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 格式:pptx
- 大小:5.71 MB
- 文档页数:52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考点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2018广东卷,第17题,4分〕以“京剧”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45字。
〔4分〕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
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
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
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答案:〔京剧〕源自徽剧,角色分类源自生活,表演程式化,表现形式绚丽多姿。
解析:本体是压缩语段中的提取关键信息题。
以“京剧”开头,限定了语言组织的形式。
语段共有五句话:第一句介绍京剧的源起——徽剧,第【二】三句介绍京剧的角色特点——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第四句说明京剧的舞台表演——程式化,第五句说明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绚丽多姿。
整合五句话的四方面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2018江苏卷,第3题,4分〕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专题十一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请根据诗句“天寒红叶稀”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形象;③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初冬时节,寒风飒飒,万木萧疏。
几片黯淡枯瘦的红叶紧偎在僵硬的枝头,随风瑟瑟而舞,如风雨飘摇中苦苦挣扎的几叶小舟。
示例二:深秋时节,扑面而来的寒气弥漫在山中,几片红叶点缀在一片空旷寂寥的山色中,在晚霞的映照下如山花般鲜艳。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描写一个场景”“想象合理”;然后,抓住诗句中的景物“天”“红叶”进行描写,同时要注意景物的特点,天“寒”,红叶“稀”。
要点提示:以“红叶”为扩展中心,突出天“寒”与红叶“稀”。
2.运用下面所给的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江南小巷悠闲宁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江南小巷常常是寂静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
江南小巷记载了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衰。
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便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解析】本题属于根据给定词语扩写文段。
根据题干要求,所写文段要使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从所给词语看,可以描写江南小巷的景,抒发对江南小巷的喜爱之情或某种感悟,也可以叙写江南小巷中发生的事,描写小巷中的人,抒发亲情、友情甚至愁思。
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3.以“平安”为表达重点,辅以“春风”“阳光”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按下列不同的要求扩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50字。
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遵意发挥,提纲点睛2019年、2020年全国卷出现了考查“压缩语段”考点的题目,压缩语段题与新闻报道、应用类文本结合,具体考查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结合地方省市对此考点考查情况来看,扩展语句题主要考查选词扩展。
这两个考点也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进一步结合起来考查,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
本专题两大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正好是两种相反的思维。
本专题先熟悉考情,然后分考点突破。
每一考点都采用分题型的形式突破,每一题型都是先讲解方法再即练即悟,以此掌握本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扩展语句1.(2017·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6分)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
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本题要求根据诗句,描写一个场景,且要求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不少于100字。
其次,研读文本材料。
文本的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需要转换成第三人称,诗句简练,需要适当补充心理描写,如坐在台阶上他想到了什么,看见蚂蚁之后他又有哪些心理活动。
最后,结合原有叙述语句,形成答案。
答案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
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2.(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一次,妈妈忽见阿必一脸狼狈相,鼻子上抹着一道黑。
问她怎么了,她装作若无其事,只说:“我囫囵着跌下来的。
”“囫囵着跌下来”,用语是幼稚的创造,意思却很明显,就是整个人从楼上滚下来了。
问她跌了多远,滚下多少级楼梯,她也说不清。
一、扩展语句“扩展语句”指根据题目提供的语言情境(或者图画),对指定的语言单位进行扩展。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语言条件和命题者创设的情境进行扩展。
提供的语句语体色彩不同,提出的扩展要求不同,答题方法也不一样。
侧重考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连词成句型系,创设一种情境,写一段情景交融的话,或阐发一种哲理。
有的要求围绕某个中心,有的要求有明确的重点,还有的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方法指导]连词成句型解题“3步骤”第一步:分析每一个词语的内涵、性质、特点等要抓住所给词语的特点,根据所给的几个词语,想象可以组合成什么样的画面、情景或故事,并看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第二步:分析题干要求,明确考查意图第三步:立足中心,合理组合无论哪种类型的词语连缀题,都必须立足中心,按事理逻辑关系合理组合。
如果题干给了词语任选权,那么考生要先选择合适的词语。
1.从下面所给的第①组词语中任选1个,从第②组词语中任选3个,将它们连缀成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要求:观点鲜明,语意完整,逻辑清晰,80个字左右。
