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二轮刷题 第一部分 融会贯通 循环练(含解析)4——化学课外公众号.pptx
- 格式:pptx
- 大小:518.54 KB
- 文档页数:18
循环练11.(2019·四川绵阳高三诊断)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性质与实际应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解析明矾电离产生铝离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用于水的净化,A正确;SiO2作光导纤维,是因为其良好的光学特性,与其熔点高、硬度大无关,B错误;ClO-水解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C正确;Na2C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碱性增强,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可溶性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所以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油污,D正确。
2.(2019·山西晋中高三模拟)化学知识涉及生产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矾碱盐法”炸制的油条对胃酸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某些胃病有一定的疗效B.“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与“丝绸之路”中丝绸的主要成分相同C.手机壳上贴的碳纤维膜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家庭用“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可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事故答案 B解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以及明矾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水解后生成的氢氧化铝均能中和胃酸,故A正确;柳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丝绸之路”中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错误;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次氯酸钠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故D正确。
3.(2019·山东济宁高三期末)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文中“盖泥法”的原理与下列相同的是()A.活性炭净水B.用漂白粉漂白织物C.除去KNO3中的NaCl D.除去河水中泥沙答案 A解析文中“去土而糖白”是指固体土吸附糖色,所以文中“盖泥法”的原理与活性炭净水相同,故选A。
4.(2019·山东潍坊高三期中)化学与生产、生活、技术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l(OH)3可制作胃酸中和剂B.146C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C.食盐中加入KIO3可以防治碘缺乏症D.SO2可广泛用于食品增白答案 D解析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可和胃酸(HCl)反应,可制作胃酸中和剂,A正确;根据146C的衰变程度计算文物的年代,B正确;为了预防碘缺乏症,可在食盐中加入KIO3,C正确;SO2有毒,不能用于食品的漂白,D错误。
循环练21.(2019·石景山区高三期末)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Mg>O,离子半径:Mg2+>O2-B.S和Se属于第ⅥA族元素,H2SO4的酸性强于H2SeO4C.结合质子能力:S2-<Cl-D.Na、Mg、Al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答案 B解析Mg、S同周期,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Mg>S,S、O同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半径S>O,则原子半径:Mg>O;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Mg2+<O2-,故A错误。
S和Se属于第ⅥA 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增大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故B正确。
HCl是强酸,H2S是弱酸,酸越弱,对应的阴离子越易结合质子,所以结合质子能力:S2->Cl-,故C错误。
Na、Mg、Al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依次减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NaOH>Mg(OH)2>Al(OH)3,故D错误。
2.(2019·山西晋中高三模拟)W、X、Y、Z、N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W的阴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X与Y相邻,Y、Z不在同一周期,NY2是医学上常用的水消毒剂、漂白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W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比Y与W的强B.Z与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性C.原子半径大小为:Z>N>Y>X>WD.N形成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置换出X形成的单质答案 D解析NY2是常用的水消毒剂、漂白剂,可推测N为氯元素,Y为氧元素,X与Y相邻,X为氮,W、X、Y、Z、N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阴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W是氢元素,W、X、Y、Z、N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Y、Z不在同一周期,Z为金属,可能为钠、镁、铝。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古籍中化学问题的能力。
【解析】选A。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A错误;“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湿法炼铜,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为置换反应,B、D正确;“熬之则成胆矾”是将硫酸铜溶液浓缩结晶的过程,C 正确。
