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第3章 理想光学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108
理想光学系统:通常把物、像空间符合“点对应点,直线对应直线,平面对应平面”关系的像称为理想像,把成像符合上述关系的光学系统称为理想光学系统。
1、由于系统的对称性,可以用一个过光轴的截面来代表一个共轴系统。
2、位于垂直于光轴的同一平面内的物所成的像,其几何形状和物完全相似。
所以对共轴理想光学系统来说,垂直于光轴的同一平面上的各部分具有相同的放大率。
3、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可以用这些已知的共轭面和共轭点确来表示。
开卜勒望远镜:采用正光焦度目镜的望远镜,视放大率为负值(T<0)。
所以正立的物体成倒立的像,观察和瞄准极不方便,通常加入棱镜或透镜式倒像系统,使像正立。
开卜勒望远镜在物镜和目镜之间有中间实像,可以安装分划板,使像和分划板上的刻线进行比较,便于瞄准和测量,特别适合军用。
伽利略望远镜:采用负光焦度目镜的系统,视放大率为正值(T>0)。
成正像。
不必加倒像系统,但这种系统物镜的像方焦平面在目镜后方,系统中无法安装分划板,不适合军用。
另外它的视放大率受到物镜口径的限制,也不可能很大,一般在2-3倍左右,常用作观剧镜。
平面镜棱镜系统的主要作用1、将共轴系统折叠以缩小仪器的体积和减轻仪器的重量;2、改变像的方向——起倒像使用;3、改变共轴系统中光轴的位置和方向——即形成潜望高或使光轴转一定的角度;4、利用平面镜或棱镜的旋转,可连续改变系统光轴的方向,以扩大观察范围。
屋脊棱镜为了获得和物相似的像,可以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发射面代替其中的某一个反射面。
这种两个互相垂直的反射面叫屋脊面,带有屋脊面的棱镜叫屋脊棱镜。
屋脊面的作用就是在不改变光轴方向和主截面内成像方向的条件下,增加一次反射,使系统总的反射次数由奇数变成偶数,从而打到物像相似的要求。
孔径光阑:限制进入光学系统的成像光束口径的光阑视场光阑:限制成像范围的光阑入射窗:视场光阑在物空间的像出射窗:在像空间的像出瞳:孔径光阑在系统像空间所成的像入瞳:孔径光阑在物空间的共轭像入瞳和出瞳的关系:入瞳和出瞳对整个系统来说显然是物和像的关系。
应用光学第3章 理想光学系统3.1 理想光学系统的概念及性质3.2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焦距3.3 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3.4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3.5 透镜3.1 理想光学系统的概念及性质3.1.1 理想光学系统的概念3.1.2 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实际的光学系统要求用一定宽度的光束、对一定大小的范围成像。
在估计其成像质量时,需利用理想光学系统成像的概念。
如果光学系统对任意大的范围,以任意大的光束成像都是完善的,这样的光学系统便定义为理想光学系统。
1)物空间的每一点对应于像空间中的一点,且只有唯一的一点与之相对应,这两个对应点称为物像空间的共轭点。
2)物空间中的每一条直线对应于像空间中的一条直线,且只有唯一的一条直线与之相对应,这两条对应直线称为物像空间的共轭线。
3)物空间的任意一点位于直线上,那么其在像空间内的共轭点也必位于该直线的共轭线上。
4)物空间中的任一平面对应于像空间中的一个平面,且只有唯一的一个平面与之相对应,这两个对应平面称为物像空间的共轭面。
3.2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焦距3.2.1 焦点、焦平面3.2.2 主点和主平面3.2.3 焦距3.2.4 节点和节平面图3-1 基点和基面图3-2 无限远轴外点和物方焦平面上点发出的光束a)无限远轴外点发出的光束 b)物方焦平面上点发出的光束如图3-1所示,延长入射光线A1E1和出射光线GkF′得交点Q′,同样延长光线A′kEk及物方的共轭光线G1F交于Q点。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物方光线FG1入射于光学系统后,其像方光线必沿E kA′k出射,物方光线A1E1入射于光学系统后,其像方光线必沿GkF′方向出射,显然Q和Q′是一对共轭点,分别过Q和Q′作垂直于光轴的平面QH、Q′H′交光轴于H点和H′点,此两平面同样也是共轭的。
由图可知QH=Q′H′=h,故其放大率β=+1,称这对放大率为+1的共轭面为主平面,QH称为物方主平面(前主面或第一主面),Q′H′称为像方主平面(后主面或第二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