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54
力和运动复习方法指导1、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越短,它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如果两物体在不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不相同,路程跟时间的比值越大,它的速度越大。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是不变的,不能由公式S=vt说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它明确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处的状态。
至于物体到底是处于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取决于物体的初始状态。
因为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它是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
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可见,力不是产生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3、正确认识惯性: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同,前者是概念,后者是规律。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没受其它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应是什么。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认识惯性:(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指固体、液体、气体。
“保持”指始终具有的意思。
由此可见,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如何改变都无关。
(2)惯性和力是两个实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一种固有性质,它与外界因素无关。
初中物理力学《运动和力》复习指导(一)复习要点1.机械行为、参照物、行为和静止的相对性2.速度的界说,公式v=s/t,速度的单元及换算1m/s=3.6km/h变速行为的平均速度,会测量行为物体的平均速度v=s/t。
3.惯性、惯性定律(1)惯性:一切物体都有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定律(即牛顿第必然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浸染的时辰,总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这叫做惯性定律。
4.二力的平衡(1)二力(或几个力)的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几个力)浸染时,如不美观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这两个力(或几个力)彼此平衡.(2)二力平衡的前提①前提:,巨细相等,标的目的相反,统一物体,统一向线。
②应用:物体受平衡力,必然处于平衡状况,按照一个已知力,求另一个力。
5、行为和力物体行为状况的改变:物体速度巨细和行为标的目的的改变,都叫做物体行为状况的改变.(二)复习指导1.有关速度、旅程、时刻的计较2.惯性和惯性现象例1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浸染时,总连结匀速直线行为状况或静止状况的性质,叫做惯性b.射出的枪弹分开枪口后,仍然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枪弹受到惯性的浸染c.汽车封锁策念头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惯性3.关于平衡力、彼此浸染力的问题例2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a.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临墨水瓶的撑持力b.墨水瓶受到的重力与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c.桌面临墨水瓶的撑持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d.桌子只受到的重力和地面临桌子的撑持力。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运动和力考点1: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1.(2016江西)如图所示,是用来测量的大小的工具,使用前应,明确该仪器的和分值;2.(2020江西)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被拉得,利用这个道理可以制成弹簧测力计。
如图甲所示,圆筒测力计下挂有一重物,其重G为2N,则此测力计的分度值为N。
如果用力F竖直向下拉动挂钩,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为N。
3.(2018江西)如图1所示,圆筒测力计使用前要校零,看清量程和。
使用中,测得桶重为G,则该桶水重为G。
4.(2022江西)如图所示,圆筒测力计的分度值为N;此时,该测力计的读数是N。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考点2:力及其作用效果5.(2020江西)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自行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行至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此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6.(2014江西)利用你考试中的草稿纸,按照提示例设计两个实验,指出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主要实验过程探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抖动纸张声音的产生考点3:摩檫力7.(2014江西)“我劳动,我快乐”。
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常用的搓衣板,它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来增大摩擦;洗刷衣服时,刷子与衣服之间的摩擦为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
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考点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8.(2020江西)如图所示,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
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9.(2018江西)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第11题图 10.(2019江西)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志,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__,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__________力。
力和运动的复习1、力的概念: 。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 。
②物体间必须有 (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 , )。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 ,反之,受力物体 。
4、力的作用效果: 。
。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 和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6、力的测量:⑴测力计: 。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 ;“调”: ;“读”:读数= 。
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法: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线段长短与标度有关。
(2)办的示意图。
一、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⑴重力的概念: 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其中g=9.8N/kg 它表示 。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 分别检查墙 和 。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质地 外形 物体的重心,在 。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 ,球的重心在 。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或 相对运动时,就会在 上产生一种 就叫摩擦力。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5、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
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
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
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八年级第一章力与运动专题复习第1节机械运动一、机械运动〔举例〕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是最简单的运动。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为了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2、运动的描述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同一个运动,中选择参照物不同,所得出的对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
怎样选择参照物: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为了研究方便,应选择最适宜、简单的参照物①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最方便的是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②研究正在行驶的船舱里的人的运动时,以仓内的物体为参照物;③研究地球和各行星对太阳的运动时,最好选择太阳为参照物。
3、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和静止都是相对的,自然界中不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三、运动快慢的比拟1、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远运动快;相同的路程里,用的时间短运动快。
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定义: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3、速度定义式:4、速度的单位:〔1〕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2〕当路程单位为 m,时间的单位为s,那么速度的单位是 m/s;当路程单位为km, 时间的单位为h,那么速度的单位是km/h.1m/s= 3.6 km/h四、匀速直线运动1、把物体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实际应用:我们把在某一段直线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速度不发生变化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用v=s/t来计算这段速度;也可用公式v=s/t计算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直线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又称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的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总时间。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由于物体速度v大小不变,因此路程s和时间t成正比关系。
4、图形的讲解。
第2节力一、什么是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