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后期管理重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1.34 KB
- 文档页数:1
小麦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及技术要点发表时间:2019-12-18T14:35:32.4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作者:施林芳[导读] 摘要:小麦种植管理技术的优劣决定了小麦的种植和生产质量。
响水县大有镇农业中心 224000摘要:小麦种植管理技术的优劣决定了小麦的种植和生产质量。
合理运用小麦种植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小麦种植的质量。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麦种植管理的相关技术,并对其病虫害防治方式展开探讨,旨在提升小麦种植管理的质量,保证小麦的优秀产量。
关键词:小麦种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引言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高产量的小麦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粮食紧缺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小麦种植多种因素,其遭受病虫害的风险也大大提升了。
本着科学种植的理念,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要对其种植管理方式进行优化,明确其种植理念,以保证小麦种植的质量。
1当前小麦生产形势从当前小麦田间生长情况来看,全县小麦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大部分麦田群体足,长势均衡,已经搭好了丰产的架子。
特别是4月份的几次有效降雨,及时补充了土壤水份,对当前小麦生长非常有利。
但是,小麦生产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4月7日的低温过程,部分田块小麦上部叶片出现叶尖受冻发黄现象;二是病虫危害呈偏重发生态势;三是部分麦田群体偏大,存在后期倒伏的隐患。
2小麦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 2.1保护叶片功能小麦抽穗以后,主要是旗叶、倒二叶和穗下节间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碳水化合物供给籽粒灌浆。
因此,保护好旗叶和倒二叶,延长它们的绿色功能期,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对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
2.2延缓根系衰老小麦拔节期后,次生根的增加率显著下降,根系生长一般持续至抽穗时为止,根系功能可延续到成熟期。
在花后,根系的活力就开始衰退,对肥水的吸收能力下降。
通过叶面追肥可有效的延缓根系衰老,使小麦根系具有较长时间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同时对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也有直接的影响。
怎样管理小麦生育后期
所谓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开花、授粉、灌浆到成熟最后一个多月的生育过程,此过程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非常关键,主要应抓好以下措施:
一、适时浇水:小麦在生育后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要根据土壤墒情、苗情适时浇好抽穗、杨花、灌浆和麦黄水,以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要。
特别是灌浆水,不仅满足小麦灌浆对水分的需要,而且能稳定地温,防止根系早衰,从而起到了以水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保粒的作用。
二、根外追肥:小麦开花后喷施磷酸二氢钾、丰产灵等叶面肥,可明显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一般每亩用0.1公斤磷酸二氢钾加50公斤水,再加入适量的丰产素,待肥药溶解后即可喷施。
时间最好在下午4点以后,以利叶面吸收。
开花后若麦叶黄绿,有早衰征兆,则可每亩加喷500―1000克尿素。
三、防治病虫害: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较多,要及时用药进行防治。
如有白粉病,可每亩用40―60毫升的20%粉锈宁乳油,或2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针对蚜虫每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10%吡虫啉进行喷雾防治。
四、适时收获:小麦的千粒重从灌浆到蜡熟末期,每天约增重1―2克,蜡熟末期达到最高点,蛋白质含量也较高,应及时收获。
- 1 -。
小麦后期管理要点小麦
一、保根、保叶。
保根主要是为了保叶,防止早衰。
这一时期雨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有时会发生干热风,因此必须以延长植株功能期为中心,科学运用肥水。
1、早浇灌浆水。
小麦扬花后要及时浇灌浆水,应选择无风或小风天气小水匀浇,切忌大水漫灌,以防浇后大风造成倒伏。
2、叶面喷肥。
小麦生长后期如有脱肥现象可通过叶面喷肥解决。
一般叶面喷洒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防病治虫搞好“一喷三防”。
二、病虫害防治和防止倒伏
1、搞好病虫害防治。
此期要防治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枯病;要防治的病虫害有蚜虫、吸浆虫等。
小麦防病治虫应适期早防治、一喷多防。
2、防止倒伏。
小麦后期浇水时,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
有风不浇,大雨不浇,防止倒伏。
第1页共1页。
小麦后期管理制度一、小麦后期管理概述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麦后期管理是指在小麦生长期末期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目的是为了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做好小麦的后期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增加小麦产值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后期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管理等方面,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介绍。
二、小麦后期管理的田间管理1、追肥保苗:小麦生长到后期,营养需求增加,此时要适量施加氮、磷、钾等肥料,补充小麦生长所需养分,保证小麦健康生长。
同时,还要及时浇灌,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小麦生长。
2、田间醇化:小麦生长期末期,要适时进行醇化,保证土壤松软,水分充足,有利于小麦根系生长,保护小麦茎叶。
3、田间间套作物:小麦生长期末期,可以在小麦田间适时种植一些常规矮秆蔬菜或早熟菜、青贮玉米等作物,既可补充农机服务,又可增加农民收入。
三、小麦后期管理的病虫害防治1、小麦条锈病防治: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长期末期易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是因为温度湿度适宜,病菌易繁殖。
此时要定期喷洒抗病剂,防止小麦受病害侵害。
2、小麦斑病预防:小麦斑病是小麦末期易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是因为气温高湿度大,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此时要进行药剂防治,每周喷洒一次,有效防治小麦斑病。
