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汉修先生 交流课
- 格式:docx
- 大小:22.79 KB
- 文档页数:5
《亲爱的汉修先生》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导入1、同学们,屏幕上岀现的这本书是这些天我们共读的,大家已经非常熟悉,它的书名是?记得它的作者吗?关于贝芙莉,你知道些什么?2、抢答赛二、回顾主要内容,梳理作品人物1、列出主要人物:鲍雷伊妈妈爸爸“上匪”法兰德林先牛汉修先生贝乔女士2、交流对人物的理解鲍雷伊:聪明、自卑、宽容、善良……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成长的历程(包括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对身边的人的态度的转变)爸爸妈妈:对鲍雷伊都充满关爱,但妈妈和爸爸的性格和追求又有所不同。
法兰德林先生:虽然不是教师,但同样对学生倾注了爱心,并受到学生的尊敬。
(联系我们学校谈一谈法兰德林先生)汉修先生贝乔女士:都是作家,对学生的写作除了指导,更多的是鼓励。
三、小结汉修先生和贝乔女士对怎样写作的看法(多写、多听、多思考、写出自己的东西、不写虚构的东西)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著名作家臧克家和梅子涵的话、书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话)四、小练笔:你喜欢上学吗媒体是这样评论这本书的:极佳的故事,非常深刻;很有立体感,技巧出色,确实是一部佳作。
一一《纽约时报》幽默的风格使这部作品更加出神入化了。
一一《学校图书馆杂志》这是一个男孩子经历了父母离异、生活发生变化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的书信中接触到他的内心世界,这本1984年的得奖作品,并未随着潮流的变迁而褪色,书中男孩的心情仍然让读者感同身受。
一—《儿童文学杂志》《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样的一本国际小说,在我校四年级学生间得以交流,是一件幸事。
黄老师用有他极有节奏感的语言与学生徜徉在“信”与“日记” 中,为打造学生的完美心灵,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体味不同的人生, 做了牵线搭桥的工作,值得尊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这本书,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体会主人公鲍雷伊那能够宽容、理解别人的优秀品质,学会宽容、理解别人,从而使自己收获快乐。
教学过程:一、兴趣激发《亲爱的汉修先生》是我们本学期的必读书目,你们读完了吗?读一遍的请举手,读两遍的请举手,读两遍以上的请举手。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书交流会上课详案一、游戏导入1、老师说“动作”,学生做相反的动作。
2、前段时间,我们一起看完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本书。
二、简单介绍在聊书之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简单的介绍下《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
(点评:你的概括能力可真强,说的真详细,看来你是一位爱读书的孩子)三、人物大盘点这本书一共分为八个章节,同时书中也提到很多的人物,我想光靠我们的这副小脑瓜子是很难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的。
所以,老师给你们做了一张清单,请大家一起来完成,好吗?(出示人物大盘点)1、我们先从鲍雷伊一家开始介绍吧,假如上一位同学没有讲清楚,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点评:你们看到的人物可真多,甚至有些老师都没发现,你们真了不起。
——我们用掌声来鼓励下自己)2、书中提到了这么多人物,有没有哪一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为什么他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点评:讲的真清楚,讲的很详细,概括的真好)四、故事情节赏析1、我们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久了就会发生很多故事。
书中这么多人相聚在一起,我相信他们之间也一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那么,其中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下。
(出示故事情节赏析)(点评: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讲的真不错,这部分确实挺有意思的/挺感人的,老师都想把这部分再好好的看一看了。
)2、听了这几位同学的分享,老师忍不住也想和你们分享一下。
出示片段1:请同学们读一读。
知道这是谁说的话吗?鲍雷伊老师之所以选这一片段,是因为鲍雷伊让我想起了五年级课本里的一位主人公,他同样说过一段类似的话。
出示片段2:请同学们读一读,知道这是谁说的话吗?费奥多罗夫3、他们俩个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点,看下哪位同学能知道的吗?对待生活,乐观积极。
(点评:这位同学说的真好,都说到老师心坎里。
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对待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深深的吸引住了老师。
)五、说一说乐观积极,这就是老师眼中的鲍雷伊。