8.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KCl、NaClB.KCl、MgSO4C.KCl、CaCO3D.MgSO4、NaCl【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及离子检验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离子能否相互反应的辨析能力以及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循环练31.根据图中能量变化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12O2(g)===H2O(l)ΔH=-242 kJ·mol-1B.若H—H、O===O的键能分别是436 kJ·mol-1和496 kJ·mol-1,则H—O 的键能是463 kJ·mol-1C.据图可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42 kJ·mol-1D.10 g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1210 kJ答案 B解析A项,根据图像可知,1 mol H2(g)充分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为242 kJ,错误;B项,由图可得出H2(g)+12O2(g)===H2O(g)ΔH=-242 kJ·mol-1,则2E(H—O)-436 kJ·mol-1+496 kJ·mol-1×12=242 kJ·mol-1,E(H—O)=463 kJ·mol-1,正确;C项,氢气的燃烧热是1 mol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氢气的燃烧热为286 kJ·mol-1,错误;D项,10 g 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为1210 kJ,错误。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热量更多B.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相比,金刚石更稳定C.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2(g)ΔH=-393.5 kJ·mol-1D.36 g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放出的热量为5.7 kJ答案 C解析由能量转化图知,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2(g)ΔH=-393.5 kJ·mol-1,表示金刚石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金刚石,s)+O2(g)===CO2(g)ΔH=-395.4 kJ·mol-1,则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C(金刚石,s)ΔH=+1.9 kJ·mol-1。
姓名,年级:时间: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卷(五)(分值:100分,建议用时: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Fe 56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纵观古今,化学与环境、材料、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B.刚玉、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D [煤液化并没减少碳原子,因此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不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A错误;刚玉、红宝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错误;绿矾溶液中FeSO4电离出Fe2+和SO错误!,没有H+电离,“味酸”是因为Fe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C错误。
]2.(2019·武汉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位于同一主族。
X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
ZYW2能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B.原子半径:W>Z〉Y>XC.把ZY2通入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D.向ZYW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X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所以X是N, Y和Z位于同一主族, ZYW2能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即有SO2产生,所以Y是O,Z是S,W是Cl, ZYW2是SOCl2,据此回答.]3.(2019·延边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5。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电化学二轮练及答案专题:电化学一、选择题1、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
电池反应为FePO4+Li 放电充电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和锂,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增加D.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解析:选A。
当其为原电池时,负极材料为石墨和锂,锂失去电子,正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故A正确;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充电过程为电解池,阳极反应为LiFePO4-e-===FePO4+Li+,电池的正极材料质量减少,故C错误;因为锂可以和硫酸反应,则电解质中不能加入硫酸,故D错误。
2、现有的氨合成气,液体燃料合成气制备工艺复杂且能耗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一步同时制备氨合成气和液体燃料合成气的概念,并取得研究进展。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膜I侧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B.O2和H2O均发生还原反应C.膜II侧发生的反应为:CH4+O2--2e-=2H2+COD.膜II侧消耗CH4与膜I侧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答案】D3、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特殊的电极电解强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二氧化碳,y是氧气B.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C.a极可用铁作电极,b极一定要用惰性电极D.b极的反应之一为2CO2+12e-+12H+==C2H4+4H2O【答案】C4、锂-碘电池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超过10年,负极是锂,正极是聚2-乙烯吡(P2VP) 和I2复合物,工作原理2Li+ P2VP·nI2=2LiI+ P2VP·(n-1)I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电池是电解质为非水体系的二次电池B.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C.正极反应式为P2VP·nI2+2Li++2e-=2LiI+ P2VP·(n-1)I2D.该电池具有全时间工作、体积小、质量小、寿命长等优点【答案】A【解析】金属锂能够与水反应,所以该电池是电解质为非水体系的一次电池,使用寿命超过10年,A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Li+)向正极移动,B 正确;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P2VP·nI2在正极得电子,C正确;锂-碘电池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超过10年,该电池具有全时间工作、体积小、质量小、寿命长等优点,D正确;正确选项A。
专题一物质的量考点1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1。
