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三杰之彼特拉克
- 格式:ppt
- 大小:177.50 KB
- 文档页数:21
文艺复兴三杰是谁众所周知,欧洲文艺复兴最初发源于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所以孕育了这场欧洲历史上伟大的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三杰,那么你知道文艺复兴三杰是谁吗?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文艺复兴三杰,希望对你有用!文艺复兴三杰是谁文艺复兴前三杰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
文艺复兴后三杰另外,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美术三杰”(文艺复兴后三杰),他们分别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文艺复兴的背景意大利的社会与政治结构:当地与众不同的社会氛围为意大利出现罕见的文化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近代早期,意大利并非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而是由一些城邦和领地组成:控制着南部的拿波里王国,位于中部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和教皇国,分别位于北部和西部的热那亚与米兰,以及位于东部的威尼斯。
15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许多意大利城市就建立在古罗马建筑的废墟之上;从表面上看,这就将文艺复兴的古典性及其发祥于罗马帝国心脏地带的事实联系在了一起。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
____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
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
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也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慌,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
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生产力的发展等多种条件的促生下,于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
文艺复兴产生原因物质基础: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13世纪文艺复兴人物文艺复兴人12至13世纪的意大利法学教育是近代法学教育的发源,而波伦亚大学是这一时期法学教育的代表。
从11世纪后半期开始,今天店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13世纪文艺复兴人物,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13世纪文艺复兴人物一:但丁但丁(Dante、ダンテ)是《鬼泣系列》的主人公,首款作品在2001年发售,因华丽的动作身手而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物。
他是斯巴达的次子,一个总爱用开玩笑调子来说话的乐观派,拥有着一半人类一半恶魔的血统(DmC则是一半天使一半恶魔),继承了父亲的正义心和母亲的温柔。
有着母亲给予的银色链条的红结晶项链(3代维吉尔的是金色),但丁称呼为护身符。
在官方初代小说中使用过的名字是TonyRedgrave,这个名字甚至印刻在他的爱枪上。
名字来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阿利盖利·但丁(DanteAlighieri),名作《神曲》的写作者。
但丁是第一部至第三部的主角,在第四部之中,担任游戏后半段的主角。
在最新的《DmC》里以全新的设定登场。
13世纪文艺复兴人物二:彼特拉克彼特拉克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阿雷佐,是一个公证人的儿子。
他的童年是在一个靠近佛罗伦萨的名为Incisa的乡村中度过的。
他的父亲,瑟·彼特拉克(Ser Petracco),和但丁一起于1302年被黑手党政权从佛罗伦萨放逐。
他与其家人追随从1309年教会分裂中迁居亚维农的教宗克莱孟五世迁至亚维农居住,他的早年生活就在那里度过。
1316年到1320年他在法国的蒙彼利埃就学,1320年到1326年在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学习。
尽管他父亲希望彼特拉克学习法律和宗教,但是他的主要兴趣却在于写作和古罗马文学。
常与他的朋友薄伽丘分享他的(创作)激情。
为了搜寻拉丁语写成的经典和手稿,他不惜穿梭于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
随着他的第一个大型作品的出炉,《阿非利加》(Africa,一部关于大西庇阿拉丁文的史诗),彼特拉克成为了欧洲的一个名人。
文艺复兴三杰名词解释
文艺复兴三杰是指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他们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者,也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
其中,但丁被誉为“人文主义的鼻祖”,他的著作《新生》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宣言书。
薄伽丘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代表作《十日谈》批判了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
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奠基者,他的著作《论艺术》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文艺复兴三杰在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但丁一生写下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作品有《新生》和《神曲》。
薄伽丘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代表作《十日谈》是一部批判宗教守旧思想的作品,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宣言书。