可著名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位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老师想看看你们眼中的鲍雷伊。
《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学设计第一篇:《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学设计亲爱的汉修先生【作者简介】贝芙莉·克莱瑞,1916年生于美国的俄勒冈州。
贝芙莉自小就受到做图书管理员——母亲的熏陶,喜爱看书。
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立志要写一些关于她童年趣事以及她身边小朋友的图书。
贝芙莉曾在华盛顿大学致力于研究儿童图书的管理工作,并在日后成为了一名图书馆的管理员。
贝芙莉的灵感大多都来自她日常的生活体验以及一些周围的环境。
她的书为她赢得了许多著名的奖项。
《亲爱的汉修先生》是她所有作品中现代感最强、写得最好的一本,获得了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并同时使她赢得了1983年美国文学最杰出贡献奖;她的“雷梦拉”系列则分别赢得了1978年以及1982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
她的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并出版,广为流传。
1988年,她的“雷梦拉”系列被改编成电视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贝芙莉是美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在波特兰,建有一座贝芙莉·克莱瑞雕塑园,里面摆放着她作品中的人物雕像。
【课外拓展】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又称纽伯瑞大奖是由美国图书馆学会的分支机构——美国图书馆儿童服务学会于1922年为纪念纽伯瑞而创设的奖项。
得奖者必须是对美国儿童文学有杰出贡献者,并以美国公民及永久居民为限,自1922年起每年颁发给前一年度最杰出的美国儿童图书作者。
它与“国际安徒生奖”齐名。
“纽伯瑞奖”每年颁发一次,颁奖对象为上一年出版的英语儿童文学作品;每年颁发金奖一部、银奖一部或数部。
【内容简介】这是五年级男生雷伊给作家汉修先生写的信和他的日记。
雷伊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他写信给汉修先生,竟然会变成一件工作!原先他只不过是想表示,他喜欢汉修先生的书罢了。
但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老师要班上的小朋友写信给作者,问几个问题,好作为读书报告。
汉修先生在回信的后面,也要雷伊回答问题。
因为电视机坏了,雷伊很无聊。
加上妈妈的逼迫,雷伊开始不情愿地回答汉修先生的问题。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书交流会教学目标:一、通过读书会,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二、感受鲍雷伊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
三、展开想象,以给鲍雷伊写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读后感受。
教学重难点:鲍雷伊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及背景教学准备:一、学生课前阅读文本,分组分类制作人物卡片。
二、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1.同学们,这一阶段我们在读一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她是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创作的一本国际大奖小说,曾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班级读书会,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交流的形式跟以往上课有所不同,我们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的,我班同学分成了六个小组,在这个读书活动中,我们要过四关,每一关中哪个小组的同学发言最积极,想法最独特,表达最有创意,合作最默契,我们就颁发读书之星。
四关过后,哪个小队的读书之星最多,哪个小队就是我们今天的读书明星队,怎么样,想接受这次挑战吗?2.那好,首先请组长们与在座的老师招个手。
也请各组成员站起来与老师们打个招呼。
(播放音乐)二、读书大过关导语:那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亲爱的汉修先生》吧!第一关:人物大盘点——交流出现在本书里的主要人物,提炼以鲍雷伊一家为主的人物。
1.同学们,读这一类书,我们首先得理清书里的人物,这本书中写到了哪些人物?①鲍雷伊一家人:鲍雷伊、妈妈邦尼、爸爸比尔、狗“土匪”;鲍雷伊:一个普通的男生,并不是超常生,也没有特殊的才艺。
妈妈邦尼:一位单身母亲,在“凯蒂餐饮服务中心”打工,想成为一名有执照的专业护士。
爸爸比尔:一位卡车司机,整天奔波在外。
“土匪”:一只小狗,喜欢坐车,现正陪着跑长途的爸爸。
②两位作家:汉修先生、安琪拉·贝乔小姐。
③学校里的人:法兰德林先生、校长、图书管理员妮莉、同学培瑞。
④跟妈妈有关的人:凯蒂阿姨、妈妈的同事、有三个孩子的查理。
⑤跟爸爸有关的人:送圣诞礼物的叔叔、比萨男孩及妈妈、休息站的服务生。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书交流会活动方案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在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活动地点:四(1)班教室
