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还是讲理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小孩子不听话应该怎么办?
1、不强制性管理。
小孩不听话顽皮,父母不可以强制性管理,更不能对小孩高声训斥,要有效的开展正确引导,给孩子好好地的讲话,讲理,大量的情况下应当立在小孩的视角部位来考虑一下问题,不能用成年人的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觉得是对小孩好,把自己的念头强加于小孩的身上。
2、了解小孩。
父母要了解,小朋友顽皮不听话是很正常的,小朋友自身便是开朗爱动的,对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要了解小孩,了解小孩的年纪特性和心理状态念头,顽皮不听话是小孩的求知欲在起功效,要创新管理,不必损害了小孩的求知欲。
3、跟孩子好好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孩子不听话时,家长要先跟他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跟孩子换位思考,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另外,有些孩子平时调皮是因为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家长要对给娃更多的关爱,不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
4、平等相处。
孩子是最近的亲人,可谓“爱之深,责之切”,看见孩子不听话就不由自主着急,用与成人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对话,和风细雨地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达成共识,孩子也会觉得家长很民主。
5、转移孩子注意力。
遇到孩子不听话哭闹时,可以暂且将当前事情搁置一边,用其他事情来转移孩子注意力,等孩子情绪好转,心情平静下来时,再去引导教育孩子,这时孩子往往能听进去道理了。
6、不争输赢。
和孩子相处放下争输赢的心,父母赢了,也是输了,证明自己的高明是贬低孩子的低能,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语言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保持快乐的好心情,拥有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怎么写听话的话怎么写
听话的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听话是指孩子能够顺从父母或老师的指挥和要求,能够遵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规则,不会随意违反规定。
在教育中,听话是孩子品德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能够听话的孩子一般素质较高,懂得尊重他人,乐于助人,不会给他人带来麻烦,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和谐。
2.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听话是指一个人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制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和法律。
听话的人一般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影响,能够独立思考,不会盲从他人,有一定的抵抗诱惑的能力。
3.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听话是父母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一个重要目标。
父母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和榜样示范,培养孩子观念、品德和行为。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要基于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需求,不能盲目要求孩子听话,也不能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听话的能力下降。
4. 最后,从社会层面来看,听话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一个社会如果充满了不听话的人,那么社会秩序将会混乱,导致社会不安定。
因此,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需要注重培养听话的能力,作为一个社会公民,要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规范,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总之,听话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和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和孩子的听话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听话的不是好学生辩论
辩题:听话的不是好学生
正方观点:
1.听话的学生只是机械地服从指令,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好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2.听话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
好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独立思考并创造性地应用知识。
3.听话的学生可能会成为盲从者,难以独立思考和表达个人观点。
好学生应该具备辩证思考能力,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够通过论证和辩解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反方观点:
1.听话的学生注重纪律和规则,能够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
好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纪律,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并遵守学校规则。
2.听话的学生尊重教师和他人的权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好学生应该尊重教师的教导,愿意接受指导,并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
3.听话的学生通常能够安静、专心地学习,并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好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专注于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结论:
