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走进地球
- 格式:docx
- 大小:21.83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单元:走进地球村1.地球什么样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
3.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4.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5.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6.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7.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8.能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及名称。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1、地球仪;2、世界地图。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
(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引导明白: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
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①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②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③小组交流。
四、听宇航员的心里话1.激趣了解。
2.多媒体出示宇航员采访录。
3.小结教育。
正是许许多多科学工作者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之谜,希望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人类造福。
五、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1.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面积。
2.小结板书:海洋占71%;陆地占29%。
六、竞赛1.将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进行排序。
2.查图比赛。
七、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七大洲与四大洋教学过程:七大洲与四大洋一、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的海陆分布二、关于地球的名字板书:蔚兰色的美丽星球想: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不叫它“水球”?三、读图练习1、了解“大陆””大洲”“岛屿”。
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1.1、世界有多大1、在地球( )平方千米的表面上,海洋约占( ),陆地约占( )。
2、大陆与其相近的( )合起来称为大洲。
3、全世界共有七大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有四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_,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__,其最深处是_______________,深达__________米,是目前已知的海洋最深处。
4、亚洲东临________洋,西临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____洋。
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我国所在的洲是_________。
5、世界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洲。
世界最长的河流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洲,它孕育了____________文明。
世界最高的山峰___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洲。
世界最大的盆地__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洲。
目前,世界上有__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__________洲之外的六个大洲。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7、被称为“袖珍国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多彩的世界一、填空1、()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之一。
目前,埃及约有()座,最大的是()原高146米,现高,137米。
未来版品社六下《第一单元走进地球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走进地球村》是未来版品社六下的第一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文、自然、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本单元共包含三个课时,分别是《世界文化》、《世界自然》和《世界历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不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文、自然、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各地的人文、自然、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搜集和整理好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本单元内容,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自然、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文、自然、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如建筑、风光、民俗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世界各地的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第一单元:走进地球村1、古时候的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2、500多年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月亮、星星都绕太阳转。
400多年前,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历时三年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3、地球是一个两头稍扁,中间略鼓的球体。
4、地球上被海洋包围的大块陆地,叫做大陆:被海水包围的小块陆地,叫做岛屿。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地球上广阔连接的水域,称为海洋。
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
5、七大洲(大到小的顺序):亚洲(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6、国家有大有小,有穷有富,但每一个独立的国家,在世界这个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
我们反对大国霸权主义。
不同的人种,虽然外表不同,但没有优劣贵贱之分。
我们要尊重不同的种族,坚决反对种族歧视。
7、世界上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联合国的独立国家有190多个。
全球已有64亿人口,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大洋洲人口最少。
南极洲至今没有人定居。
8、中国首都(北京)日本(东京)印度(新德里)俄罗斯(莫斯科)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埃及(开罗)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巴西(巴西利亚)9、四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体、黑色人种、棕色人种。
白色人种:皮肤是白色的,头发是黄色的,眼睛是蓝色的,鼻子很高,个子很高;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洲。
黄色人种: 皮肤是黄色的,眼睛是黑色的,头发黑而直;主要分布在亚洲。
黑色人种:皮肤是黑色的,头发是黑色微卷,个子很高;主要分布在非洲。
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大洋洲。
10、全世界有三四千种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被确定为联合国大会上的正式语言与工作语言。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