三、活动方式:小组推选班内交流
四、活动过程:
1、背诵读书名人名言2条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教师发言
3、小组内交流读书心得,每组评选一名同学参加全班交流评选。
4、评选获胜者,授予“优胜奖”奖状。
5、拍照留念。
6、教师总结。
7、齐诵读书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书交流会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读书会,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二、感受鲍雷伊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
三、展开想象,以给鲍雷伊写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读后感受。
教学重难点:鲍雷伊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及背景教学准备:一、学生课前阅读文本,分组分类制作人物卡片。
二、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1.同学们,这一阶段我们在读一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她是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创作的一本国际大奖小说,曾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班级读书会,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交流的形式跟以往上课有所不同,我们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的,我班同学分成了六个小组,在这个读书活动中,我们要过四关,每一关中哪个小组的同学发言最积极,想法最独特,表达最有创意,合作最默契,我们就颁发读书之星。
四关过后,哪个小队的读书之星最多,哪个小队就是我们今天的读书明星队,怎么样,想接受这次挑战吗?2.那好,首先请组长们与在座的老师招个手。
也请各组成员站起来与老师们打个招呼。
(播放音乐)二、读书大过关导语:那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亲爱的汉修先生》吧!第一关:人物大盘点——交流出现在本书里的主要人物,提炼以鲍雷伊一家为主的人物。
1.同学们,读这一类书,我们首先得理清书里的人物,这本书中写到了哪些人物?①鲍雷伊一家人:鲍雷伊、妈妈邦尼、爸爸比尔、狗“土匪”;鲍雷伊:一个普通的男生,并不是超常生,也没有特殊的才艺。
妈妈邦尼:一位单身母亲,在“凯蒂餐饮服务中心”打工,想成为一名有执照的专业护士。
爸爸比尔:一位卡车司机,整天奔波在外。
“土匪”:一只小狗,喜欢坐车,现正陪着跑长途的爸爸。
②两位作家:汉修先生、安琪拉·贝乔小姐。
③学校里的人:法兰德林先生、校长、图书管理员妮莉、同学培瑞。
④跟妈妈有关的人:凯蒂阿姨、妈妈的同事、有三个孩子的查理。
⑤跟爸爸有关的人:送圣诞礼物的叔叔、比萨男孩及妈妈、休息站的服务生。
《亲爱的汉修先生》阅读指导课及评析作者:张迎春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11期一、想一想这本书给自己带来了什么1.这几天,我们去读了一本名为《亲爱的汉修先生》的书,它是由美国著名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创作的。
想一想,当我们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什么想让你去读它呢?2.有时候读一本有意义的书,可能会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帮助。
你通过读《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有没有感受到这本书与其他书不一样的地方,想不想跟着鲍雷伊一起成长?(《亲爱的汉修先生》是通过书信和日记的方式来讲述鲍雷伊的生活的。
)3.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来讨论读这本书的想法,尤其是自己喜欢的那个部分。
【评析:让学生想一想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并做总结,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后面的探讨中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感悟鲍雷伊的生活1.根据上课之前幻灯片上放出的小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一下。
在你们回答的过程中,我发现你们对鲍雷伊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
那么,在这节课里,我们要和鲍雷伊一起成长,看一看他的精神生活。
2.汉修先生收到了鲍雷伊寄来的很多封信,在这些书信里,鲍雷伊描述了他从小到大的很多事情。
想一想,鲍雷伊从小到大的哪些经历对你的吸引力最大?提示:在鲍雷伊( ;)事情中,我认为他有( ;)的品质。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
学生通过读鲍雷伊经历的事情,写出读后感(注意文章格式)。
比如说:小狗“土匪”丢了、父母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等等。
【评析:在小说中,通常都是通过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来展现其性格特点,通过描述他的生活经历来描述这个人物。
所以,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主人公及其他周边的人,这就要彻底领会他的生活经历。
