子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锁相环分频倍频的应用原理。
二、锁相环简介锁相环是由相位比较器、低通滤波器和波形整形器等组件组成的反馈系统,其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处于稳定的相位关系。
通过调节控制电压,锁相环能够跟踪输入信号的相位差,并使输出信号达到稳定的相位同步。
锁相环在通信系统中常用于时钟同步、频率合成和信号调理等应用。
三、锁相环的分频倍频功能锁相环中的分频倍频功能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转换为所需的频率。
分频倍频是通过将输入信号在锁相环内部的振荡器中进行调整实现的。
以下是锁相环分频倍频的应用原理的具体步骤:1.输入信号分频:通过将输入信号分频,将其频率降低至锁相环振荡器可接受的范围。
一般情况下,使用分频器将输入信号频率降低到锁相环的工作范围内。
2.锁相环稳定:一旦输入信号的频率降低至锁相环可以处理的范围,锁相环开始跟踪输入信号。
通过比较输入信号和锁相环输出信号,相位比较器产生一个方向性的误差信号。
3.低通滤波:误差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成分,获得稳定的控制电压。
该控制电压用于调节振荡器的频率,使其与输入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4.波形整形:控制电压经过波形整形器,将其转换为输出信号。
波形整形器通常将控制电压转换为方波,用于驱动输出信号的数码电路。
5.输出信号倍频:通过在输出信号路径中添加倍频电路,将波形整形之后的信号进行倍频。
倍频电路可以是原理上简单的倍频器,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的复杂倍频算法。
四、应用实例锁相环的分频倍频功能在很多电子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应用实例:•频率合成器:通过将输入信号分频和倍频,锁相环可以根据需求合成所需的输出频率。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合成器常用于产生无线信号的载波频率。
1.锁相环的基本组成许多电子设备要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外部的输入信号与内部的振荡信号同步,利用锁相环路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简称锁相环(PLL)。
锁相环的特点是: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
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这就是锁相环名称的由来。
锁相环通常由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F)和压控振荡器(VCO)三部分组成,锁相环组成的原理框图如图8-4-1所示。
锁相环中的鉴相器又称为相位比较器,它的作用是检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并将检测出的相位差信号转换成u D(t)电压信号输出,该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形成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u C(t),对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实施控制。
2.锁相环的工作原理锁相环中的鉴相器通常由模拟乘法器组成,利用模拟乘法器组成的鉴相器电路如图8-4-2所示。
鉴相器的工作原理是:设外界输入的信号电压和压控振荡器输出的信号电压分别为:(8-4-1)(8-4-2)式中的ω0为压控振荡器在输入控制电压为零或为直流电压时的振荡角频率,称为电路的固有振荡角频率。
则模拟乘法器的输出电压u D为:用低通滤波器LF将上式中的和频分量滤掉,剩下的差频分量作为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控制电压u C (t)。
即u C(t)为:(8-4-3)式中的ωi为输入信号的瞬时振荡角频率,θi(t)和θO(t)分别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瞬时位相,根据相量的关系可得瞬时频率和瞬时位相的关系为:即(8-4-4)则,瞬时相位差θd为(8-4-5)对两边求微分,可得频差的关系式为(8-4-6)上式等于零,说明锁相环进入相位锁定的状态,此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保持恒定不变的状态,u c(t)为恒定值。
锁相环倍频锁相环倍频是一种常用的电路技术,用于产生高频时钟信号或频率合成。
它是利用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的特性来实现的。
锁相环倍频的原理是通过反馈的方式,将输入信号与本地时钟信号进行比较,并将误差信号通过滤波、放大等环节处理后,再输入到VCO(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中,通过调节VCO的频率,使其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同步。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输入信号与本地时钟信号的频率倍增,从而达到倍频的目的。
锁相环倍频的基本结构包括相平衡器(Phase Detector)、环形滤波器(Loop Filter)、控制电压产生器(Control Voltage Generator)和VCO等组成。
其工作过程如下:1. 相平衡器将输入信号与本地时钟信号进行比较,产生误差信号。
2. 误差信号经过环形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得到平稳的控制电压。
3. 控制电压通过控制电压产生器转换成电流信号,进一步输入到VCO 中。
