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天气和气候 气温和降水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0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845.16 KB
- 文档页数:11
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知识点汇总
1、在卫星云图中,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绿色表示陆地
2、气候的两个要素指气温和降水
3、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单位摄氏度,测量工具温度计。
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温与最低温之差称为日温差。
4、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等温线越稀,温差越小。
5、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低纬地区)向两极(高纬地区);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冬季相反;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6、北半球7月陆地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8月海洋气温最高,2 月气温最低,南半球反之
7、最热的大洲:非洲:最冷的大洲:南极洲: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亚洲
8、降水类型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世界雨极指印度的乞拉朋齐
9、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
1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地轴与公转轨道形成66.5°的固定倾角。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等现象。
12、太阳直射点最北到北回归线,最南到南回归线。
3.1 多变的天气考点1:天气和气候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2.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与降水等的情况3.风向和风力(1)风向: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一共八个基本方向。
(2)风力:风强弱的级别,共分为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4.卫星云图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5.常用的天气符号6.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7.影响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压高低和风力大小人类活动:燃烧秸秆。
汽车尾气,工厂烟尘等。
考向:1.天气与气候 2.天气符号例题: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
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A.﹣高空作业B.﹣减少出行C.﹣播种小麦D.﹣晾晒衣服【解答】解::A表示的是雷雨的天气符号,雷雨天气高空作业容易雷击,选项错误;B表示的是沙尘暴的天气符号,应减少出行,选项正确;C表示的是中雪的天气符号,大雪天气气温较低,不适合播种小麦,选项错误;D表示的是大雨的天气符号,不利于晾晒衣服,选项错误。
故选:B。
例题:长沙小明与哈尔滨小亮、北京小华、西宁小虎在朋友圈分享家乡6月天气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A. 长沙多阴雨天气B.哈尔滨寒潮频繁C.北京沙尘暴多发D.西宁台风登陆解析:A哈尔滨东半年寒潮频繁,北京沙尘暴多发生在东、春季节,台风不会影响到深居内陆的西宁。
(2018 福建)2018年2月2日,“张衡一号”卫星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唯一拥有在轨运行的高精度地震监测卫星的国家。
如图示意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读图完成下题下列天气符号所示的天气中,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A.B.C.D.【解答】解:A表示下雪天气,B表示雷雨天气,C表示晴天,D表示沙尘暴,根据题意。
2020年中考地理考点图文解读第三章天气与气候⑴定义:反映一个地区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时刻在变化。
⑵特点:①时间________、②相差________、③变化________。
2.气候:⑴定义:是一个地方________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⑵特点:①时间________、②差别________、③相对________。
2.风:⑴风向:风的。
⑵风力:风的强弱,共______个级别,级别越大,风力越强。
⑶风向标:①组成:风向标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②风杆表示________,风尾表示________。
3.卫星云图:(1)蓝色表示_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_(晴天)、白色表示________。
(2)颜色越白,表示云层,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区。
4.常用的天气符号1.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一级(Ⅰ)1~50优二级(Ⅱ)51~100良三级(Ⅲ1)101~150轻微污染三级(Ⅲ2)151~200轻度污染四级(Ⅳ1)201~250中度污染四级(Ⅳ2)251~300中度重污染五级(Ⅴ)>300重度污染2.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_____;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_____。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________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________的影响,如焚烧秸秆。
(1)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2)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3)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值。
(4)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的差。
(5)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之间的差。
2.气温的观测:(1)工具:________。
放在离地面________米高的百叶箱内。
(2)单位:℃。
(3)观测次数:4次。
(4)观测时间:8时、14时、20时、2时。
中考地理重点考察知识点:气候命题点1、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
3、气候与人类的关系;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的影响。
考点归纳考点一、天气和气候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多变。
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
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考点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2)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1)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2)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考点三、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自转:地轴自西向东——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四季变化3、五带划分(1)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2)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3)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4)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5)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注意: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1)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天气与气候一、必背知识点1、天气在卫星云图上,绿色是陆地,蓝色是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常用天气符号:2、气候的两大因子:气温和降水。
3、气温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7月,最冷月是1月。
