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法律保护你我他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26
第二课时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提高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活动准备1、寻找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少年儿童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例2、幻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文活动过程一、说说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1、学生说说找到的有关的法律法规,教师做相应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文,学生阅读,并针对自己印象较深的条款进行交流。
二、今日说法1、、这些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了保障。
但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受到侵犯。
2、模仿《今日说法》栏目让学生以主持人的口吻讲述这方面的事例。
(教材41、42页的案例;再如:家住南岗区的小明是个聪明爱动手动脑的孩子,经常自己做一些小发明。
一次,他制作了一个给花自动浇水的装置,还被他父亲的朋友借去了一阵子。
之后小明的父亲偶然看到那位朋友加工了大量浇水器四处推销,便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的朋友回答,那是孩子随便做着玩的东西,不算是专利,上哪儿告都没用。
小明只有14岁,还未成年,他的发明难道真的得不到保护吗?)3、学生作为观众自由发表看法,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评说。
4、最后由嘉宾(可由教师扮演)进行法律点评。
三、用法律保护自己1、你或身边的少年儿童遇到过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吗?让学生联系实际来谈。
2、你知道该怎样寻求法律帮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吗?学生讨论。
3、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介绍其他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如:向"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寻求援助;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向公安机关报案等。
四、活动延伸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感兴趣的法律知识,办一期"法制知识"手抄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法律保护你我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重点难点
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让学生做到知法守法、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教学过程
2.1第一学时
2.1.1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2、适当了解一些有关的法律常识,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
2.1.2学时重点
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1.3学时难点
让学生做到知法守法。
2.1.4新设计
“法”在我身边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电视、查资料等方式收集各种生活案例及法律法规。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新课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
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处事的基本依据。
师:请问同学们,如果没有法律会怎样?
生:指名发言
师:国家没法行吗?
生:不行。
单元二单元教学内容法律保护你我他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教具学具资料准备搜集与青少年维权和因无知而违法的相关案例。
课堂教学设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法”在我身边1.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说一说自己认识的法律法规有哪些?2.出示P37四幅;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
它规定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处事的基本依据,并保护着我们的各种合法权益。
3.讨论二、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1.根据《世界人权宣言》规定,儿小组交流P38:①在你身边有哪些用法律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事例?②你怎么理解“野蛮人的武器是拳头,文明人的武器是法律”这句话。
③集体讨论自己搜集到感兴趣的具体案例。
帮助学生明白学法的重要性,及增加法律知识。
童有权享受特别照料和协助。
世界各国都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法律保护。
我国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有多部,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让学生自读。
2.阅读课本P41【案例一】3.集体讨论:再现课本P42情景。
4.寻找自己或他人权益受到侵犯的其他事例说一说。
三、活动拓展1.请从事法律工作的家长和同学们座谈。
2.小组合作办一份“法制知识”小报。
小组讨论“爱莲能赢得这场官司吗”?(学生排练表演);作业布置小组合作办一份“法制知识”小报。
板书设计法律保护你我他《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学反思。
法律保护你我他1教学目标1、了解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
2、知道法律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与每个人相伴终身。
知道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
3、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不轻易犯法。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普遍对法律不是很了解,不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上这样的课很有必要。
3重点难点知道法律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与每个人相伴终身。
知道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法”在我身边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法在我身边“法”在我身边教学目标:1、了解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
2、知道法律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与每个人相伴终身。
知道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
3、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不轻易犯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师:上课前,老师要考考你们,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里说的国法就是?(国家的法律),不错,前面我们学了规则,那规则和法律有什么关系呢?(法律也是规则,他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
我们在前面学了身边处处有规则,那是不是也身边处处有法律呢?2、是的,“法”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一些法律。
板书题目:“法”在我身边二、了解身边的法律1、老师举几个例子,看看我们身边有没有法律?A:我买了一件衣服,出现质量问题,可不可以要求退货?有哪些法?B:工商管理人员在检查食品卫生,牵涉到哪些法?C:买房子要不要办房产证?有什么好处?D:坐汽车要不要扯票?为什么?2、总结: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法律息息相关,你知道的法律法规有哪些?A:让学生充分说B:教师出示部分法律法规的名称,并选择一些简要介绍。
C:重点介绍宪法。
三、知道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1、法律是保护我们的,在你身边有哪些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事?2、课件出示两个案例3、打开书38页,看看书上的例子,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4、有人说:野蛮人的武器是拳头,文明人的武器是法律,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四、学习法律,不做违法的事。
法律保护你我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树立知法、守法的意识。
能力目标:让学生适当了解一些有关的法律常识,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感受“法”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对于本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对“法律”似乎很抽象,不知“法”与身边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不知哪些行为是违法,因此学习这个主题是十分有利的。
为了让学生们对法就在我们身边有更多的理解,一方面借助日常生活化的画面去感受,一方面通过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等活动来适当了解法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法”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难点:学会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通过看电视、查资料等方式收集各种生活案例及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社会生活处处有规则,不遵守规则的人不但给自己带来不便,还危害他人,危害社会。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最重要的规则,法律保护你我他第一课(板书:1.“法”在我身边P37)1.大家都知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
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依据,并保护着我们的各种合法权益。
那么谁能说说自己知道的法律法规有哪些?2.刚才同学们列举的这些法律法规,谁知道它是根据什么法来制定的吗?(根据宪法来制定的),师补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内容更加具体。
3.看图明理。
课件展示P37四幅画面;引导学生用心观察,了解法律不但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息息相关,还保护着我们的各种合法权益。
活动2【活动】二、小组互动交流1.在你身边有哪些用法律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事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你怎么理解“野蛮人的武器是拳头,文明人的武器是法律”这句话?3.通过互动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4.教师小结:要做个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小公民,并用学到的“法”去提醒和教育身边的人;不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无论是因为无知而犯法,还是明知故犯、知法犯法,法律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而原谅任何人;谁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谁就受到法律的惩罚。
法律保护你我他 (科教版思品五下)简介《法律保护你我他》是科教版思品五下的一篇教材,主要介绍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保护作用,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
本文将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理、总结和分析,对学生们来说,理解和掌握法律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保护的意义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和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制度的存在可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制裁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它承载着社会对于公民权益的基本保障,保证了人们的利益不受侵犯。
2.维护人民权益:法律为个人提供了保护,保障了公民的基本人权和人身安全。
在法律的保护下,公民可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福利,在社会中得到公正对待。
3.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法律的作用不仅在于惩罚违法犯罪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律的存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同时也给予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如何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理解和遵守法律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必须的。
只有正确理解法律,遵守法律,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1.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制度的构成和运行机制等是理解法律的基础。
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课程、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媒体的报道等途径。
2.尊重法律权威:法律是国家赋予的权威,每个公民都应尊重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无论地位高低,法律都应该平等地对待,并遵守法律规定的行为标准。
3.自觉遵守法律: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不参与违法犯罪行为,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4.积极参与法制建设:参与法制建设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我们可以通过建议和反馈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在法律保护下实现自我价值。
法律案例分析教材中引用了几个法律案例,以提供实际的背景和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