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两种方法如何计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 格式:pptx
- 大小:76.05 KB
- 文档页数:4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是指为了加快固定资产折旧的速度,减少其税前利润,在税前所得中少计提折旧费用,以减少纳税额的一种做法。
这种折旧方法通常用于经营性租赁、项目开发和重大技术改造等需要大量投资且对折旧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
1.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计可以使用的时间长度。
使用寿命可以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经验、外部市场状况和设备性能来确定。
2.确定固定资产的残值: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完毕后的估计价值。
通常情况下,在确定残值时,会考虑到资产的磨损程度、技术更新换代等因素。
3.确定折旧的方法:常见的加速折旧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和复合递减法等。
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按照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值的两倍折旧率进行计算。
折旧率=1/使用寿命×2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4.确定每年的折旧费用: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折旧率和使用寿命,可以计算出每年折旧费用。
5.计算每年的税前利润:税前利润是指在扣除各项费用之前的公司应税收入。
税前利润=净利润(税后利润)+折旧费用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可以在前期减少利润,从而减少纳税额,提前获得税务上的优惠。
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使用加速折旧方法时,要合理控制折旧费用的计提,避免出现折旧费用过高导致净利润过低,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
总之,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计算公式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残值和折旧方法来确定的,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折旧费用的计提,企业可以减少纳税额,提前获得税务上的优惠。
但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折旧费用的计提,以保证公司的经营状况。
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异同
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都是用于计算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两者有相同的目的,但是内容是不同的,计算方式也是不同的。
本文主要讲的就是两者的异同。
一、年数总和法:
1、定义: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2、计算公式
①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②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③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优点:因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
还有,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即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的减少。
因此,加速折旧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
加速折旧法计算公式
加速折旧法是一种折旧法,它可以加快计算折旧金额的速度。
它可以使会计人员在计算折旧金额时节省时间,并且可以更有效地收回资产的成本。
加速折旧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折旧的开始阶段,把资产的折旧金额大大增加,以便较快地收回其成本。
随着折旧的进行,折旧金额逐步减少,折旧周期延长,以此实现折旧的更快收回。
加速折旧法的具体计算方法是,首先确定折旧周期,然后根据资产的原值和使用寿命,计算出折旧率。
接下来,按照折旧周期和折旧率,计算出资产每期的折旧金额。
最后,将每期折旧金额累加,得到资产的总折旧金额。
加速折旧法适用于资产的使用寿命短,且需要较快收回成本的场合。
如果使用寿命较长,则应使用平均年限折旧法,以避免在最初阶段把折旧金额弄得过大。
总之,加速折旧法是一种有效的折旧法,可以让会计人员节省时间,并有效收回资产的成本。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两种方法如何计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是一种会计手段,旨在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中的前期,通过加速折旧来减少企业的税负。
企业采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可以降低所得税的缴纳金额,增加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我所给的任务名称中,要求我解释两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的计算方式。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常用的两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法。
1.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是固定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
每年折旧额度由固定资产净值的两倍乘以一定比例计算,直到净值小于等于残值。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年折旧率其中,固定资产净值 = 原值 - 累计折旧额,年折旧率则通常是单位折旧率的两倍。
假设一台机器的原值为1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残值为2万元,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来计算这台机器的每年折旧额。
首先,计算单位折旧率:单位折旧率 = 1 / 使用寿命 = 1 / 5 = 0.2然后,计算年折旧率:年折旧率 = 单位折旧率 × 2 = 0.2 × 2 = 0.4最后,根据计算公式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第一年折旧额 = (原值 - 累计折旧额) ×年折旧率 = (10万 - 0) × 0.4 = 4万元第二年折旧额 = (原值 - 累计折旧额) ×年折旧率 = (10万 - 4万) × 0.4 = 2.4万元第三年折旧额 = (原值 - 累计折旧额) ×年折旧率 = (10万 - 6.4万) × 0.4 = 1.44万元第四年折旧额 = (原值 - 累计折旧额) ×年折旧率 = (10万 - 7.84万) × 0.4 = 0.576万元第五年折旧额 = (原值 - 累计折旧额) ×年折旧率 = (10万 - 8.416万) × 0.4 =0.3464万元2.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
资产折旧法: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资产折旧法是会计上用来分摊资产成本的方法,以反映资产的使用价值逐渐减少的情况。
在资产折旧法中,常用的方法有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资产折旧法的定义、计算步骤和适用范围等内容。
一、直线法折旧1. 定义:直线法折旧是一种常见的资产折旧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资产的成本均匀分摊到其预计使用寿命内的每一个期间。