南半球刚好相反。
最冷月和最暖月的气温差叫年较差。
年较差大的气候叫做大陆性,年较差小叫作海洋性。
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纬度因素)②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比陆地上凉爽,冬季海洋上比陆地温暖。
(海陆因素)③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地势因素)5、降水可以分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等类型。
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多雨,两极地区少雨。
(纬度因素)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雨,大陆西岸少雨。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少雨。
(海陆因素)③山地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地形地势因素)7、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等。
8、世界的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世界三大雨林是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降水分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最多的大洲是非洲,其次是南美洲。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降水分旱雨两季。
只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世界最大的热带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只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亚洲东部)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欧洲最多。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亚洲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
各月降水平均,分布以欧洲西部最广最典型。
二、专项训练1.世界雨极是()A. 南极洲B. 南美洲C. 乞拉朋齐D. 撒哈拉沙漠2.读下图,正确的说法是()A.A坡降水少 B.B坡降水多C.C地气温高 D.D地气温高3.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 B.C. D.4.一般来说,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 赤道附近地区B. 中纬度内陆地区C. 两极地区D.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5.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差别大,影响降水这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因素B. 洋流因素C. 海陆因素D. 地形因素读“我国部分地区杏花开放时间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9-2020年中考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含答案)考点一:天气和气候的比较1.天气与气候(1)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它是深刻变化的。
(2)气候是指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3) 天气与气候的异同比较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区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1.短时间 2.时刻变化1.长时间 2.变化不大相同点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状况的综合点石成金:区分天气和气候的特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时间判定,天气是指短时间,气候是指长时间;二是以二者的内涵来判定,天气是指具体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概括性、规律性的。
【典型例题】下列叙述中,表示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C.海南岛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选项D叙述的是一夜之间树枝上都缀满了雪花,表示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的不稳定变化。
参考答案:D考点二:天气预报及空气污染指数1.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2)风向和风力: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速)的大小,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风速也就越大。
(3)卫星云图: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的雨就越大。
(4)天气符号:为了便于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
(常用天气符号见下图)2.空气污染指数(1) 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指数大,质量差。
(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见下图)【典型例题】阅读下列关于PM2.5的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2024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知识点,世界气候一、气候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是长期天气变化的统计平均。
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洋暖流、高山和平原、气候带、季风、地形等。
二、全球气候带划分根据地球的纬度和各种影响因素,可以将全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
1.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两侧约23.5°N向南至23.5°S之间,特点是年平均温度高、年温差小、雨量丰富。
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温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之间,分为温暖温带和寒冷温带两个亚带。
温带气候带的特点是四季分明、降雨充沛。
常见气候类型有地中海型气候、西风带型气候等。
3.寒带气候带:位于温带气候带以北,气候寒冷、干燥。
常见气候类型有大陆性气候和冰雪类型气候。
三、常见的世界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带,年均温高、温差小,雨量充沛,常年湿润。
世界上最广泛分布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逊雨林。
2.热带草原气候:位于热带大陆内部,年均温高、温差小,雨季和旱季交替。
非洲的大草原就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
3.地中海型气候:分布于温带气候带的沿海地区,冬暖夏凉,年降水量适中。
地中海地区和加利福尼亚半岛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区。
4.大陆性气候:常见于内陆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温差大,降水少。
北美的加拿大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都属于大陆性气候区。
5.冰雪型气候:位于地球的寒带气候带,全年气温低,且降水很少。
北极和南极地区就是典型的冰雪型气候区。
四、世界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合种植不同作物。
人们在选择农作物种植的同时,也会根据气候变化调整农作物品种。
2.气候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交通运输和通信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极寒条件下,冰封的河流可以成为交通运输的便捷通道。
3.气候对能源的影响:气候条件对能源开发和利用有重要影响。
世界地理部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要点回顾知识点一天气和气候(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①天气:短时间内,多变(狂风暴雨、风和日丽、阴转多云等);②气候:长时间内,有规律、相对稳定(四季分明、长夏无冬、冬季温和多雨等)。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见图)天气预报发布的主要内容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温馨提示:风向的判断依据:短线也就是风尾所在的风杆方向。