3、小麦纹枯病防治:小麦纹枯病是小麦末期主要的一种病害,此时要及时进行除草、病害防治,保证小麦茎叶健康生长。
四、小麦后期机械管理1、小麦收获前的机械管理:小麦生长末期,要对小麦收获前的机械进行检修,保证收割机械的正常运行,确保小麦的顺利收获。
2、小麦收获机械的使用:小麦生长期末期,要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合理安排小麦的收割时间,确保小麦收割的及时性和质量。
3、小麦收获后机械管理:小麦收获后,要对收割机械进行清洁、保养和维护,做到及时清理秸秆,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
五、小麦后期管理的总结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小麦后期管理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做好小麦生长期末期的管理工作,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LIANGZHONG LIANGFA小畫中后期营理摘施驻马店市驿城区诸市镇农业服务中心马卫红一、 因地制宜,浇足开花水或灌浆水小麦开花期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1/4,需要通过浇水满足供应。
干旱不仅会影响 小麦的粒质量、抽穗、开花,还会影响穗粒数。
因此, 小麦扬花后10天左右应浇开花水或灌浆水,以保证小 麦生理用水,同时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 灌浆的不利影响,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 度,增加粒质量。
此期浇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不 要在风雨天气浇水,以防倒伏。
小麦成熟前土壤水分 过多会影响根系活力,降低粒质量。
因此,小麦成熟前10 d 要停止浇水。
二、 做好“一喷三防”“一喷三防”的适期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至灌浆 期。
这一时期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纹枯病、 赤霉病等。
害虫主要有场虫、吸浆虫等。
小麦抽穗期 一般与小麦吸浆虫成虫出土期吻合,整个抽穗期都是 小麦吸浆虫危害的高峰期,是吸浆虫防治的关键时期。
在抽穗期拨开麦田一眼看见2~3头成虫时,便需要立 刻进行穗期喷药防治。
在小麦抽穗70%~80%时进行穗 部喷药效果最好。
三、 小麦生长后期干热风的预防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 灾害性天气。
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
干热风出 现时,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 植株蒸腾作用加剧,根系吸水能力下降,光合强度降低, 干物质积累提前结束,灌浆时期缩短,往往导致小麦 灌浆不足,秫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
高温还可使籽 粒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增加,积累减少,造成粒质量 进一步降低。
我国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小麦灌浆 期间受干热风危害的频率较高,其他麦区也有不同程 度的干热风出现。
预防小麦干热风主要是喷施抗干热 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速效叶面肥。
在小麦灌浆初期 和中期,向植株各喷1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 液,能提高小麦植株体内的磷钾浓度,增大原生质体, 增强植株保水力,提高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
汇报人:日期:•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晚播小麦的管理要点•晚播小麦的春季管理目•晚播小麦的后期管理•晚播小麦的管理注意事项录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01小麦生育期缩短晚播小麦在冬前生长时间相对较短,这可能导致幼苗生长缓慢,分蘖数减少。
春季生长时间延长由于晚播小麦在冬前生长时间短,因此春季生长时间相对延长,这有利于小麦的分蘖和成穗。
由于晚播小麦在冬前生长时间短,因此分蘖数相对较少,这可能导致成穗率降低。
分蘖数减少由于分蘖数减少,成穗数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影响产量。
成穗率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积温不足晚播小麦在冬前生长时间短,因此积温不足,这会影响幼苗的生长和分蘖。
根系不发达由于积温不足,晚播小麦的根系可能不发达,这会影响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冬前生长积温不足,根系不发达晚播小麦的管理要点02选择耐寒性好的品种,以适应晚播带来的寒冷天气。
耐寒性生育期抗病性选择生育期适中的品种,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成熟。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030201选用适宜的耐晚播品种适当增加播种量增加播种量由于晚播,为了确保出苗率和产量,需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行距和株距根据所选品种和地力情况,合理调整行距和株距,以提高出苗率。
提高整地质量,增加播种深度整地质量提高整地质量,确保土壤细碎、平整,以利于种子的萌发。
播种深度增加播种深度,有助于种子在土壤中的稳定萌发,提高出苗率。
冬前灌溉在冬季来临前,进行冬灌,以保障土壤湿度,促进种子萌发。
要点一要点二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需求,适当增加肥料施用量,以培育壮苗。
做好冬前管理,培育壮苗晚播小麦的春季管理03在春季,对于晚播的小麦,及时进行中耕和化学除草是十分重要的。
详细描述通过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小麦的生长。
同时,化学除草可以有效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
在除草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草相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小麦产生药害。
小麦后期管理重点总结
合理灌水。
小麦后期灌水不宜太晚,应在小麦扬花后10天左右浇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生理需水。
灌水时应注意天气变化,掌握小水轻浇,不积水,干热风到来之前灌好,做到有风不浇,雨前停浇,避免灌水后遇风雨造成小麦倒伏。
叶面追肥。
可在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叶面喷施1―2%尿素水溶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噴施时可配合壮穗灵一起使用,可激活植物生态生长正能量,拓宽植物导管路径,提升植物吸水吸肥力度,提升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
随着气温的升高,小麦病虫危害进入多发期,要重点搞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和吸浆虫等病虫的防治。
未发病前应及时噴施新高脂膜600倍夜,能自动形成一层肉眼看不见的高分子保护膜,优化植物吸水、透气、透光质量。
屏蔽病虫扑食信号和削弱传播媒介,抵抗和防御自然环境灾害。
发病初期必须及时噴施针对性强的的药剂噴施,使用农药时必须配合新高脂膜一起使用,控制农药挥发飘逸,防小雨水冲刷,降低每亩用药量减半,提高防治效果多倍。
(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