11、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金字塔)、古代巴比伦(空中花园)、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说课稿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明确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和共同责任;2.探索地球的美丽和脆弱,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3.学会认识和爱护地球,倡导低碳生活,共筑美丽家园。
二、教学内容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2.探索地球;3.认识和爱护地球;4.倡导低碳生活,共筑美丽家园。
三、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基本概念;2.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美丽和脆弱,树立环保意识;3.引导学生倡导低碳生活。
四、教学方法1.演讲讲解法;2.影片教学法;3.图文展示法。
五、学情分析本教材设计针对六年级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在环保知识方面,他们缺乏对环保的概念和认识。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深刻认识地球的美丽和脆弱,引导学生爱护地球,倡导低碳生活,共筑美丽家园。
六、教学过程设计时间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注意事项5分钟师生互动演讲讲解法学生了解本课教学目标20分钟影片观看影片教学法学生了解地球的美丽和脆弱20分钟知识点讲解演讲讲解法学生认识并爱护地球10分钟模拟低碳生活图文展示法倡导低碳生活5分钟总结回顾演讲讲解法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七、教学资源1.影片《地球之美》;2.课件制作。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基本概念,了解地球的美丽和脆弱,树立环保意识,爱护地球,倡导低碳生活,共筑美丽家园。
整个教学过程确保了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和积累。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将感性和理性相统一,让学生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激发其爱护地球的内在动力,从而在实践中实现环保知识的应用。
第一单元第一课一.1、地球的表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海洋约占(71% ),陆地约占(29%)。
2、大陆与其相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3、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4、全世界共有四个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太平洋)是四大洋中最大、最深的一个洋。
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目前已知的海洋最深处。
6、亚洲东临( 太平洋 ),南邻( 印度洋 ),北临( 北冰洋 ),是世界上面积( 最大 )的洲,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29.4% ),共有( 48 )个国家和地区。
7、我国所在的大洲是( 亚洲 ),处于(东)半球。
8、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大洲。
9、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等。
中国人口有( 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有( 960万)平方千米。
( 俄罗斯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 1700多万 )平方千米。
10、面积不足100平方千米的国家有( 梵蒂冈 )、(摩纳哥)、(瑙鲁 )等,被称为(“袖珍国家”)。
最小的国家( 梵蒂冈 ),面积不足( 0.5 )平方千米,人口只有( 1300 多)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一块高地上,被称为( 国中之国 )。
11、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亚马孙平原 ),位于(南美洲);最长的河流是( 尼罗河 ),位于( 非洲 );最高的山峰是( 珠穆朗玛峰 ),位于( 亚洲 );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
二、1、列举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列举世界之最。
①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②世界最大的河流:尼罗河(非洲)③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④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亚洲)⑤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⑥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⑦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⑧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⑨世界最深最大的洋:太平洋三、:把七大洲,四大洋填入相应位置。
(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
学习地球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特点对于我们认识和保护地球至关重要。
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研究地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扁球体的形状,而非完全的球体。
它的赤道略长于两极,使得地球的形状更接近扁球体。
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公里,半径约为6400公里。
2. 地球的运动
地球有两个主要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次,使得我们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地球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约为365天。
3. 地球的层次结构
地球可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
最外层的固体壳体,地幔是位于地壳下面的可塑性固体层,地核则
是位于地幔下面的液态金属层。
4. 地球的气候与季节
地球的气候受到纬度、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
区的气候有所差异,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地球的季
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轨道位置有关,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以上是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学习地球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
习地球的形状、运动、层次结构以及气候与季节变化,我们能更好
地了解地球,保护地球,并为未来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归
纳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球体。
2.使用地球仪可以观察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等。
二、地球的表面形态
1.地球的表面有陆地和水域。
2.陆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可以分为大陆和岛屿。
3.水域包括海洋和湖泊等,占地球表面的大部分。
三、地球的自然环境
1.地球上有大气、水资源、植被和动物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
2.大气是指地球周围的空气,包括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
3.水资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4.植被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植物,包括森林、草原等。
5.动物资源包括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等。
四、地球的气候和气象现象
1.地球的气候是指一年四季的气温、降水、风向等变化情况。