从以上观点来看,虽然听话的学生可能会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但他们注重纪律、尊重师长、专注学习,是好学生的基本素质。
而好学生应该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听话,还包括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等。
因此,作为好学生,需要在听话基础上,全面发展各项能力。
儿子不听话应该怎么教育的话语1. 咱当家长的可不能一味打骂呀,你想想,孩子就像小树苗,得精心呵护修剪不是?就说我家那小子,上次不听话,我就耐心跟他讲道理,嘿,还真管用!2. 儿子不听话,是不是咱沟通方式不对呀?这就好比钥匙开锁,得找对钥匙呀!我那次试着蹲下来和儿子平视说话,效果就不一样。
3. 别总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呀,他们有他们的世界。
就像鸟儿要飞翔,咱不能硬把它按在地上,我儿子喜欢画画,我就从这方面引导他,他现在可听话多了。
4. 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呀,咱不能总觉得自己就是对的。
好比一场比赛,咱也得让孩子发球呀!我就经常听我儿子说他的小烦恼,然后一起解决。
5. 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多重要呀!咱就像一面镜子,孩子会照着学呢。
我平时说话算数,我儿子现在也特别讲信用,自然就听话多了。
6. 别老是唠叨个不停,会让孩子反感的呀!就像蚊子嗡嗡叫,谁不烦呀。
有次我就简洁明了地指出儿子的问题,他反而容易接受。
7. 孩子不听话时,咱得冷静呀,不能比孩子还急。
这就像海上遇到风浪,咱得稳住舵呀!我有回就没发火,好好和儿子谈,效果可好了。
8. 适当给点奖励也不错呀,谁不喜欢被表扬呢?这就像糖果,能让人开心。
我儿子做好一件事,我就奖励他,他现在可积极了,也更听话了。
9. 多和孩子一起玩呀,增进感情,他自然就听你的话。
就像好朋友,一起玩多开心呀!我周末经常和儿子一起打球,关系好了,教育起来也容易。
10. 要相信孩子能改好呀,别轻易放弃。
这就像爬山,虽然累,但坚持就能到山顶。
我一直相信我儿子能变得听话,这不,真的越来越好了。
我觉得教育儿子不听话,关键是要有耐心、方法和爱,要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理解他,引导他,多鼓励,少批评,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变得听话懂事。
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懂事?1、多理解,帮孩子分析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事。
如果家长只懂得指责孩子,会令他反抗性更强,更加不会听话。
所以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指责孩子,而是要去了解孩子,耐心的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帮他分析这样做的后果,使他认识到严重性,学会以后如何解决此类的问题,调控自己的情绪。
2、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在教育孩子时直接向他传输既有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比如说,不能闯红灯,尊老是一种美德等,尽早的给孩子讲道理,用成年人式的语言和方式,从小灌输规矩意识。
3、善于倾听善于倾听是父母对于孩子最基本的尊重,称职的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说话,用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表达自己,从而于他们有所交流,有所沟通,在和孩子沟通期间你和孩子应相互正视,相互倾听,神情专注,不要左顾右盼,不要有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更不要漫不经心的对待,不要在孩子说话时喋喋不休的插嘴,尖酸刻薄的评价,这些都是不好的倾听表现。
4、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和更新。
家长不能拘泥于以前的教育模式,要学会用全新的方法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
5、不辱骂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批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辱骂指责则是很伤害孩子的行为,毫无道理的谩骂指责不仅给孩子树立了反面“榜样”,直接影响他对外界的交流方式,还会使孩子的心灵更封闭或更叛逆,十分不利于健康成长。
6、不溺爱孩子溺爱容易造就孩子无法无天、自私自利的坏毛病,是无法培养出懂事的孩子的,所以更主张一些朴实理性的教育理念。
7、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父母应当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例如,父母可以在孩子身上设定一些实用的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和坏的行为,以及坚持做好事情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以此来使孩子乖巧懂事。
郑委:《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三)第5章 ABC原则——听话的原则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根本“无话可听”(家长的话不具体,不明白,没有可操作性)。
孩子是最讲道理的,孩子不讲道理往往是因为“无理可讲”(家长的话本身就没道理,孩子怎么可能“有理可讲”)而约定好的事情,孩子比家长执行得要好得多!ABC原则事前有约定,事中有提醒,事后有总结家长主观认为孩子不听话,核心原因有二:其一,家长不会说话,尽管本意都是为了孩子好,但说出来的话孩子不爱听。
其二,孩子大部分时候根本“无话可听”,“无理可讲”。
一、孩子是最讲道理的从情境说起:我们常常在商场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比如小汽车,家长不给买,孩子哭闹非要买不可。
怎么办?非常简单。
在每次出门前和孩子约定好:“宝贝,爸爸妈妈带你去商场,爸爸要买什么,妈妈要买什么,你要买什么,除此之外,我们什么都不能买了,可以吗?”一般孩子会答应的。
如果孩子有不同意见,要商量好了再出门。
到了商场,孩子遇到不在计划之内自己还想要的东西时,家长只要提醒他:“我们说好的,不能买其他的”,你会发现孩子非常讲理,盯着想要的东西,满脸渴望地说:“那就下次买吧!”还有些孩子在提醒之后还会要,千万不要答应他,因为是约定好的,这是家长建立威信、“说话算数”的最好时候。
回到家里,再和孩子总结一下,“今天你想买的那个东西,我们讨论讨论要不要下次买”,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好重视我,好爱我!”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被告知要听什么话。
孩子是最讲道理的,孩子不讲道理往往是因为无理可讲。
而约定好的事情,孩子比家长执行要好得多!二、何为ABC原则A、B、C分别代表事前、事中、事后,ABC原则,就是事前有约定,事中有提醒,事后有总结。
