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茶叶种植
- 格式:pptx
- 大小:6.39 MB
- 文档页数:21
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目前茶叶生产经营模式一、印度茶叶生产经营模式印度是世界茶叶主产国之一。
在印度,超过300万人从事涉茶业,其中受英国殖民影响,印度的茶叶生产主要以种植园为主,又按规模的大小将茶叶种植园分为小茶农种植园和大规模种植园。
大规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这些茶叶种植园都有自己的茶叶加工厂,会雇佣大量的劳动力在种植园中从事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和茶叶生产加工的工作,如印度东北部各邦中约有62万茶叶工人。
小茶农种植园一般是由茶农拥有,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各邦,由于生产规模较小,这些种植园无法自己进行鲜叶生产加工,通常会将鲜叶销售给大规模种植园、茶叶购买厂和合作社,在印度南部,约有6.5万个小农种植者以及167个茶叶购买厂(bought tea factories)和合作社,这些茶叶购买厂和合作社购买小农的鲜叶,将其加工成成品后销售。
印度的小规模种植园虽然数量多,但是无论是茶园面积还是茶叶产量都远远低于大规模茶叶种植园。
近年来印度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从事茶叶生产,不同于大规模种植园中工人以获得工资为主,小规模种植园的茶农是通过销售鲜叶获得销售收入,一般来说这些农户只能将鲜叶卖给中间商、大规模种植园或茶叶购买厂(BLF)。
相较于由跨国企业控制的大规模种植园,农户们缺少采摘和收集鲜叶的技术,导致鲜叶品质不高,同时缺少资金投入来改善茶园灌溉和农药使用,以及农户规模较小和谈判能力弱,因此大规模种植园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控制鲜叶的价格,小茶农获得的销售收入并不高。
而在阿萨姆、Tamil Nadu等邦出现的茶叶购买厂(BLF),虽然让农户有了更多的渠道销售鲜叶,但这些茶叶购买厂(BLF)生产水平低,缺乏相应的技术控制鲜叶品质,尽管可以保持很低的生产成本,成茶的品质明显不高,不仅明显影响整个印度国内茶叶的消费价格,同时还制约了印度出口茶叶的增长。
因此,为了提高农户的收入、减少茶叶价格波动对农户的伤害,印度提出将各地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建设发展茶叶生产社(tea producing societies),具体包括在印度全国各地成立306个农户组织,形成了邦、地区、村级的农户茶叶生产社,代表农户的集体利益与大规模种植园就鲜叶价格、技术培训等内容进行提高农户的生产水平,这些茶叶生产社为农户提供鲜叶篮、鲜叶运输等延伸性服务,还提供了关于鲜叶采摘和保存的技术指导,同时改善农户与茶叶产业链上其他主体(特别是BLF茶叶购买厂)的关系。
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7.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8.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9-11题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10.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11.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斯里兰卡特产—锡兰红茶哪个牌子好
锡兰红茶产于斯里兰卡,同时又被称为“西冷红茶”、“惜兰红茶”,该名称源于锡兰的英文Ceylon的发音,直接音译而来。
锡兰红茶与安徽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的四大红茶。
锡兰红茶产地斯里兰卡,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旧称锡兰,是一个热带岛国,位于印度洋海上,英联邦成员国之一。
在僧伽罗语中“斯里兰卡”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所以斯里兰卡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
斯里兰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斯里兰卡也是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国内经济深受茶叶的影响。
锡兰红茶是其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并获得世界四大红茶的美誉。
/斯里兰卡每年生产约25万吨茶叶,茶的种植基地仅限于岛国的中央高地和南部低地,茶叶按生长的海拔高度不同分为三类,即高地茶、中段茶和低地茶。
锡兰红茶的6个产区包括乌瓦UVA、乌达普沙拉瓦Uda Pussellawa、努瓦纳艾利Nuwara Eliya 、卢哈纳Ruhuna、坎迪Kandy、迪不拉Dimbula 等,各产地因海拔高度、气温、湿度的不同,均有不同特色。
在锡兰红茶的6个产区中,最具知名度的就是乌瓦茶UVA,它的风味强劲、口感
浑重,适合泡煮香浓奶茶。
斯里兰卡茶叶的特征是钠含量低。