①文化协作发展②筷子马车足球快递刀叉高铁互联网云计算共同体[解析]第一步:分析每一个词语的内涵、性质、特点等。
仔细分析两组词语可以发现,第①组为抽象概念,第②组除个别词语外,其他都为具体概念。
第二步:分析题干要求,明确考查意图。
题干要求从第①组词语中选1个,从第②组词语中选3个,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可见命题人意在考查考生用典型事例论证抽象道理的能力。
第三步:立足中心,合理组合。
选词作答前必须根据表达的中心筛选出合适的词语。
假设要写“发展”,就要在第②组中选择能体现“发展”的词语,其中“马车”“高铁”体现了交通工具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体现了网络科技的发展。
[答案](示例一)不同的文化各有特点、各有所长。
中国人吃饭时用筷子,西方人吃饭时用刀叉,吃起饭来都很顺手。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各种文化理应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组成造福人类的文化共同体。
语言文字应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19年第38期1.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题目的基本意思。
这首小诗充满童真幻想,具有浪漫天真的色彩,考生在具体表达的时候要重点把握这种特点,任意选择一个角度突出“他”内心追寻的一种期待或精神上的追求,也可以从中撷取追寻后失败的感伤与无奈。
【参考答案】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級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便俯下身,细数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2.(2019·全国卷Ⅰ)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
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压缩能力。
解题时,首先要排除干扰信息,如“传统观点”与表示信息来源的“英国杜伦大学证实”之类的次要信息;其次,找到主要信息,即“谁干什么”或“发生什么事”,并提取主要信息,进一步压缩;最后,根据字数要求,整合词语,再进一步压缩。
【参考答案】中英联合研究表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一、扩展语句扩展语句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包括词)的基础上,在不删减字词、不变动次序、不改变原句句型(有要求的除外)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原句修饰成分和增加分句,使简单结构复杂化,使单纯语意更加具体、详尽、丰富的一种造句形式。
9、压缩语段压缩语段就是对一段话或一个长句进行正确的提炼、概括、压缩,如摘录内容要点,对某一概念下定义,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等。
一、消息报道类语段的压缩:消息报道除了具有记叙类文体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点:一般都有导语,而导语一般又是消息报道的中心句,正文则是对导语所说的内容展开具体叙述。
而这也正是压缩消息报道这类语段的规律。
压缩语段大都围绕新闻来设题。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要求突出主题,而且精确、简练和生动吸引人,最好讲究形式美,可采用对偶、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今圆飞天梦,再赋强国篇)导语是新闻的开头,常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
读者从导语中可大体上知道新闻要讲的是什么事情。
写导语就是要把新闻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加以表述。
反之,拟写一句话新闻可以关注导语部分。
如: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为了鼓励和方便外国大型连锁事业企业采购年中国产品,国家经茂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跨国商业企业在华设立采购中心,并解决其通关、外汇管理、税收等问题;支持国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使产品质量、性能及包装等适合跨国商业企业的要求;举办类似“跨国零售集团国际采购会”等活动。
为国外大型连锁商业企业与国内生产企业建立直接贸易关系提供条件。
国家经贸委副秘书长戈辉今天表示,目前我国产品大量进入跨国零售集团全球采购网络的潜力巨大。
虽然,我国产品尤其是日用消费品价廉物美,长期以来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但目前的问题是很多跨国零售集团对我国产品不了解,同时我国生产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方面也缺乏应有的渠道和手段。
(经贸委采取措施鼓励外国大型了所商业企业在华采购中国产品)对没有导语的消息报道进行压缩时,我们必须学会从文段中找出概括力很强的句子,或者是体会含蓄语言的话外音。
如:将下面一段文字写成一句话新闻。
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审工作日前结束,产生了76个提名作品。
专题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运用“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
要求有细节描写,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阳光暖暖的,矮墙边奶奶正拉着孙子学步。
孩子裹着厚厚的棉衣,像一只小熊,扶着墙走得摇摇摆摆,不停发出“咿咿呀呀”的笑声,眸子中满是天真与执着;老奶奶始终弯腰护着孩子,脸上漾着微笑。
墙头的一枝梅花似乎被这祖孙吸引,偷偷探出身来,娇嫩的花朵缀在枝头,星星点点,散发出阵阵清香。
(符合情景要求,3分;有细节描写,有文采,3分)解析扩写时,要把“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有机串联起来,有祖孙相处的细节描写,描绘出祖孙之间的温暖的画面。
注意字数的限制,还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2.以“我”“夕阳”“河水”“远山”四个意象为必要元素,描写一个场景,表达一种情感。
要求:①有心理描写;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有意境;不少于120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夕阳西下,柔和的光芒笼罩着将暮未暮的世界,天地苍茫而祥和;河水平缓而安静地流淌,不发出一丝声响,河面却闪烁着红宝石般的粼粼波光;远山如黛,蜿蜒起伏,它们正一个接一个地向我轻声道别,然后慢慢隐没于黑暗之中。
坐在这金色斜晖里,望着眼前无限美好的河山、大地和天空,我的内心安宁而愉悦:生命如此静好!(有心理描写,2分;每种修辞1分,共2分;有意境,2分。
少于120字,扣1分;少一个意象,扣1分)解析首先要注意“场景”的要求,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要体现出场景的特点,同时要注意描写时的一些具体要求,即要有“我”的心理描写,要注意使用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