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奠基者,他的著作《论艺术》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文艺复兴三杰的出现标志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他们也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
他们在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文学三杰1.但丁:1265-1321。
诗人。
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为《神曲》,他的作品以含蓄的手法批评和揭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以地方方言而不是作为中世纪欧洲正式文学语言的拉丁文进行创作。
他认为古希腊、罗马时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时代,中世纪将人性压制是违背自然的。
2.彼特拉克:诗人。
1304年7月20日生于阿雷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于阿尔夸。
代表作《歌集》。
他自幼随父亲流亡法国,后攻读法学。
父亲逝世后专心从事文学活动,并周游欧洲各国。
他还当过神甫,有机会出入教会、宫廷,观察生活,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
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美术三杰1.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科学家、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
正因为他是一个全才,所以他也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
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2.拉斐尔:1483-1520,画家。
他的系列圣母画像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最有名的是《带金莺的圣母》(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草地上的圣母》(藏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和《花园中的圣母》( 藏卢浮宫博物馆)。
他的壁画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运用都达到了新的境界,被誉为古今壁画艺术登峰造极之作。
他的肖像画也有很高成就。
特点是形神兼备,气韵盎然。
代表作为《卡斯蒂廖内像》和《披纱女子像》。
3.米开朗基罗:1475-1564,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彼得拉克彼得拉克(1304—1374年),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早期资产阶级的艺术和道德观的建立与他是分不开的。
彼得拉克的父亲原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律师,因与黑党领袖不和,于1302年被逐出城,迁居到阿雷佐。
1304年7月20日,彼得拉克就在这里出生。
以后又经过几次搬迁,在1312年他们家迁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当时的教廷就在那里。
因此彼得拉克与教皇等上层分子都有密切联系。
这种情况既关系到他的成长,也有助于他以后的人文主义活动。
彼得拉克少年时就喜爱文学、修辞,对古典作品尤其感兴趣,古罗马维吉尔的诗歌、西塞罗的讲演都强烈地吸引着他。
但他父亲却要他成为一个法学家。
因此,从1316年起,他先后在法国的蒙得玻利和意大利的波伦亚学习法律。
1320年父亲去世,他便放弃了法学,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爱好。
同年他回到阿维农,担任一个次要的教职。
1330—1347年,他一直在红衣主教万尼·科伦那手下任职。
在教会里的工作并不忙,这就使他一面参与教廷的一些政治、外交活动,一面不倦地学习文学、创作诗歌。
作为诗人,彼得拉克的名声很快传开。
1340年,巴黎和罗马争相邀请他去接受桂冠。
结果他决定去罗马。
1341年4月8日,他在罗马的卡匹托利山上接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
彼得拉克的诗很丰富,其中《歌集》、《阿非利加》、《意大利颂》和《名人列传》著称于世。
1374年7月19日,彼得拉克在一个叫阿克瓦的小村里去世。
当人们发现他的遗体时,他的头还埋在维吉尔的手稿中。
具有历史意义的转行彼得拉克的父亲是律师,律师的儿子学法律不奇怪。
但“人文主义之父”绝不是法律条文或法理能孕育出来的。
1327年的耶稣受难节改变了一个青年的命运,并由着这位青年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那一天,彼得拉克在阿维尼翁的教堂遇到一位少妇,从此,彼得拉克丢掉法律课本,改当缪斯的奴隶。
世界少了一个律师(好像没啥可惜的),多了几百首情诗。
彼特拉克书信述评赵立行【作者简介】赵立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200433)【关键词】彼特拉克/书信/人文主义者本文主要以彼特拉克亲自编纂的通信集为研究对象,来审视这位文艺复兴之父的思想轨迹。
首先,彼特拉克非常注重剖析自己,注重自己的名声,开启了人文主义者自我意识的大门。
其次,彼特拉克对古人和教会有着非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非常崇拜古人,但又认为古人也有缺点,后人能够超越古人;一方面他批评教会的某些弊端,但又极力维护教会的存在。
从中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早期人文主义者的精神面貌,以及人文主义者特有的内心矛盾。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之父”,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他的《歌集》、《阿非利加》、《秘密》等著作,成为反映他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素材,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然而,除了人们所熟知的这些著作之外,彼特拉克在一生中还写了大量的书信,而且最后亲自编定成册。
由于这些信件并不是普通的书信来往,而是彼特拉克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载体,因而,它们同样是研究人文主义者思想的重要材料。