对于有高血压、需要摄取少量钠的人来说,是理想的饮品
(本图文收集于网络,由好巧网负责整理。
喜欢出国旅行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号“好巧”)。
斯里兰卡简介斯里兰卡原名“锡兰”,语意为“光明富饶的乐土”。
斯里兰卡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迷人的文化氛围,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
斯里兰卡的上空满是浓郁的香料味道,这片乐土的魅力则凭借香气的弥漫,罩于古城神殿,寺庙森林之上。
而美丽的蝴蝶和鸟类以及充满生气的动物更使得这块土地充满异域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斯里兰卡是南亚极富魅力的旅游岛国。
它靠近赤道,气候适宜,终年常绿,各类热带水果与海鲜极为丰富。
一、斯里兰卡特色旅游景点(一)宗教文化。
斯里兰卡拥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四个主要宗教,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
斯里兰卡是一个大多数人口都信仰佛教的国家,许多的习俗都与佛教有关,在斯里兰卡佛教僧侣是备受尊敬的,斯里兰卡居民和佛教僧侣对话时,不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设法略低于僧侣的头部,更不能用左手拿东西递给佛教僧侣和信徒。
在参观佛教寺院时,不能对佛像做踩、跨、骑等无礼动作,而且进入寺院,要赤脚,不可穿鞋和袜子,也不可带帽子。
斯里兰卡的居民与人初次见面,多采用握手、双手合十的方法来打招呼,双手在面部合十是最为规范的做法。
斯里兰卡人喜欢红色、白色、黄色等颜色,更视乌鸦为吉祥物,喜欢用燃灯的方式来庆祝开业、奠基、宗教仪式等。
斯里兰卡人的婚俗比较特别,以僧伽罗人的婚俗为代表,男女双方先订亲,确定婚期后,互换戒指,结婚当日,有小舅子为新郎洗脚、系“同心结”、打破椰子等习俗,而真正的礼成是在新娘在结婚礼台上,在腰上围上新郎所送的花布、头上戴上新郎所送的鱼形发卡之后。
在斯里兰卡的中部山区还存在着一妻多夫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斯里兰卡,点头和摇头的含义与中国相反,点头是表示不是,摇头则表示是。
斯里兰卡人吃饭是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这三根指头拿起食物食用,给当地人送礼物时,不要送花,吃饭和接受礼物时,都要用右手。
斯佛教文化十分浓厚,从古至今,佛教徒在斯兴建了不计其数的佛教寺庙,分布在斯全国各地。
其中有三处佛教寺庙被列入世界级遗址:Kandy古庙、Anuradhapura古都和Dambulla 古庙。
茶的产地和品种肯尼亚(KENYA)1903年肯尼亚在利穆鲁(Limuru)栽种了第一片茶林,但当时在凯里乔(Kericho)和楠迪(Nandi)高原的茶叶产量增长缓慢,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小农场主在实验基地上开始种植茶树后,情况才有所改观。
1950年,肯尼亚意识到茶叶对于本国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商品,因此成立了茶叶委员会来专门管理制茶工业。
1964年又成立了肯尼亚茶叶发展局,目的是促进肯尼亚小农场主在本国适宜地区发展茶叶种植。
之后,小农场种植者人数由1964年的19775人增加到现在的269839人,种植面积由44.1平方公里增加到900平方公里。
在20世纪60年代,肯尼亚仅在涅里(Nyeri)的拉加蒂(Ragati)有一家工厂,但后来在13个茶叶种植区建立的工厂超过了43个,年处理青叶量为27557.8~33069.3吨。
肯尼亚生产的CTC红茶具有大量的毫尖,其泡制的茶味浓,口感丰富,并带有香甜味,广泛用于制作拼配茶。
还有一个种植园,马里宁(Marinyn)种植园,生产优质茶叶,其生产的传统茶叶看上去很像传统的阿萨姆茶。
肯尼亚主要种植区是在肯尼亚高原——海拔1500~2700米的地区,那里雨量充沛,有利于优质茶叶的生长。
然而肯尼亚大多数地区气候太干燥,不适于种植耕种作物,从维多利亚湖表面上升的温暖、潮湿的水气在高空凝结成雨水,滋润着高山区,使之适于茶叶的种植。
肯尼亚茶树全年都发芽,但最好的是1月后期和2月、7月初期采摘的茶叶,其茶叶始终保持很高的质量,以至于肯尼亚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茶叶生产国之一。
1992年,肯尼亚茶叶产量继中国和印度之后排名第三,为207234.3吨,占世界产量的7.8%,同年的出口量为182983.5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6.5%叫993年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为232587.4吨,其中207234.3吨供出口。
肯尼亚茶叶在世界市场卖出了溢价,其传统的销路是通过蒙巴萨的拍卖行和伦敦的拍卖行进行拍卖,或者直接向国内外销售。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斯里兰卡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斯里兰卡是一个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
下图为斯里兰卡位置示意图及甲、乙两城市气温、降水资料图。