2. 计算步骤:- 首先,计算资产的残值,即预计使用寿命结束后,资产的估计剩余价值。
- 其次,计算折旧费用,即资产成本减去残值后,每个期间的折旧费用。
- 最后,将折旧费用分摊到每个期间,得到每期应计入费用的折旧费用。
3. 适用范围:直线法适用于资产使用寿命相对稳定、价值逐年持平的情况。
适用于房屋、土地等长期使用的资产。
二、加速折旧法1. 定义:加速折旧法是一种在资产早期年份折旧费用较高,在后期年份折旧费用逐渐减少的资产折旧方法。
2. 计算步骤:- 首先,确定资产的折旧基准,即预计使用寿命的倒数。
- 其次,计算每个期间的折旧费用,根据折旧基准乘以期间资产净值。
- 最后,将折旧费用分摊到每个期间,得到每期应计入费用的折旧费用。
3. 适用范围:加速折旧法适用于资产价值在早期年份快速减少的情况,如计算机和其他科技设备。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1. 定义: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资产折旧方法,其折旧费用在早期年份较高,在后期年份逐渐减少,但总折旧费用又不超过资产成本的方法。
2. 计算步骤:- 首先,确定资产的折旧基准,即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倒数乘以2。
- 其次,计算每个期间的折旧费用,根据折旧基准乘以期间资产净值。
- 最后,将折旧费用分摊到每个期间,得到每期应计入费用的折旧费用。
3. 适用范围:双倍余额递减法适用于资产在早期年份价值较快减少,在后期年份减少的幅度递减的情况,如汽车等耐用消费品。
以上是对资产折旧法中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详细介绍和计算步骤。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分摊其原值或成本至其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的过程。
折旧的计提方法和公式是根据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来确定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
1.直线法折旧方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将固定资产的原值或成本平均分摊至其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
按照直线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准备价值)/预计使用寿命其中,固定资产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或者初始投资额,折旧准备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价值,预计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的年限。
2.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前期折旧较高,后期较低。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2/预计使用寿命)其中,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寿命同上述直线法折旧方法一致。
3.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加权平均折旧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按照年数总和分配到每年,前期折旧较低,后期较高。
按照年数总和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此年压缩比其中,固定资产原值同上述直线法折旧方法一致,累计折旧额是指截止到当前年度的累计折旧额,此年压缩比是指第n年(从第1年开始计算)的折旧压缩比。
4.双倍余额递减与直线法的综合法:这种方法结合了双倍余额递减法和直线法的特点,前期较低,后期稳定。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与直线法的综合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前期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后期直线法折旧额其中,前期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后期直线法折旧额按照直线法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公式只是常用的几种,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其他方法。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有所不同,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和公式。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账务处理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3.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或:年折旧率=/×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其他方法的第一个区别就是一开始计提折旧的时候不扣除预计净残值,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计提折旧才扣除预计净残值;另外就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时候应该扣除以前已经计提的折旧,而年数总和法和年限平均法不扣除已经计提的折旧;而如果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该按照扣除了减值和已经计提的折旧后的账面价值重新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将其原值逐年分摊为费用的过程。
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法。
1. 直线法: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使用寿命进行等额分摊折旧。
计算公式为:
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 使用寿命
其中,固定资产原值为购买或建造资产时的成本,预计残值为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估值。
2. 加速折旧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加速分摊,前期折旧费用较高,后期较低。
常见的加速折旧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倍率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为:
第一年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已计提折旧费用) × 2 / 使用寿命
后续年份的折旧费用为上一年份的残值× 2 / 使用寿命
年数倍率递减法计算公式为:
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已计提折旧费用) × (残值率)^n
其中,n为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3. 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按年数总和进行分摊。
计算公式为:
第n年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已计提折旧费用) × (n / 年数总和)
年数总和 = n × (n + 1) / 2
其中,n为当前年份。
以上是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计算公式,具体选择哪种折旧方法,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要求来确定。
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怎么做会计处理?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3.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1)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三种:一、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配到各期的一种方法。
