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工程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19
风电工程技术及经济性分析一、引言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和环保的特点,因此风电工程的技术和经济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风电工程技术及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风电工程技术分析1. 风电发电原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是通过风轮叶片的旋转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风轮叶片的设计和布置、风机的控制系统等都是风电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2. 风能资源评估风能资源评估是风电工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风速、风向、风能密度等数据的测量和分析,确定风电场的选址和布局,以保证风能的有效利用。
3. 风电场布局设计风电场的布局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理条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风机布置等。
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4. 风机选择与优化风机的选择与优化是风电工程技术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考虑风机的额定功率、转速、材料、可靠性等因素,以及与风电场整体设计的匹配性。
5. 风电场运维管理风电场的运维管理对于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包括风机的巡检、维护、故障处理、性能监测等。
三、风电工程经济性分析1. 投资成本评估风电工程的投资成本包括风机设备采购、基础设施建设、电网接入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成本的评估,可以确定风电项目的总投资额。
2. 发电收益预测风电工程的发电收益与风能资源、风机性能、电价等因素有关。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可以估计风电项目的年发电量和发电收益。
3. 运营成本评估风电工程的运营成本包括风机维护、电网接入费用、管理费用等。
通过对这些成本的评估,可以计算风电项目的年运营成本。
4. 投资回收期评估通过对风电工程的投资成本、发电收益和运营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评估风电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5. 环境效益评估风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空气和水污染等。
通过对这些环境效益的评估,可以进一步评估风电项目的经济性。
风电工程技术及经济性分析一、引言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风电工程技术及经济性分析旨在评估风电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电工程技术及经济性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二、风电工程技术分析1. 风能资源评估风能资源评估是风电工程技术分析的基础,通过测量风速、风向等参数,确定风能资源的分布和潜力。
可以利用测风塔、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2. 风机选择与布局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风机类型和布局方案。
考虑风机的额定功率、风速特性曲线、噪声和振动等因素,优化风机的选择和布局,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3. 输电系统设计风电场的输电系统设计包括风机与变压器、变电站之间的电缆布置、电缆容量计算、电缆保护和接地设计等。
合理设计输电系统,可以降低能量损耗和系统故障率。
4. 并网接入技术风电场的并网接入技术是确保风电发电量能够有效输送到电网的关键。
包括并网点的选择、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控制等方面。
合理选择并网接入技术,可以提高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三、风电工程经济性分析1. 投资成本评估风电工程的投资成本包括风机采购、土地租赁、工程建设、并网接入等方面的费用。
通过对各项成本进行评估和预测,可以确定风电项目的总投资额。
2. 发电收益评估风电项目的发电收益与风能资源量、风机效率、电价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模拟计算和经验数据分析,评估风电项目的年发电量和发电收益。
3. 运维成本评估风电项目的运维成本包括风机维护、设备更换、人员工资等方面的费用。
通过对运维成本进行评估和预测,可以确定风电项目的运营成本。
4. 投资回收期评估投资回收期是评估风电项目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计算投资回收期,可以评估风电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回本速度。
四、案例分析以某风电场项目为例,进行风电工程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选择了适合的风机类型和布局方案。
风力发电机的能量转换原理解析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的一种能源转换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其中的核心设备,通过一系列的能量转换过程,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
一、风的能量转化风是地球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其能量来自太阳能,由于地球表面吸收阳光的不均匀性,造成了大气的温度差异。
这使得一些地区形成了气压差异,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空气会形成湍流运动,即风。
风的能量可以分解为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风的动能是由于风的速度而产生的。
根据动能公式E=1/2mv2,风的动能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
势能:风的势能是由风的压力差而产生的。
根据势能公式E=mgh,风的势能与风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成正比。
二、风力发电机的能量转换原理风力发电机的核心设备是风轮和发电机。
风轮采用三片或更多的叶片,通过转动的方式捕捉风的动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而发电机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 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当风吹过风轮时,风的动能作用在风轮上,使风轮开始旋转。
风轮上的叶片以固定的角度被设计,当叶片与风垂直时,风的动能最大,当叶片与风平行时,风的动能最小。
通过合理的角度设计,叶片可以最大程度地捕捉风的动能。
2. 机械能传递到发电机风轮与发电机通过主轴相连,当风轮旋转时,主轴带动发电机内部的转子也开始旋转。
发电机内部的电线圈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
利用电力产生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其中一方的磁场恒定,另一方的磁场随机动作。
通过产生感应电动势,并经过整流电路和变流器的处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稳定的电能输出。
3. 电能存储与输送发电机输出的电能通过变压器进行升压处理,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
