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留置尿管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850.50 KB
- 文档页数:38
一例老年女性留置尿管的护理查房与讨论发布时间:2021-11-16T07:19:00.215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0期作者:武海英[导读] 目的:留置导尿管是临床用药解除尿潴留、尿失禁等的常规护理操作的一种武海英东营市人民医院综合病区山东省东营市 257300摘要:目的:留置导尿管是临床用药解除尿潴留、尿失禁等的常规护理操作的一种,但是在留置导尿管的同时,也会相应的产生一些护理问题,特别对于老年女性,由于年龄增长,器官退行性变化,留置尿管发生感染、漏尿等不良事件容易发生。
本文就老年女性留置尿管的护理查房进行讨论,提出护理措施,现整理如下。
关键词:老年女性留置尿管;护理;漏尿前言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的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手术的需求,患者需要常规留置导尿管,对出入量等情况方便观察、记录,解除尿储留、尿路感染等。
同时留置尿管临床也用于术前的准备,尿失禁患者的会阴清洁等基础护理措施。
老年女性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器官的退行性班花,留置导尿管容易发生漏尿的情况;同时老年女性患者的皮肤弹性变差,抵抗力、免疫力低,容易留置导尿管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可能发生刺激性感染等问题,因此留置导尿管的同时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非常重要。
1临床资料患者,女,92岁,因泌尿系感染收治入院,语言沟通障碍,全身营养状态差。
体检:神志清,体温38.9℃,脉搏102次/min ,呼吸20次/min,,血压101/63mmHg,皮肤完整,骶尾部有4*5cm红斑,指压褪色。
留置尿管,尿液浑浊,尿管侧漏尿,有“尿床”现象。
既往脑出血病史,卧床6个月,期间持续留置尿管,长期便秘病史。
辅助检查:白细胞3.89×109/L,中性粒细胞率65.50%,淋巴细胞数0.96×109/L,红细胞3.75×109/L,血红蛋白105g/L,尿酮体弱阳性,隐血+++,尿白细胞+++,尿蛋白++,尿细菌2603/UL。
临床上有一些慢性老年患者因疾病的原因,在康复期间需要长期留置尿管,如高位截瘫或一些在手术或治疗之后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或因家庭由于无法负担住院费或其他原因,最终会在给患者留置导尿管然后将患者接回家中护理。
在护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可能会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所以,家属应该多学习导尿管的家庭护理知识,了解正确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减轻患者的病痛。
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大部分都有比较严重的疾病问题,且许多患者对医学知识不了解,不知道留置导尿管的作用,在心理层面上难以接受。
其本身就受到病痛的折磨和影响,如果无法接受导尿管,则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所以家庭陪护人员应该多了解这些方面的相关知识,熟悉导尿管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清楚,让患者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同时作为患者家属或患者的陪护人员都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沟通,让患者接受留置导尿管的方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加大患者治疗的信心。
二、居家留置导尿管家庭护理要注意哪些方面患者的日常护理包括饮食、生活、感染预防、病情观察四个方面。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多食用清淡营养的食物,少食或最好不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许多患者因为疾病问题都长期在床上躺卧,尤其是一些高龄患者,长时间不运动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较快。
所以,应该多吃一些瘦肉、鱼类、豆制品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
也要注重维生素的补充,所以也要多吃一些瓜果蔬菜,如芹菜、西红柿等。
除了一些高血糖、糖尿病的患者,也可以多食用西瓜、哈密瓜、柚子等水果。
患者应该多喝水,喝水可以促进新天代谢,也能强化患者的免疫力,并且可以生理性冲洗膀胱,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结石等问题。
但并不是什么样的饮品都可以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的饮品不宜服用。
如果患者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每天最好摄入1500-1200ml的洁净水,基本上每小时摄入的水分不能少于50ml。
上午可以多喝一些,下午和晚上可以适当减少饮水量,如果傍晚或睡前饮水过多,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夜尿量,进而造成患者睡眠不适,会影响身体健康。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包括:
1. 妥善固定尿袋:对于能活动的患者,可以将尿袋用别针别在裤腿上;对
于卧床患者,可将尿袋用别针别在床旁的床单上。
但是两种方式均需要保持尿袋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逆流引起尿道感染。
2. 保持尿管通畅:嘱患者翻身或下床活动时,注意及时调节尿管、尿袋位置,避免牵拉尿管,避免尿管发生扭曲折叠或者滑脱。
3. 定时开放尿管:遵医嘱每夹闭尿管2-4小时后,开放1次尿管,将尿液