公式:年折旧率=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原值-原值*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二、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
公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三、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以下是常用的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残值200元。
按双倍余额法计算折旧。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提折旧额=10000*40%=4000元第二年应提折旧额=(10000-4000)*40%=2400元第三年应提折旧额=(6000-2400)*40%=1440元第四、五年的年折旧额=(2160-200)/2=980元2、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将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分数的分子代表尚可使用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一、计算方法概述折旧计算方法有:直线法(也叫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用的比较多的是直线法,部分生产企业采用工作量法(淡旺季特别明显的生产企业建议采用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用的是最少的。
大部分企业用的是直线法,而且直线法也是税务上认可的折旧方法。
要采用其他方式计提折旧的企业,最好先跟税务沟通,进行备案。
免得进行纳税调整,啰嗦而麻烦。
二、注意事项注意1:固定资产入账的次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不计提!处置(报废或出售)时,当月继续计提一个月折旧。
注意2:残值率的确定资产到使用年限还能回收的价值/原值计算净残值率。
一般原按资产原值的3%~5%确定。
现在统一为5%注意3: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均称为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时一般都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三、具体的计算方法:1、直线法:每月折旧额=【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12月)说明:折旧年限的确定: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
2、工作量法:月折旧额=月工作量*[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3、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年折旧率=2/使用年限;每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12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用直线法计算,即(原值-累计折旧-预计净残值)/2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N-I)/0.5*N*(N+1) [其中,N=预计使用年限.I=已使用年限]每月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12四、案例:说明A公司有一台生产设备价值60万元一)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按照规定为10年,残值率预计为5%每月折旧额=600000*(1-5%)/(10*12)=570000/120=47500元二)工作量法根据生产部门统计本月工作量为80000件,根据全年预算,预计工作总量为500000件则本月折旧额=80000*[600000*(1-5%)]/500000=91200元工作量法会因为各月生产量的大小不同得到的折旧额不同,对于计算单台生产成本来讲更加合理,使得单台生产成本更加均衡。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1. 双倍余额递减法:这是一种加速折旧法,通过使用年限最后两年的前面各年,用年限平均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
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最后两年改用年限平均法,将倒数第2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在这两年平均分摊。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2. 年数总合法:这是另一种加速折旧法,以尚可使用寿命除以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乘以100%来计算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的计算为: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12。
请注意,具体的计算过程可能会因固定资产的种类、使用情况、折旧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计算公式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流失情况。
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折旧会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在企业的负债一栏中。
固定资产折旧有多种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一、线性折旧法线性折旧法是最为简单和常用的一种折旧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分摊的,折旧金额是固定的。
计算公式:年折旧额=(购入价值-预计残值)/使用寿命其中,购入价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购买价值;预计残值是指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的预估剩余价值;使用寿命是指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单位可以是年、月等。
例如,固定资产的购买价值是10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0元,使用寿命为10年,则年折旧额为(100,000-10,000)/10=9,000元。
二、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折旧方法,它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按照不同的年份设置不同的折旧率。
计算公式:年折旧额=(购入价值-预计残值)×折旧率其中,购入价值和预计残值的意义与线性折旧法相同。
折旧率则是根据资产使用年限设置的不同比例。
例如,固定资产的购买价值是10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0元,使用寿命为10年,按照年数总和法,折旧率如下:第1年:10%;第2年:15%;第3年:20%;第4年:25%;第5年:10%;第6年:5%;第7年:4%;第8年:3%;第9年:2%;第10年:1%根据不同年份的折旧率,每年的折旧额可以分别计算出来。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它在使用寿命的前几年降低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反映其经济效益的流失情况。
计算公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双倍余额递减率其中,固定资产净值等于购入价值减去已计提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率是根据资产使用年限的倒数来计算的。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设购入价值为C,预计残值为S,使用寿命为N年,则双倍余额递减率为(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