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于文化方面影响力评估
- 格式:ppt
- 大小:530.50 KB
- 文档页数:30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要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实际上是一场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人文素质的一次伟大盛会。
本文旨在定量评估2010 年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世博会分为三个阶段:前世博阶段、世博会举办阶段和后世博阶段。
我们用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来衡量世博会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用世博会在后世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来衡量它在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首先利用上海市2000年在2009 年各年度的GDP,建立灰色模型,预测出上海市在不举办世博会的情况下2010 年度的GDP。
然后从门票收入、餐饮收入等八个方面预测出上海世博会所能带来的GDP增长量. 最后计算出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对上海市2010年GDP 的贡献率为4.52%,从而判断出世博会在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
由于世博会的各项投资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上海市的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们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定量计算出世博会的各项投资在长期内带来的GDP增长量。
首先利用1990年至2008 年上海市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估算出上海市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708 ,之后根据乘数效应理论算出投资乘数为3.425 ,进而求得上海世博会的各项投资在长期内将给上海市带来3849.7 亿元的增长,从而判断出世博会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
最后,客观地评价了模型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模型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灰色模型回归模型乘数效应变参数模型一、问题重述2010 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 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
请你们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二、问题分析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中国全方位展示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最好标志。
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评估 ——从历史文化交流方面进行讨论摘要本文从各国人民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交流评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根据题意以及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定量估计了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突出上海世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理念。
首先,运用灰色聚类法对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灰类等级划分,再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次,建立各灰类白化函数,再对各组数据进行聚类权运算,进而得出各因素的相应数据。
最后,通过白化函数得到的F 矩阵和聚类权运算得到的η函数,应用求聚类公式()1*nLj jL Lj jL j f d ση==∑,求得各聚类对象的各灰色聚类系数及结果。
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推导出一种进行加权分析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对影响世博会的各个因素进行加权,得出了各个世博城市关于影响力的组合权重数据为(0.3634,0.3620,0.2743)T ,通过比较得到上海世博会影响力均高于爱知、汉诺威世博会。
合适的评估体系是本课题的关键。
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及统计,并考虑到方案的可操作性。
通过组合权重数据,得到了三个世博城市关于影响力的权重。
由于此模型不受指数的影响,有很好的灵活性,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指数,减少模型的工作量,增加模型精度。
关键字:定量估计、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一、问题重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
可以从我们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二、问题的提出和分析1.1 对问题的初步分析现在我们通过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这个侧面,来讨论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评估。
(1)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这个方面为对上海世博影响力分析的影响因素:品牌推广、民俗交流、城市知名度、旅游推广、工艺品展;(2)影响准则层的尺度因素:场地面积、游客的流量、举办的时长、展馆数;1.2 应用灰色聚类的方法求权应用灰色聚类的方法判断聚类的对象所属的级别,通过分析对象的级别,对其客观定量的因数进行相应的加权,然后求出各个影响因素的权数。
上海世博会影响评估一、引言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于2022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
本文将对上海世博会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经济影响评估1. 经济增长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
世博会期间,各类商业活动和旅游业繁荣,大量游客涌入上海,促进了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的发展。
同时,世博会的举办也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前来参展和投资,推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2. 就业机会世博会的举办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世博会期间,上海暂时性聘用了数以万计的工作人员,包括安保人员、志愿者、导游等。
此外,世博会的举办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就业增长,如建造、物流、旅游等行业。
3. 增加外汇收入世博会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他们的消费为中国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世博会期间,外国游客的消费包括酒店住宿、餐饮、购物等,这些消费额度的增加对于中国的外汇收入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社会影响评估1. 提升城市形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形象。
世博会期间,上海的城市规划、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得到了大力改善和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此外,世博会期间的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也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2. 文化交流世博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展览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国家和组织。
这为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世博会期间的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使得参观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
3. 社会融合世博会的举办促进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融合。
志愿者是世博会期间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年龄段,通过共同参预世博会的志愿服务,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融合。