让学生以“在鲍雷伊( ;)事情中,我认为他有( ;)的品质”为基础,深入地了解这本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规范,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与鲍雷伊交流,感受他的精神生活1.在上课之前,教师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整理得知,有32名学生说的问题一样,那就是:鲍雷伊作为一名小学生,他的生活日记和寄给汉修先生的书信里的文笔竟然可以这么好。
《亲爱的汉修先生》共读案例共读时间:班级情况:全班基本上人手一次书共读过程:一、缘起:三年级学生刚接触日记和习作,班里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知如何习作写日记,家长也反映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在家里写日记。
还因为:“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这本书的封面上这样写。
我觉得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在感受鲍雷伊在写作态度、写作兴趣、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中,能领悟到了许多写作的秘诀。
二、过程:首先,通过一节导读课,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一)《亲爱的汉修先生》导读课(一)观察封面,质疑某观察封面,看图说话。
(环境、人物、事件)某质疑问题可能是:(1)书名为什么是“亲爱的汉修先生”?(2)为什么说“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呢?这本书中到底有什么写作秘诀呢?(二)读“前言”,重点理解梅子涵先生对阅读经典童书的感悟,理解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理解“一辈子的书”。
(三)看目录,认识本书独特的呈现方式。
这部作品的呈现方式很特别。
全书都以书信的方式安排故事,通过鲍雷伊给作家汉修先生写的信和日记,将所有的人、事、物贯穿其间。
这种创作手法在少年小说中并不常见,需要好好体会。
(四)认识本书的主要人物,质疑。
汉修先生鲍雷伊妈妈爸爸法兰德林先生“土匪”(五)看封底名。
“纽伯瑞奖”每年颁发一次。
不同的是,“国际安徒生奖”是颁发给作家的,而“纽伯瑞奖”是颁发给优秀作品的。
)(3)齐读《纽约时报》、《学校图书馆杂志》、《儿童文学杂志》对《亲爱的汉修先生》的评价。
(六)朗读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1.阅读鲍雷伊的第一篇日记、对“蝴蝶树林”的描写和鲍雷伊征文获奖后与女作家一起用餐的片段,引导质疑:听了这三篇日记,你想说什么?2.阅读24、30页,了解鲍雷伊的烦恼:午餐常被偷再次引导学生质疑。
(七)学生尽情地阅读。
(二)阅读竞赛推进接着,通过导读题,一章节一章节的推进阅读。
在这期间,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差异特别大,有些孩子一口气就把书读完了,但是也有孩子尽管买了书,也不读,也有些孩子,不光按照老师的导读题认真得读了,还学会了批注。
一、游戏导入1、老师说“动作”,学生做相反的动作。
2、前段时间,我们一起看完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本书。
二、简单介绍在聊书之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简单的介绍下《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
(点评:你的概括能力可真强,说的真详细,看来你是一位爱读书的孩子)三、人物大盘点这本书一共分为八个章节,同时书中也提到很多的人物,我想光靠我们的这副小脑瓜子是很难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的。
所以,老师给你们做了一张清单,请大家一起来完成,好吗?(出示人物大盘点)1、我们先从鲍雷伊一家开始介绍吧,假如上一位同学没有讲清楚,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点评:你们看到的人物可真多,甚至有些老师都没发现,你们真了不起。
——我们用掌声来鼓励下自己)2、书中提到了这么多人物,有没有哪一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为什么他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点评:讲的真清楚,讲的很详细,概括的真好)四、故事情节赏析1、我们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久了就会发生很多故事。
书中这么多人相聚在一起,我相信他们之间也一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那么,其中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下。
(出示故事情节赏析)(点评: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讲的真不错,这部分确实挺有意思的/挺感人的,老师都想把这部分再好好的看一看了。
)2、听了这几位同学的分享,老师忍不住也想和你们分享一下。
出示片段1:请同学们读一读。
知道这是谁说的话吗?鲍雷伊老师之所以选这一片段,是因为鲍雷伊让我想起了五年级课本里的一位主人公,他同样说过一段类似的话。
出示片段2:请同学们读一读,知道这是谁说的话吗?费奥多罗夫3、他们俩个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点,看下哪位同学能知道的吗?对待生活,乐观积极。
(点评:这位同学说的真好,都说到老师心坎里。