据此完成1~3题。
1. 关于斯里兰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位于中南半岛的东南部C.甲城市比乙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火山、地震频发2. 推测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园集中分布在A.东部地区B.南部地区C.中部地区D.西部地区3. 关于甲、乙两城市气候特点及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东北季风影响,乙市冬季气温低于甲市B.受沿岸洋流影响,两个城市的年降水量不同C.乙市夏季气温高于甲市,原因是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D.乙市冬季降水较多,原因是东北季风经过了温暖的洋面斯里兰卡农民依托小流域(平均面积20km2)建设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图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主要分布地区及其模式示意图”。
据此回答4~5题。
4. 斯里兰卡东北部地区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的主要原因有①旱、雨季分明,水量分配不均②水源不足,需跨流域调配③水位变化大,航运发展受制约④河流短小,调蓄能力有限A.①②B.②③C. ①③D. ①④5. 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可以①调节小气候②扩大土地资源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增加径流总量A.①②B.②③C. ①③D. ①④斯里兰卡南部汉班托塔港离世界最繁忙的国际主航线仅10km,位于航线的中部节点,是客货流重要的中转站。
自2007年起在中国的援助下开始建设,2012年开始运营,日均船只到港量达300余艘。
去年年底,斯里兰卡政府向中国招商局集团正式移交汉班托塔港口70%的股权,并由此集团管理该港口。
规划中的临港产业园也由中方开发建设。
据此完成6~7题。
6. 关于斯里兰卡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众多,有较长的结冰期B. 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 沿岸季风洋流,冬季顺时针流动D. 夏季因风带北移,盛行西南风7. 汉班托塔港的建成对斯里兰卡的影响有A. 增加石油出口的渠道B. 增加海洋运输总成木C. 加强海洋捕捞业发展D. 增加港口的外汇收入斯里兰卡宝石分布广、储量大,是世界重要的宝石生产国。
锡兰红茶的故事
摘要:
一、锡兰红茶的简介
二、锡兰红茶的历史
1.起源
2.发展
三、锡兰红茶的种植与制作
1.茶树种植
2.茶叶制作
四、锡兰红茶的特点与品质
1.特点
2.品质
五、锡兰红茶的饮用与文化
1.饮用方式
2.文化背景
正文:
锡兰红茶,又称斯里兰卡红茶,是一种产自斯里兰卡的著名红茶。
锡兰红茶以其独特的香气、浓郁的滋味和红亮的汤色而闻名于世,是红茶中的佼佼者。
锡兰红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初。
当时,英国殖民者将茶树引入斯里兰卡,并在当地建立了茶园。
从此,锡兰红茶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人们喜爱
的饮品。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锡兰红茶已经成为斯里兰卡的重要经济作物,享誉全球。
锡兰红茶的种植与制作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独特的技艺。
首先,茶树种植在斯里兰卡的高山茶园,这里的土壤、气候和海拔条件都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其次,茶叶制作过程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需要工匠们精心操作,以确保茶叶的品质。
锡兰红茶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良的品质。
其特点是香气高长,汤色红亮,滋味浓郁。
锡兰红茶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其产地、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
只有优质的锡兰红茶才能呈现出最佳的品质。
在饮用锡兰红茶时,人们通常会选择用牛奶和糖进行调味,这使得红茶的滋味更加浓郁和甘美。
此外,锡兰红茶还常常作为下午茶的主角,搭配各式点心,成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斯里兰卡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斯里兰卡是一个位于南亚的岛国,气候特点丰富多样,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海洋气流的影响,斯里兰卡的气候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化性。
斯里兰卡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的气候区域:干燥区、热带湿润区、山地区和高海拔地区。