遗憾的是,国内学者对其书信的研究还非常欠缺,几乎没有专门探讨这方面的学术成果。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从全面的角度认识彼特拉克的思想,甚至不利于全面理解早期人文主义的思想特征。
本文尝试通过彼特拉克的书信,来分析彼特拉克的心路历程,勾勒出一个早期人文主义者的精神面貌。
(注:本文中所引用的彼特拉克的书信,均来自AldoS.Bernardo翻译的彼特拉克通信集(Francesco Petrarca,Leters on FamiliarMatters,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2),此后不再特别注明.)一彼特拉克特别善于用书信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是因为颠沛流离的流放生活使他不断辗转各地,结交了不少的朋友,与这些朋友相互交换思想成为一种习惯和必然;另一方面,彼特拉克所崇尚的古典学者,如西塞罗、赛涅卡等都有大量的书信留存,尚古的风气也影响着彼特拉克用书信作为表达思想的方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介绍关键词: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一意大利文学(人文主义发祥地)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包括366首十四行诗和抒情短诗。
抒发对妻子劳拉真挚的爱情。
劳拉具有迷人的形体美、强烈的现实感。
形式上创造性地运用了十四行诗的体裁。
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短篇小说集、欧洲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主题:反对腐败的罗马教廷、反禁欲主义。
运用框形结构(来自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意大利人文主义三杰: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
二法国文学人文主义有两种倾向:民主:拉伯雷《巨人传》(法国早期讽刺小说、欧洲第一部长篇小说) 主人公国王卡冈都亚儿子庞大固埃“请你们畅饮、畅饮知识、畅饮爱情、畅饮真理”的现世人生态度,寄托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创立了“德廉美修道院”(理想社会)。
贵族:“七星诗社术语解释七星诗社:1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由7人组成,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进行更新。
2《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
3主要人物:龙沙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
主要成就:爱情诗。
蒙田《随感录》法国第一部近代散文集。
三西班牙文学(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术语解释流浪汉小说:1 16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流浪汉小说。
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
2 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3西班牙最早的优秀流浪汉小说:无名氏《小癞子》。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的顶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戏剧方面:维伽:民族戏剧之父代表作《羊泉村》:直接描写农民对领主的反抗。
主人公:劳伦霞、骑士队团长:费尔南塞万提斯称维伽为“自然的奇迹”。
四英国文学(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乔叟(英国诗歌之父):《坎特伯雷故事集》(框形结构)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幻想小说)通过一位回到英国的水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
文艺复兴三杰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另外,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艺术三杰”(文艺复兴后三杰),他们分别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但丁但丁· 阿利吉耶利(意大利文: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後世。
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生平但丁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生于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诗中的说法“生在双子座下”,应该是 5月下旬或 6月上旬。
5 岁时生母去世,父亲续弦,后母为他生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但丁的生平记录很少,但写作的人很多,有许多并不可靠,他可能并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也有人说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书),从许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师那里学习不少东西,包括拉丁语、普罗旺斯语和音乐,年轻时可能做过骑士,参加过几次战争,33岁时就已经结婚,他妻子为他生了6个孩子,只有4个(3男1女)存活。
但他真正爱的是一个 8岁的小女孩,姓名是贝蕾雅妮彩。
佛罗伦萨但丁博物馆门外的但丁雕像..当时佛罗伦萨政界分为两派,一派是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齐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盖尔非派,1266年后,由于教皇势力强盛,盖尔非派取得胜利,将齐伯林派放逐。
盖尔非派掌权后1294年当选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罗伦萨,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独立,不愿意受制于教皇,分化成“白党”,另一部分没落户,希望借助教皇的势力翻身,成为“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