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对待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深深的吸引住了老师。
)五、说一说乐观积极,这就是老师眼中的鲍雷伊。
可著名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位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老师想看看你们眼中的鲍雷伊。
第一课时阅读推荐课教学目标:1、了解《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作者及其基本容。
2、通过重点语段赏析,掌握一些基本阅读方法。
理解作品的思想涵,使学生受到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教育。
3、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读书交流,培养卓越口才。
教学准备:《亲爱的汉修先生》实体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写日记、写作文吗?我想在座的大多数同学,都曾经为写不出作文而苦恼过。
你们想改变这种现状吗?我小的时候和你们一样,也不喜欢写日记、写作文,但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后,我的态度改变了,喜欢上了写日记,喜欢上了写作文,虽然没能成为一个作家,但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
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读的是哪本书呢?二、导读新书:读封面这就是老师当年读过的那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
只要我们用心地读读这本书,相信会改变你对写作的态度,同时你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我们先来“触摸”一下书的封面吧。
你从封面看到了什么呢?1、作家【美国】贝芙莉·克来瑞,翻译:柯倩华2、国际大奖小说3、“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为什么呢?4、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如果说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是颁给儿童文学作家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是颁给作品的,作品的品质都属上乘。
5、窗外月儿弯弯,一个孩子坐在窗前,读着一封信。
知道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他,和他交朋友。
也许当你读完这本书,那个坐在窗前的孩子就是你呢。
不信,请跟老师走进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
读目录1、翻过了书的封面,就是书的——目录,我们来读一读。
2、看了书的目录,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3、我们再整体地看一下目录,你有什么发现?(作者写了四章“亲爱的汉修先生”,四章“鲍雷伊的日记”;这本书与一些书不同的地方就是,整本书以鲍雷伊的日记和书信的方式安排故事,在鲍雷伊的书信里,在鲍雷伊的日记里,我们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爱,也充满了痛,但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的收获。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书交流会
教学目标:
一、通过读书会,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二、感受鲍雷伊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
三、展开想象,以给鲍雷伊写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读后感受。
教学重难点:
鲍雷伊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及背景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文本,分组分类制作人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
1.同学们,这一阶段我们在读一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她是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创作的一本国际大奖小说,曾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班级读书会,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交流的形式跟以往上课有所不同,我们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的,我班同学分成了六个小组,在这个读书活动中,我们要过四关,每一关中哪个小组的同学发言最积极,想法最独特,表达最有创意,合作最默契,我们就颁发读书之星。
四关过后,哪个小队的读书之星最多,哪个小队就是我们今天的读书明星队,怎么样,想接受这次挑战吗?
2.那好,首先请组长们与在座的老师招个手。
也请各组成员站起来与老师们打个招呼。
(播放音乐)
二、读书大过关
导语:那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亲爱的汉修先生》吧!
第一关:人物大盘点——交流出现在本书里的主要人物,提炼以鲍雷伊一家为主的人物。
1.同学们,读这一类书,我们首先得理清书里的人物,这本书中写到了哪些人物?