卫星云图: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大气环境监测——空气质量日报重难点突破:①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如气压和风力大小;二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②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SO2(主要来自燃煤)、NO2(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燃煤发电)、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燃煤及空气中的粉尘、油烟等)。
③在保护大气环境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把污染严重的工厂搬迁到郊外;严禁尾气不达标的车辆上路,减少私家车辆;改变冬季燃煤取暖的方式;加强绿化带建设;加大环保宣传等。
知识点二气温和降水(气温和降水是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最主要的气候要素)(一)气温(空气的温度,单位:℃)日平均气温(日均温):一天四次所测气温的平均数(观测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年平均气温(年均温):一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
(二)气温的变化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内陆大于沿海。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海洋上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份,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份。
(南北半球与此相反)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内陆大于沿海。
(三)世界气温的分布等温线: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连接起来,就叫等温线。
中考地理必背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中考地理必背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中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
只有扎实灵活,科学合理,冲刺才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查字典地理网整理了中考地理必背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
地表的起伏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66.5的固定倾角。
春分、秋分:太阳与赤道(0)成垂直角。
夏至:太阳与北回归线(23.5N)成垂直角。
冬至:太阳与南回归线(23.5S)成垂直角。
根据这三条线划分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人类活动与气候: 气候恶化: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第1课时 天气和气候 气温和降水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考能提升题组一 基础训练题组一、选择题下表为临沂市某周的天气状况记录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周日 -3—4℃微风 -1—9℃ 微风 -4—7℃ 微风 -3—9℃ 微风 -2—7℃ 微风-1—8℃北风4—5级-5—4℃北风5—6级1.(2019山东临沂)一周中,临沂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周二B.周三C.周四D.周日2.(2019山东临沂)据表判断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A.周二小雪转大雪B.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C.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D.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下面是“北京2018年10月1日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3.(2019肥城二模)这一天北京的气温日较差大约为( )A.23.6 ℃B.8.7 ℃C.14.9 ℃D.18.6 ℃4.(2018新泰模拟)每年的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两会都在北京正式开幕。
两会召开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泰安由春分向夏至过渡②泰安的白天正逐渐变短,且总体上是昼长夜短③我们的校园每天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由南向北移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图示意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2018泰安样题)“二十四节气”是( )A.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依据划分的B.以地球绕地轴自转周期为依据划分的C.以月相的阴晴圆缺变化周期为依据划分的D.以地球上的山川变化现象为依据划分的6.(2018泰安样题)申遗成功当日,我国正处于哪两个节气之间( )A.清明—谷雨B.寒露—霜降C.小雪—大雪D.小寒—大寒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集热装置(如下图)。
从理论上讲,要达到最佳集热效果需让太阳光垂直照向集热管面。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若想让太阳能热水器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安装时,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根据当地的纬度进行调整。
据此并结合下方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7.(2019山东聊城)若该图表示我国北方地区同一时间不同纬度四地的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示意图(假设安装效果最佳),则四地按纬度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②③①D.①③②④8.(2019山东聊城)为了使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达到最佳,我市某中学生根据一年四季太阳光照的不同,对自己家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面的倾角进行了调整,如上图所示。
则四图中表示冬季的是( )A.①B.②C.③D.④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11日在海南博鳌顺利举行,开幕式于北京时间10日9:30正式开始。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2018山东德州)家住墨西哥城(西6区)的华侨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是( )A.4月9日19:30 A—B段B.4月10日19:30 B—C段C.4月10日23:30 A—B段D.4月11日20:30 B—C段10.(2018山东德州)论坛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德州昼短夜长②德州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③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④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缩小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二、综合题11.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
(2)降水量最多的地带是附近,这里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上。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相比,大陆东岸降水(多或少)。
(4)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与大陆内部相比,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多或少),影响降水的因素是。
(5)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或少)。
(6)世界上的“雨极”指。
12.读某岛地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地处东、西半球中的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带。
(2)甲地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3)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大的是,主要原因是。
(4)该岛东、西两侧耕地面积较大的是侧,判断理由是。
13.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读图,回答问题。
北半球气温南半球降水分布示意图某地气候资料图(1)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气温纬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
