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的中药调理
- 格式:pdf
- 大小:107.59 KB
- 文档页数:1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 o1.17 No.01128投稿邮箱:sjzxyx55@0 引言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恶性肿瘤的疾病种类也随之增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放化疗是肿瘤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是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引起体重增加、感染、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损害了正常组织细胞,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治疗效果。
随着临床对放化疗毒副作用的重视和研究发现,参一胶囊联合生血宝合剂对改善肿瘤放化疗患者的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此进行了专门探讨,内容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采用放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其中男49例,女41例。
年龄36-73岁,平均(48.2±4.9)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9±0.4)年。
疾病类型:鼻咽癌7例、胃癌23例、肺癌15例、胰腺癌患者7例、肝癌17例、乳腺癌11例、结肠癌6例、腺癌4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病种选择放化疗治疗方案,放化疗时间为3周。
所有患者在放化疗结束后第二天立即给予生血宝合剂、参一胶囊联合治疗,口服生血宝合剂15ml/次,3次/d。
参一胶囊饭前服用,2粒/次,2次/d,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各项指标(白细胞、血小板、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及毒副反应(胃肠功能紊乱、体重增加、贫血、骨髓抑制、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0(±s )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P <0.05代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血液指标治疗后患者的血液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各项指标水平对比(±s )观察指标治疗前(n =90)治疗后(n =90)t P白细胞(1000/cmm)血小板(1000/cmm)粒细胞(1000/cmm)血红蛋白(g/ml)2.86±0.1691.68±11.291.41±0.127.82±0.944.99±0.39120.24±14.432.46±0.1911.61±5.3547.935514.788044.32666.6192<0.05<0.05>0.05<0.052.2 毒副反应参一胶囊联合生血宝合剂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价值研究王瑞红(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河北 承德)摘要:目的 研究参一胶囊联合生血宝合剂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价值。
中医药对抗放化疗毒副作用放化疗后如不及时进行免疫修复,可加剧癌症的转移复发。
而合理应用中医中药则有助于消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同时可以避免癌症的转移复发。
目前,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仍然是医生们治疗癌症的主要西医方法。
放疗是用放射线杀伤癌细胞的疗法,即将癌细胞“烧死”。
化疗是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的疗法,即将癌细胞“毒死”。
不可否认,放疗及化疗在治疗癌症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放疗及化疗均属“全面封杀”、“只攻不守”,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杀死,还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尤其是破坏了人体免疫系统,严重时可导致并发感染和人体机能衰竭而死亡。
另据研究,在手术和放化疗中残留的癌细胞具有更坚强的生长特性,一旦具备了合适的环境,它就会以比自然生长快200倍的速度生长,同时释放出一些特殊物质,溶解并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进入血液而转移复发。
因此,放化疗后如不及时进行免疫修复,可加剧癌症的转移复发。
而合理应用中医中药则有助于消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同时可以避免癌症的转移复发。
一般情况下,放化疗都会影响到消化功能,甚至有几天会厌食、恶心、呕吐,影响进食,但是胃肠功能的再生能力是很强的,特别是在中壮年人群中,一般会自然恢复。
以我们的临床经验,化疗期间总的原则有二:一、顺其自然。
有的家属为了促使病人早日康复,迫使病人多吃、吃好的(高营养的)东西,这往往会适得其反,由于胃肠功能的损伤,这样做,既吸收不了,又会徒增不适。
中医认为:“胃以喜为补”,这时饮食宜适当清淡,甚或改为易吸收消化的半流质,如粥汤类,呕吐剧烈,停止进食一两餐未尝不可,以利于胃肠功能更快恢复。
恢复后,可适当增加营养,包括一些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但必须有“度”。
放疗的病人,可适当加点银耳、百合之类滋阴之品,作食疗之用,因为放疗极易损伤人体津液。
二、放化疗期间的中药也必须有所调整。
若放疗的话,总以清热滋阴为要,但不可过于滋腻;若化疗的话,以护胃、和胃为先,如病人反应较剧,不妨停止汤药两三天,利于胃肠“休整”。
抗肿瘤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摘要】肿瘤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患者在沉重的经济负担下常常不堪重负。
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医药逐渐更大规模的在肿瘤治疗中开始使用。
但是,临床经验证实中药抗肿瘤治疗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对中药应用于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着重阐述了使用中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且对这些反应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做好解决中药抗肿瘤治疗中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抗肿瘤;中药;不良反应;对策1. 前言中药的毒副作用小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中药的认识。
但是,随着中药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不断应用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不断发展,中药治疗疾病的各种毒副作用开始逐渐显现。
由于中药使用不当或其本身质量问题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 adr/ade)和药源性疾病逐渐增多,这一问题促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中药的安全性以及毒副作用等。
恶性肿瘤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中药治疗逐渐应用在肿瘤治疗中。
但是,中医药在在对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
在进行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既有传统汤剂,也有口服、注射中药制剂[1]。
中医之所以被应用于抗肿瘤治疗是因为医疗界清醒的认识到了中药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的优势所在,却忽视了其在对抗恶性肿瘤过程中潜在的毒副作用。
因此,使用中药进行抗肿瘤治疗时应该对其毒副作用具有清醒认识,以更好的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2. 中药进行抗肿瘤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临床上使用中药进行抗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但包括药物本身的原因,还包括用药策略等相关方面,尤其是在辩证不当以及不科学大剂量用药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
在抗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中,注射剂、口服剂以及传统汤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