首先,干燥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和炎热。
位于斯里兰卡北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属于干燥区,这里的气候受到季风和沙漠气候的影响。
这些地区在大部分时间内缺乏降水,气温高达30摄氏度以上。
由于缺水和干燥,这些地区主要依靠人工灌溉系统进行农业生产。
然后,热带湿润区是斯里兰卡最常见的气候类型。
该区域位于岛屿的南部和东部,并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
这里的气温较为稳定,年均气温约为26摄氏度。
这个地区的降水充足,每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至5000毫米之间。
由于常年湿润,热带湿润区是斯里兰卡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种植茶叶、水稻和香料等作物。
接下来,山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凉爽和多雨。
斯里兰卡的山地区位于中部高地,包括山脉和高原地区。
这些地区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在早晚甚至可能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
这里的降雨量较高,使得山地区成为世界上最适合种植茶叶的地区之一。
这里也有一些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如康提和努沃勒埃利亚等地。
最后,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凉爽和寒冷。
斯里兰卡的高海拔地区包括位于中部和西部的山峰和高原,气温较低,甚至在冬季可能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
这里的降雪量较大,被称为“斯里兰卡的雪山”。
哈顿山是斯里兰卡最高的山峰,也是斯里兰卡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
总的来说,斯里兰卡的气候特点多样,从干燥和炎热的地区到湿润和凉爽的地区都有。
这个岛国的多样性也为不同类型的农业和旅游活动提供了机会。
无论是沙滩度假、探索热带雨林还是欣赏高山风光,斯里兰卡的气候特点使之成为一个独特而美丽的旅游目的地。
此外,斯里兰卡的气候还受到海洋气流的影响。
位于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被两大洋流包围:赤道洋流和季风洋流。
这些洋流为斯里兰卡的气候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如调节气温和降雨、形成季节变化等。
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区位条件分析与概括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十九世纪早期,英国人把茶树带到了斯里兰卡试种,时至今日,斯里兰卡已成为世界三大茶叶生产国之一,生产的茶叶绝大部分出口。
茶叶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采收,其生长需要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分,根部不能受到涝灾,土壤酸度要求也很高。
斯里兰卡具备哪些种植茶叶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中信息并说明。
【答案】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利于排水;斯里兰卡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较低;土壤以酸性为主,利于茶树生长;世界市场对茶叶需求量大。
【解析】茶树生长需要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分,根部不能受到涝灾,土壤酸度要求也很高。
斯里兰卡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利于排水,不易出现涝灾。
斯里兰卡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
土壤以酸性为主,利于茶树生长。
世界市场对茶叶需求量大,利于销售。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
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读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贵州石漠化的原因及其对贵州省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利影响。
贵州省是我国主要食辣省份之一,其辣椒生产规模和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按加工层次,辣椒加工业划分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产为主的初级加工和以辣椒红色素提取、辣椒碱研发、生物制药为主的深加工。