①鲍雷伊一家人:鲍雷伊、妈妈邦尼、爸爸比尔、狗“土匪”;
鲍雷伊:一个普通的男生,并不是超常生,也没有特殊的才艺。
妈妈邦尼:一位单身母亲,在“凯蒂餐饮服务中心”打工,想成为一名有执照的专业护士。
爸爸比尔:一位卡车司机,整天奔波在外。
“土匪”:一只小狗,喜欢坐车,现正陪着跑长途的爸爸。
②两位作家:汉修先生、安琪拉·贝乔小姐。
③学校里的人:法兰德林先生、校长、图书管理员妮莉、同学培瑞。
④跟妈妈有关的人:凯蒂阿姨、妈妈的同事、有三个孩子的查理。
⑤跟爸爸有关的人:送圣诞礼物的叔叔、比萨男孩及妈妈、休息站的服务生。
2、如果请你来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分别介绍一下这几个人物的话,你打算怎样介绍?
鲍雷伊:爱读书、勤奋;开始孤独、自卑,最后懂得理解和宽容
鲍雷伊的爸爸:有责任心
鲍雷伊的妈妈:乐观坚强、心灵手巧、爱孩子、懂宽容
3.小结:各组在这个人物大盘点中,完成得不错,大屏幕上已经清晰地向我们呈现书中的一连串人物,如果在平时的读书过程中能及时梳理书中的主要人物,提炼他们相关的信息,就能快速地进入到故事里面去呢。
让我们走进第二关。
第二关:主角品味站——交流书中主人公鲍雷伊的特点。
1.在这么多的人物中主人公是谁呢?(鲍雷伊)鲍雷伊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他安静、内向,并不是超常生,也没有特殊才艺,一开始还讨厌写作的呢!然而,读着读着,
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被鲍雷伊身上一个个闪光点所打动。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鲍雷伊呢?我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我们交流。
记住交流的时候,要有理有据地说,先要说什么印象,然后要用书中的事例来证明。
特点一:很主动[第一封信]
师:[展示读二年级写的那封信]从这封信,能看出鲍雷伊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二年级就写信给作家了,你们读书主动给作家写过信吗?比如大家读过金波、曹文轩、杨红樱等作家的书,你主动给他们写过信吗?
师: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学习。
特点二:爱动脑。
为了发明警报器,他太认真了!
特点三:挺认真
先准备《写午餐窃贼追捕秘诀》[为什么这篇文章不能写?]
接着想写《十尺蜡人》[是谁让他放弃这篇文章]。
接着决定写诗[只写几个字,就写不下去了!]
去蝴蝶树林,想写一篇散文,决定不写诗了。
再后来又想写《午餐袋之谜》[因为不知道小偷是谁,不能写]
最后写了《卡车上的一天》。
这么认真地准备,肯定能成为小作家!
特点三:说真话[喜欢就写喜欢,不喜欢就写不喜欢,高兴就是高兴,不开心就是不开心。
]师:我们一起看看第一章的20封的署名,你就可以看出什么是真实感情!(展示)
第一封信:您的明友鲍雷伊(男孩)敬上[二年级]
第二封信:您的朋友鲍雷伊敬上[三年级]
第三封信:您最棒的读者鲍雷伊敬上[四年级]
第四封信:您最喜欢的读者鲍雷伊敬上
第五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五年级]
第六封信:您的头号书迷鲍雷伊敬上
第七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六年级]
第八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
第九封信:讨厌您的鲍雷伊[妈妈逼他回信]
第十封信:鲍雷伊[回答第一、二个问题]
第十一封信:筋疲力尽的读者[回答第三个问题]
第十二封信:您以前的朋友鲍雷伊[介绍妈妈]
第十三封信:还在生气的鲍雷伊[回答第四个问题]
第十四封信:筋疲力尽的读者鲍雷伊[回答第五个问题]
第十五封信:鲍雷伊[回答第六、七、八个问题]
第十六封信:受够您的鲍雷伊[回答第九、十个问题]
第十七封信:您的头号书迷鲍雷伊敬上[这封信,对第十六封信的不礼貌道歉了]
第十八封信:学生鲍雷伊敬上
第十九封信:疑惑的读者鲍雷伊敬上
第二十封信:感激您的朋友鲍雷伊敬上
特点四:爱读书。
鲍雷伊家境不好,没有多少钱,房子还是租的,但他还是比较喜欢读书。
这本书中介绍了他读过哪些书?