4. VCO根据控制电流信号的大小,调节自身的频率,使其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同步。
5. 经过一段时间后,锁相环达到稳定状态,输出的时钟信号的频率是输入信号频率的倍数。
锁相环倍频技术有许多应用,其中包括:1. 高速通信系统:在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中,为了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需要产生高精度的时钟信号。
锁相环倍频可以通过将低频的参考时钟倍频到高频,从而满足高速通信系统对时钟信号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2. 数字信号处理(DSP):在数字信号处理中,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和处理。
锁相环倍频可以用来产生高速的采样时钟信号,从而实现高速、高精度的信号处理。
3. 电源管理:在电子设备中,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延长电池寿命,通常会使用功率管理芯片来控制电源的供电。
锁相环倍频可以用于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从而精确控制供电频率,实现电源管理的功能。
4. 音频频率合成:在音频设备中,为了产生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通常使用频率合成器。
实验11 锁相环倍频器121180166 赵琛一、实验目的1学习数字锁相环集成电路,锁相环倍频器的基础知识。
2根据数字锁相环74HC/HCT4046的数据手册,分析、设计数字锁相环倍频器,学习根据集成电路数据手册分析、设计电路的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器材双踪示波器、方波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CD4046、74LS47。
三、实验预习、研究、思考题1 锁相环锁定与失锁的标志是什么?如何用示波器来判断?答:锁定的标志是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频率相同,仅有相位的不同。
用示波器判断,可以调节输入电压,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差不变化,频率一致,即两信号相对稳定,则完成锁相。
2 锁相环的锁定范围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答:由CD4046技术手册可知,期锁定范围由R1、R2、C1三个主要参数决定。
具体值要看这三个参数的关系图。
其中,C1、R1决定中心频率,R2、C1决定最低频率,R1、R2决定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比值。
3 CD4046有两个相位比较器,有何区别?74HC4046有3个相位比较器,有何区别?答:对于CD4046,两个相位比较器分别为异或相位比较器(NOR )即PC1,其相位锁定范围为0——180°;相位——频率比较器(PFD ),即PC2,其相位锁定范围为-360°——360°。
其中PC1比较容易锁定,但是要求输入信号50%占空比,或者是波形较好小信号。
若条件达到尽可能用PC1,否则使用PC2已达到稳定的锁相。
一般多用PC2,比较容易满足条件。
对于74HC4046,除去CD4046已有的两个触发器外,还有第三个触发器 JK 触发相位比较器(JK ),即PC3,其相位锁定范围是0——360°。
选择方式与CD4046类似。
4 试推导有一个零点的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时域表达式和超调量的表达式。
答:对于有一个零点的二阶系统,其H(s)=bas s b as 2+++,其中a=2ζω,b=ω2,这是一个冲激响应。
注入锁定倍频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注入锁定倍频器的基本概念和背景进行介绍。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1 概述注入锁定倍频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用于产生高频信号。
它实现了将低频信号锁定在一个倍频点上,并输出对应的高频信号。
这一技术在无线通信、雷达、高精度测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注入锁定倍频器常用于产生微波信号。
传统的低频振荡器虽然可以产生所需频率的信号,但在高频段的应用中存在一些困难。
而注入锁定倍频器能够将低频信号同步到高频段,提供稳定、高质量的高频输出信号。
注入锁定倍频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倍频效应。
具体来说,它通过将一个低频信号注入到倍频电路中,使倍频电路的输出频率是低频信号的整数倍。
通常,倍频电路由相位锁定环和倍频电路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相位锁定环负责将低频信号的相位与倍频电路中的振荡器相位同步,而倍频电路则将同步后的低频信号进行倍频处理,得到高频输出信号。
本文将重点介绍注入锁定倍频器的原理和工作机制,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进一步深入理解注入锁定倍频器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和优化这一技术,推动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发展。
再根据文章的整体结构,在这一部分可以适量预告一下接下来将在正文部分讨论的内容,以激发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长文的组织和安排进行说明。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锁定倍频器的原理2.2 注入锁定倍频器的工作原理3. 结论3.1 总结3.2 展望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简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形式。