引出。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夹闭时间。
4. 及时更换尿袋、尿管:一般每周更换1次尿袋,每月更换1次尿管,具
体更换频率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医护人员需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以及混浊情况。
5. 清洁会阴:每天使用温水按照从前向后的方向,清洁会阴部两次并擦干。
同时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嘱患者勤换内衣裤。
如果出现腹泻,注意及时清洗会阴部,并用碘伏进行消毒。
6. 消毒尿道口:准备碘伏棉球,每天用碘伏棉球从内向外擦洗、消毒尿道
口两次。
7. 患者教育:嘱患者多喝水,上午可以适当多喝,下午及晚上少喝,以免
增加夜尿量影响睡眠。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留置尿管的注意事项护理要点
1.根据医嘱,确定尿管留置时间,按时及时拔管;
2.做隔夜尿检,及时注意尿量,正常尿量小于1ml/kg,大于5ml/kg,可能存在下肢炎或尿毒症;
3.及时记录尿量明细,时间、量、形态、颜色等,定期报告临床医生;
4.日常洗管,使用医用生理食盐水或70%的乙醇,从头到尾洗一次,
并更换新的导尿袋;
5.注意尿路的护理,维持尿路通畅,防止结石形成,采取必要措施,
防止尿漏泌尿系统感染;
6.牢记留置尿管应定期消毒、及时更换,更换前要清洁、卫生;
7.观察尿管插入处的血肿、炎症状况,有反应时,及时应用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感染;
8.配合管道训练,逐渐缩短留置时间,预防留置尿管的长期后果;
9.注意营养和护理,健康饮食、及时锻炼、充分休息,促进尿管病人
的生理功能恢复。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是指医生在患者手术后或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持患者体内的液体平衡和尿量,将一根导管(或称导尿管)插入患者膀胱或尿道中,并通过特殊的设备
将液体排出。
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需要接受专业护理措施,以确保其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留置导尿护理措施的正文:
1. 建立信心和安全感:在开始留置导尿之前,患者需要建立信心和安全感。
医生和护士需要向患者解释留置导尿的重要性和操作流程,并告知患者留置导尿可能出现的不适和疼痛。
患者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状况,并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
2. 保持清洁和卫生: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需要保持清洁和卫生。
患者应该每天更换一次性尿布和清洁导尿管,以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饮用和非干净的水,以避免出现尿路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3. 饮食和饮水: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患者可以饮用清水、淡盐水、鸡汤等,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避免导尿管阻塞或感染。
4. 观察和记录:在留置导尿期间,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
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尿流速、尿颜色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同时,医生需要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或生产时间等信息,以便于日后的分析和诊断。
5. 疼痛和不适的处理: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和不适。
医生和护士需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和不适,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如疼痛严重,
可以使用止痛药或局部麻醉药物。
同时,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或护士自己的不适情
况,以便医生和护士能够及时做出处理。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引言: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在许多情况下都被使用,包括手术前后、尿液潴留等。
然而,在进行留置导尿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以确保操作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1. 需要评估:在留置导尿操作之前,护士或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评估。
包括身体的情况、尿液的颜色和量、以及有无尿道感染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确定是否需要留置导尿,以及何时进行操作。
2. 使用无菌技术:留置导尿操作必须遵循无菌技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士或医生应该在操作之前彻底洗手,并戴上手套和口罩。
导尿管和相关设备也必须是无菌的。
3.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在留置导尿操作中,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类型和尺寸的导尿管。
这取决于患者的尿道情况、性别和尿液流量等因素。
4. 适当位置:在执行留置导尿操作时,需要确保患者在适当的位置上。
对于男性患者,应该保持仰卧位,双膝微曲;对于女性患者,应选择仰卧位或俯卧位。
护理要点:1. 观察留置导尿管的位置:在留置导尿后,应保持导尿管的正确位置。
护士应该定期观察导尿管是否移到了异常位置,如膀胱颈部或膀胱壁。