2.气候区域可以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等。
3.气象现象包括天气、气温、降水、风力等的变化。
五、地理定位和地图
1.地理定位是指确定地球上的地理位置,可以使用纬度和经度
进行确定。
2.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信息。
六、地理实践活动
1.地理实践活动包括实地考察、制作地图和使用地球仪等。
2.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以上是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地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
你有帮助。
(完整)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一、引入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下面我们来研究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二、地球与大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地球是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围绕太阳做椭圆形运动的。
地球的表面由陆地和水域组成,陆地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水域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
三、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覆盖在地幔上面。
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它由熔融的岩石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它由铁和镍等金属构成。
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
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一个公转周期为一年。
四、太阳系太阳系是指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一系列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组成的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是我们的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也是地球的能量来源。
太阳系中最近太阳的行星是水金星、地球和火星。
水金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火星是地球的近邻。
太阳系中还有一颗大约是地球1,300倍大的巨大行星,它叫做木星。
五、地球的气候与季节地球的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气候分为寒冷气候、温暖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地球的气候主要受到太阳的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的季节是指一年分成四个不同的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春季和秋季,地球的南北两极离太阳最远,气温较低;夏季,地球倾斜面向太阳,气温较高;冬季,地球倾斜面背向太阳,气温较低。
六、总结通过研究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了解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球还围绕太阳做自转和公转运动。
我们还研究了太阳系的基本情况,以及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地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环境意识和地球保护意识。
参考资料- 六年级地理下册教材- 《地理知识百科》。
第一单元走进地球村
1、地球什么样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球是一个两头稍扁,中间略鼓的球体。
3、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的名称。
4、能够带有针对性的查找需要的资料。
5、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6、了解古人对地球的认识的局限性。
7、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教学准备:
1、介绍人类探究地球形状历程的图片。
2、查找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中的一些人物资料和小故事。
3、搜集一些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
4、查找与地球有关的地理数据。
5、地球仪、xx、西两半球图。
教学过程:
一、地球什么样
谈话提出预习目标: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什么样?它有多大呢?你知道古人想象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吗?他们是怎么探索的呢?阅读教材第3页。
想一想,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二、制作简明统计表
1、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查找资料,了解历史上曾有哪些人为正确探究地球的形状做出过贡献,并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
2、小组合作。
让学生把了解到的人物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给他们排序,然后制作简明的统计表。
3、发表活动。
请各小组将自己汇总的结果向全班介绍,如果学生的统计表不准确,教师适当进行指导。
4、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圆球形的呢?
三、议一议谈话:今天看来,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不够准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学生发言)教师补充说明。
应该辩证看待这件事情,引导学生明白:现在看来落后的观点,在当时的年代里,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科学才会进步,社会才能发展。
四、xx探究
1、教师引言: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地球的了解更加精确。
你知道我们的地球有多大、多重?面积是多少吗?
2、小组交流有关地球的相关数据。
五、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
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教师转动地球仪),看一看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
让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总结: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的面积仅占29℅,所以人们习惯说:“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2、世界xx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世界上有关国家、人口、种族和语言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的兴趣和能力。
3、教育学生反对种族歧视和大国霸权主义。
教学准备:
1、准备世界政区图。
2、查找关于世界国家、人口的最新数据。
3、准备世界不同人种的图片、录像。
4、录制语言说问候语:“您好!”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xx谁知道的国家多
谈话:目前,全世界有220个国家和地区,你知道多少呢?
1、我们来比试一下,看谁能一次性说出的国家名字最多,谁获胜!
2、国家名字接龙。
小组里每个人说一个国家的名字,不间断,不重复。
看哪一组说的国家最多或时间最长。
二、差图xx
1、在规定时间里,查找一下熟悉的国家位于哪个大洲。
说的数量最多、准确的学生获胜。
2、在地图上查找一些形状特别的国家在哪里,例如,外形轮廓像一只靴子的国家----意大利。
3、制作人种分布图
全班分组查找不同人种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全班汇总。
教师发空白的世界地图,小组合作,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人种,将人种的分布区域涂上颜色或做上标记。
三、向世界说一声:“您好!”
教师布置每个同学都学会一句外语的说的:“您好!”全班共同交流,然后学会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互相问候,再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做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