《狗儿快乐秘诀》、《麋鹿吐司面包》、《乞丐熊》。
在书里,乔伊的爸爸说,狗住在城市里很无聊,所以乔伊得想出七种使狗快乐的方法,才能养狗。
我也有一只黑色的狗,它叫“土匪”,是一只好狗。
如果你回信给我,我就可以把你的信贴在教室的布告栏上了。
老师教我一个方法记住“朋”字怎么写:好朋友连续两个月都不会吵架。
敬祝健康
您的朋友鲍雷伊敬上
C亲爱的汉修先生:
我现在已经四年级了。
我对《狗儿快乐秘诀》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写给您的前两封信里都提到过这本书。
老师要我们在“阅读周”写信给作家。
我去年收到了您的回信,可那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的。
请您亲笔写一封信给我好吗?我非常非常喜欢您的书。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乔伊的爸爸,因为乔伊为了逗狗高兴,给它放了女歌星的录音带,结果狗就像唱歌一样不停地大叫,可是他爸爸都没有生气。
“土匪”听到人家唱歌的时候也会大叫。
您最棒的读者鲍雷伊敬上
师:比较读这三段话,看看有什么发现?(从中体会到三封信都提及《狗》一书但每一次对书的感受的描述都不同,越来越具体。
)
D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云间露出脸来。
这时,那些小树叶开始移动,缓缓地张开翅膀,变成数千只橙色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树上颤动个不停。
然后,它们开始在阳光下的树叶间缓缓飘浮。
满天的蝴蝶真是美极了,让我整个人觉得好舒服。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它们直到雾气渐渐升起,所有的蝴蝶又回到树上变成棕色的小树叶。
这让我想起妈妈讲的一个故事:灰姑娘在舞会结束后又变回了原样。
师:从写作的角度与前三段比较,说说读后的感受?
小结质疑:鲍雷伊起初并不是个喜欢写作的孩子,像你们一样由刚开始写得不具体,甚至还有错别字,到后来能写得如此具体生动优美。
这要感谢亲爱的汉修先生,他教给了鲍雷伊很多阅读和习作的方法,但都隐含在鲍雷伊的书信与日记中,你能找得到吗?
你觉得哪些方法对你提高作文水平有帮助?你今后怎么做呢?(鲍雷伊按照汉修先生的建议做了:多写、(12页)多听、(64页)多思考、(60页)写出自己的东西不要像别人(75页)、不能写虚构的东西(111页)。
)(引导学生理解封面上的话: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
第五关:书信传真情——通过写信的形式,提升学生对主人公鲍雷伊的总体印象,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1.交流至此,书中的鲍雷伊已经离我们不再遥远,他仿佛就是我们的一员,是多么真实而又可爱。
你是否愿意和鲍雷伊做好朋友呢?那我们也来学着鲍雷伊的样子,写一写自己的心里话。
你可以写写对他的认识,也可以像鲍雷伊回答汉修先生提出的问题——“你是谁?”一样来介绍一下自己。
2.学生写话。
鲍雷伊:
你好!
————————————————————————————————————————————————————————————
你的朋友
年月日
3.根据学生的写话进行及时评价。
三、小结:我们读书四大关已经全部过完了,每一小队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尤其是第()小组,获得了四个读书之星,现在我荣幸地宣布今天的读书明星队是()小组。
有请组长上台来领读书明星棒,大家掌声祝贺。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教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也能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