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节约用水
- 格式:ppt
- 大小:834.0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课时1班级六(5)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科书第74、75页。
2.本节课重点不是单纯学习数学知识,而是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的知识。
3.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品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通过本节课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提供素材,引导学生自悟,比较归纳。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实验数据,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1、屏幕显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请学生说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
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 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畅谈有关水的认识。
2、课件展示相关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状况。
3、交流感想,强化体验。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师: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体出示相关),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漏水试验,我们一起来看看试验结果吧! 1、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一分钟大约滴水50毫升) 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时间1分钟1小时24小时1年水量(升)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1立方米约重1吨) 3、评价家庭用水状况,提出节水建议。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节约用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题,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比例和方程等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2.难点: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方式,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量杯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情境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洗手时水龙头的水一直流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节约用水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节约用水》。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几个关于节约用水的实际问题,如:一个水池,原来有水3立方米,连续不断地流入水,每天流入水的量是原来的1/5,每天流出水的量是原来的1/4,问5天后,水池里还有多少水?3.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1、数学六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优秀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
一、课前分析1、教材分析《节约用水》一课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
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用途,在他的生活经验中对水资源的缺乏与保护也有简单的了解。
但从孟州的环境来讲,学生没有看到缺水的地方,因而对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每天需要多少水,目前水的匮乏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并没有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因而在本节课中,关键要引起学生对缺水问题的关注,让学生通过学习,自觉树立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感染身边人节约用水。
二、我的思考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大致确定为:1、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折射出浪费的大问题,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联系孟州水资源现状将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孟州水资源现状的研究,并在交流对话中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
3、借助多媒体将孟州的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用水情况整合进课堂与孟州淡水资源进行对比,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从而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1、说教学目标针对以上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5-106页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课上实验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信息和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1.能够测量出一滴水的体积,并计算单位时间的漏水量。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通过平均数的计算,了解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情况。
3.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课前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水资源的有关知识;2.调查搜集身边浪费水的现象和节约用水的方法、措施;3.小组合作,测量单位时间的漏水量。
4.调查学校漏水的水龙头有几个。
教学重难点:测量一滴水的体积和计算漏水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猜谜语:双手抓不起,有刀切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打一物)你怎么猜到的?(根据煮饭和洗衣都要用水)2.再来看下面几组出示干旱少雨从刚才的谜语和这几组图中可以看到,水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没有水,我们就无法生活,没有水就没有植物、动物的生存空间。
既然水这么宝贵,那我们需不需要节约用水?怎样节约用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的问题。
(板书:节约用水)二、交流信息发现问题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课件出示,指名一生读)。
2.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如何呢?请看3.看完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我国许多城市看似水很多,但由于水体受到污染,变成了缺水城市。
就是在这样缺水的情况下,我们周围却存在着很多浪费水的现象。
谁来说一说你搜集到的浪费水的现象。
除了刚才同学们谈到的,还有乱扔垃圾、污水排放造成水体污染也是一种浪费水的现象。
三、实验操作计算统计(一)测量一滴水的体积有人可能认为,水多的是,我浪费一点点水没有关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学设计第【1】篇〗六年级节约用水教案【篇一:六年级数学“节约用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优秀教案)小学数学六年级《节约水资源》】数学六年级《节约水资源》教学目的:1、在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这一单元后,让同学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认识我们身边浪费水的现象,从而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通过动手操作和分析,认识水环境的污染,认识到节约用水要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养成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节水措施。
教学准备:学具:计算器、三角板、铅笔;课前同学收集有关水资源知识;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哪里?(生齐答:伊拉克战争。
)师:美、英等国为什么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要向伊拉克发动战争呢?(生答:想占领伊拉克的石油。
)师:关于战争,联合国的有关组织曾说了一段这样的话:(多媒体播放声画)紧接着师导入:石油争完了,再过几年或几十年,人类将面临着争水的战争,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你们有什么感想?(生:美国人真可恶我们中国缺水吗?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1、师抓住刚才同学提出的“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这个问题,你们认为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先分组讨论一下,然后你们能根据课前你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说明吗?(生分组讨论,师巡视观察)2、生分组汇报讨论的结果。
最后引导得出:我们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广州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我们大家都要节约用水。
3、师: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水龙头或水管坏了,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多媒体出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生1:不论他,一滴一滴地滴也滴不了多少生2:修好他,或换一个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呢?(少数同学同意第一个说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说课稿第【1】篇〗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学设计及意图说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05~106页“节约用水”相关内容。
说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数据测量、收集、整理,计算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漏水体积,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经历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强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强化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重点:水龙头单位时间漏水量的测算,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联系生活实际的计算。
说教学难点: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说教学准备:1.调查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查找有关宣传节约用水的资料。
2.学生分组测量一个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
3.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出课题1.视频,创设情境。
课前:课件播放优美的水声。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预设:水)教师:老师昨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有关“水”的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宝贵的水资源)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教师:看完这篇报道,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或是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预设1: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预设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教师:是啊,同学们,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水是生命之源,人一刻也离不开它。
但在实际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
教师:课前我请同学们调查了周围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晒一晒”吧!(预设:洗车,水龙头没关等)教师:刚才同学们举的一些例子,都是我们生活中很习以为常的小事,因为有些人意识不到水的珍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优秀教案第【1】篇〗实践活动《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知识,通过动手调查、实验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对材料的收集、整理;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运用实验数据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2)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相关内容和世界水日,从法律层面深化学生的节水理念。
教材分析: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但在我国就存在着一方面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扰,另一方面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根据事实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缺水的现状,学习节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止浪费水的行为,在生活中能够向家人、朋友宣传节水知识、节水方法。
学情分析:我们学校的学生没有经历过旱灾,所以很难感受让他们感受到水资源的缺乏,甚至很多学生不珍惜水,让白花花的水留着,和同学打水仗。
每每从水池旁走过,总会看见一滴一滴的水在留着。
教学重点: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运用所测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活动学具:统计表、铅笔、直尺、三角板、橡皮。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情景导入,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
(观看短片)面对现实,我们该做点什么?(节约用水)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节约用水(板书)二、活动探究,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水龙头坏了,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遇到这种情况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修好它,或换一个…也有有的可能会说:不管他,一滴一滴地滴也滴不了多少,浪费一点没多大关系,如果让一个水龙头长期这样漏下去,那会是怎样的,那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从探究活动中用数据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