四、文化影响评估1. 传播本土文化上海世博会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中国馆和各个参展国家的馆展示了各自国家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要】为了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我们建立了两个模型:第一个是建立旅游本底趋势线模型,第二个是建立投入产出模型。
建立旅游本底趋势线模型,可以揭示某国(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固有趋势,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统计线又可作为指示旅游业兴衰的“晴雨表”,对本底趋势线的自然延伸还可预测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旅游业的宏观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旅游业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旅游本底趋势线是指在不受境内外重大事件冲击和干扰的情况下所呈现的固有趋势方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天然而稳定的趋势和时间规律,是旅游目的地及其与客源市场在旅游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上海市是我国入境旅游业最发达的热点城市之一,其接待的客流量和旅游外汇收入一直处于全国热点城市排行榜的前三位,由于成功地举办了世博会,为旅游业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业在本市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相关指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本文依据2001年-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国际入泸客流量(包括华侨)、台湾入泸客流量、港澳入泸客流量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条本底趋势线,对这四项统计数据先做散点图,再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出线性综合评价函数。
并利用其自然延伸的预测功能对2010年上海市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分析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来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发展的影响,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此前提下预计出2008年上海GDP总额,与08年上海实际GDP总额进行对比,从而可得到世博会的影响力。
同时,以该模型为基础,可以分别算出世博会第n年后,是否举办世博会对该地区所产生的持续性影响。
通过两个模型的细致分析,可以更加定量的分析了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关键词:入泸旅游;本底趋势线;预测一、问题重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评估作者:马原龙,高艺博,胡帆帆,翟建业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第14期摘要:通过已掌握的数据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对未来情况作出相应的预测,此方法已在众多的行业和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文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公布的相应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多项式拟合、BP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等方法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的预测,并综合根据所预测结果从入境旅游人数、上海世博会游园总人数和世博会的召开对当地外商投资的影响等方面对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做出了相应的评估,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最后还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综合的评价,提出了对模型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多项式拟合;BP神经网络;灰色预测GM(1,1)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4-3414-041 问题的提出略2 基本假设略3 符号约定xi 第i年。
(0)(xi) xi年上海使用外资预测值。
x (0)(xi) xi年上海使用外资实际值。
4 模型的建立与评价4.1 模型一:多项式拟合方法预测上海市入境旅游人数4.1.1 对模型一的分析在实验中,常常要处理由实验或测量所得到的一批离散数据。
拟合方法就是通过这些数据去确定某一类已知函数的参数或寻找某个近似函数,使所得到的近似函数与已知数据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入境旅游者人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非是线性的关系,用MATLAB作图可以看出其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采用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较为合理。
而拟合多项式的阶数要适当,阶数过高,会拟合曲线畸变;过低过高都是不合理的,经过多次拟合发现,采用四次多项式拟合要比其它拟合好得多。
4.1.2 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如表1所示。
4.1.3 多项式拟合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根据表1的数据画出2010年1至8月份的上海入境旅游人数如图1。
根据程序得出的多项式拟合方程是:y=105*(0.0104x4-0.2206x3+1.5457x2-3.5948x+7.6165)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5、6、7、8月份的旅游人数较前几个月份有明显的增加。
上海世博会活动分析报告1. 引言上海世博会是世界领先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自185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平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主办的世博会,吸引了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展商和观众。
本报告将对上海世博会的活动进行分析,以评估其对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影响。
2. 活动概述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活动地点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占地面积为5.28平方公里。
世博会期间,共有193个国家和组织参展,展示了各自国家的城市规划、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成果。
3. 经济影响分析上海世博会对经济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为上海及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拉动了就业市场的发展。
据统计,世博会期间,共有超过10万人参与其中,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世博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展商,带动了旅游、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此外,世博会期间,各国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
4. 科技创新影响分析上海世博会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
各国参展商纷纷展示了各自国家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
世博会期间,参展商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成为一大亮点。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交流合作,各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获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同时,世博会也为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
5. 文化交流影响分析上海世博会是一个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
各国参展商通过展示自己的文化遗产、艺术品和传统手工艺等,展示了各自国家的独特魅力。
观众可以在世博园区内体验到不同国家的文化风情,增加了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同时,世博会期间还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吸引了大量参观者,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6. 总结通过对上海世博会的活动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在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