(2)简述贵州省发展辣椒加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答案】(1)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植被破坏严重。
水土流失加剧,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地区气候恶化,旱涝灾害频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资源不足。
(2)原料辣椒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成本低。
2022届高三地理综合题能力提升训练:特征描述类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下图),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总人口2430万,国土面积124.67万平方千米,拥有可耕地面积约3500万公顷(约35万平方千米),已开垦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合计约350.75万公顷,仅占可耕地面积的10%左右。
该国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资源,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土地肥沃,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全年均可种植水稻,但丰产性较差,所产稻米缺乏市场竞争力。
(1)描述安哥拉的地形特征。
(6分)(2)说出安哥拉的耕地资源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分)2.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萨尔多瓦位于中美洲,被称为“火山之国”,其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自2018年8月与我国建交后,萨尔多瓦不断扩大与我国经济往来,出口产品多为饮料、海鲜等初级产品。
进口工业制成品,目前,中国已成为萨尔多瓦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下图为萨尔瓦多位置示意图和首都圣萨尔瓦多气候资料图。
描述萨尔瓦多地理位置特征。
(6分)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极东北航道(图甲)是指西起冰岛,经欧亚大陆北冰洋沿海,穿过白令海峡,连接东北亚的航线。
因拉普捷夫海、喀拉海冰况较为严重,成为东北航道航行的关键水域。
位于两海域之间的北地群岛夏季盛行西北风,群岛附近海峡冰堵严重,影响了整条航道的通航。
只有靠近泰梅尔半岛的维利基茨基海峡在通航期间较少遇到冰堵,是航线优选的航段。
图乙是北地群岛附近海域夏季海冰密集度(指海冰覆盖面积与海区总面积之比)分布示意图。
指出乙图所示海域海冰的空间分布特点。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扬河(位虽如下国所示)位印度尼西亚北加里受丹省境内,全长约450如。
卡扬河梯级水电站项目共分五级电站开发,总装机9000MW,总投资178亿美元。
2018年10月31日,中国电建国际公司与印尼卡扬水电能源公司在位于雅加达正式签暑卡扬一级900MW水电站项目EPC合同。
种植茶子树的技术指南茶树(学名:Camellia sinensis)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被广泛种植于亚洲各地,特别是中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
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种植茶子树需要一定的技术指导。
以下是一份种植茶子树的技术指南,为您提供详细的种植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地点选择:选择适合种植茶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茶树喜欢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海拔在500-1500米之间的山区是较为理想的种植地点。
土壤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适度的肥力,pH值在4.5-6.5之间。
2. 基地准备:确保种植基地的光照充足,没有大面积阴影覆盖。
清除杂草、树根和石块,平整土壤表面,并进行翻耕。
建立良好的水源供给和排水系统,确保植株获得适量的水分。
3. 茶籽选择:选择具有优良品种特性的茶籽,如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等。
茶籽的收集时间通常在11月至次年1月之间。
将收集到的茶籽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避免病菌传播。
4. 育苗:将茶籽放在适宜的培养土中,保持湿润的环境,并提供适当的阳光照射。
育苗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约15天后茶籽开始发芽。
保持苗床的湿润和适度的通风,并及时除草。