(2)A处气温数值可能为(“大于0℃”或“小于0℃”),其影响因素是。
(3)某地气候资料图最可能为图示①②③④中的处,该气候区植物叶片小且表面有“蜡质层”,其作用是。
题组二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两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地的农业生产中,畜牧业的地位一定十分突出B.②地可能以白色人种为主C.①地可能位于亚洲D.②地可能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2.(2018岱岳二模)若下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a为15℃,b为12℃,(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则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下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9山东滨州)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C.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D.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4.(2019山东滨州)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约是( )A.1 300米B.300米C.1 800米D.500米二、综合题5.(2019山东临沂)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取得巨大成就: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到2020年,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完成全部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定位服务。
材料二图1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3为“静止轨道卫星示意图”。
图1(1)据图1中信息,写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该发射中心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太原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2)图1中所示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3)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时,地球公转至图2中的(填序号)位置附近,此时西昌昼夜长短情况是。
(4)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图3),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
那么北斗静止轨道卫星运行的方向是,周期是。
(5)今年暑假,临沂市的小明准备乘坐火车去参加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研学活动,为提前规划路线,他需要选择哪种地图? 。
答案精解精析题组一基础训练题组一、选择题1.C 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一周中,临沂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周四,气温日较差为:9-(-3)=12℃。
故选C。
2.C 由表可知,周二雾转小雪,A错误;周三小雪转多云,气温降低,B错误;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C正确;周六雾转多云,没有沙尘天气,D错误。
故选C。
3.D 该日最高温为23.6 ℃,减去最低温约 5 ℃,得出气温日较差大约为18.6 ℃。
4.C 每年的全国两会时段,地球都位于公转轨道中的④位置,该轨道段,泰安是由冬至向春分过渡,泰安的白天正逐渐变长,所以①②两种说法都不对。
5.A 地球自转主要表现为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不对;以月相的阴晴圆缺变化周期为依据划分的是阴历,C不对;D选项与题目无关;“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依据划分的,它对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A正确。
6.C 申遗成功时是11月30日,秋分是9月23日前后,冬至是12月22日前后,根据节气之间的等分状况,可知每两个节气之间约间隔15天,由此推断,小雪是11月22日前后,大雪是12月7日前后,11月30日应该位于小雪和大雪之间。
故选C。
7.C 纬度低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集热管面放置的倾斜角度小;纬度高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能集热管面放置的倾斜角度大。
因此按纬度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的顺序应是④②③①。
8.A 聊城市位于北温带,冬季太阳高度角最小,太阳能集热管面放置的倾角应该最大。
9.A 墨西哥城(西6区)与北京所在的东8区相差14个时区,也就是相差14个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当北京(东8区)为2018年4月10日9:30,墨西哥城(西6区)为2018年4月9日19:30;从图中得知,当地球运行到A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B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因此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时(4月10日,北京时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A—B段,故选A。
10.B 4月份,德州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树影越来越短,南极地区极夜范围越来越大。
故选B。
二、综合题11.答案(1)相等(2)赤道 2 000 (3)多(4)少海陆位置(5)多(6)乞拉朋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相关知识。
(1)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2)降水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最多的地带是赤道附近,这里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相比,大陆东岸降水多。
(4)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水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5)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世界上的“雨极”指乞拉朋齐。
12.答案(1)东热(2)热带雨林气候(3)甲甲地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地带,降水较多(4)西西侧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充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带和气候。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岛大部分地区位于45°E到50°E之间,位于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即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
(2)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因此甲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3)从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看出,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大的是甲地,主要原因是甲地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地带,降水较多,乙地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地带,降水较少。
(4)读图可知,岛东侧的平原面积小于西侧,东侧的河流多于西侧,因此耕地面积较大的是西侧,原因是西侧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充足。
13.答案(1)递减(降低)(2)小于0℃地形地势(3)①减少水分蒸腾,反射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解析(1)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2)A处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
(3)气候资料图所示是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这里夏季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水分蒸腾,反射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叶片变小,且表面有“蜡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