[2020安徽合肥调研检测]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1。
2 L Cl2含氯原子数为N AB.3。
1 g白磷(P4)中含质子数为1.5N AC。
1 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D.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2.[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新起点考试改编][双选]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 g 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6N AB.1 L pH=1的H2SO4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 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分子数为8N AD.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3。
[2020河北石家庄摸底考试]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L 0.2 mol·L-1亚硫酸钠溶液中H2SO3、HS O3-、S O32−的总数为0。
2N AB。
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CH4所含的氢原子数均为4N A C.向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100 g质量分数为9。
8%的硫酸与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
4N A4。
[新素材][2020贵州贵阳摸底考试]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足量H2使0。
1 mol CuO还原为Cu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B.32 g S8(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N AC。
2 g由H218O和2H2O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 A5。
[2020江西南昌摸底测试]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题型四同分异构判断型1.以下对于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C4H 10的二氯代替物有 4 种B.最简式为 C2H5的烃有 5 种C.乙苯的一氯代替物只有 3 种D.分子式为 C4H 10O 且与钠反响的有机物有 4 种分析:选 D。
C4H 10的二氯代替物为CHCl 2 2 2 3 、 CH2 2CH3 、CH CH CH ClCHClCHCH2ClCH 2CHClCH 3、CH 2ClCH 2CH 2CH 2Cl 、 CHCl 2CH(CH 3)2、CH 2ClCH(CH 3)CH 2Cl 、 CH2ClCCl(CH 3)2、 CH3CCl 2CH 2CH 3、3 3,共9 种,A 项错误;最简式为 C2 5 的烃是 C4 10,该烃有CH CHClCHClCH H HCH3CH2 CH2 CH3、(CH 3)2CHCH 3 2 种,B 项错误;乙苯中苯环上有3 种不一样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乙基上有2 种不一样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乙苯的一氯代替物有 5 种,C 项错误;分子式为 C4 10H O且与钠反响的有机物属于醇,该醇有 CH3 2 2 2 3CH(OH)CH 2CH3 、CHCHCHOH、CH(CH 3)2CHCH 2OH 、 (CH 3)3COH 4 种, D 项正确。
2.某酯 R 在稀硫酸和加热条件下水解,生成1 mol HOCH 2CH 2OH(乙二醇)和2 mol 羧酸C5H 10O2,则 R 的构造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 种B.10 种C.12 种D.14 种分析:选 B。
羧酸 C5H 10O2有 4 种构造,分别记作a、b、c、d。
羧酸与二元醇形成酯时羧酸的组合方式有以下状况:aa、 ab、 ac、 ad、 bb、 bc、 bd、 cc、 cd、 dd,共 10 种。
3.分子式为 C7H6O2且属于芬芳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数量是( )A . 2 B. 3C. 4 D. 5分析:选 D。
姓名,年级:时间:层级题组快练8+2(1)1.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现的是( )选项A。
丹砂(HgS)炼汞B。
石灰石生产生石灰工艺选项C。
酒精蒸馏 D.桑蚕丝织锦工艺答案A解析A项,丹砂(HgS)在空气中焙烧,HgS与O2反应生成Hg和SO2,属于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B项,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CaO和CO2,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项,酒精蒸馏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错误;D项,蚕丝织锦只发生了物理变化,错误.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
24 L CO2气体中含有0。
1N A个CO2分子B.15.6 g由Na2O2和Na2S组成的混合物中含阴离子数为0。
2N AC.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0。
1 mol N2与0.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NH3分子数为0。
2N AD.常温常压下,1 mol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2。
5N A答案B解析A项,题目未指明2。
24 L CO2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B项,Na2O2和Na2S的摩尔质量均为78 g/mol,则15.6 g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0.2 mol,含有阴离子数目为0.2N A,正确;C项,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则0。
1 mol N2和0。
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NH3分子数小于0。
2N A,错误;D项,1 mol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O原子数目在2N A~3N A之间,错误。
3.《Chem。
sci.》报道麻生明院士团队合成非天然活性化合物b(结构简式如下)的新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的分子式为C18H17NO2B.b的一氯代物有9种C.1 mol b最多能与8 mol H2加成D.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B解析A项,由有机物b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18H17NO2,正确;B项,b分子中有10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10种,错误;C项,1个b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1个C===C键和1个C===N键,则1 mol b最多可与8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正确;D项,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