5. 苗木移植:苗木生长到2-3个月左右,高度约为15-20厘米时,可以进行移植。
选择适宜的时机,通常在春季或秋季。
在移植前,浇透水使土壤湿润,便于取出苗木。
将苗木小心地移到预先准备好的定植坑中,植株之间的间距一般为1-1.5米。
6. 栽培管理:保持茶园的初始管理,包括除草、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及时除去杂草,以减少对茶树的竞争。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酌情追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
灌溉应保持适度湿润,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水分供应。
定期喷洒农药,防治茶叶病虫害。
7. 修剪和摘茶:在栽培的第三年左右,茶树进入产茶期。
定期修剪茶树,促进新梢的生长,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茶叶的摘取一般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根据品种和需求进行季节性采摘。
8. 质量控制:茶叶的质量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品种、栽培管理以及加工工艺等。
cth原产地标准
CTH(Ceylon Tea Heritage)是斯里兰卡著名的茶叶品牌,它的原产地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CTH的原产地标准要求茶叶必须在斯里兰卡(前称为锡兰)生产。
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次大陆的南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适宜茶叶的生长。
2. 种植条件:CTH的原产地标准要求茶叶必须在斯里兰卡种植的优质茶园中生长。
斯里兰卡的茶园通常位于高海拔地区,海拔高度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影响。
此外,茶叶生长的土壤质量、降雨情况等环境条件也是原产地标准的考虑因素。
3. 采摘方式:CTH的原产地标准要求茶叶必须采用传统的手工采摘方式。
斯里兰卡的茶园中,工人们用手工逐片地采摘茶叶,这种方式保证了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4. 加工方法:CTH的原产地标准要求茶叶必须采用传统的制茶方法进行加工。
这包括将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摊晒、揉捻、发酵等一系列工序,以保留茶叶的天然香气和营养成分。
通过以上的原产地标准,CTH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得到保证,同时也保护和传承了斯里兰卡茶叶的历史和文化。
斯里兰卡红茶种植区地形斯里兰卡红茶种植区的地形主要是由山脉和丘陵组成的。
斯里兰卡是位于印度洋上一个岛国,它的地形特点是呈现出从海岸线向内陆逐渐升高的趋势,山脉和丘陵地带延绵不绝,这是红茶种植的理想地形条件。
首先,斯里兰卡位处于印度洋热带气候的影响下,温暖湿润的气候是红茶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斯里兰卡的温度适宜,年均温度在26摄氏度左右,山脉和高原的气候相对凉爽,这为红茶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温度条件。
其次,斯里兰卡的降雨充沛,年降雨量在2000-5000毫米之间,这使得斯里兰卡的土壤保持了较高的湿度。
红茶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斯里兰卡的气候条件使得红茶茶叶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供应。
再次,斯里兰卡的地形起伏非常明显,山脉和丘陵地带广泛分布。
斯里兰卡中部山脉群山环绕,地势复杂,主要山脉包括阿达曼山、康登山脉和努沃勒埃利峰等。
这些山脉和丘陵的高度差异使得斯里兰卡红茶种植区具备了丰富的山地地形条件。
斯里兰卡红茶种植区的山地地形为茶叶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多样的高度差异和地形特征使得茶树能够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方生长,进而影响茶叶的口感和品质。
斯里兰卡的红茶种植区的海拔高度差异较大,从低海拔的平原区到中、高山地区的茶园,每个地区的茶叶品质和口感都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低海拔地区的茶叶叶片较大,茶汤呈现明亮的琥珀色,口感较为醇厚;而高海拔地区的茶叶叶片较小,茶汤呈现金黄色,口感较为浓郁。
此外,斯里兰卡的红茶种植区还受到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山地地形会影响风向和风速,不同的风向和风速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
例如,在康登山脉的地区,海拔高度较高,日夜温差大,风速较大,这些因素共同促使茶树生长速度较慢,茶叶的品质因而更加优良。
总之,斯里兰卡红茶种植区的地形多样而复杂。