升压后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用户所在地,供人们使用。
部分电能还可以通过蓄电池等设备进行存储,以备不时之需。
三、风力发电机的技术改进与应用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改进。
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技术上的突破,使得风力发电机的效率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o根据风力发电机旋转轴的区别,风力发电机可以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1、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旋转轴与叶片垂直,一般与地面平行,旋转轴处于水平的风力发电机。
2、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旋转轴与叶片平行,一般与地面吹垂直,旋转轴处于垂直的风力发电机。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目前占市场主流的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平时说的风力发电机通常也是指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目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最大已经做到了5wm左右。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虽然最早被人类利用,但是用来发电还是近10多年的事。
与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相比,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不用对风向,转速低,无噪音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起动风速高,结构复杂等缺点,这都制约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应用。
根据定桨矩失速型风机和变速恒频变桨矩风机的特点,国内目前装机的电机一般分为二类:1、异步型(1)笼型异步发电机;功率为600/125kW750kW 800kW 1250180kW定子向电网输送不同功率的50Hz交流电;(2)绕线式双馈异步发电机;功率为1500kW定子向电网输送50Hz交流电,转子由变频器控制,向电网间接输送有功或无功功率。
2、同步型(1)永磁同步发电机;功率为750kW 1200kW 1500kW 由永磁体产生磁场,定子输出经全功率整流逆变后向电网输送50Hz交流电。
(2)电励磁同步发电机;由外接到转子上的直流电流产生磁场,定子输出经全功率整流逆变后向电网输送50Hz交流电。
∙风力发电机的图解o一、风力发电机分解图1.风机总成2.叶片3.轮毂般4.前罩5.螺栓6.平垫圈7.防松螺母8.螺母9.弹簧垫10.法兰11.螺栓12.防松螺母13.避雷针14.减震器二、风力发电机应用系统结构图∙风力发电机的特点o1、高效率2、微风启动3、长寿命4、免维护5、防锈6、防腐蚀6、防潮7、防水8、防风沙风力发电机的原理o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叶轮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转距(风轮转动惯量),通过主轴传动链,经过齿轮箱增速到异步发电机的转速后,通过励磁变流器励磁而将发电机的定子电能并入电网.如果超过发电机同步转速,转子也处于发电状态,通过变流器向电网馈电.最简单的风力发电机可由叶轮和发电机两部分构成,立在一定高度的塔干上,这是小型离网风机. 最初的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随风变化时有时无,电压和频率不稳定,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风机增加了齿轮箱、偏航系统、液压系统、刹车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齿轮箱可以将很低的风轮转速(1500千瓦的风机通常为12-22转/分)变为很高的发电机转速(发电机同步转速通常为1500转/分).同时也使得发电机易于控制,实现稳定的频率和电压输出.偏航系统可以使风轮扫掠面积总是垂直于主风向.要知道,1500千瓦的风机机舱总重50多吨,叶轮30吨,使这样一个系统随时对准主风向也有相当的技术难度.风机是有许多转动部件的,机舱在水平面旋转,随时偏航对准风向;风轮沿水平轴旋转,以便产生动力扭距.对变桨矩风机,组成风轮的叶片要围绕根部的中心轴旋转,以便适应不同的风况而变桨距.在停机时,叶片要顺桨,以便形成阻尼刹车.早期采用液压系统用于调节叶片桨矩(同时作为阻尼、停机、刹车等状态下使用),现在电变距系统逐步取代液压变距.就1500千瓦风机而言,一般在4米/秒左右的风速自动启动,在13米/秒左右发出额定功率.然后,随着风速的增加,一直控制在额定功率附近发电,直到风速达到25米/秒时自动停机.现代风机的设计极限风速为60-70米/秒,也就是说在这么大的风速下风机也不会立即破坏.理论上的12级飓风,其风速范围也仅为32.7-36.9米/秒.风机的控制系统要根据风速、风向对系统加以控制,在稳定的电压和频率下运行,自动地并网和脱网;同时*齿轮箱、发电机的运行温度,液压系统的油压,对出现的任何异常进行报警,必要时自动停机,属于无人值守独立发电系统单元.∙风力发电机的维修o风机叶片的维修维护在保证风机叶片20年使用寿命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风力利用的内部机制剖析与应用风力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风力进行发电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要工程。
风力发电利用的是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下面本文将从风力发电的内部机制剖析和应用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风力的内部机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过程:风能捕捉、机械能转化和电能产出。
风能捕捉是指风力发电的第一步,即通过风机接收风能。
在风力发电中,常用的接收装置是风轮,它是在一个立式轴上安装的大型桨叶,用以接收风的能量。
当风通过桨叶时,桨叶受到风的推动而开始旋转。
机械能转化是指风轮旋转时产生的转动机械能。
风轮的旋转通过轴传递到发电机,带动发电机内的磁场和导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电动势。
这种转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称为转子。
电能产出是指通过转子产生的电动势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
发电机内的导线中,电动势使得自由电子在导线中产生移动而形成电流。
然后电流通过导线输送到变压器,再经过变压器的升压变换产生高压电能,最终输送到电网供电。
其次,风力的利用可以在不同的应用领域进行。
最常见的应用是风力发电。
利用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风力发电可以应用于城市、乡村和海洋等地区,利用大规模的风电场进行集中供电,也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分布式发电。
此外,还有一些离岛和偏远地区没有接入电网,利用风力发电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除了风力发电,风力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风力可以用于风力推动的交通工具,如涡轮帆船和风力汽车。
这些交通工具利用风能推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
此外,风力还可以应用于风力水泵,用于农田灌溉、提供饮用水和排水等用途。
此外,风力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通风和通风系统,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排除污染物。
总之,风力利用的内部机制是通过风能捕捉、机械能转化和电能产出这三个过程实现的。
风力可以应用于风力发电和其他领域,如交通、农业和工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