可把ABC原则称为“家规”原则。
ABC原则是解决家庭矛盾的最好方法之一。
大家仔细想想,家庭矛盾中有多少事情是因为事前没有约定好呢?每个家庭成员都生活在自己制定的“标准”中(不是大家共同制定的),标准不同,矛盾产生,争吵不断。
●培养理智讲理的孩子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已知的惩罚;(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启发的作用.●培养成功学习的孩子在今天这应试的学习环境里,我们很难对课业成绩不在乎.但是,孩子在这环境里的压力很大,我们要尽量体谅他们.不要对孩子希望太高,更不要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太高的,不合理的期望都只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和对不起父母的罪恶感.不要把成绩看太重,打好基础和真的理解远远比成绩重要.尽量让你的期望合理化.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可能的目标,孩子可能会根本放弃了.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成对孩子的建议.尽量不要把孩子和别人比.鼓励孩子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只是为了分数.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而不是只要考试成绩好就可以了,要鼓励他马上用到学过的知识,让他知道学这些知识对生活是有用的,而不是为了考高分才学.最重要的是要启发孩子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放不开手脚.这样导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有些父母会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但是这通常会使很多人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选择的能力.但是,二十一世纪将是"自主选择"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进入了社会后,孩子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公司……每一天面临的都是选择.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如何培养独立自主选择的能力呢我下面提出五个"要"和五个"不要": *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要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多指导,少批评;*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们,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也没关系;*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惩罚更能够激起责任心.*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培养快乐感性的孩子一个人的快乐和他是否能做他有兴趣的事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根据美国对1500名商学院的学生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追逐兴趣并发掘自身潜力的人不但更快乐,而且更容易得到财富和名利的眷顾.即便他们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取财富和名利,他们也会得到终生的快乐和幸福.很多家长让孩子去学钢琴,练跳舞.我认为有一些嗜好是很好的,可以帮助全面发展孩子,但是要适量.有些学习是很苦的,所以我都会用"让孩子有选择"的方法和孩子约法三章.当我的两个孩子都对音乐表示兴趣时,我们对他们说:尽力学三个月,三个月后,他们如果尽了力,他们可以决定要不要再学.结果,他们对音乐都没有兴趣,但是一个画画有兴趣,一个对戏剧有兴趣.于是,我让他们朝他们的兴趣发展.●培养自信积极的孩子成长在一个期望高,只有批评没有夸奖的环境的孩子很难得到自信.给孩子正面的回馈.让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自信是需要逐步培养的,所以你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个长期的可衡量的计划.国内外的许多幼儿心理研究资料表明:孩子在幼儿时期有很多情感需要,这些情感需要的满足,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的。
怎样教育不讲理的孩子怎样教育不讲理的孩子小孩子活泼好动,而且很爱不听家长的话。
处于两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不懂得道理,所以如果孩子做错了事不讲道理,不宜和他讲道理。
让他转移注意力是比拟好的方法。
大一点的孩子如果很淘气不听话,那就可以试试用以下方法来教育他:1、孩子不讲道理时不要打骂他,给以充分的爱,让他消除紧张的情绪。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错误的观念不可继承下去。
2、父母可给孩子制定作息制度,让他严格遵守作息制度。
学习、进餐、活动等都要让他按规定走,让他有规律性的生活,这样可以培养他的良好习惯。
3、给孩子立下规矩,赏罚清楚,让孩子按规矩办,做对了事给孩子适当的奖励,做错了给他个小小的惩罚,长期下来,孩子会有改善。
4、让孩子建立短期目标,并帮他完成。
这样可以锻炼他的注意力。
比方干一件容易的.事,只坐着玩很短时间就让他出去玩等。
任务愈简单,愈容易完成,他的注意力就愈集中。
5、孩子听话时要表扬他、鼓励他,孩子很喜欢别人的赞扬,不喜欢别人的说教与责备。
好孩子都是表扬与鼓励出来的,不是打骂出来的。
6、对他进展挫折教育,让他在小的挫折中成长。
从小培养他的遇事处理能力,当他遇到挫折,就知道下次要讲道理、听大人话了。
7、孩子也像大人一样,也会有心情郁闷的时候,也需要宣泄情绪的,教他怎么宣泄吧,例如大声唱歌、跑跑跳跳、打打拳等。
8、孩子的精力很充分的,精力越旺盛越爱闹越不讲道理、越不听话,所以每天让他多出去玩玩,消耗下精力。
玩累了自然会好好休息了。
9、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紧张、烦躁。
以身作那么更让孩子信服你说的话。
孩子是天真活泼且任性的,只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为孩子培养出安康的性格。
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不讲道理的孩子,就试试以上这些方法吧。
大象是感性的,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都无法打动它。
只有详细的、可视、可感知、可执行的才会对它有作用。
简单的说,就是你需要清晰的指出一条路,然后让它走就行了。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很多孩子会令父母头疼不已,让干什么偏不干什么,这时候,我们常常会选择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来尝试和他进行沟通,希望他能听进去。