引言部分包括了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部分则分为两个小节,分别介绍了锁定倍频器的原理和注入锁定倍频器的工作原理。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组织方式,为后续的阅读提供了指导。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锁相环倍频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锁相环倍频器的基本原理锁相环倍频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信号频率进行整数倍放大的电路。
它主要由压控振荡器(VCO)、鉴相器(PD)、低通滤波器(LPF)和分频器组成。
当输入信号与VCO的输出信号之间存在相位差时,PD将这个相位差转换为误差电压,通过LPF滤波后,控制VCO的频率,使VCO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保持同步,从而达到倍频的目的。
2. 锁相环倍频器的设计(1)选择合适的VCO: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和所需的倍频次数,选择合适的VCO,确保VCO的频率范围满足设计要求。
(2)设计鉴相器:鉴相器的作用是检测输入信号与VCO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并将相位差转换为误差电压。
常用的鉴相器有乘法鉴相器和相位比较鉴相器。
(3)设计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误差电压中的高频分量,使其平滑,以便控制VCO的频率。
常用的低通滤波器有RC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
(4)设计分频器:分频器的作用是将VCO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得到所需的倍频信号。
常用的分频器有数字分频器和模拟分频器。
3. 锁相环倍频器的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搭建锁相环倍频器实验电路。
(2)测试电路性能:使用示波器、频率计等仪器,测试电路的输出信号频率、相位噪声、频率稳定度等性能指标。
(3)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性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锁相环倍频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验技巧。
(2)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了解其性能和操作方法。
(3)设计实验电路图,列出所需元器件清单。
2. 搭建实验电路(1)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元器件。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电路安全可靠。
3. 测试电路性能(1)使用示波器观察VCO的输出信号波形,记录频率、相位噪声等数据。
锁相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锁相环的基本组成许多电子设备要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外部的输入信号与内部的振荡信号同步,利用锁相环路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简称锁相环(PLL)。
锁相环的特点是: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
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这就是锁相环名称的由来。
锁相环通常由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F)和压控振荡器(VCO)三部分组成,锁相环组成的原理框图如图8-4-1所示。
锁相环中的鉴相器又称为相位比较器,它的作用是检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并将检测出的相位差信号转换成u D(t)电压信号输出,该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形成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u C(t),对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实施控制。
2.锁相环的工作原理锁相环中的鉴相器通常由模拟乘法器组成,利用模拟乘法器组成的鉴相器电路如图8-4-2所示。
鉴相器的工作原理是:设外界输入的信号电压和压控振荡器输出的信号电压分别为:(8-4-1)(8-4-2)式中的ω0为压控振荡器在输入控制电压为零或为直流电压时的振荡角频率,称为电路的固有振荡角频率。
则模拟乘法器的输出电压u D为:用低通滤波器LF将上式中的和频分量滤掉,剩下的差频分量作为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控制电压u C (t)。
即u C(t)为:(8-4-3)式中的ωi为输入信号的瞬时振荡角频率,θi(t)和θO(t)分别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瞬时位相,根据相量的关系可得瞬时频率和瞬时位相的关系为:即(8-4-4)则,瞬时相位差θd为(8-4-5)对两边求微分,可得频差的关系式为(8-4-6)上式等于零,说明锁相环进入相位锁定的状态,此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保持恒定不变的状态,u c(t)为恒定值。