2. 管路护理:保持导尿管的畅通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在每天或按照医嘱的频率清洁导尿管和周围区域,以避免感染。
注意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并遵循正确的清洁技术。
3. 善意护理:对于留置导尿患者,可能会经历不适或疼痛。
护士应该及时给予病人舒适和善意护理,提供必要的疼痛缓解措施。
4. 监测尿液:护士应该经常监测尿液的颜色、浑浊度和量。
如果发现异常,如血尿或尿液减少,应及时报告相关医生。
结论: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使用无菌技术、选用合适的导尿管尺寸、定期观察导尿管位置,以及正确清洁导尿管等,都是进行护理的关键要点。
护士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留置导尿护理服务。
留置尿管护理措施留置尿管是指将导管置入尿道经过膀胱,将导管另一端固定在皮肤上,以便尿液顺畅地引流出来。
留置尿管是一项很常见的医疗程序,它可以应用于许多病情,如尿道狭窄、膀胱受损或手术后等。
因为留置尿管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正常的排尿,降低膀胱和尿道压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留置尿管也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
以下是留置尿管护理的一些措施:1.保持导管通畅保持导管通畅是留置尿管护理的重中之重。
患者需要注意饮水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尿液太浓或太黏稠,导致导管堵塞。
如果导管堵塞,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不能使用力拉扯管子强行排尿。
2.保持导管口干净保持导管口干净是避免感染的关键。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袋口干净,避免细菌滋生。
同时,患者也应注意定期清理导管口和周围皮肤,避免细菌感染。
3.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更换衣服和床单,保持清洁干燥。
避免在导管固定的地方使用粉末或药膏,以免影响导管的粘附效果。
4.遵循医生的嘱咐在留置尿管的日常护理中,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如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强行拔出导管等。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尿量突然减少或尿液颜色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留置尿管是一项常见的医疗程序,但要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也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合作。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导管通畅、保持导管口干净,遵循医生的嘱咐,同时注意个人卫生。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袋口干净,定期清理导管口和周围皮肤,及时处理管子堵塞和异常情况。
这样才能确保留置尿管的安全和有效。
留置尿管的护理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使其认识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护理。
二、鼓励患者每日摄入足够的液体,使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以减少尿路感染和结实的发生。
三、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阻塞。
留置导尿病人集尿袋应妥善固定在床边低于膀胱15~20cm处,以利于引流通畅,防止尿液逆流。
每隔2~3小时放尿一次,若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速尿)治疗时,必须随时放尿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
昏迷病人有躁动、手抓尿管等表现时,应及时处理。
四、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1、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1~2次/天。
每次大便后均应清洁会阴,防止细菌在局部繁殖而侵入尿道。
2、更换集尿袋1次/天,定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
3、更换导尿管1次/周,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
五、患者离床活动时,应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性,保证尿管始终处于趾骨联合之下,使尿液逆流机会减少。
六、留置尿管拔出后,18.5%的患者易发生尿潴留,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关键是尽量缩短置管时间,在置管期间采取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
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
即夹闭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
七、倾听患者主诉,并观察尿液,若发现尿液混住、沉淀、有结晶,应做膀胱冲洗,行膀胱冲洗时,要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采用类似静脉输液的方式,先用碘酒和酒精分别消毒导尿管,用8号头皮针刺入导尿管冲洗,这样可避免反复打开接头,以减少污染的机会。
尿常规检查1次/周。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合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