殊不知,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也许还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对于再大一些的孩子就开始表现得极不耐烦,甚至开始顶撞或做一些过激的行为。
首先,我们要知道,对孩子来说讲道理是一种不科学的教育方法1、父母的越喜欢讲道理,他孩子就越不听话。
李阿姨说,她7岁的女儿甜甜特别叛逆。
你不让她做什么,她还偏要做什么。
她经常给孩子苦口婆心的讲道理,但甜甜从来都把这些大道理当是耳边风,导致李阿姨经常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实在忍不住都动手了,她知道随便打骂孩子是不对的,但李阿姨说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就像前两天:李阿姨家住的是步梯,甜甜最近特别喜欢这样下楼:一只胳膊放在楼梯栏杆上,手臂用力向下滑,脚不用力,李阿姨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说楼梯扶手通常不会有人擦,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尘,把衣服都弄脏了,搞不好还会磨破衣服。
而且细菌多容易生病。
但是刚说完没多久,甜甜再下楼时还是会这样做。
李阿姨说了好几次,但是甜甜却是屡教不改,她终于失去了耐心,并且向甜甜发了脾了。
而甜甜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人跟着的时候不会这样,但是自己出去还会偷偷的顺着楼梯往下滑,衣服的袖子下面经常是脏兮兮的。
李阿姨用失望的口气说完这件事之后,还跟大家感叹:“我其实挺尊重孩子的,可是这些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给她说她才会听……”2、大道理对孩子没有用大人给孩子讲道理时,孩子是没有体会的,说衣服脏,大家觉得衣服脏不好,但是孩子并没有这样的体会和感觉,所以但是孩子没有感觉到衣服脏的不好之处,因为衣服不是她自己洗先的,她对衣服是干净还是脏的区别也没有很深的体会。
后来小区一个阿姨给李阿姨支了一个招,让甜甜穿上一件自己最喜欢的容易弄破的衣服让她下楼。
回家后让甜甜自己洗衣服。
甜甜洗衣服时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变得好脏,而且破了一点点,伤心的哭了。
优秀小学生身上必备的6种能力李开复博士对教育有一套自己的理念。
他觉得有6种能力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培养起来,成功才能"可及"。
这6种能力到底是什么?父母该配合怎样的教育才能助孩子早日成功,看看本文体会一下李开复式教育:1、自信自信心是孩子的潜力的"放大镜"。
给孩子正面的回馈。
让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
如果你想培养自信的孩子,最好留意你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
多做肯定性评价。
多让孩子发觉自己的爱好,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
2、独立自主父母潜能地对孩子保护。
放不开手脚。
这样导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
也有些父母会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但是这通常会使很多人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选择的能力。
最终孩子还是要独立的,父母必须压抑自己希望帮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
启发孩子主动地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从学习到照顾身体。
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
要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要培养孩子的负责心。
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们。
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也没关系。
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
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
不要惩罚失败。
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
不要说教。
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
3、爱和快乐让孩子知道他对你多重要,告诉他你多么爱他,慷慨地把你的时间分享给他,但是对物质上不要"有求必应"。
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乐,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力。
鼓励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在她的兴趣上。
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
4、父母=朋友成为孩子最好的、无话不说的朋友。
和孩子打成一片,不要摆起架子,做个"高高在上"的长辈。
对孩子说心里话。
花些时间理解那些流行的东西。
如果他告诉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训话,不要生气,多听少讲。
听话还是讲理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中,似乎听话的孩子更受老师父母的喜爱。
连我们在夸奖孩子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以“真乖”“真听话”作为赞词。
毋庸置疑,听话的孩子为老师为家长省了不少心。
听话亦是不少老师家长心目中的优点。
但是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是不是因缺乏主见而盲从?会不会只是循规蹈矩而鲜有创意?青年导师李开复曾经说过,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只作听话的孩子,而做奖励的孩子。
讲理的孩子因为觉得你有理而“听话”,而非畏惧而“听话”。
为了听话,做父母的极尽古今道理训条。
不管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还是“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只要有利于孩子往听话道路上的,都拿来塞进孩子的脑子里。
同样的,对于孩子来说,在家长老师和一切长辈统一的“好孩子”标准下,他们努力的向驯服的绵羊靠拢,努力的获得更多“褒奖”,而那些不服管教的孩子,就处于一个“不听话,坏孩子”的角落,在老师眼里被弃视,在家长心里要狠命的教育。
鹰来长空,鱼翔浅底。
江河奔涌,各有其道。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在这个世上,更没有两个天生相同的两个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个人的伟大所在就在于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