倍频晶体倍频晶体,⽤于倍频效应的⼀类⾮线性光学晶体。
其基本条件是:⑴不具有中⼼对称性;⑵对基频波和倍频波的透明度⾼;⑶⼆次⾮线性电极化系数⼤,这是因为倍频转换效率与此系数的平⽅成正⽐;⑷有位相匹配能⼒,特别是⾮临界匹配能⼒。
位相匹配⾓度和温度容限要在;⑸光学均匀性好,损伤阈值⾼;⑹物化性能稳定;⑺⽣长⼯艺⽐较容易,能得到⾜够⼤的晶体,在位相匹配⽅向上达到可⽤长度。
常⽤的倍频晶体:⒈磷酸⼆氢铵(ADP)、磷酸⼆氢钾(KDP)、磷酸⼆氘钾(DKDP)、砷酸⼆氘铯(DCDA)、砷酸⼆氢铯(CDA)等晶体。
它们是产⽣倍频效应和其它⾮线性光学效应的⼀类具有代表性的晶体,适⽤于近紫外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其损伤阈值⼤。
⒉铌酸锂(LN)、铌酸钡钠、铌酸钾、α型碘酸锂等晶体。
它们的⼆次⾮线性电极化系数⼤,⽽且LN、BNN等晶体的折射率对温度敏感,并且与⾊散效应的温度变化特性不同,可适当调节温度实现⾮临界匹配,它们适⽤于可见光区和中红外区(0.4µ-5µ)。
LN在光照下易产⽣折射率变化,有光损伤现象;BNN的损伤阈值⽐LN⾼,但固熔区域较宽,组分易变动⽽导致光学均匀性变差,较难得到性能优良的⼤型晶体;铌酸钾不存在固熔区,有可能得到光学性质均匀的⼤型晶体;α型碘酸锂是⽔溶液⽣长晶体,能培养出光学质量好的⼤型晶体,且损伤阈值⽐BNN晶体⾼,缺点是不具有⾮临界匹配能⼒。
⒊砷化镓、砷化铟、硫化锌、碲化镉、碲、硒等半导体晶体。
它们的⼆次⾮线性电极化系数⽐前两类的晶体更⼤,适⽤于较宽的红外波段。
但除硒、碲外,多数晶体⽆双折射效应,不能实现位相匹配。
与其它晶体区别⽤于和频、差频和光的参量振荡效应的⾮线性光学晶体的基本要求和倍频晶体相同。
1.1机械锁相倍频器这是⼀种结构最简单、倍频精度最⾼的倍频器。
.它的实现⽅法是:在转⼦沿圆周⽅向做出Ⅳ个转⾓位置标志(例如齿盘),每当标志转到光电传感器的敏感位置时,传感器输出⼀个脉冲信号。
锁相环倍频器摘要倍频器(frequency multiplier)使输出信号频率等于输入信号频率整数倍的电路。
输入频率为f1,则输出频率为f0=nf1,系数n为任意正整数,称倍频次数。
倍频器用途广泛,如发射机采用倍频器后可使主振器振荡在较低频率,以提高频率稳定度;调频设备用倍频器来增大频率偏移;在相位键控通信机中,倍频器是载波恢复电路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
利用非线性电路产生高次谐波或者利用频率控制回路都可以构成倍频器。
倍频器也可由一个压控振荡器和控制环路构成。
它的控制电路产生一控制电压,使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严格地锁定在输入频率f1的倍乘值f0=nf1上。
目录一课题目 (4)二课题介绍 (4)三关键词 (4)四锁相环介绍 (4)五CD4046介绍 (6)六CD4518介绍 (10)七锁相环倍频器设计电路及工作原理 (12)八电路元件清单 (13)九焊接与制作 (13)十实物图 (14)十一心得体会 (14)十二参考文献 (15)十三致谢 (15)题目锁相环倍频器一.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配合《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而设置的一次实践性课程,祈祷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综合实力,培养电路设计能力,提高实验技术,启发创新思想的效果。
二.课程介绍倍频器有晶体管倍频器、变容二极管倍频器、阶跃恢复二极管倍频器等。
用其他非线性电阻、电感和电容也能构成倍频器,如铁氧体倍频器等。
非线性电阻构成的倍频器,倍频噪声较大。
这是因为非线性变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谐波使输出信号相位不稳定而引起的。
倍频次数越高,倍频噪声就越大,使倍频器的应用受到限制。
在要求倍频噪声较小的设备中,可采用根据锁相环原理构成的锁相环倍频器和同步倍频器。
三.关键词锁相环CD4046 CD4518四.锁相环介绍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为无线电发射中使频率较为稳定的一种方法,。
锁相的意义是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能够完成两个电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闭环系统叫做锁相环,简称PLL。
锁相环倍频
锁相环倍频是一种电路技术,它可以将一个低频(如1 Hz)的输
入信号,转换成一个较高频(如100kHz)的输出信号。
锁相环倍频是
一种无源技术,它通过等效低通滤波器达到其目的,其中滤波器的输
出信号的频率会随着输入信号的频率而变化,从而产生锁相效果。
它
的工作原理是:使一个频率比较低的输入信号作为一个控制变量,引
导另一个信号(通常可以是一个正弦波)进行振荡,从而使其频率发
生倍频变化。
这种技术的扩展就是“倍频环”,它使用了脉冲链路来
实现从较低的频率到较高的频率的倍频效果。
锁相环倍频电路可以应用于一些特殊的电子设备,例如测距、卫星导
航以及无线通信等。
由于它的锁定特性,它也可以用在电源稳压器中,作为高效的调节器;用于精确的高频信号源,用于收发器等方面。
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它也可以用于实现高精度的时钟稳定器。
锁相环倍频电路可以实现良好的调节精度,并且可以节省能源,
因为它不需要外部的电源来支持其运作,而是由输入信号的同步来进
行控制,这也是这种电路的主要特征之一。
锁相环倍频电路的另一个
优势是其低噪声,由于它不需要外部电源,所以它不会产生多余的噪音。
除此之外,它的可靠性也很高,它的参数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
化而变化,从而确保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系统可以长期
正常运行。
总之,锁相环倍频是一种很有用的电路技术,它可以使输入信号
以倍频的方式输出,因此在很多应用范畴中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极
大地提升了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