山脉和丘陵的存在为红茶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不同高度的茶园产出的茶叶有着不同的品质和口感。
斯里兰卡红茶凭借其独特的地形条件,成为了世界上品质最好的茶叶之一。
什么茶树容易种植茶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可以生长在许多地方。
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栽种茶树。
茶树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在一些地区,特定品种的茶树更容易种植。
在中国,茶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茶树可以在中国许多地方种植,但最适合种植茶树的地区是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此外,这些地区也有很多传统的茶园和种植茶树的经验。
在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最容易种植的茶树是山茶和大叶茶。
这两种茶树都需要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这些品种的茶树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比较宽松,比较容易种植。
山茶和大叶茶都是常见的栽培品种,也是茶叶生产的重要来源。
除了中国,其他一些国家也适合种植茶树。
例如,斯里兰卡、印度、日本和肯尼亚等国也有大量的茶树种植园。
在这些地区,茶树的种植方式和品种选择也有所不同。
在斯里兰卡,最适合种植的茶树品种是锡兰茶。
这种茶树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适合生长在斯里兰卡的高海拔地区。
锡兰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茶叶之一,主要生产地就是斯里兰卡。
在印度,最适合种植的茶树品种是阿萨姆茶。
阿萨姆茶对日照充足和气温较高的气候条件较为适应。
印度的阿萨姆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阿萨姆茶产区,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几个茶叶生产国之一。
在日本,最适合种植的茶树品种是绿茶。
日本是绿茶的主要产地之一,而且日本的绿茶也以质量优良而闻名。
对于日本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建议选择适合早生的茶树品种,以适应日本的气候。
在肯尼亚,最适合种植的茶树品种是肯尼亚茶。
肯尼亚茶对阳光充足和雨水充沛的天气条件较为适应。
肯尼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茶叶出口国之一,肯尼亚茶也是一种重要的茶叶品种。
总的来说,茶树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在一些地区,特定品种的茶树更容易种植。
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是中国种植茶树的主要地区,山茶和大叶茶是最常见的栽培品种。
除了中国,其他一些国家也适合种植茶树,有些国家有自己独特的茶树品种,比如锡兰茶、阿萨姆茶、绿茶和肯尼亚茶。
斯里兰卡茶叶市场分析一、斯里兰卡茶园管理情况斯里兰卡主要茶叶产区集中在中南部地区的高原上。
不同产区的茶叶通常按照海拔高度分为3个类型:高地茶(High-grown,高地1200m以上的产区),是高档茶,一般占全国茶叶产量的35%左右;中地茶(Mid-grown,高度600m以上),是中档茶,占25%左右;低地茶(Low-grown,高度600m以下),是低档茶,占40%。
斯里兰卡茶叶种植主要有小规模的农户种植和种植园2种方式。
斯里兰卡茶园按照规模主要分为大、中、小茶园,大、中茶园有404个,占全国茶园面积的56%,由22家公司控制,每个公司拥有5~15个茶场不等,每个茶场一般都设有茶叶加工厂。
小茶园约23.5万个,占全国茶园面积的44%,小茶园面积均在20hm2以下,其中有近3万个特小茶园面积不到0.4hm2(1英亩),小茶园只能生产鲜叶,没有加工设备。
斯里兰卡十分重视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园管理,大力发展和推广无性系良种,提高良种茶园比例,提高单产水平。
斯里兰卡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规定所有茶园换种改植或新发展的茶园全部采用无性系良种,并对这样做的个体茶农在经济上进行补贴,这极大地促进了良种的推广。
目前,个体茶农的无性系茶园比例已达90%以上,全国平均也在60%以上。
斯里兰卡各大型茶场均建有由于斯里兰卡注重茶园管理,近年来小规模经营单产逐年提高,且远高于种植园单产水平。
二、斯里兰卡茶叶加工分析斯里兰卡很重视茶叶加工及加工技术,现有茶叶加工厂629家,其中既有附属于大茶园的,也有独立经营的自行收购鲜叶加工成品茶并自行销售,后者约200家。
斯里兰卡红茶的质量很高,与他们采用先进的制茶工艺和设备密不可分。
目前,斯里兰卡生产的红茶有93%属传统型红茶,CTC茶只占7%。
茶叶加工厂在斯里兰卡显得十分醒目,一律为3层楼房,粗精制合一。
顶楼原先是鲜叶进行自然萎凋的车间,改为萎凋槽萎凋后,已改做他用或被闲置。
二楼多与外面道路相通,鲜叶由此进厂,是萎凋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